分享

生物经济 豫见未来⑨丨耿明斋:加大创新投入,为河南生物经济发展打造“生力军”

 yygy 2022-08-26 发布于河南

编者按

近年来,生物经济已成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数字经济共同构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近日,《河南省促进生物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印发,河南省生物经济领域迎来首个专属顶层设计文件。《方案》明确,我省将着力构建“一核、五基地”为主体的生物经济发展布局,到“十四五”末生物经济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


为全面展现我省生物经济发展成效,探访河南生物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8月10日起,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大河报·大河财立方推出迎接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生物经济 豫见未来”系列解读报道,本期对话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
过去1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飞速壮大;未来10年,哪些领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口?近日,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围绕生物经济与河南发展,对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进行了专访。

图片

【解读】

从“生物医药”到“生物经济”,概念升级背后是发展的潜力

“过去,我们在讨论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时,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耿明斋介绍,生物经济的提法比较新。今年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了“生物经济”的概念,明确将满足人民群众“医”“食”“美”“安”新需求作为生物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同时,《规划》明确,要加快生物技术广泛赋能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促进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生物产业多样化水平。“从之前的生物医药,拓展到如今的生物经济,我觉得这个概念外延更广阔、内涵更丰富、覆盖范围更大,体现了国家对这个领域发展的重视,也体现了该领域背后巨大的发展潜力。”

图片

“至少过去10年,在中国经济领域最活跃、成长最快、支撑力度最强的,基本都在上述几个技术领域的覆盖范围内。”耿明斋说,从区域经济发展这个角度来看,哪些区域在这些领域做得好,哪些区域经济发展就快。比如深圳、杭州、广东等城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处理等,在过去10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当前,我们正在酝酿第四次工业革命,生命科学成为前沿科学研究活跃领域。”耿明斋说,按照当前共识, 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也就是智能化时代。他认为,当前,依赖生物技术、使用生物资源所培育的产业、从事的经济活动,可以统称为生物经济。“展望未来产业发展,我认为,生物经济成长空间大,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风口,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助力。

图片

【说法】

“一核、五基地”之间,应加强协同与合作

《方案》提出,要着力构建“一核、五基地”为主体的产业布局,“一核”即郑州和新乡联动发展的生物经济核心区,“五基地”即洛阳、濮阳、南阳、商丘、周口等5个生物经济基地,打造这样的发展格局对于促进我省生物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我省打造生物经济'一核、五基地’的布局,一方面是这几个地方目前已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一方面是当地有比较丰富的生物资源、创新平台,未来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耿明斋介绍,就“一核”两个城市的产业布局而言,郑州的生物及医药产业已成长为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之一,拥有太龙药业、安图生物等众多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新乡则拥有包括华兰生物在内的三家生物制药上市企业,产业布局已具规模。

就创新能力来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务院同意批准的第12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洛阳、新乡在承担创新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前列。目前,这几个地方聚集了大量生物经济领域的创新平台,包括“中原农谷”、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此外,郑州、新乡两地还拥有郑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医学院等在生物经济领域具备学科优势的高校,形成了创新平台、创新人才的聚集。

“周边的五个基地,也具备同样的优势,产业基础好,并拥有较好的创新资源、生物资源的储备。”耿明斋分析,比如洛阳,目前拥有生物疫苗产业企业20余家,在生物制品、动物疫苗、诊断试剂与仪器、兽用预防及治疗药品等领域有一定的基础优势。比如南阳,在生物农业方面,南阳全市粮食生产面积约1960万亩,粮食总产量约143亿斤,占全省粮食产量约11%。粮食的丰产丰收,带动南阳养殖业的发展,其中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集团就在南阳。近年来,牧原集团养殖业发展稳步增长,2021年生猪出栏量破4000万头,并发展大规模的生猪屠宰,屠宰产业已布局多地。“此外,香菇的种植与深加工、肉牛的养殖与深加工,南阳均为领域里的佼佼者。”

耿明斋认为,商丘、濮阳、周口等地在生物经济领域也都有各自的特色发展产业,共同构成了“一核、五基地”的发展格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核与基地之间、各个基地之间应当加强协同与合作,发挥好资源优势、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基地与核之间的深度协同、'一核、五基地’对于其他市的辐射作用,将极大地带动河南生物经济的发展。”

图片

【分析】

河南具备优势,要抢抓生物经济高速发展历史机遇

《方案》提出,“十四五”末生物经济增加值超过5000亿元,目前,生物经济在我省经济发展的“大盘子”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未来的一段时间,将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阶段。”耿明斋介绍,就河南经济发展而言,在过去10年时间里,电子信息产业、食品工业两个产业发展亮眼,但整体来看,传统产业在经济结构中依然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因此,他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生物经济在河南将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发展空间。

耿明斋表示,河南是农业大省、消费大省、成长中的经济大省,在发展生物经济方面具备优势。下一步,河南要抢抓生物经济高速发展历史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搭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班车”,加快生物经济发展的步伐,进而引领河南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图片

【建议】

加大创新投入,为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生力军”

耿明斋建议,下一步,河南首先要继续加大创新投入。生物技术是当前各类技术领域中最前沿的技术,由此繁衍的产业种类多样;生物科学又是一门基础的科学,只有加大基础研究,加大核心研究,才能搭建好各种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坚定不移走创新之路,实施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其次,河南要发挥好比较优势。河南是全国粮食第二大省、油料第一大省、蔬菜第一大省、畜禽第二大省,粮食产量已连续4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生物资源,助推产业化。 

最后,河南还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成长提供“沃土”。生物经济发展之基,是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在生物经济发展中,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加大对各种创新企业的扶持力度,为未来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生力军”。
来源:大河财立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