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看过一篇文章, 大概是说孩子生病了, 自闭症, 普通学校没办法带这样的小孩, 只好辞职了自己带, 非常辛苦。 为什么普通学校没办法带这样的小孩呢, 大概是自闭症族群的小朋友感知他们情绪、以及表达情绪有点不太一样, 他们有一些自己的点, 触及到了就会大发脾气。 大概表现得不合群、不遵守纪律、脾气不好等等。 我们看了一个纪录片, 非常赞。 说的是自闭症小孩长大以后, 怎样去date, 寻找自己的另一半。 第一位出场者叫迈克, 非常“智慧”的25岁男孩儿, 他有非常哲学的一整套爱情观, 非常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女性, 无论是他认认真真的表述自己的标准和理解, 还是参加相亲活动, 跟不同的女性聊天, 真的太可爱了! 我超喜欢他! 还有一位21岁的男孩儿,亚裔, 凯文, 喜欢日本动漫, 自己会画画, 也有自己的择偶偏好, 非常聪明, 在自己不想要继续拍摄的时候会跟摄影师讲: 不好意思我今天不想拍了就到这里吧。 但他在与人相处、感知对方感受方面, 明显要欠缺很多。 比如说, 25岁的小伙子知道出门前要换正装要喷香水要打理头发, 给女士带花给女士拉椅子, 感知到女士因为过于正式有些焦虑的时候会告诉对方如果你想结束这场date那我非常期待下次再见面。 他也知道怎么跟对方聊天, 关注对方的感受。 21岁的小伙子可能都不太知道。 可能很大程度上区别就来自于家庭教育。 前者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家庭, 爸爸妈妈并没有把他当作“生病”, 而是把他当一个正常人类, 他是只跟别人一些不一样而已。 他可能一直有“社会活动”, 要工作, 保持对自己和他人的探索和思考。 相比而言, 后者家庭给他的支持和鼓励可能更多把他当一个生了重病的、跟常人不一样的孩子。 当父母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人类来对待的时候, 当父母总是觉得“我是以一个家长的身份来教育你”, 而父母可能自己也根本没办法做到的时候, 孩子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类, 也很难被动拥有那些父母想要他们拥有的能力, 除非他们“剥离”了原声家庭的“绑架”, 自我成长, 自我独立。 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大不大, 当然大! 直观的就是我们看到迈克超级无敌可爱, 看到他会在跟对方聊天中判断对方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看到他在发现对方是自己喜欢类型时闪闪发光的眼睛, 看到他去感受对方的焦虑。 而凯文可能更加沉浸自己的内心世界, 他也可爱, 但对于进入亲密关系, 难度可能就是要大一些。 大部分人一生, 都有很多很多契机去认识自己, 发现自己的潜力, 同时认识这个世界。 我的朋友曾经告诉我很多她的感悟, 当时我理解不了。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 比如说, 我们这么容貌焦虑, 要整容要美颜要不停的确认对方会不会因为自己不够好看而离开自己。 但其实爱多简单啊, 你就是一个很棒的人, 你给了对方爱和理解, 对方就是爱你啊! 我们看到迈克对喜欢的女生的由衷赞美: 她太美啦! 我太喜欢啦! 我们身边那么多人对于亲密关系对于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另一半一直都不清楚不知道, 以为出轨就是自身魅力的体现, 要靠睡了多少个女性来展现实力, 要通过PUA洗脑来玩弄别人的感情, 等等等等。 到最后呢, 还不是空虚。 所有一切, 可能还是要沉下心来想一想, 你想要的, 到底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