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借鉴过来的苏联坦克杰作,历经战火磨练,却抵不过时代变迁

 天承办公室 2022-08-26 发布于江苏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死伤最惨重,规模最庞大的战争。这场战争造成了德日英法的衰弱,但也成就了美苏的军事强权。苏联在二战时国土沦为战场,因此损失了庞大的人力与物力。在战后苏联能迅速地成为世界超级强国,主要归功于它在卫国战争期间所发展出来的强大陆军,而在其传统部队之中最令西方国家感到恐惧的,莫过于经历铁血洗炼的钢铁雄师——装甲部队。

苏联在卫国战争开始之前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坦克大国,其装甲部队曾历经西班牙内战( 1936-1939)、诺门罕(Nomonhan)战役以及入侵芬兰(1939-1940)等事件的考验,虽然苏军装甲部队在这些战役中展现了相当的战斗力,但也暴露出在历经大整肃后苏联缺乏装甲人才的问题。

这一问题在卫国战争初期就已经浮现,拙劣的战术与错误使用装甲部队使战争节节败退,并且损失了大量的军力与战争资源,一直到朱可夫(Georgy Konstantinovich Zhukov, 1896-1974)等将领接手指挥战争后,苏军才止住败势,转危为安。

在渡过初期的危机之后,苏军开始利用希特勒的战略错误发动反攻,先后在史达林格勒(Stalingrad)与库斯克(Kursk)等会战中大败德军,接着一路长驱直入攻下东欧。最终在 1945 年攻陷柏林,终结希特勒的第三帝国(Third Reich, 1933-1945)。苏联装甲部队的优异表现奠定了战后苏联成为军事强国的基础。

苏联部队之所以能扭转颓势,除了依靠有能力的军事将领之外,性能良好的战车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卫国战争期间,德国的主力战车——四号战车在性能上略逊于苏军的 T-34 和KV 重战车等主力战车,之后研发的豹式和虎式战车虽然在火力、装甲上较占优势,但在机械性能却相当的不稳定。高昂的造价与缓慢的生产速度,对大量生产造成了相当的阻碍。相较之下,苏联军队的主力战车以稳定的机械性能、优异的装甲与火炮、简易的操作以及易于量产而闻名于世。依靠钢铁雄师优异的表现,苏联成功的战胜纳粹德国的侵略,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军事强权。

一、卫国战争前苏联装甲部队的发展

装甲部队是以坦克、装甲步兵车以及其他装甲车辆为主力,搭配步兵组合而成的地面战斗部队。二战时期在装甲部队中担任主力的是战车(包括驱逐战车),装甲运兵车等装甲车辆。

战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英国海军部长邱吉尔所率领的团队发明,因为当时战车的形状如同战舰上的水槽,因此就被戏称为「Tank」(水槽),而这个名称就此成为战车的正式名称。战车最早使用是在 1916 年的索姆河(Somme River)会战中,在这场会战中坦克成功的突破德军的壕沟与防线,打破了胶着的战情並降低英军的死伤。

在这场战役之后,参战各国纷纷投入战车的研究与制造。战车的运用虽然在此一时期已经受到重视,但因容易发生故障等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战车未被视为具决定性的武器。此外,对于该如何运用战车也有争议:究竟该将战车当作辅助步兵的支援性武器,还是将它集中使用作为突破的箭头?在二战以前,大多数的军事专家都认为战车应该分散在各部队之中用以支援步兵,只有少数有远见的军事专家了解必须将坦克大量集中的使用才能达成迅速突破、震撼敌人的效果。而二战初期德军闪击战的成功证明了后者的正确性。

(一)卫国战争前苏联的战车研发

在沙皇时代,俄国虽然曾经以协约国的身份参与一次世界大战,但因工业技术的落后与资源的缺乏,而没有能力去研发与制作战车,在战争中未曾使用过战车,对战车运用的相关知识也相当缺乏。苏联在 1917 年建国之后即面临一连串的内战与外国势力的入侵,暂时无暇发展战车。直到 1919 年春天,红军从俄罗斯白军手上掳获的两辆雷诺 FT 型轻战车(Renault FT LightTank)后,红军才首次接触到战车。

此后苏联不断地以外国战车为样本进行模仿与开发,终于在二战前夕开发出 T-34 和 KV1等令人惊艳的优良战车。

1919 年 9 月,苏联成立专门的军事工业委员会,负责研发生产红军所需要的重型军事装备,同年苏联以掳获的雷诺 FT 轻型战车为样本开始研发战车。1920 年 11 月苏联第一部战车──KS 轻型娤步战车完成测试正式服役。此型战车只能乘坐两个人,且在火力、装甲以及动力上都相当的不足。KS 轻型娤步战车从1921 年开始服役,1941 年因不符战力需求而退役,期间曾参与苏波战争及西班牙内战等战役。在 1930 年代,苏联持续向外国购买战车以模仿研发。1930 年苏联自英国买入维克斯式六吨战车(Vickers Six ton Tank)以及卡登.洛伊德式战车(Carden-LoydTank)等战车进行研究。其中维克斯战车衍生出苏联的 T-26 战车,而卡登.洛伊德式战车则成为 T-27 无炮塔轻型战车的基础。

T-26 战车图

T-26 战车是苏联在艰困的环境下发展出来的产物,它曾参与对日战争。但其装甲防护力薄弱的缺点在战争中暴露出来,因此1938 年后生产的T-26 型战车装甲皆改由焊接而成(先前是铆接),其服役年限为 1932-1945。而T-27 型无炮塔轻型战车则是一款可以空运的战车,其战力较 T-26 差,1931~1941 年间服役于苏联军中。

T27图

BT-7 快速战车是苏联 1930 年代生产量最大的战车。BT-7 快速战车是承袭美国克里斯帝战车(T-3)的设计,采用克里斯的悬吊装置,拥有高时速与良好的越野能力,但在移动时炮架与炮管的振动很大,因而无法进行行进间射击。BT-7 快速战车最早在 1931年研发完成,当时称为 BT-1,只配有机枪而没有火炮。其后在红军的要求下改装一门 37 公厘的火炮,此型被称为 BT-2,其后又有 BT-S、BT-5 等加强火力的改良型。在 1935 年 BT-7 快速战车研发完成并和 BT-5 一同装备在红军之中,成为苏联装甲部队的主力。BT-7 快速战车当初就是设计给大型、长距离的装甲与机械化部队使用,因此作战距离、战车动力与续战能力都相当的优良。

BT-7

BT-7 快速战车装配有 45 毫米的火炮与 7.62 毫米的机枪,最大的特色在于除了使用履带外同时也可使用接地轮行驶。BT-7快速战车有多种衍生车辆,包括架桥车、烟雾施放战车及化学型战车等。BT-7 快速战车的研发成功增进了苏联战车研发生产能力,同时也促成了 T-34 战车的研发与生产。BT-7 快速战车从 1935年开始服役,曾参与过对日作战、西班牙内战、入侵芬兰以及卫国战争,于 1945 年战争结束后退役。

T-28图

1930 年代基洛夫(Kirov)工厂开始开发中型战车,在经过几次的修正之后,完成一辆重 27.56 吨的中型战车,并在 1933年 8 月为红军所采用,命名为 T-28 中型战车。T-28 配有26 倍径的 76.2 毫米火炮(1938 年以前为 16.5 倍径),装甲厚度最多达 80 毫米,火力与装甲皆比前述的轻型战车来的优良。它参与过对日作战以及入侵芬兰之战,表现受到军方肯定。不过在苏芬战争结束后,T-28 很快的停止生产,取而代之的是性能更加优异的 T-34 战车。

(二)卫国战争前苏联装甲部队的发展

在 1920 年代初,红军在与波兰的冲突中吃了败仗,基辅(Kiev)还一度失守。此战役使列宁清楚发现红军在军事训练与观念方面是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为此他向当时同样被国际排挤的德国寻求协助。而当时负责德国军事重建的泽克特将军(vonSeeckt)为了规避凡尔赛合约的限制,非常乐意与苏联合作。双方合作在俄国境内的喀山建立了战车作战联合训练中心,教官、训练计画与装备都由德国提供。也因此德国的装甲兵战术思想深深的影响苏联,许多的装甲兵指挥官曾在此受训。双方的合作关系在希特勒执政后宣告终结,此后苏联开始自己训练将甲部队。

但因受到德国装甲兵的影响,早期的苏联装甲指挥官如图哈切夫斯基(Mikhail Nikolayevich Tukhachevsky,1893~1937)等便倾向于将坦克集中运用,他们建立了苏联最早的机械化军,他们相信这可以使战车的破坏力扩展到最大。

但是这种观念受到朱可夫、提摩盛科(Timoshenko)等骑兵派的军官反对(讽刺的是他们后来也成为装甲战斗的信奉者),认为这个想法是西方资产阶级战车理论家的产物。在 1937~38 年间苏联发生大整肃,许多的高级军官被杀,其中也包括当时担任红军总参谋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及支持建立机械化军的军官们。6

此后苏联军方成为骑兵派的天下,机械化军遭到解散,各战车单位被分发到步兵单位之中,战车又再次回到支援步兵的传统地位。在大整肃后苏联的装甲部队力量大为削弱,不但丧失了大量的装甲兵人才,错误的装甲战术更是让装甲部队无法发挥应有的战力。

在大整肃之后,苏联许多有经验的军官遭到枪决,这意味着斯大林必须大量晋升毫无经验或是能力不足的军官的来担任领导者。这个情况严重的削弱了苏联部队的战力,特别是在装甲部队的部份。许多新上任的装甲兵指挥官对于自己的职务仅有一点认知,根本无法进行装甲兵的培养与训练,更别提上战场作战。

这样的恶果很明显的反应在入侵芬兰和卫国战争前期。

在卫国战争之前,苏联曾历经三次的重要的对外战争:西班牙内战、诺门罕(Nomonhan)事件以及入侵芬兰。在西班牙内战中苏联并未直接派军干涉,而是以自愿军的形式支援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苏联同时提供大量的军火与物资给西班牙共和国,其中包括苏联自制的 T-26 战车与 BT 型战车。

在这场战争中苏联战车暴露出装甲薄弱与火力不足的弱点,促使苏联军方对战车进行改良。但整体而言此战役并未替苏军的装甲部队带来新的观念与变革,对苏军装甲部队发展帮助有限。在西班牙内战中红军并未将装甲部队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相对的只将其用以支援步兵作战。特别是在马德里保卫战(The Battle of Madrid)时,因战车不足与街巷战的缘故,红军习惯将坦克分散至各部队中以支援步兵防守与进攻,这项战术在当时得到了相当不错的成效。

当时担任红军在西班牙最高指挥官的梅列茨科夫(K.A.Meretskov)就因战果优良而获颁列宁勋章与红旗胸章。红军的装甲部队之所以能得到成功其实与对手的实力有关,因为它所面对的是实力次一级的义大利军与佛朗哥军。这两支军队的装甲部队在战术与实力上都属次级。因此可以说红军装甲部队的胜利,并不足以代表它的战术与战略是正确的。但此一成功却让拥有军事指挥权的苏联高层认定装甲部队应分散使用。这个决定为苏联将甲部队带来不良的影响,此一后果在日后的入侵芬兰之战就可以明显的看见。

苏联与日本在 1938 年时就曾因为边境纷争而在满洲里发生战斗,其后双方一度停战。而后在 1939 年 5 月至 9 月间,日苏两国再次发生激烈冲突,地点就位于内蒙呼伦贝尔盟与外蒙之间的诺门罕。最后苏军在朱可夫优异的领导下痛击日军,日本陆军吃到成军以来首次的惨败,因而放弃其北进计划。

苏联的装甲部队在此战中展现优异的战斗力,指挥官朱可夫高超的指挥与战术运用,将装甲部队的实用价值发挥的淋漓尽致,打破了苏联骑兵派的战车无用论。这场战争是由日本方面所挑起的,当时日本陆军对苏军的实力可谓一无所知。日本军方的北进派认为苏军在经历大整肃后必定元气大伤,缺乏战斗力,因此希望借机打击红军巩固日本在亚洲的优越地位。

1939 年 5 月 27 日,日苏因边界纠纷而爆发战争,日本关东军率先发动攻击,意图在红军准备完成前将红军击溃。没想到却遭到红军装甲部队迎头痛击,部队损失过半大败而回。此战被称为第一次诺门罕之役。

同年 6 月 20 日,日军以第 23 师团、第 7 师团(号称日本最强师团)以及第一坦克师团(当时日军唯一的装甲师)再次对红军发动攻击,此外关东军航空兵也倾巢而出,意图以陆空优势兵力击溃红军。此时苏军将领改由装甲兵专家朱可夫出任,下辖三个步兵师以及五个战车旅。这场战争被称为第二次诺门罕之役。此战役初期,日军曾因装甲部队的活跃而略占优势。但在朱可夫的指挥下,红军装甲部队在短时间内就将战局逆转,第一坦克师团遭到全歼,其余部队亦受重创。同年 9 月 3 日日军宣布停火,17 日日苏签定停火协定,日军以死伤超过五万人的结果黯然吞下战败的苦果。

诺门罕之役红军的获胜主要原因在于其装甲部队的质与量均远胜日军,特别是在装甲战术上,日军顶多停留在一战的水准。红军的指挥官朱可夫曾批评日军的装甲部队「坦克非常落后,基本战术动作也很呆板,死盯着迂迴和侧击这一种办法,很容易被消灭。」这批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远东红军,日后在莫斯科之役中成为抵挡德军重要战力。

入侵芬兰之战可以说是红军自成军以来最难堪的一战。苏联虽然在最后依靠庞大的军队迫使芬兰屈膝投降,但红军在此战所展现的战斗力却令人大失所望,感觉上犹如一群乌合之众,而非现代化的军队。苏联的装甲部队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虽然 KV-1 重战车在这场战争中表现良好,还是无法掩饰苏联装甲兵素质低落与战术思想落后的状况。

芬兰战争共历时五个月(1939 年 11 月 31 日~1940 年 3 月 6 日),苏联兵分三路向芬兰进攻,一路由列宁格勒往北进攻,一路入侵芬兰中部企图将其国土分割为二,一路则进攻芬兰的北方。苏军的入侵在一开始就受到严重的阻碍,芬兰所修筑的曼勒汉防线(Mannerheim Line)成功的阻止来自列宁格勒(Leningrad)的入侵。

红军的装甲部队无法冲破防线替红军打开前进之路,其缺乏训练与组织的缺点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加上红军分散其装甲部队,给予芬军个个击破的机会,更显现出红军在装甲兵思想与战术上的错误。此战苏联虽然得到最后的胜利,但也付出了四万五千人丧生与十五万八千人受伤的沉重代价。此役造成了西方各国对苏联的轻视,间接加强了希特勒进军苏联的野心。芬兰之战后红军深深了解其装甲部队的缺陷所在,因而开始进行改革,不意改革尚未完成之际,德军就大举入侵。

二、卫国战争期间苏联装甲部队的发展

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入苏联境内,并快速的横扫苏联西部地区,同年 10 月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在这段期间内苏联的装甲部队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大量的战车被德军击毁,战车兵多半战死或遭到俘虏,一时之间苏联陷入岌岌可危的状况。此时苏联的战车与军队虽然在数量上领先德国,但是在素质上却远不如德国。唯有 1940 年起服役的 T-34和 KV-1 在性能上超越德军的三号战车和四号战车。T-34 和 KV-1战车优异的性能有效的弥补苏联战车兵素质较差的缺点,靠着它们苏联陆军撑过了最艰辛的一段时间。而在战争期间所研发的IS 系列重战车为二战期间最优秀的重战车之一,在战后持续服役。此外为了因应战争初期战车大量损失问题,苏联在战争期间持续生产能快速量产的轻型战车—T-60 轻战车与 T70 轻战车,以避免装甲部队面临无战车可用的窘境。

(一)卫国战争时期苏联战车的发展

1930 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有感于轻战车战力有限,因而开始研发中型战车。最早研发成功并服役的是 T-28 中战车,此型战车的开发成功让军方对开发中战车更感兴趣。因此在 1937年,研发出 BT-7 快速战车的柯明顿(Komintern)工厂受军方委讬研发一款新的中战车,负责研发的是米克哈尔.伊利奇.柯希金(M. I. Koshkin)所领导的团队。

起初苏联军方要求新的中战车必须设计为轮式-履带式混合型战车。但柯希金却点出发展轮式—履带式混合型战车是一个错误,因为红军很少用到 BT 战车的轮型模式,而且轮式—履带式混合型战车只会增加生产的复杂性与战车的重量。为此他「建议将来应致力于发展不那么复杂的履带式车辆」。

在研发过程中 A-20 及 A-32(后来的 T-32)两种型号的试验车先后出现,但因装甲与火力的缺乏而再次进行修改。1939 年 12 月 9 日在 T-34 尚未完全设计完成前,苏联最高军事会议便迫不及待的通过 T-34 量产的计划,并准其服役。

1940年 1 月首批 T-34 出厂,同年 2 月其中两辆在柯希金的监督下进行长距离行进测试并顺利通过。6 月设计图完成后苏联开始量产T-34。13在这段期间内设计者柯希金因肺病去世,最后的修正与设计由他的副手莫洛佐夫(A. A. Morozov)完成。T-34 战车在卫国战争开始以前已生产,但一直不为世人所知晓,未曾参与过任何战争。卫国战争开始后,T-34 战车优异的战力成为德国部队挥之不去的梦魇。

T-34/85图

T-34 型中战车有 T-34/76和 T-34/85两种量产型。T-34/76 装有一门 76.2 毫米的长管型高初速主炮,副武装则是两挺 7.62 毫米 DT 机枪,装甲厚度为 18 到 60 毫米14,装载77 发主炮炮弹。T-34/85 是 T-34/76 的改良型,1943 年 12 月 25日开始量产,它与 T-34/76 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它改装一门 85 公厘的主炮,其余的部分与 T-34/76 几乎没有差异。T-34 战车的动力则是采用与 BT-7M 相同的 500 批马力的铝合金 V-2 柴油引擎。

这款引擎的动力-重量比为每吨 18 匹马力,比其他的战车引擎更为优异,采用燃点较高的柴油引擎也同时降低引擎着火的风险;改良型的克莉斯蒂悬吊系统使 T-34 能在崎岖的道路上快速前进,非常适合苏联境内状况不佳的道路。此外 T-34 型一个重要的特点在于其呈倾斜角度的装甲,这是一个当时苏联战车独有的技术,它增加战车抵御传统穿甲弹的能力。15此外 T-34 的底盘后来也被广泛的利用在其他的装甲车辆上,甚至在二战后仍持续被用来改装。

不过 T-34 战车也有许多的缺点存在,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它在设计时忽略了战车乘员的舒适问题。T-34 战车共有四名乘员-前车身机枪手、驾驶、填装手以及车长兼射手,其中填装手和车长必须在狭小的炮塔工作。战车长的工作相当繁重,不但要指挥战车前进的方向(因为驾驶只看的到正前方的一小部分),同时又必须指挥作战与操控主炮,加上战车部队中的中低阶指挥官并未装配无线电,常常造成协调上的不便。

而 77发炮弹中除了 9 发是放置在壁舱上外,其于 68 发都是放置在不易取得的炮塔底部,造成作战效率降低。但就整体而言,T-34中型战车绝对是二战中最优秀的战车之一,它的出现打破了德国战车的不败神话,曾有人说若希特勒在入侵苏联时部署的是2,000 辆 T-34 而非 2,000 辆三号战车,世界的历史就会被改写;

德军最伟大的装甲军指挥官海因兹.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Guderian,1888~1954)就因 T-34 的出现而悲观的认为德军从此失去了装甲优势,速战速决的希望因此变的渺茫。

除了 T-34 型中战车以外,KV 型重战车是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的另一个主力战车。在二战爆发之时,苏联是唯一装配重战车的国家,其中的第一型就是 KV-1 重战车。KV-1 重战车由基洛夫工厂的柯定(Zh. Kotin)小组于 1939 年 2 月开始研发,同年九月完成样品,并在 12 月 19 日和 T-34 同时成为红军的制式装备。KV 型重战车共有 KV-1、KV-1s)、KV-2、KV-3 以及 KV-85(原称 KV-IS)四种型号,其中KV-1 和 KV-2 是在战前就已开始生产,KV-3 则在量产之前就因德国入侵而停产,KV-85 则是 KV-1 的改良版,于 1942 年开始量产。

KV 系列的重战车拥有强大的装甲与火炮,KV-1 在 1940 年开始服役时,已拥相当厚重的装甲-厚达 82 毫米的正面装甲,而 KV-2 的正面装甲更厚达 110 公厘;19在火力方面 KV-1 配有一门口径 76.2 毫米的主炮,KV-2 则改装一门 152 毫米的榴弹炮用以进行火力支援。

两者的副武装都是三挺 7.62 毫米的机枪。KV-1和 KV-2 都曾参与苏联入侵芬兰的战争,KV-1 未曾遭到击毁,但 KV-2 表现欠佳,因而在 1940 年后减少生产。KV-1 则持续生产,到 1941 年底时已经成为苏联重战车的主力。

KV-1 战车虽然拥有令德军为之胆寒的火力与装甲,但过于沉重的车身却减低了机动性,相当不利于进行机动作战。因此红军在 1942 年中期开始生产一款较具机动力的 KV-85 战车。KV-85 原名 KV-IS,最早是装置一门 76.2 毫米主炮,在 1943 年秋季因战争需求而改装较具威力的 85 公厘主炮,因而改称 KV-85。其正面装甲厚度为 100毫米,战车的重量和速度也有所提升。因机动性、火力和装甲都比 KV-1 来的优异,KV-85 在 1943 年后取代 KV-1 成为苏联的主力重战车。KV 系列的重战车虽在卫国战争中有不错的表现,且不断的进行改良,但还是被更新型的重战车-IS-2 重型战车所替代,于 1945 年卫国战争结束后光荣退役。

IS-2图

IS 重战车20是苏联在卫国战争末期所研发的重武装坦克,它集结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所有战车研发与运用经验,是一款相当优秀的战车,在战争期间共研发了 IS-1、IS-2以及 IS-3三种款式。

IS 重战车在 1942 年 8 月时开始研发,1943 年秋天 IS-1 研发完成,同年 12 月开始量产。IS-1 正面装甲达 132 毫米,配有一门与 T-34/85 相同的 85毫米的主炮,其重量、装甲与火力皆不逊于德国的虎式战车。但红军对于 IS-1的火力感到不满,认为应装备口径更大的主炮,火力更强大的IS-2 重战车因而诞生。IS-2 重战车配有一门 122 公厘的主炮,车身则与 IS-1 相同。IS-2 重战车在 1944 年首次参战,表现不俗,进而取代 IS-1 成为量产型。之后苏联持续改良 IS-2 重战车,并于 1944 年底完成 IS-3 的开发,1945 年成为红军重战车部队的一员。IS-3 进行许多的改良,正面装甲的厚度增加到 200 毫米,采用龟壳形状的炮塔,装甲的角度受 T-34 设计理念的影响而显得十分倾斜,以期将防护力增到最大。

IS-1 在卫国战争结束后就除役,而 IS-2 则继续推出改良型(如 IS-2M),并曾参与韩战以及北越抗法战争,一直服役到 1970 年代后期为止。IS-3 则持续进行改良,最后一款型号为 50 年代的 T-10 坦克。

在卫国战争的初期苏联为了因应战车严重不足的状况,因而研发了能快速量产的 T-60 轻战车和 T-70 轻战车。这两款战车不论在火力还是装甲上,都明显的不足以和德军的战车匹敌。T-60 轻战车是苏联于 1941 年 11 月开始量产用以提供步兵火力支援的轻战车。

苏联总结战争

前几个月所得到的经验,发现战场上所需的不只是高速运动,同时也需要装甲与火力。因此红军特别加强T-60 的装甲,将前缘的装甲增加到 20 毫米。T-60 所装备的火炮是一门 20 毫米的 ShVAK 加农炮,但威力与 37 公厘炮相同,这确实是一项令人讶异的成就。在卫国战争期间,T-60 及其衍生型 T-60A 生产超过 6,000 辆以上。但 T-60 轻战车终究是难以满足作战需求,在 1942 年后被 T-70 轻战车所取代。T-70 于 1942年 1 月开始取代 T-60 战车,虽然是采取相同的车身,但 T-70 的装甲与火力较 T-60 来的优良。它配备一门 45 公厘的主炮,正面装甲的厚度也增加到 60 毫米,动力也得到加强。T-70 及衍生型T-70A 轻战车在战争其间共生产 8,266 辆,1943 年秋季因中战车需求量增加而停产,而剩下的 T-70 战车底盘则被改装为自走炮的底盘。24

(二)卫国战争期间苏联装甲部队的改革

苏联装甲部队在经历大整肃之后战力大受打击,装甲兵被分散到各个步兵单位中担任支援的角色。此时的苏联装甲兵可以说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但缺乏该有的训练,也缺乏适当的装备。

在 1941 年时苏联虽拥有 24,000 辆左右的战车,但大多数已经跟不上时代。唯一能与德军三号战车抗衡的只有不到 2,000 辆的T-34/76 战车和 KV1 战车,但他们并没有被集中使用而是分散在不同的单位之中。在此时它们能实际造成的伤害威吓,在心理层面上是比在实际层面上大的多。此外装甲部队的作战能力的低落与基础装备25的缺乏,也是红军急需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苏联当局对此一状况也并非一无所知,早在苏芬战争结束后,史达林就意识到其装甲部队的表现实在是乏善可陈,有重新整编训练的必要,装甲部队的运用也必须好好检讨。而此时德军装甲部队在法国优异的表现,让红军了解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所提倡的机械化军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在 1940 年后红军计划重建装甲部队,并按照德国模式重建装甲部队,预计在 41 年秋季之前至少组建 20 个装甲军。26此一计划却因装甲兵与先进战车的缺乏而受到严重的考验。

当时苏联的战车有接近四分之三无法发挥应有战力,新一代的战车兵与指挥官多半缺乏训练,根本无法正确的进行装甲作战。甚至有报告指出「到战争开始时,许多战车驾驶只有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实际驾驶时间,甚至许多战车部队的军官也并不完全够格执行指挥任务」。此外实际供应装甲部队的装备也十分缺乏,当时苏联六个机械化部队中只有一个是整编的,且四分之三的摩托化师没有坦克,五分之四的坦克部队只有旧式装备28。如当时巴甫洛夫(Pavlov)所指挥的第十四机械化军,原本应该配有 1025 辆战车,其中包含 420 辆 T-34和 126 辆 KV-1,实际上却只配有 508 辆即将报废的 BT 型战车,战力之低落是可想而知的。

虽然情况是如此的恶劣,但红军总算是开始其军事改革,意图在德苏爆发战争之前将装甲部队现代化。原本红军估计在装甲部队重建完成之前,德国是不会入侵的。但在其计画刚开始之初,德国就大举入侵,使得红军的计画不得做大幅度的修改。原入侵,使得红军的计划不得做大幅度的修改。原先预定要将装甲旅扩编至装甲师的计划被迫中断,战车部队仍维持旅的编制。在战车数量的编制上也因战争的爆发而有所变更。

苏联的战车旅基本上是由三个战车营为基础,下辖 150 辆战车。

但在战争爆发初期因战车耗损过大的缘故,每个旅仅配置 70 辆战车。至于战车军在 1942 年初次编制时仅配有两个战车旅(后改编为三个)、一个摩托化步兵旅、五千六百零三人和一百辆战车。这种缺乏辅助兵种的编制很快的就暴露出缺乏战术弹性的缺点。因此 1942 年 9 月红军队在组建新的机械化军时,就编制了辅助兵种。而新组建的战车军的配置则改为三个战车旅、一个机械化旅、两个炮兵团以及若干辅助部队。

而在指挥体制上红军废除团作战编制,以解决战车团必须同时受旅和团双重指挥的混乱情况。在战车配置上也进行了部分改革。原先红军在会将各种类型不同的战车营混编在同一战车旅中,但这种编制不但无法达成各种战车相互支援的效果,反而严重的降低战斗效率。为此红军在 1942 年 7 月将战车旅进行统一编制,各战车旅均采用同一类型的战车。

此外在卫国战争时期,红军开始授与「亲卫部队」的荣誉称号以鼓励有功勋的部队。此种部队并非禁卫军,也不同于德国的党卫军。获此种称号的部队,在人员、装备、薪资和补给各方面均有优先权。此种做法不但有助于增进士兵的荣誉感与对部队的向心力,同时也能够维持菁英部队的战力。一开始此种头衔仅授与师级单位,其后最高提升至军团级单位,装甲部队亦有不少部队获得此中荣誉称号,如参与柏林之战的第五亲卫战车军团。

三、苏联装甲部队在卫国战争期间的作用

在 1941 年 6 月 22 日卫国战争开始之时,红军还未自大整肃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其数量虽然庞大,但战斗力与士气却相当低落,其配备与作战系统根本还没做好战争的准备,这一点可以从战争前期红军所遭受的庞大损伤中证实。在开战后的四天之内,德军的中央集团军就已经俘虏红军 290,000 人。在其后的基辅会战(The Battle of Kiev)之中,德军更是俘虏超过 665,000 名红军,此外还俘虏了大批的火炮和各式车辆。

在莫斯科战役开始之前,红军已经损失 2,500,000 人、18,000 辆战车以及 14,000 架飞机。在这种战局一面倒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德军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德国征服苏联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在此时战局却出现了大逆转,攻无不克的德军在 1941 年冬季,于莫斯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红军装甲部队的活跃迫使德军节节败退,仅能坚守据点进行防御作战。

在这场战役中德军损失超过1,000,000 人,约为其原始兵力的三分之一。德军因而元气大伤,战力大幅下降。莫斯科之战大幅提升了红军的士气与经验,德军不败神话就此粉碎。1943 年秋季的库斯克之役的结果敲响了德国的丧钟,红军装甲部队在此役重创德军,使其失去了大部分的精锐装甲部队,同时也证明红军在夏季的作战能力并不逊于在冬季的作战能力。库斯克之役后战局急转直下,德军再也抵挡不住红军如潮水般的攻击,不但完全退出苏联和东欧,甚至连国境都无力防守。在 1945 年 5 月 2 日,红军完全控制柏林,德国于五天后无条件投降,二战的欧洲战场就此宣告结束。

1.莫斯科之役(The Battle of Moscow)

在德军大举入侵苏联初期,红军可以说是兵败如山倒,完全没有任何招架之力,大批的部队被遭到俘虏,飞机和坦克也大量且快速的被德军消灭。德军中央集团军在 7 月 26 日时已走完预定路程的三分之二,德军最重视的战略要地莫斯科似乎是唾手可得。

斯大林虽然公开宣称莫斯科不会落入德军之手,但在同一时间,他也下令将驻莫斯科的外国大使馆以及列宁的遗体迁移到安全的地点。就在德军中央集团军几乎兵临莫斯科城下之际,希特勒却忽然下令中央集团军的装甲部队转向基辅和列宁格勒,迫使失去装甲部队的中央集团军不得不放慢进攻莫斯科的脚步,甚至停顿下来。

这个战略上的错误决定了德军无法在冬季来临之前攻下莫斯科的命运。而红军因此得到了相当宝贵的重整机会。斯大林命令朱可夫担任莫斯科防卫战的指挥官,而他也不负史达林所讬,成功的重组当时几近崩溃的红军装甲部队,并在莫斯科外围规划了完整的防御阵地。等到德军再次发动攻击时,所面对的莫斯科和红军已非其所想像的那般无力。

德军对莫斯科攻击的停顿,一直持续到九月底基辅会战结束为止。虽然希特勒认为这个会战成功的重创红军的实力,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会战」,但对德军陆军参谋总长而言这个作战无疑浪费了德军最宝贵的时间,这场会战是「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最大的战略错误」。

从 9 月 30 日开始,德军发动了以莫斯科为目标总攻击,名为「台风作战」(Operation Typhoon)。德军派出了第九军团、第三装甲兵团、第四军团、第四装甲兵团、第二军团以及第二装甲兵团来执行此一作战。

在战争初期德军进展的异常顺利,在短短属数天之内俘虏了大批红军及轻重装备,德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General Halder)甚至乐观的认为在天气良好及战术正确的情况下,包围莫斯科是绝对可以达成的。但在这个关键时刻天气却开始变差,豪雨让路面变的泥泞不堪,德军装甲部队困在泥巴堆之中动弹不得,相较之下红军装甲部队却开始活跃起来,因为红军战车的设计足以克服泥泞的泥巴路。此时苏军的装甲部队在西线战场上仅配有 383 辆战车,在数量上是远逊于德军的。但当时率领第四装甲旅的卡图可夫上校(MikhailEfremovich Katukov)却能充分利用其机动力成功的以寡击众,重创德军第四装甲师,而且己方只有极少的损失。这个战果让当时德军首屈一指的装甲兵专家古德林(Heinz Wilhelm Guderian)惊觉红军的装甲兵已强悍到足以超越德军。

此后卡图可夫不断的率领他手下的 T-34 战车神出鬼没的袭击德军装甲部队,造成德国装甲兵开始对 T-34 感到恐惧,德军高层也不得不重新评估红军装甲部队的战力。卡图可夫的优异表现证明了德国装甲兵并非不能击败的,红军装甲兵的战斗力甚至是可以超越德军的。卡图可夫以其优越的战绩获颁列宁勋章,同时被晋升为少将,其所率领的第四装甲旅则获得重新命名为第一禁卫装甲旅的殊荣,这是第一支被授与「禁卫」称号的装甲部队。

除了优秀的将领之外,对红军装甲部队而言更大的帮助是冬季的提前来临。在 1941 年 11 月 3 日的夜间,莫斯科周围地区第一次降霜,这宣告了冬天已经降临于苏联。这个转变对毫无过冬准备的德军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装甲部队所受的打击尤较其他部队为深,因为战车前进与射击所仰赖的燃油和润滑油皆因低温而冻结,机械也因气温过低而有冻裂的危险。

相较之下红军的战车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其战斗力仍然保持的相当完整。在11 月底德军孤注一掷的发动最后攻势,企图在德军被冬季瘫痪之前攻下莫斯科。但在低温的袭击下德军的士气与状况已降至开战以来的最低点,无力继续前进,甚至无法抵挡红军的逆袭,特别是红军装甲部队的突袭往往会造成德军的溃散。在发现此一情形后朱可夫下达反攻命令,要求装甲部队要高速的追击敌人使其持续混乱。同时他下令禁止强攻德军坚强的据点,转而进攻德军士气低落、组织混乱的地区,尽可能的扩大德军的损伤。

在朱可夫的追击下德军放弃包围莫斯科的计划,并开始退向有坚强防御的据点之中。虽然斯大林一再要求朱可夫继续追击歼灭德军,但朱可夫深深的了解若再继续强攻则红军势必遭到重创,就算获胜也只是惨胜。因此他告诉史达林红军没有足够的装备与实力继续追击,若再强攻反而会损伤红军好不容易累积起来的实力。莫斯科之役就此告一段落,德军实力受到严重打击,而红军则利用在莫斯科的反击让士兵学会该如何作战,特别是装甲部队在此战得到丰富的经验,为日后红军装甲部队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2.库斯克之役(Battle of Kursk)

在历经莫斯科之役的惨败后,希特勒不再将进军莫斯科视为1942 年作战的第一目标—虽然德军还是有进占莫斯科的大好机会。希特勒决定以攻占产油的高加索和产粮的乌克兰为第一目标。他认为攻占这两个地方可以使苏联的后勤补给受到严重打击。德军在 1942 年的夏季攻势一开始进展颇为顺利,德军一路长驱直入往高加索与史达林格勒前进,俄军几乎是毫无招架之力。

到了 8 月中德军开始进攻史达林格勒,德苏双方对此地都是势在必得,因而在此投下大批兵力进行决战。一开始德军顺利的突破红军防线,负责攻城的第六军团几乎占领全城十分之九的区域,但德军始终无法将红军完全消灭,战争逐渐演变成逐屋争夺的街巷战。在这个战场之中装甲兵失去其在广阔区域所拥有的优势,范围狭隘的街巷战让战车失去机动性,隐藏在断垣残壁中的反装甲武器更是让装甲部队损失惨重。

在斯大林格勒之役中战车所能发挥的功能相当有限,特别是在战争演变成为街巷战后更是只能做为支援步兵攻坚的武器。到了 11 月后,战局开始逆转,大批的红军在史达林格勒四周集结,攻城的德军在希特勒不准后退的命令下反而成为瓮中之鳖。斯大林格勒之战就这持续到1943 年 2 月,第六军团遭到全歼,在俄国战争的潮流逐渐开始转向。其后德军虽曾利用红军的躁进在卡尔可夫(Kharkov)击败追击的红军并使其受到重创,并进占贝尔哥罗,但德军却也无力进一步将库斯克突出部消灭,而此一突出部遂成了双方在1943 年夏季攻防的目标。

库斯克之役是二战之中最大的一场装甲兵大决战,在这场战役中德苏双方精锐尽出,若说在此战获胜者将掌控苏联战场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苏联在此战中共投入 1,337,000 人、火炮 2,0220门、各式装甲车 3,360 辆以及飞机 2,650 架;德军则投入 900,000人、火炮 10,000 门、各式装甲车 2,700 辆(包括最新型的虎式战车和豹式战车)以及飞机 2,500 架。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作战之中,装甲兵之间的较量决定了这产战争的胜负,也因此这场战争又被称为坦克大决战。这场战争最后获胜的是红军装甲兵,德军装甲部队在这场战役之中消耗殆尽—不论是物质上或是人才上。丧失装甲部队的德军同时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若说莫斯科战役打破德军的不败神话,斯大林格勒之役扭转了战争的潮流,那么库斯克之役可以说是敲响了第三帝国的丧钟。这场战役虽然是由曼斯坦(Erich von Manstein,1887~1973)所策划的,但实际上却是按着朱可夫的盘算在进行。因为早在开战以前,德军内部的反纳粹情报网就已经将作战内容泄漏给苏联。

为此朱可夫开始在库斯科突出部修筑纵深极长的防御网,并尽可能的将兵力集中以阻止德军前进。德军主帅曼斯坦在得知红军的防卫计划极感忧心,但此时情势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拖得越久对德军越不利,代号「卫城作战」(Operation Citadelle)的库斯克战役在 1943 年 7 月 5 日发动。德军在卫城作战中企图以钳形攻势截断位于库斯克突出部内红军的退路,接着一举围歼突出部内的红军,一如当初基辅会战所使用的战术。在库斯克之战中德军所采用的装甲战术为「战车穿透法」,即以虎式战车或最重型的装甲车作为楔形攻势的尖端,其后则部署中战车,最后则是步兵单位。此一战术目的在于用火力与装甲最强的重战车承受攻击并打击敌人,再以速度快的战车追击敌人扩大战果。

而红军则是采取先守后攻的战术,先以反战车武力削弱德军装甲部队的气焰,待其攻势延伸到极点之际,装甲部队再跃出进行反攻。红军为了确实达到削弱德军装甲部队的任务,因而规定将十门反战车炮置于同一名指挥官之下,并以之同时攻击单一目标,这个方法被称为「密集攻击阵地法」。这个战术的实施结果成效卓越,给予德军装甲部队相当沉重的打击。

在库斯克战役中德军负责由北方突入的是中央集团军的第九军团和第二装甲军团,总指挥官为克鲁格元帅(Field Marshal von Kluge),下辖 335,555 人与 1,009 辆战车;和其对抗的则是中央方面军的第十三军团和第七十军团,下辖 210,000 人,指挥官是罗科索夫斯基(Konstantin Konstantinovich Rokossovsky)。

负责南方攻势的是南方集团军,下辖装甲兵高手霍斯(Hoth)的第四装甲军团和肯夫(Kempf)指挥的肯夫兵团,共有士兵349,000 人,战车 1,514 辆,由曼斯坦亲自指挥,担任主攻任务;

而与其对抗的是由范屠亭(Nicolay Fiadorovish Vatutin)所率领的佛罗尼兹方面军(Voronezh Front),下辖 466,000 人,1,700辆战车。此外红军在突出部的北面有帕波夫(Popov)指挥的白扬斯克方面军( Bryansk Front ),南边有马林诺夫斯基(Malinovskii)的西南方面军(Southwest Front)随时准备投入战局;突出部后方则有可涅夫(Konev)指挥的斯帝普方面军(Steppes Front)担任预备队。若将上述所有红军的数量加起来,则有超过两百万人,5,000 辆装甲车的庞大数字。

战争在 7 月 5日凌晨展开,罗科索夫斯基率先对第九军团的炮击开始,但因时间过早并未对德军造成重大伤害。德军的攻势则由北方的第九军团在摩德尔(Model)的指挥下展开,其目标是向奥略尔(Orel)以南发动攻击,最后与南面集团军会师于库斯克东方的高地上。

但在红军强力的反击下第九军团的攻势受到严重打击,第一天德军就损失了 100 辆的装甲车,步兵也承受了很大的损伤。德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在 7 月 6 日攻占大多数的红军第一防线,但在此时红军将其所保留的装甲部队投入战局之中,给予摩德尔的部队很大的威胁与打击。德军虽一度进占高地,但在红军装甲部队的反击下不得不进行后撤,此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进展。至于在南方的佛罗尼兹方面军则因军方高层错判局势而陷入苦战,与中央集团军不同的是南面集团军在开战之际就将其装甲部队完全投入,因此得到相当成功的进展,在 7 月 10 日已突破至奥波杨(Oboyan),直接威胁库斯克。

到了 11 日南方集团军已到达战略要地普罗霍罗夫卡(Prokhorovka)。7 月 12 日双方展开了二战之中规模最大的坦克大战,红军共出动了 850 辆战车(大部分是T-34 战车),德军则出动了 700 辆战车(其中 100 辆是虎式战车)。

经历一整天的激战后,德苏双方各损失三百余辆战车。就数字而言双方的损失差异不大,但德军已无法补充其损失的战力,而红军的预备队却源源不绝的开往前线。此外红军装甲兵的优异表现严重打击德军装甲兵的优越心态—德军装甲兵一直认为日尔曼人的科技与能力是远超过斯拉夫人的。此后德军装甲兵一蹶不振,相对的红军装甲兵的士气却日益高昂,成为德军最害怕的部队。战局发展至此胜百已经逐渐明朗化,而美英在义大利的作战决定了此一战役的终结。

希特勒在盟军于 7 月 10 日登陆西西里岛后就表示卫城作战必须终结,对此曼斯坦深表反对,因为此战的目标—消灭红军预备队的目的并未完成。但在希特勒与克鲁阁元帅的坚持下,卫城作战宣告终止。红军在发现德军撤退时,企图一鼓作气将其歼灭。但在摩德尔的指挥下,德军有条不紊的退至原先就修筑好的哈肯(Hakkon)防线,避免了斯大林格勒式的大败。德军在此战中损失了大部分的装甲部队,自此以后再也无力进行攻势作战,只能以守为攻,拖延败亡的到来。而在此战中力下大功的红军装甲部队,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装甲兵,成为苏联进军柏林的前锋。

综观苏联从建国到 1945 年间装甲部队的发展与演变,会发现促进苏联装甲部队战力大幅跃进的就是卫国战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以这句话来形容苏联装甲部队的发展过程与经历相信是非常贴切的。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苏联装甲部队只一群是空有其名的乌合之众,空有数量庞大的部队,却缺乏该有的战力。

卫国战争初期的失败,虽然让苏联的装甲部队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但也因此了解到装甲战术的真谛为何,同时也造就了许多优秀的装甲兵将领。这些的装甲部队将领带领苏联装甲兵一次又一次击败所向披靡的德军装甲部队,让苏联的装甲兵的名号传遍各国。铁与血的洗礼让苏联将甲部队成为全球顶尖的装甲部队之作战宣告终止。红军在发现德军撤退时,企图一鼓作气将其歼灭。但在摩德尔的指挥下,德军有条不紊的退至原先就修筑好的哈肯(Hakkon)防线,避免了史达林格勒式的大败。德军在此战中损失了大部分的装甲部队,自此以后再也无力进行攻势作战,只能以守为攻,拖延败亡的到来。而在此战中力下大功的红军装甲部队,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装甲兵,成为苏联进军柏林的前锋。

最后想向各位读者提一个问题:到了21世纪,俄罗斯所继承的苏联武力是否让你大跌眼镜?是否摧毁你心目中的老大哥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