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中国视光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观研天下 2022-08-26 发布于湖南

根据中国证监会制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视光服务行业为“Q83卫生;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视光服务行业业务隶属于“Q84卫生中的“Q8415专科医院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视光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视光服务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下辖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视光服务行业中主要行业协会包括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药师协会、中国眼镜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职能如下:

主管部门

相关管理职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组织拟订国民健康政策,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并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控制规划,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组织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负责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制定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业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负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指导地方卫生健康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组织和指导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监督管理市场秩序,宏观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及综合协调,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安全管理、标准管理、质量管理、拟订监督管理政策规划、研究拟订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新技术新产品的管理与服务政策。

国家医疗保障局

拟定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和标准,组织制定并实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组织制定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政策,组织制定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定发展循环经济、全社会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有关工作。

行业自律组织

相关管理职能

中国医师协会

规范医师执业行为,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师执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建立医师培训、定期考核、技术审核体系,推广医药新技术,开展对医师的终身医学教育,审查、认证医师执业资格、监督检查医师执业情况;推进我国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的建立。

中华医学会

组织医学学术交流,编辑出版医学期刊、图书等制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参与医师培训、考核;医学卫生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医疗事故鉴定,制定、更新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医学科技项目评审;展医药卫生科技咨询与服务工作等。

中国药师协会

规范药师的执业行为,参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宣传、推广药学新理论,组织开展国内外药学技术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表彰、奖励在医疗、预防、保健工作中,为推动合理用药、保障公众健康做出突出贡献的药师。

中国眼镜协会

对眼镜行业进行协调、服务,积极参与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制定,参与制定、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等标准,参与行业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的有关工作,参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编辑出版行业刊物。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

负责医疗器械产业及市场研究,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与意见,维护医疗器械企事业单位合法权益,对会员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并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等。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视光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2、行业主要政策

视光服务相关行业监管政策

政策名称

发布

日期

主要相关内容

1

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国卫办妇幼发〔202111号)

2021.06

根据不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眼及视觉发育特点,结合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时间和频次,为06岁儿童提供13次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

2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0.08

明确了十三个评议考核重点,加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建设、加强近视防控科普宣传、落实学校健康教育相关要求等情况,开展近视普查抽查、保障近视率核定、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设,加大近视行业监管力度,完成《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规定的防控目标。

3

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

2020.01

每年对同一学校在同一时间段进行筛查,筛查频率不少于每学年一次。

4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2019.07

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和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全面加强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组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

5

关于进一步规范儿

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

2019.03

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权益;要加大无证行医打击力度;要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广告监管。

6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国卫办监督发﹝201911号)

2019.01

做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和高危因素,及时转诊与及早矫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开展视力不良检查,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一次;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培养儿童眼健康医疗技术人员;根据儿童青少年视力进展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近视防控健康宣教和分级转诊;组织专家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健康科普知识。

7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

年近视实施方案(教体艺﹝20183号)

2018.08

目标: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相关行动:建立视力档案、规范诊断治疗、加强健康教育。

8

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国卫医发〔201657号)

2016.10

重点在儿童青少年中开展屈光不正的筛查与科学矫正,减少因未矫正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伤;推动屈光不正的规范化筛查、诊断与科学矫正,提高验光矫正服务的整体水平。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中国视光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