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心当下,回归清静心

 石笑兄 2022-08-26 发布于河南

一天早上,我到海边,赤脚走在岸边的浪涛里,感受到海水清凉的拍打,

那一刻心中无比感动,
那一刻和大海有了一份亲切的连接,
那一刻或许我也是大海溅起来的一朵浪花。

现代人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形色匆匆,常常忽略了当下,失去了感受当下的能力,无法感知和表达内在真实的感受,常常处在压抑和焦虑,担忧,烦恼,恐惧之中。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和知心的朋友泡一杯茶,喝一杯咖啡,对很多人来讲是非常奢侈的。因为人们的心难以回归当下,难以回归清静。

清静心非常重要,“静能生慧”,人在定静的时候,才能生发出智慧,去应对各种的人事物境缘。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时常听到朋友说,自己很想能够静下来,但是很难办到。也因为静不下来,生活生命的品质就难以提升。也因为静不下来,思绪繁杂,做事情的效率也很难有真正的保障,事倍功半。

前一段时间,在前辈的指导之下,对自己手头在做的事情做了一下盘点,不盘点不知道,一盘点发现有10来项之多。这也说明了这段时间内在隐隐感觉到有压力和焦虑的原因所在。“多则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散在这么多的事情上,很难在一个点上持续的深耕精进,又很难有真正的建树。不过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而已。

另一方面想要兼顾平衡好这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因为缺少了排序。生命的核桃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把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排在第1位,然后其他的事情会自动平衡。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见,也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要去做。

一二三四五,顺序摆清楚;
识得其中意,自在又幸福。

学会选择和排序,才算是你在做事,否则只是事在做你。

看到这一点,我先是陷入了深深的落寞和孤独之中,我的心执着的想要向前奔忙,但现在知道了,仍然要慢下来,要更少更专注。习性的力量非常强大,让内心纠结和痛苦。而恰恰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真修实炼的时候。 意识很清晰,紧紧抓住生命最核心的东西,重新做出排序和整理。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我们终日忙忙碌碌,究竟所谓何事?为什么已经拥有了如此之多,却仍然觉得匮乏不足,还要四处抓取呢?

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总是要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否则不就白来世界一遭了吗!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呢?

世界的设计,以疑问作为开场,以明白作为回归。人生之路就是一场修炼的旅程,不进则退。稻盛和夫先生说,人生的意义就在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灵魂更干净一点。也就是要不断成长和升级。

“何其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本自俱足。”我们原本就是清静智慧的,要做的只是回归内在的光明状态,扫除掉附着在心灵上面的灰尘。这就需要刻意的修炼,用心当下,回归清静心。

有人问佛陀:“佛陀你通过修行,你得到了什么?”

佛陀微笑着说:“我可以告诉你我失去了什么,我失去了愤怒、悲观、忧虑和沮丧,失去了焦虑不安、失去了自私自利和贪嗔痴三毒。失去了凡夫的一切的无知和狭隘,也失去了生老病死的恐惧。”

清静心源于清净身,清净身始于纯净素。经由素食让我们的身体回归清净的状态,我们的心灵住在一个干净整洁的身体里,更能自在,然后不断的扫除掉心灵上贪嗔痴慢疑的尘垢,如此不断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清静自在,终得恒安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