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籍生命力纵横谈

 思想者札记 2022-08-26 发布于北京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书籍和书店未来会消失吗?》的文章(请点击链接阅读),是一次去王府井书店,发现书店变成了“百货商店”而发出的感慨!主要思考的是书籍和书店会不会消失的问题。

书籍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尽管书籍的形式不断变化,从竹简、羊皮卷到纸质书,再到今天的电子书,未来肯定还有别的形式。广义而言,我相信书籍将会永远伴随着人类。

今天想和大家探讨一下书籍生命力的问题。比如,哪些书籍会昙花一现?哪些书籍会与世长存?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从认字开始,到你大学毕业或刚参加工作,你读过的书如今还有几本还保留着?

先说说我吧,作为60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已经35年,搬过几次家,每次搬家都会扔掉一些书籍。截至大学毕业,我读过的书目前还保留着的仅有3本,哪3本?为什么没有扔掉?卖个关子,稍后再谈。

一个人不管喜不喜欢读书,都应该读过不少书,从小学、中学、大学课本到升学应考的辅导书,从托福、GRE出国辅导书到职业、职称、公务员考试用书,当然还有课余、业余读过的文学艺术作品等……

人为什么要读书?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也是大多数人读书的意义所在。尤其到了大学,更明显,专业关系就业,就业关系钱途

我觉得,读书无非是为了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例如阅读专业书籍,提升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收入;阅读文学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和提高自己文化修养;阅读哲学、宗教书籍,慰藉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阶段其读书目的也不尽相同,如为功名利禄而读,为消遣娱乐而读,为心灵慰藉而读……就书籍的用途而言,可粗略地分为实用型、消遣型和精神慰藉型等类,但我更喜欢把书籍分为科学、艺术、哲学等大类。

你想过没有?一些实用型书籍,如课本、考试辅导书,其实帮过你很大忙,为什么用完就扔掉了?也许是考完试就没用了吧,而且考试内容会不断更新,有谁还会看10年前的考试辅导书,这就是实用型书籍的命运。

参加工作后,一个人阅读和收藏最多的也许是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专业书。比如上海的张在新(照片中间)老师,他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胶粘剂》杂志的主编,收藏了很多胶粘剂方面的书籍。因为他退休多年,这些书籍对他已经没有了用途,10多年前,他把自己一生读过和收藏的胶粘剂书籍全都送给了我,整整两大箱子。

我研究生课题做的是胶粘剂,后来创办公司一直做胶粘剂,因此这类书籍在我的书架上也是最多的。如今,离开胶粘剂行业从事文学创作几年了,我想未来某一天也会把这些书送人。这些书籍属于科学类书籍,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后人肯定不会再读这些十几年、几十年前出版的书籍,这些书籍的命运只有进博物馆或造纸厂。

由此我想到了书籍的生命力,几千年来,古今中外,人类创作的书籍浩如烟海,不可胜数,但它们的生命力却千差万别。两千多年前老子写下的一部仅五千余字的《道德经》和柏拉图的著作,今天仍然摆在人们的书架上,而且不分国界,仍在一版一版的翻印。与思想类著作一争高下的当推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而科学类书籍则是另外一种命运,科学类书籍为什么生命力如此之短?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既是一位艺术家,同时又是工程师、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登峰造极的成就。几百年过去了,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宛如百年陈酒,岁月愈长,价值愈高。可是他在水利、土木和机械工程等方面的重要论著,尽管在他那个时代堪称第一流的发现,但对于21世纪的人来说,却是不屑一顾了。如今,它们只具有科学技术史的价值。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科学、艺术、哲学类书籍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其生命力为什么相差如此之远?

哲学经典著作之所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原因之一就在于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它们至今仍在指引着人类向前进,未来依然。另外也说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人性的变化却微乎其微,人的精神境界并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同步发展。

哲学和艺术不同于科学技术,它们很少具有进步的性质。比如,就思想而言,清朝的学者未必就一定超过孔子和孟子;就艺术造诣而论,谁能说我们今天的诗歌一定比唐诗宋词高明?正因如此,哲学和文学艺术经典著作的生命力才历经千年而不衰。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科研人员来说,三十年前出版的工程技术书籍是很少有人问津的,至于五十年前的东西,就只好进造纸厂了。

科学技术越发达,物质生活越丰裕,哲学、文学艺术经典作品的价值也就越高。因为现代人拼命想在这些作品中复归人性,寻找更高级的精神平衡。哲学和艺术经典作品经过大浪淘沙,将与人类永存,因为每一件经典作品都是人性的自白和表露。人生短暂,思想和艺术长存。

关于书籍的生命力,大家可以做进一步探讨。最后,透露一下本文开始提到的我保存至今的三本书,一本是韦恩·W.戴埃写的《你的误区》(工人出版社,1986.2,另外两本是赵鑫珊的《科学艺术哲学断想》(三联书店,1985.11)、《哲学与当今世界》(人民出版社,1986.12)。这三本书之所以伴我至今,是因为它们曾经抚慰过我的心灵,提高了我的人生境界。

我是一个理工男,当年赵鑫珊老师的书把我带入更高的境界,让我从科学、艺术、哲学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苏曼的气质和他的音乐,“朦胧”境界的美感,艺术世界的空旷结构……一篇篇文章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启迪着人的心灵。

大学生活的记忆已渐渐模糊,但总有些心酸的经历是抹不去的。我大学生活中有着许多迷茫,我从一个小地方考到北京,当时感觉处处不如人,很不自信。我有幸读到韦恩·W.戴埃写的《你的误区》一书,这本书使我恢复了自信,内心变得强大。

当年,我感觉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我写的,书中提到的许多误区就是我当时心理的写照。韦恩·W.戴埃告诉人们,阻碍人们发展的最大的心理误区之一就是自我轻视。我不行是自卑之人的口头禅,它会引起一系列的自我挫败行为。

少一自卑,多一勇气,就会多一份成就。如今35年过去了,我之所以比大多数同学做得好,我觉得完全是自己不断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改变观念的结果。

欢迎大家提问、留言、评论、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