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谍卧底定乾坤,老蒋得知得气昏

 江海博览 2022-08-26 发布于浙江

希望大家看完我们的推送后可以

多点最下面的“在看”,

喜欢的话也请多分享点赞!

这样我们的推送

才能继续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节目制作不易,还望多多支持!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秦雅楠、程涵

小剧场配音:陈光

话说近年在互联网上,有这样一封抗战将领的绝笔信很出名——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这封绝笔信写于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当时,国民党第18军14师奔赴罗店前线,师参谋长在火线前被任命为代理旅长,率领全旅8000人固守阵地、阻击日军。

日本人出动了数十架飞机和舰炮、一轮接一轮的狂轰滥炸,在战事最为危急的时候,那位代理旅长写下了这封绝笔信。

最后那句:“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在互联网上更是广为流传,也感动了无数网友。

今天,咱们要聊的主人公,就是这封绝笔信的作者,他并未牺牲在淞沪会战的战场上,并且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创造出了一段“惊险曲折、丰富深刻”的传奇。您猜出他是谁了吗?

投身黄埔,秘密入党

1907年,郭汝瑰出生在四川省铜梁县、也就是今天的重庆铜梁地区。

图片

郭汝瑰

跟当时大多数老百姓比起来,老郭家的条件还算可以,往上数四代,郭汝瑰的曾祖是道光年间的举人,做过一些小官,在当地有点名气。

而郭汝瑰父亲也是读书的好手,在科举考试中生生“卷”赢了一帮人,眼见有望中举人,结果清政府一道命令下来:废除科举制度。

得,功名没了。

或许是因此留下了遗憾,郭爸爸便给孩子取名叫郭汝桂,桂冠的那个桂,取的是“蟾宫折桂”的意思,大概是希望孩子将来也能靠读书谋个出路。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郭汝瑰小时候受的教育还是不错的。

加上老爹还有一个爱好——喜欢议论时政,经常抨击一下北洋军阀腐败透顶、社会黑暗什么的,都对孩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等郭汝瑰长到18岁、高中毕业、面临升学选择的时候,父亲希望他能去上海,考同济大学的医学系,郭汝瑰自己却一心要考工科,不为别的,就为了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

本来学医还是学工就够一家人争论了,偏偏此时又来了个消息——郭汝瑰有个堂哥,叫郭汝栋,当时已经坐上了川军师长的高位,这堂哥准备选派一些青年军官去广州的黄埔军校学习,建议郭汝瑰也一块前往。

好么,二选一变成了三选一,一时间郭汝瑰脑袋都大了,赶紧跑去找自己的一位老同学出主意。

这老同学也不含糊,一句话让郭汝瑰做出了决定。他说:“汝瑰兄,政治不上轨道,科学救国、实业救国都是空的。我看,你不如去广东干革命的好!”

此言一出,郭汝瑰再也不纠结了,他将自己的名字从象征“蟾宫折桂”的“桂”改成了有美玉、奇珍意思的玫瑰的“瑰”,自此踏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图片

本来在成都念书的时候,郭汝瑰就接触到了一些进步的老师、同学,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朦胧的好感。

他到黄埔学习,又赶上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蜜月期”,在学校里读了不少李达、陈独秀的著作,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于是,当郭汝瑰得知一同考入黄埔军校的朋友是共产党员的时候,就赶紧找到对方,请求介绍自己入党。

但这位朋友对郭汝瑰的军阀堂哥郭汝栋有些顾虑,于是便告诉郭汝瑰,他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

就这样,时间一晃到了1927年,郭汝瑰即将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当口,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郭汝瑰受命提前返回四川,劝他堂哥郭汝栋不要和蒋介石一起进攻四川。

谁知郭汝栋这人油滑得要命,郭汝瑰跑去劝他,郭汝栋就:“好好好、对对对,你放心,我这边不会有一兵一卒支持老蒋。

其实那个时候,郭汝栋派去向老蒋表忠心的特使都已经在路上了。

再后来就发生了汪精卫的武汉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联合合伙反共的事,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宁汉合流”。

此事之后,郭汝瑰与广州那边的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没辙,他只能暂且呆在堂哥的队伍里,一滞留就是三年。

虽然这段时间里,蒋介石手中的屠刀就没停过,一大批共产党人或是牺牲、或是退党,郭汝瑰入党的初心却并未动摇。

1928年5月,郭汝瑰通过了考验,于风口浪尖上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片

误入敌营,身居高位

1930年,蒋介石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命令郭汝栋彻底“清共”。

那么,郭汝瑰要如何面对这场风波?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蒋介石提出的所谓“清共”,可不是 “清退共产党”那么简单,这词从老蒋口里说出来,一般意思是把队伍里疑似共产党的统统逮捕,严刑拷打外加吃枪子一条龙。

也许是对郭汝栋这人的德行有一定了解,下达“清共”命令后,蒋介石还特地派了他在黄埔的“嫡系”学生大老远跑到四川来,主持此事。

然而一向圆滑的郭汝栋早就预判了蒋介石的预判,他可不愿意替老蒋得罪人,抢先找到自己队伍中疑似共产党员的军官,客客气气的把人送走了。

至于堂弟郭汝瑰,郭汝栋虽然不确定他是否为共产党员,也不敢再把他留在军中,于是劝郭汝瑰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

郭汝瑰一琢磨:去日本如果能学点真本领,将来对革命的贡献可能更大,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当年11月,郭汝瑰到达日本。

经过几个月的语言学习之后,他顺利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咱平心而论,作为当时日本军界的三大名校之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教学质量还算不错。郭汝瑰在里面,确实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了职业军人的素质。

但身为中国人,他在学校里又不得不时时受到日本人的白眼。

比如说,每次学校里教一些关键的军事技术、讲授新式武器,日本教官总想方设法的不让中国人学习和使用。

至于学校里的那些日本同学,更是鼻孔朝天,不少人见到中国留学生,就喊一嗓子:“支那人脏!”

在这样的环境下,郭汝瑰依然咬牙学习,希望能学到一些真本事回国效力。

然而不久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消息传到东京,尚在日本陆军士官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群情激愤,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这鬼书不念了,咱们回国去!

于是大家结对前往日本陆军省,要求退学回国。日本人派出宪兵,驱赶学生,国民党驻日大使馆的人也跑来劝郭汝瑰等人回校。

但留学生们此时铁了心了,咱就要回国!

日本陆军省最后没有办法,就派人出来威胁学生们:“你们可以退学,但退了就不能再入学了。”

虽然那时候有些人因为这种威胁打了退堂鼓、继续留在日本读书,但郭汝瑰却坚定地退学了。

回国之后,郭汝瑰进入中国陆军大学继续深造。

说来也巧,他上陆军大学不久,蒋介石就自己给自己弄了个陆军大学校长的名头,算上之前黄埔军校的经历,这已经是郭汝瑰第二次成为“天子门生”了。

图片

在国内,郭汝瑰终于可以专心学业,三年后,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中国陆军大学毕业。

但他不愿意成为国民党反共的帮凶,于是没有选择到军队任职,而是进入了陆军大学研究院,成为了一名教战争史的教官。

这种略显“边缘化”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

郭汝瑰觉得自己为国效力的时机已到,于是进入国民党军第十四师担任参谋长。

次年,卢沟桥事变爆发,郭汝瑰奉命参加华北抗战,又在不久之后,他被调往淞沪会战的战场。于是就有了咱们开头的那封感人肺腑的绝笔信。

幸运的是,郭汝瑰并未牺牲者淞沪会战的战场上,他率领全旅与日军激战七天七夜后,8000多人的42旅只剩下2000多人,仍然坚守阵地,直至收到上级撤军的命令。

图片

此一战后,郭汝瑰名声大噪,不久被任命为53军参谋长。

此后,他又在战役谋划上,多次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迅速蹿升,1945年,郭汝瑰已经掌管了全国各军师的编制、装备,还与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一起参加了侵华日军投降的受降仪式。

里应外合,传递情报

拥有“黄埔军校”、“陆军大学”双重光环,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至国民党上层,郭汝瑰却感到异常的不满和苦闷,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郭汝瑰越是进入国民党上层、跟蒋介石和一众国民党高官接触的越多,就越发觉得国民党腐败透顶,简直没救。

抗战开始的时候,郭汝瑰还以为国民党对日战争的节节败退,是因为装备落后、指挥失误。

等他真正成了师长,才发现自己接管的这师,登记在册的有七千多人,到师部一瞅,只有三千多人。

那少了的一大半人哪儿去了?

原来这是当时国民党军官的惯用伎俩,他们平日里就靠谎报人数、大吹牛皮来吃空饷。三千人的部队要七千人的军饷补给,都见怪不怪了。

听到这儿可能有些朋友会说,吃空饷敢多报一倍多的人,等打起仗来还不露馅了?

这也不用担心,打仗的时候,国民党军官会谎报伤亡、逃亡情况,不仅能把之前撒的谎圆上,还能再骗一笔抚恤金呢。

此外,在抗日战争、国难当头的时候,国民党的军政要员们,一样在后方过着挥金如土、灯红酒绿的日子,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的权力大发国难财。

如此行径落在郭汝瑰的眼里,自然激起了他的极度不满。

再想想自己研读的那些孙中山先生的著作,瞧瞧蒋介石稀烂的战略战术,郭汝瑰越发强烈地觉得:中国的希望还得看共产党那边。

于是,郭汝瑰留心寻找机会,想要恢复与党组织的联系。

最终在1945年,他与董必武秘密会面,并决定继续潜伏在国民党内部,为组织提供情报。

不久后,郭汝瑰被保荐为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并且一度被派往徐州,担任国民党陆军总部参谋长。

图片

这两个职务,相信您一听就明白了,国民党几乎所有的军事机密都要过郭汝瑰的手,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老蒋早上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机要会议上骂街,晚上延安方面连他骂了几个字都知道得清清楚楚。

图片

咱就说1947年发生的孟良崮战役吧,蒋介石在5月12日晚上八点半,邀请郭汝瑰和国民党另几位军界大佬参加晚宴,宴会上,蒋介石决定了几个兵团的进攻方向和目标,郭汝瑰吃完饭一回家,片刻都没耽搁,直接将作战部署抄了一份,交给党中央的联络员。

并且特别嘱咐了一句:

“这一次的战斗序列中,有整编七十四师,全部美式装备,解放军要特别小心。”

这个整编七十四师,号称国民党王牌中的王牌,他们师长叫张灵甫,当年有个顺口溜说:“宁挨三枪,莫遇一张。”

这“一张”说的就是张灵甫。然而,此战解放军知己知彼,加上粟裕大将得力的指挥,孟良崮一场仗打下来,全歼了国民党这支王牌部队,师长张灵甫被当场击毙。

不闹不相识,险些“误伤”自己人

淮海战役后,国民党也察觉到了异常,解放军似乎对他们的军事调动了如指掌。这会对郭汝瑰的工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淮海战役后,国民党高层达成了共识——我们之中,有个“共谍”!

当时,能接触到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全部战略的人本来也没几个,郭汝瑰自然成为了怀疑对象之一。

那郭汝瑰要如何洗清自己的“嫌疑”呢?

正好,他在国民党内部有个互相看不对眼的仇人——时任国民党国防次长的刘斐。

于是郭汝瑰抢先一步,跑到蒋介石办公室打小报告,说刘斐是“共谍”,蒋介石问你证据呢?郭汝瑰提出,淮海战役前夕,国民党三十万人集结在河南省的雎县和杞县附近,按照原计划本应撤退全力备战淮海战役,可刘斐却一拍脑门,非让一支五万人的部队坚守雎县,结果这支倒霉队伍遇上了带兵前来的粟裕将军,五万人全军覆没。

另外郭汝瑰还有一个理由,是淮海战役的总指挥刘峙是刘斐举荐的。

图片

刘峙

顺带一提,刘峙这人绰号猪将军,军事能力……相信您看这绰号就能猜到了。

郭汝瑰就说了,如果刘斐不是共谍,他干嘛举荐这么一个人担任总指挥?我看他就是给共产党送人头去的!

说起来,蒋介石当时还是挺信任刘斐的,他也知道郭汝瑰和刘斐不合,所以对这份举报没太放在心上,讲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敷衍过去了。

谁知道刘斐立马听说了此事,暴跳如雷,也跑去找蒋介石,声称郭汝瑰才是共谍。

于是蒋介石又问了:“证据呢?”

结果刘斐给出的理由差点没把蒋介石气死,他说郭汝瑰生活太朴素了,平日里穿的都是些旧衣破衣,每顿饭只吃一个菜,咱国民党哪有这种人,必然是共谍无疑!

图片

蒋介石听后直接爆了粗口,怒声质问刘斐:“革命军人非得锦衣玉食吗?”刘斐见蒋校长发了火,只好不作声了。

戏剧性的还在后头,根据郭汝瑰的回忆录描述,此事过后,他和刘斐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凡是刘斐支持的,郭汝瑰必然反对,俩人闹得不可开交,都恨不得明天就除掉对方。

结果不久之后,党中央的联络人带了句话给郭汝瑰,说“摸不清楚情况就不要下手。”

这话听得郭汝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过了几天,党中央的联络人又带了一句话给郭汝瑰,让他注意和刘斐的关系。

此时郭汝瑰才回过味来,感情他和刘斐互相举报了半天,俩人都是“共谍”!嘿,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吗?

解放战争结束后,出于保密考虑,郭汝瑰的身份并没有被公开,只是作为国民党的投诚将官给了待遇。

直到改革开放后,郭汝瑰才重新入党。

图片

后来,美国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题为《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败已先分》的文章,说:“郭汝瑰以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身份,为国府'运筹帷幄’之中,却让中共决胜千里之外,真是匪夷所思,一大讽刺。”

意指郭汝瑰的间谍行为,使得中共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致使国民党败逃台湾。

然而郭汝瑰本人听说之后,却只说:“战争的胜败,决定于人心的向背。”

图片

这个结局,大概老人家在多年前的抗日战场上,目睹了国民党内部种种腐化黑暗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