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分钟读懂《建州女真》

 金色年华554 2022-08-28 发布于江西

概述

建州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分布于今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名称来源于其初迁到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成员主要为元代胡里改、斡朵怜、托温三个万户府管辖下的女真人。

建州女真原居牡丹江与松花江交汇之地,在辽金时代为金完颜部附庸之五国部。元代属辽阳行省管辖。 明初,女真族被分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分,建州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东海女真分布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等地。

到嘉靖年间(1522—1566),分散聚居于辽东的东北边:建州女真分布在抚顺关以东,海西女真散居于开原以北。明朝在他们新的聚居地设置了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包括建州卫(建于正统三年)、建州左卫(建于正统五年)和建州右卫(建于正统七年),委任各部首领,依照旧俗,各统其属。

女真诸部分布图

但建州女真的形成,不是这三个万户府的女真人的简单地联合到一块,经历了一个由分散迁徙,几经变迁,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外部压力的驱使,最后南迁到同一新地区后才形成的。这一分散迁徙和重新集聚的过程,既反映了这支女真人从14世纪上半叶至15世纪上半叶(即明前期)住地的变迁也说明了建州女真大联盟集团形成的历史过程。

历史背景

1,设立卫所:

元朝末年到明朝初年,居住在今黑龙江依兰县一带的胡里改(火儿阿)、斡朵怜(怜一作里,又作吾都里)两个万户府的女真人,由于受到黑龙江中下游“野人”南下侵袭和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分别在首领阿哈出,(明赐姓名李思诚,朝鲜文献作于虚出)、猛哥帖木儿(清文献作孟特穆)等率领下,沿今牡丹江向南迁移。胡里改万户府的女真人,先移至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再东行,越过今老爷岭和穆棱河,进入绥芬河流域,遂定居这一地区。绥芬河下游之双城子(今乌苏里斯克)一带为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

1403年(永乐元年)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朝明,明廷以其所部置卫,袭建州故名,故命为建州卫,建州女真之名始于此。斡朵里部南徙,初与胡里改部走着同一路线。

在1372年(洪武五年)以前,已进入图们江流域,几经变徙。

约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大多集结到以阿木河(又作斡木河、吾音会,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东西一带。

明朝疆域全图(一)1433年(明宣德八年)

1406年初(永乐四年),因阿哈出推荐,明朝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这样,胡里改和斡朵里两部同居在建州卫管辖下。

1408年(永乐六年)三月,居于忽的河、法胡河、卓儿河、海刺河等处的“女直野人头目哈刺等”朝明,明“遂并其地入建州卫”。

2,袭扰朝鲜:

建州卫返回婆猪江旧地居住后,部众与朝鲜的矛盾日益突显出来,双方摩擦不断。建州左卫在董山的统领下,迫于经济生活的压力,董山率领部众屡次犯边抢掠,成为明廷辽东的最大边患。

1467年(成化三年),明廷再次对建州三卫女真各部下谕招抚,命三卫部众各守地方,不许越边。董山等人在接受明廷招抚后,于同年八月,董山、李古纳哈等人进京朝贡。

此次,李古纳哈、董山等人入京朝贡,出语不顺,在朝廷赐宴时口出不敬,指桑骂槐,抢厨人铜牌,并索要素蟒衣、玉带、金帽之类,朝廷一一答应。明廷以为羁縻此僚,建州必可弭平。乃辽东报告:'女直侵寇,依然不止。’” 才被明宪宗下令押解出边,“遣返建州”。历来羁縻不驯的李三纳哈、董山等人如何能忍受这种处罚。当一行人被押解到广宁时,董山终于进行了反抗,意欲逃跑,遭到明军的杀害。李古纳哈则乘混乱之机狼狈地逃回了自己的属地。

明朝疆域全图(二)1582年(明万历十年)

3,明廷冲突:

董山等人的反叛行为,惹怒了明廷。

1467年(成化三年)九月,明廷下令,派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同时,命令朝鲜派出军队,全力配合明军进剿。在这场史称成化之役中,建州女真人蒙受了灭顶之灾,左卫的建州老营被付之一炬,芦舍无存,部众尸横遍野。右卫也遭受到重大损失。

4,崛起建国:

1583年(万历十一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建州左卫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女真各部。他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公开反叛明朝政府。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誓师伐明,举国震惊。

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余城。

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

1625(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翌日抵沈阳。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

努尔哈赤在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的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他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

1635年(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清太宗皇太极废除旧有族名“诸申”(女真),定族名为“满洲”。

1636年(明崇祯九年;后金崇德元年),清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极称帝且改“金”国号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号为崇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