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七十年代的保密工程(作者:但崇岭)

 黄之中 2022-08-28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图片

图片

上海七十年代

保密工程

但崇岭

1972年末,我中学毕业作为无去向培训艺徒被分进了上海3035厂,(无去向培训艺徒的意思是先培训三年,三年后看国家什么地方需要就奔赴什么地方。)在3035厂的三年,是我一生中最受益,最快乐的三年。也无意中参与了当时上海70年代的秘密工程。

进厂伊始,厂里给我们40名新学徒办了个学习班,党委书记、副厂长给我们做了报告,讲的内容许多都记不住了,只记住了两件。

一是忠告,这个厂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大家要擦亮眼睛,要提高阶级斗争意识,不要走白专道路。

图片

第二件事让我们很兴奋的,是厂里正在干国家的一项保密工程,叫708工程,是国家70年8月上马立项的。工程内容是给国家领导人制造喷气式客机,副厂长给我们说了数据:长41米,宽44米,高12米,直径4米,4台喷气式发动机,起飞重量110吨,载重量10吨,高度12000米,有自动驾驶仪,可载一二百人,亚音速每小时九百多公里。全工程在上海有几百家厂在干,我们3035厂主要生产发动机中的关键零件涡轮叶片。厂长自豪的说:

飞机制造业是工业之花,

发动机制造又是飞机制造业之花,

涡轮叶片是发动机的制造之花。

我们3035厂是国家的精华之精华。

一席话说得大家热血澎湃。

厂长再三训诫,大家要保密,不能在外乱说,对家里人都不许说。

▼3035厂大门口。和师兄师姐在一起。

图片

3035厂很重视对青工的培训,进厂不久,厂里对我们进行了文化摸底考试,由于文革,我在中学时期的无知让我在考试中出了丑,许多题不会做,第一道题,二分之一乘二分之一等于几,我想二分之一不是一半吗?假如苹果的一半再乘一半不是一个吗?

我写道:1。

一位老工程师(监考)看见了,拿起我的卷子,念了后怪笑了三声,所有的监考老师和学习好的考生都哄堂大笑,我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厂里给我们办了夜校,恶补文化课。并且每周脱产两个半天,由工程师教我们《机械制图》和其他文化课,教材和学习用具全由厂里免费提供我们。学习结束后,我全部考试优秀,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得表扬当然心里高兴,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对生活的理念和以前不一样了,知道怎样面对以后的人生了,我至今还暗自庆幸年轻时进了3035厂。

图片

我的3035厂

上海3035厂也叫上海航空机械厂,坐落在上海的东北角,彰武路100号,前身是航空工业技术学校。

3035厂在708工程中承担的是研制发动机中的关键零件--涡轮叶片。发动机的整机研制生产是上海汽车附件一厂。

3035厂有四个车间,包含机加工,电解加工,工模具,设备维修。外加还有电工班,精铸组,高速锤组,好像还有个翻砂铸造的部门,管理上八大科室齐全。由于是学校转制,厂图书馆书籍特别丰富。全厂职工有一千余人,工人大都是历届毕业生精粹,技术人员也是原来专科的老师,人人都具真才实干,全厂学术与技术钻研氛围极浓。

后来我明白党委书记说厂里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意思了:这是对全厂同仁工作、学习、娱乐、生活都力臻完美、出类拔萃的另类诠释。

▼全车间团员在西郊动物园游园。

图片

▼和师兄师姐们在厂教学楼前合影。

图片

有一次,正在装配机器轴承,厂总工程师过来了,问我:“轴承的滚珠为什么是奇数?知道吗?”

我回答不知道。总工程师在地上连写带比划,那深奥的理论虽然我当时如听天书,但心里满满的是钦佩仰慕之情。

3035的前辈太有才了。

独臂鲍师傅,单手操控牛头刨,出的活一丝不差,还能在平面刨上用靠模刨出曲面。

图片

车工组的张劲中师傅,磨车刀那是一手绝活,让钢屑往哪飞就往哪飞。开机前,他将簸箕先在导轨边放好,一开机,车刀一靠,钢屑排着队飞进簸箕里。

▼车工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再说体育:厂里的足球队在杨浦区工厂联赛中名列前茅;还有二车间的林师傅,是从印尼回来的,羽毛球打的非常好,据说在印尼和汤仙虎一起打球的,那步法和手法全厂无人匹敌。在他的影响下,羽毛球风靡全厂;乒乓球更厉害了,大名鼎鼎的徐寅生就是从航校打出去的。

▼足球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厂里组织联欢,各部门的节目水平之高令人惊讶;二车间大合唱,服装整齐,人人精神昂扬,嘴形都呈O型,指挥气势轩昂,指挥棒打的抑扬顿挫,水平绝不输于李德伦。三车间的男中音四重唱'夜深沉、海茫茫,战舰奔驰在领海线上------'还有四车间的新疆舞,领舞的是厂花周佑君,美妙无比的舞姿让人遐想无限。

▼合唱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厂里有个高速锤班,专门锻打叶片精胚的,清一色的不到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年龄最大的组长叫崔开海,也才不到二十八岁。

高速锻造工艺当时在国际上堪称先进技术,其打击速度比普通锻锤高2~3倍。而且是一次将叶片精胚成型,特别适用于形状复杂(不适合机加工)、薄壁、高肋类零件的锻造。这帮年轻人日夜专研,自制了30吨米的设备,然后打成功了。

陕西兴平有个全国知名的国防厂,厂里有台100吨米的高速锤,他们拿着三机部(当时3035厂隶属于三机部)的介绍信去了,去打TC4钛合金大叶片。结果上模后一次锻打成功,此事在他厂造成了轰动,召开了现场会,让他们现场示范介绍经验。当地的技术权威说: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从来没打过这么大的叶片,你们这么年轻,我们这台设备年轻人碰都不敢碰,都是八级老工人操作的,他们也从来没有打出这么大这么好的叶片,你们这么年轻,干起来却像家常便饭似的。

大崔师傅后来和我说时神情很得意的:3035厂的人出去就是来赛(行)。

图片

为研制新的先进工艺而组建的班子在3035厂还有许多,精密铸造组也是其中之一。精密铸造就是蜡模铸造,将叶片零件用蜡做成模型,浸入特制的砂浆里,干燥后,形成坚硬的外壳,将钛合金融化后,灌入外壳,冷却后,去除外壳就得到需要的零件。其优点是形状再复杂也能铸造,尺寸一次到位,不用再加工,光洁度高,尤其是没有内因力。我这里说说很简单,其实据说他们光研制砂浆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干燥时不能开裂,高温时不能开裂,要有一定的厚度,最后终于筛出了最佳配方。还有配蜡,自制熔炼炉,等等。

图片

每次在食堂吃饭,最晚到,最邋遢的必是精密铸造组,小伙子们满脸满身泥浆,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他们铸造出的叶片后来在发动机400小时试车时取得了完美的成功,获三机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住在我宿室隔壁的是技术科的一个老工程师,老人孤身一人,穿着干净走路很有风度,上班穿一件背带式工作裤,两手爱斜插在胸前,见人彬彬有礼。听说是两航起义人员,很有本事,会四国外语,厂里所有的设备出了故障,他到跟前一看一听就能说出症结所在。老人很会生活,夜晚他的房间里经常传出美妙的吉它声,几次想拜他为师学琴,结果敲门都不开。有次星期天他生病了跌倒在宿舍楼厕所里,我忙叫人一起将他背到了医务所。以后我们成了忘年交,他引导我喜欢上咖啡,虽然那时只有上海咖啡厂生产的七分钱的块状咖啡。他授我的琴艺一直伴我至今。我离厂后,后来听说他在运动中被批斗,自杀了。郁闷。

还有许多说不完道不尽的。3035厂确实是藏龙卧虎、风云聚汇之地。

图片

我的师傅

我分在机加工车间学钳工。师傅姓顾,复员军人,二十七岁,党员,参加过援越战争,个子不高,敦实厚道。技术不是很出众,但大家对他还是很尊重。原因是他能仗义挺身:抛光组有个女师傅姓王 ,三十多岁,丈夫是空四军政委王维国的秘书,林彪事件爆发后,丈夫被拘,王师父当时是泣不成声,情绪萎靡。每天都是红肿着双眼,见人却强颜欢笑,星期天加班别人敢不来,她拖着及膝的一儿一女必踉跄而来。支部书记几次找她谈话,让她坚定立场,和家庭划清界线,她都默默不语。书记召开党员会,讨论她的问题,是否打成坏分子监督劳动,顾师傅力排众议,说:'她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怎么能说她是坏分子呢,她现在一个人拖儿带女,还有老人,打成坏分子后这一家人还怎么活?'在以后的日子里,全车间没有一人为难王师傅的,能帮忙的,大家都背后默默帮她一把。大家背后也都钦佩顾师傅的为人,要知道,师傅说这话也要担风险的,而且不是一般的风险。

师傅还没结婚,谈了个女朋友,经常在大家跟前吹嘘她女朋友,有人故意问她,你女朋友看中你什么,个子?房子?我师傅自豪的回答:'看中我干的708工程。'我问师傅:'708工程不是不让和家人说吗?不是让保密吗,你怎么和女朋友说了?'师傅不以为然地说:'保密个屁,都能让我们知道,还叫保密?'

师傅为人很豁达,他对我说:'我过去是军人,钳工技术不是很好,我们钳工组有许多技术高超的师傅,你要多向他们请教。'

▼竖框里就是我和我的师傅

图片

组长宋师傅,自制工具大王,没有难住他的活,比如说要在工件上打个三十公分的孔,没那么大的钻头,他会将两根铁棍组装在一起,在其中的一根上焊上硬质合金,磨好刃口后,夹在摇臂钻床上像圆规画园似的镗出孔来。

戴师傅磨钻头是一绝,别人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捏着钻头柄尾,他相反。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是学苏联的教学大纲。他磨的钻头双仞均等,出屑量一致,钻铜、钻铝、钻钢、钻铁皮各种各样钻头无一不通,最拿手的是群钻,群钻这一手我至终都没学会。

周师傅不到三十岁,风流倜裆,外号'大卫'。刮削技术堪称一流,龙门刨导轨,车床导轨,铣床燕尾槽导轨,连很难刮动的钢制导轨塞条,无不一一手到擒来。

我师傅其实也有绝招,攻丝,无论多深多大直径,组里攻丝的难活都他包了,特别是在一软一硬材料上攻骑缝丝,干完交捡时那活的完美度连质检员都点头叹服。

在三年的学徒时间里,我将他们的技术一一收入了囊中。(除了群钻)

▼摇臂钻床,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

▼我与二位师兄

图片

不仅仅如此,我还从师傅们身上学到了比技术更重要的东西。

有一次我打眼加工一批零件,干完后,我将两件超差的零件放在最下层,以图能蒙混检验过关。师傅发现了,说:'你这样干,牌子(上海话,意为信誉)会做塌的。'我悟性较好,马上想到,宋师傅戴师傅大卫等许多人干的活检验员从来不检查的,来了就盖章通过的,表面上看是免检,其实是对他们的信任,宋师傅他们也有出次品的时候,他们都会将次品如实告诉检验员,商讨补救措施。反过来我也发现,一旦检验员检查出蒙混的次品,他会在以后对你报检的产品格外关照,这在宋师傅戴师傅大卫他们许多人看来是一种耻辱。

师傅的话我马上领会了。我将次品挑了出来,告诉了检验员,检验员测量后告诉我一件能补救,一件废了。为此我受到了组长的批评,但我没感到不高兴,我想以后干活更要小心谨慎。令我高兴的是几次过后我报检的活也能享受免检的待遇了,我也有'牌子'了。现在想来,延伸开去--干活其实就是做人。要让别人信任你,你必须先要自己做一个大写的人。

在以后的岁月里,师傅们的“牌子”理念惠泽了我的一生,成了我对待工作和生活的自我约束和追求。

图片

708工程花絮

在3035厂,每天的午饭后时间是大家最快乐时刻,十几分钟的时间里,许多人在桥下仓库边的空地上踢足球练脚头,也有人在路边打羽毛球。我喜欢给师傅们泡上茶水,听师傅们吹牛皮。有些师傅是很有背景的,从他们嘴里,我知道了许多708工程的奇闻趣事。后来查了查资料,有些还都是真的。

708工程一开始仿的三叉戟方案,由于不能满足续航里程和载重等指标,改波音飞机的翼挂四发的方案,据说在开会汇报的时候,空军司令曹里怀问为什么四个发动机?工程师们说四发安全,坏了一二个发动机也不碍事。曹司令说那我们就上8发嘛,更安全,工程师面面相觑。那时师傅们聊到这时都笑了。

这里没有贬低曹司令的意思,当时那个时代,司令员们的科学水平不高,但对领袖绝对是忠心耿耿的。

飞机的厕所马桶也有一个笑话。这马桶制造在当时绝对是个高科技。在排便的同时还不能泄漏机舱内气压。工程师们焦头烂额。汇报给曹司令,曹司令说那不简单吗?拎个木头马桶上去。那不有异味嘛?不要紧,马桶里放香油,慈禧太后就是那样的。

有师傅抚摸屁股做怪样,师傅们被逗的笑得前仰后合。我不明白,问师傅,师傅说会颠簸的。我说把马桶固定在舱板上不就行了?师傅摇头:“不是马桶,是油,油会泼到屁股上的。”我也笑了。

正当708工程研发困难重重时,71年底,一架巴基斯坦民航波音707-302飞机在新疆昌吉州坠毁,(这飞机当时和尼克松总统座机同一型号),巴基斯坦因无法运回,放弃后交由中方全权处理。这如同雪中送炭,我们如获至宝,飞机只是机头损毁,机体和发动机完好无损,这给我们的设计工程师们提供了可贵的样板参考。师傅们聊到此时都兴高采烈,两眼放光。

图片

708工程后话

三年学徒满师,我被分到了黄山小三线军工厂。

虽然去了黄山,但我一直关注着大飞机的所有消息。

图片

708工程制造的飞机后来定名为运十。运十在1980年9月26日试飞成功。此后,又进行了各种科研试飞。曾先后转场北京、合肥、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成都等地,并先后7次飞抵起降难度最大的西藏拉萨贡嘎机场。但是,这样一个为世人尊崇的项目却在1985年因先天原因而下马了。

上海七十年代的保密工程(作者:但崇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