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的空中楼阁,大同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建成于距今1400多年前的北魏后期。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而其外形似楼阁之意,因寺庙好似悬挂在峭壁之上,而“悬”又与“玄”谐音,后世习惯称其为“悬空寺”。因其“上载危岩,下临深谷”,“结构惊险,造型奇特”,而被列为恒山十八景之冠。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始建时,最高处距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存58米,相当于二十层楼的高度。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天师道长寇谦之仙逝前力劝太武帝在平城建立一座空中寺院“静轮天宫”,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令其高不闻鸡鸣犬吠之声,欲与天神交接”的愿望。而这间“天宫”直到公元491年,太武帝、寇谦之都已作古,执政的孝文帝决定将皇家道院迁至桑乾之阴,岳山之阳的“东山万仞”之上,才最终达其初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