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妈的治疗谁做主?

 360摘手卢 2022-08-2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近日周华鸣同学在《八零纵横》的老年医学健康讲座(点击链接查看回放,引起很多同学关注。我们健在的父母和我们自己,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病痛和医疗护理问题。周同学从临床医生角度谈老年病的防治,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我最近一直在照顾89岁的母亲。因为胃出血晕倒,老妈8月1号进医院急救中心,8月2号出院回家调养。母亲发病后,我们对是否去医院、是否做仪器检查、是否托人住院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思考,并采取了相对明智的选择。

在此,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母亲作为老年病患的真实想法,以及我和家人作为病患家属采取的应对措施。也许未来某一天,这些经验能为同学们提供一点参考。

01

老人突发状况

7月下旬,老妈在卫生间晕倒,前额着地磕出一青包,随即苏醒,自己回卧室躺下,晚饭前才告诉我此事。我非常担心,但她说没事儿,不用紧张。第二天早上,老妈起来洗簌,说不晕了。卫生间门开着,我去做早餐,突然听到卫生间一声闷响,赶紧过去查看,发现老妈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双眼紧闭。我马上解开她的衣领,轻轻按了几下胸口,慢慢抬起一点老妈的头。她睁开眼睛,我尝试将她抱起,但不成功。老妈慢慢撑起上身,双腿使劲,我一边辅助她站起走进卧室躺下,一边要叫120救护车。老妈缓过劲来跟我说:“冷静!冷静!不用叫120,没有那么严重。”

我当时担心老妈心脑血管出问题,尤其是脑梗。脑梗一定要在三小时内送医院救治,我父亲得过这病,有过经验。老妈觉得不是脑梗,她说她这两天大便是黑色的,但不是胃出血严重的柏油便,应该是轻微胃出血。

上世纪70年代,母亲曾两次胃出血。第一次是在1974年,必须住院治疗。我当时上小学5年级,放学就到医院陪妈妈,趴在病床上写作业。第二次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我们居住的天津受到极大波及。很多医院的房子被震坏了,母亲就在机关办公室里一边办公一边吃药调养,竟痊愈。有了这两次经历,老妈认为这次胃出血没前两次严重,在家先调养看看。疫情期间,去医院看病非常麻烦,她不愿在暑热天被折腾。

图片

1974年父亲在医院陪伴母亲时,为妻子画的爱心肖像

我理解母亲的想法,就随她所愿,在家调养。上网查资料,看到有位认证的三甲医院消化科医生说服用云南白药可止血。家中药箱正有此药,马上给老妈服用,之后没有再便血。吃着容易消化的半流食,老妈身体日渐虚弱,站立超过10分钟就可能虚脱晕倒。周边朋友都建议带老妈去医院做检查,特别是胃镜检查。老妈一听胃镜就斩钉截铁地拒绝,说她在70年代做过一次胃镜,鹌鹑蛋大小的胃镜连接管子杵到胃里,难受得鼻涕眼泪一起流!她发誓再也不受那罪了!

看来那次痛苦的胃镜检查给母亲留下了极深的心理阴影。我安慰她现在医疗器械进步了,据说胃镜细小了很多,会给病人先打麻药,一觉醒来就做好了。但老妈坚持己见,还给我分析:检查的目的就是确定病情。胃出血一般是胃溃疡,最坏的结果就是胃癌。胃溃疡主要靠养,如果万一是胃癌:“我都快90岁了,不想开刀化疗,就保守治疗吧。人终归要死,我不怕死,就希望不受罪、不难受。”

我觉得母亲想得通透,就依了她的心愿。

02

送医院急救

老妈在家调养了四五天,体能时好时坏,8月1号早晨在洗手间再次虚脱晕倒,眼底和嘴唇都毫无血色,已没气力起身。家人决定马上叫120救护车送医院急救。

老妈被推进北京某三甲医院的急诊室。医生拿着一叠纸让家属签字,其中一份就是胃镜和CT检查同意书。我牢记母亲叮嘱,告诉医生不做这两项检查。我说之前在家母亲和家属有过充分沟通,就尊重老人的愿望吧!

医生给老妈验血,两个多小时后结果出来了,血色素即血红蛋白只有50g/L,正常女性至少要110g/L,老人严重贫血,需要输血。刚满18岁的外甥女说:“姥姥是O型血,我也是O型血,我可以给姥姥输血。”我心里一热,心想姥姥没白疼这个外孙女。我立即转达给医生,医生说现在不用亲属直接输血,因为血液要经过处理才能用,医院从血库调血。

图片

老妈与疼爱的外孙女合影

口服凝血剂、输液、输血等一拨治疗下来,老妈已经在急救室呆了十几个小时,从早上9点直到夜里10点多。医生告知需留院观察一晚,明早再验一次血。第二天上午,验血报告出来,确认血已止住,病情稳定,老妈立即要求出院。再见老妈时,她疲惫不堪眼圈暗黑,抱怨急诊室太吵了,一宿没睡,后悔答应留院观察一晚。看来这次急诊室过夜又给老妈造成了新的心理阴影!

离开医院前,医生跟我们家属交代,因为没做胃镜,他们只能“盲治”,但佩服病患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医生只开了三种简单的药:止血的云南白药、消菌药和保护胃黏膜的药。接下来就是回家调养了。

03

家中调养

回家后在自己卧室躺下,老妈感叹还是家里舒服啊!这是肯定的,再高级的医院也不及家里。按照医嘱,回家前两天只服药喝水,禁食,以免胃再受刺激出血。两天禁食使老妈异常虚弱,我们做子女的心急,商量找个更快的方法让老妈恢复体能,想来想去还是想托人送老妈住院,通过输液补充营养。

老妈听了我们的想法后思考一会儿,随即招呼全家人“开家庭会议”。她用尽气力告诉我们她的决定:不去烦人住医院,就在家调养,看看能不能闯过这一关!老妈一再强调:“我不想受罪,不想难受。如果住院,我受罪,你们来回奔波,也受罪!”她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头部,微弱地说:“我脑子很清醒,听我的吧!”

老妈一直是家里的主心骨,我们就随她心愿,不再纠结是否住院了。

接下来考虑如何为老妈做“病号饭”。我请教做过护士长的二姑,二姑介绍了护理常识及胃出血病人的食疗方法,告诉我开始两天,每天给老妈做6顿流食,如没有问题,后几天可准备半流食,少食多餐,慢慢补充营养。我们按照专家二姑的指点,为老妈准备了以下食材和食谱,着重补气补血:

流食:小米粥的米汤(俗称米油)、牛奶黑芝麻糊;

半流食:鸡肉泥、鸡蛋羹、猪肝菠菜粥或汤面、红烧海虾煮的汤面;

补气补血水:美国西洋参、红枣、枸杞、桂圆肉、红糖;

补气补血汤:黄芪、红枣、枸杞、红皮花生米、瘦肉排骨、鸡腿等

经过一周食疗,老妈能下地慢慢走动,还能回到餐厅吃饭。全家人开心极了,没想到食疗这么快见效!

图片

老妈回到餐厅吃饭啦

图片

出院后由妹妹搀扶首次下地行走

经过两周食疗和休息,老妈开始和我们一起吃正常饭菜了,每天三餐外加午睡后的“下午茶”。我们将糕点、茶、咖啡改成大桃等水果加“补气补血水”。

图片

老妈的下午茶

老妈开始有意识地推着老人助行器在客厅进行康复锻炼。发病前老妈每天在家里健步如飞1000来步,并做拉伸操。卧床大半个月,腿部肌肉萎缩,双脚麻涨,血液循环不佳。老妈边走边跺脚,试图改善腿足的血液循环。她常念叨:老人能自理,长寿才有意义。

外孙女给姥姥制作的视频

8月19号一早,老妈得意地告诉我她昨晚自己推着助行器悄悄上卫生间,没有叫醒值夜班的我妹。我们听后吃了一惊,但老妈自信满满地说:我可以自理了,晚上自己起夜没问题,还让值夜班的妹妹回家。这次我们没有听老妈的,强调要巩固胜利果实!

图片

老妈推着助行器在家里行走自如

04

心得体会

看了上面的叙述,大家想必明白了我老妈的治疗由谁做主啦!老妈20年前就开始学习老年养生知识,这几年通过微信推文、视频以及和老朋友、老同学的交流不断积累健康养生知识,身体的小恙不适,常常通过自己按揉穴位解决,对治疗方案有自己的预判和选择。

除了养生知识,老妈还有几点令我印象深刻:1)争取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2)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并提前与家人进行充分沟通;3)有生活自理的强烈意识和努力付诸实现的能力。

作为子女,近两年照顾父母的经历让我体会到:1)照顾老人的过程也是“见习”并积累经验的过程;2)关注并备好养老辅助设备(如老人助行器、洗澡椅、按铃等)会减轻老年人摔倒的风险;3)知晓老年病不大可能“治愈”,只需医院帮助缓解病患痛苦,让老年人舒适度过生命的最后一程;4)不被“孝心”绑架,要具备一些常识和知识,做明智的选择和决定。

长命百岁不是梦。希望我们同学这一代以及健在的父母度过一个能自理、能掌控自己、有生活质量的晚年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