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了,文具刺客防不胜防

 如海 2022-08-28 发布于四川

文丨如海

开学季,继“雪糕刺客”之后,“文具刺客”再现江湖。
一支洞洞铅笔售价近20元,一支米菲宝珠笔(水性圆珠笔)售价50元……不少家长在给孩子置办文具时纷纷感慨:躲过“雪糕刺客”,却没躲过“文具刺客”!样式新颖、功能繁多的“高价文具”动辄大几十甚至数百元,在俘获学生粉丝的同时也成了收割家长钱包的“利器”。
雪糕刺向的是年轻人,从雪糕柜里拿起,知晓价格后,内心望而生畏,却没有颜面退回。雪糕易化,自尊已伤,唯有饮恨买下,然后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离去。
雪糕刺客死死地拿捏住了年轻人的自尊心,狡黠地不标价,混迹在冰柜里,谁的手气好,拿到贵的,就被刺痛倒地,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雪糕都吃不起了,还怎么内卷呢?雪糕刺客玩的是信息不对称,利用的是人们苍白而羸弱的尊严。
文具则不然。文具是刚需,面向孩子。在孩子身上投资,父母从来就眉头都不皱一下,更不要说是买文具这样愉悦的事情了。
当然,买文具的有父母,也有孩子。孩子们都很精,对琳琅满目的文具了如指掌。我每次和孩子到文具店,就被一排排的笔和本子所震撼到,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但孩子清楚的很,哪些笔涨价了,哪些笔是名牌,心底都有数。
所以,文具刺客主要刺向的还是家长。贵的,总以为就是好的,是大多数家长的心理。
为了能捕获孩子们的心,文具商家煞费苦心。让你买文具,也能过把“拆盲盒”的瘾;花里胡哨的“动感笔”会发光;文具盒“浑身有机关、处处藏玄机”……如今的文具市场,总有许多你意想不到的“小心机”。
文具和雪糕不同,不好隐匿价格,一般都是明码标价。再贵的文具,如果价格赫然标出,似乎就称不上是刺客了。买卖自愿,几十、几百的文具,都是市场行为,无可厚非。
学习是单纯的事情,用什么的笔,都没有太大的差别。文具奇高的价格,容易引起孩子们的攀比之心,不比学习,反而比文具;动辄就买所谓的品牌,满足内心的虚荣感。文具刺客的背后,依然是利益驱动下的浮夸扭曲。
上去了的价格,就很难跌下来。文具品牌曲高和寡,走的是饥饿营销路线,而有钱的人,始终会买。刺客之剑,剑之所向,欣然埋单者应声而倒。
同样,文具刺客抓住的是人性的虚荣,和父母愿意为孩子竭尽所能的一厢情愿,以及孩子内心的攀比内卷。一支笔,即便是最穷困的孩子,都一定不愿在同学面前犹豫,说自己买不起。穷病,是掩杀世间所有人的恶魔。
更何况,这是一个消费主义时代。理性消费早就被抛到脑后,从苹果手机开始,就已经在年轻人心底构筑起了超前消费和享受的温床。面子、身份和虚荣,横扫一切,在实力不够的现实情况下,自信的年轻人们,总会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这也是那些网贷无孔不入而轻易得手的终极原因。
所以,无论雪糕刺客还是文具刺客,都是给普通的商品,披上华丽的外衣,利用人性的虚荣和自尊,以一种离谱的高价来彰显虚拟的高贵。刺客并不讨喜,也极其讨厌,但依然有存活的土壤。

欢迎扫维码与作者交

     欢迎公众号每天读你意料不到的文字

青春、梦想,诗和远方

主张俗世中,不俗的精神生活

文字原创温暖,必定值得与你为伴

一日不读琴深如海,仿若三日不知肉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