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不妨打一场“文具刺客”抵御仗

 黄齐超 2022-08-30 发布于河南

学校不妨打一场“文具刺客”抵御仗

近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型商场内的文具店文具身价通常都比较高。在某商场杂物社内,记者注意到该店内文具产品价格普遍较高:一包4个学科分类网格拉链袋售价40元,一支米菲宝珠笔(水性圆珠笔)售价50元,一支金属旋转中性笔售价50元,单支中性笔价格在10至22元左右。该店员介绍,他们家的产品属于创意文具,新款上架后很快会被抢购一空,顾客从家长到学生都有,对初高中生很有吸引力。

(8月28日            《扬子晚报》)

还有几天就要开学了,一些学校已经发布了做好上课准备的通知。所以,为孩子购置文具、学习用品,摆上了家长们的记事日程。有家长网友反映,他们在购买文具时,货架上没有明码标价,或者明明摆放在平价文具的区域,结账时才发知道价格高得让人心疼。但当着孩子的面,谁好意思换成平价文具呢?

高价文具“潜伏”在平价区,或者商家故意不明码标价,结账时温柔地宰你一刀,这就是“雪糕刺客”的姊妹篇——“文具刺客”。文具的价格越高,商家的利润越大,这就是他们喜欢售卖高价文具的原因。尽管商家没有强买强卖,但他们用“文具刺客”的手段,暗地里削弱了消费者的选择权,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

一分价钱一分货,贵有贵的理由;很多商品都是如此,文具也不例外,这一点,我们不否认。但是,一些文具之所以贵,是因为过度追求“玩具化”,附加了不实用的功能。明明是文具,简洁实用就行了,但厂家偏偏弄得花里胡哨,导致了价格暴涨,也不耐用。昂贵但又不实用的文具,何尝不是收割家长的“智商税”呢?

有些人认为“贵的即是好的”,但学生的文具并非如此。事实上,那些“玩具化”的文具,容易让孩子学习时分心,不利于自律性和专注度的培养。再者,那些五颜六色的文具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材质,威胁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安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另外,孩子关注文具的价格,就很容易产生攀比和虚荣心,不利于正确消费观的形成。

父母陪孩子购买玩具,也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契机,让孩子懂得不乱零花钱、不互相攀比、买东西要实用等道路。可是,家长的说服力、影响力远不如教师。从这个角度看,学校不妨主动出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具,并打一场“高价文具”的阻击战:比如,在微信群里告知学生,不要购买昂贵的玩具;比如,开学之后,让学生互相讲述玩具的价格,看谁“违规”了,等等。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矫正学生的虚荣和攀比,这需要家校配合,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而且,教师应成为主力军。因此,对于家长被“玩具刺客”突袭,学校教师不能看笑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