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哪些航空公司是“全宽体机队”

 乌巢法师 2022-08-28 发布于北京
宽体飞机是强盛与豪华的象征。它们体型很大,飞得很远,机票常常很贵。从经营上说,宽体飞机是品牌形象的支撑,全宽体机队意味着航空公司在枢纽机场间密集往返,是业界翘楚,中流砥柱。

图:新加坡航空已引进737 MAX 网络图片

但是经过疫情的洗礼,全球大型的全宽体机队已所剩无几。新加坡航空和国泰航空双双“落草”,现在机队过百的全宽体航司只剩阿联酋航空一家(260多架)。拉总前不久也提到,泰国航空以43架的规模,现在竟然可以排到“全宽体”的全球老二。

第三是谁呢?应该是英国维珍航空。这家老牌公司曾经拥有庞大的A340747机队,规模一度将近50架。但是现在,它只有36架飞机了。至于规模更小,像新挪威航空(原挪威远航老板创建)、亚航X、大溪地、日本拉链、韩国普利马甚至苏里南航空等,低于15架咱就不提了。

图:坚韧的挪威老板! 网络图片

新加坡航空和国泰航空为什么要“落草”?应该是为了降低成本。因为一家公司保留两个品牌的话,广告要分别打,纸杯要分别印,人事行政和财务可能也需要两套人马。全球许多大型公司,例如西方各家(含日本)以及沙特、阿提哈德和卡塔尔等,从来都不认为“全宽体”能代表豪华。航空公司无非就是个跑腿,这已是大势所趋。

阿联酋航空和泰国航空其实也并非“全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迪拜航空与阿联酋航空是一家,泰国航空也还投资有“泰微笑”和“皇雀”。大型公司需要小飞机四处“拢客”,谁也不敢保证只在枢纽间摆渡就能赚钱。维珍航空属于长期以来“只飞跨大西洋”,因此保留了全宽体特征,但它也曾短租过737A320

图:皇雀仍在坚持运营 网络图片

波音的737 MAX和空客的A321LR现在都已经能跨越大西洋,维珍也许不再坚持全宽体的特质。事实上它已经租赁了一架A321,只不过是货机而已。跨大西洋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维珍必须寻求别的出路了。

与“宽窄合营”一样,水平高的航空公司也都在“客货混营”。小件急件交机腹货舱,大件套件用货机专营。不过我国的国营公司可能是嫌管理起来太麻烦,三大航已经全部“客货分离”了。

图:维珍航空A350-1000客机 网络图片

新加坡航空和国泰航空还有可能“宽窄分离”,重回豪华的“全宽体机队”时代吗?现在看来可能性很小。拉总认为未来20年内,全球的全宽体机队应该都是阿联酋航空领头,泰国和维珍站中间,一群廉价远程公司跟着屁股后面的局面——

挣钱不易,且跟且珍惜吧。

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或有谬误。转载责任自负。

↓ 喜欢拉,拉到底!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