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即位后,为何怒斩吴良辅,真是为了遮掩圣母被其染指吗?

 小姐姐讲史 2022-08-28 发布于河南

顺治十八年二月十五,也就是1661年的“消费者日”,康熙发起最强“打假”,怒斩太监吴良辅,废除太监衙门!而吴良辅两个同伙,满人佟义,汉人刘正宗,都受到了训斥,没有处罚的原因是,他俩一死一老,佟义死了,刘正宗家产一半充公,不能回老家,亲友受株连。

乙未,诛有罪内监吴良辅,罢内官——清史稿

吴良辅被杀,从顺治驾崩算起只有40天,从康熙即位算起也只有37天,康熙跟他有什么仇有什么怨?又有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如此迫不及待杀他呢?我的回答是,康熙怒斩吴良辅,的确是因为女人,但这个女人不是康熙的妈妈,而是康熙的奶奶——孝庄太皇太后!

影视剧里的吴良辅,不过是稗官野史小说家言,当真你就输了。别的不说,关于吴良辅之死,《康熙王朝》的吴良辅死在了小偷小摸上,因为监守自盗而被有矛盾的同事公报私仇打死,而《少年天子》的吴良辅则知情不报而被顺治所杀。

那么他知道什么情报而被杀呢?答案是他知道简亲王、巽亲王骑兵造反不报!在《少年天子》里,油腻大爷大太监吴良辅从十来岁的佟佳氏一进宫就喜欢上她了。

吴良辅还时不时的假装无意的动手动脚,在这部电视剧里大太监吴良辅竟然还是位痴情种子,为失宠的佟佳氏争取利益,以至于最终被杀。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吴良辅在悲情中与佟佳氏卿卿我我时,竟然还被睡觉中的小玄烨(未来的康熙皇帝)发现了。

影视剧的内容真是精彩,也真是脑洞大开,不过也很符合逻辑。失宠的妃子,下等的太监,同时宫廷沦落人,相逢相识心连心。

说起来被小皇帝发现暧昧,小皇帝要么告诉奶奶,要么等着以后报仇,可《少年天子》没按照这两种逻辑中。顺治立即报复的场景又很像多尔衮。

当初,摄政王多尔衮大权在握,就跟顺治的生母孝庄太后闹出了绯闻,而他的称号更是越来越暧昧。皇叔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

那么吴良辅会不会和多尔衮权力一样大呢?不会,吴良辅充其量就是后来的和珅。不过,他没和珅的钱多,却也深受皇帝的宠爱,所以才会有大行皇帝死,他也遭殃的情况。顺治皇帝对他那么好,这说明他非常会来事,能让皇帝满意离不开他。既然如此,就不会出现让顺治皇帝戴上太监版绿帽一事。

1644年十月初一,清朝皇帝顺治正式定都北京。

大明紫禁城里遗留下来的文武大臣、侍卫、锦衣卫、宫女、太监纷纷投降。他们认为,铁打的皇宫,流水的皇帝,只要有好果子吃,谁当皇帝不是当呢?更何况皇帝还是个五岁娃娃,前明王承恩的心腹曹化淳、吴添寿、吴良辅倒不怎么担心。

他们做太监的,那是专业伺候人的,虽然做不到谁见谁爱,但谁用谁爱,尤其是这老吴伺候顺治帝比看自己孙子卖力百倍,谁叫他没有儿子、孙子,并且还指望这个娃娃改变命运呢!

多尔衮权势熏天,玩豪格于股掌之间,至于孝庄、顺治这对母子,更是窝囊受气。

最不开心的还是顺治皇帝,多尔衮吵他,老妈也吵他,而且他看到老妈还受多尔衮的侮辱,心里又怕又恨,敢怒不敢言。

他总是把火气发在宫女、太监身上。他们就哄他、劝他,顺治自幼丧父,对以吴良辅为代表的前明太监、宫女自然有一种依赖。不过,顺治最喜欢的太监还是吴良辅。在吴良辅的陪伴下,顺治熬死了多尔衮,还要摆脱孝庄太后的管束。

顺治八年顺治皇帝喝过腊八粥的第二天,他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就驾崩了。

孝庄太后、顺治皇帝很会来事,直接追尊多尔衮为皇帝。两个月后,顺治皇帝就对多尔衮来了个史上最强的报复,废除对他的一切恩典,还对多尔衮毁墓掘尸!

权力是个好东西,多尔衮去世后,正值青春期的顺治皇帝大权在握,叛逆的他对40岁的母亲还是有点不满的。

顺治为了巩固权力,就通过增强太监的权力来实现。不过,顺治非常精明,一方面赋予太监的一部分权力,另一方面又不让他们做大,还有批判式地增强太监权力对太监和太后都好交代。

癸亥,谕内院。……首为乾清宫执事官。次为司礼监、御用监。内官监。司设监。尚胜监。尚衣监。尚宝监。御马监。惜薪司。钟鼓司。直殿局。兵仗局。……寺人不过四品。凡系内员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不许招引外人。不许交结外官。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结。不许假弟侄等人名色、置买田屋、因而把持官府、扰害人民。其在外官员、亦不许与内官、互相交结。——《清实录》

废除内务府,建立十三衙门,明明是吴良辅的建议。

可顺治皇帝为了做得很逼真,就问文武百官历史上哪个皇帝最游戏。陈名夏说是唐太宗,顺治皇帝则说是明太祖。这是为了汉化还有恢复明朝太监权力制度做基础。

其实,从清朝入主中原后,在明朝耀武扬威的太监吴添寿就向多尔衮提建议,要权力,不过被多尔衮拒绝。

有多尔衮在,顺治皇帝也害怕,更何况是太监。多尔衮去世之后,吴良辅就建议设立十三衙门。所谓十三衙门也就是八监三司二局。

司礼监、御用监、御马监、内官监(宣徽院)、尚衣监、尚膳监、尚宝监(尚宝司)、司设监;尚方司(尚方院)、惜薪司、钟鼓司(礼仪监、礼仪院);兵仗局(武备院)、织染局(经局)。

顺治癸巳,设乾清宫执事官及直殿局。甲午,裁内务府,置十三衙门。凡八监,曰司礼,曰御用,曰御马,曰内官,曰尚衣,曰尚膳,曰司设,曰尚宝。有三司,曰尚方,曰钟鼓,曰惜薪。有二局,曰兵仗,曰织染。嗣改钟鼓司为礼仪监,尚宝监为尚宝司,织染局为经局,后又改尚方司为尚方院。庚子,又改内官监曰宣徽院,礼仪院设郎中以下官。——《清稗类钞·爵秩类8》

增加太监的权力,以吴良辅为首的太监自然非常开心,他们就是想恢复在前明时期的权力。

在前明他们是阉党,权势滔天,干儿干孙遍地,甚至文武大臣都是他们的干儿干孙。可人们都有这个心理,那就是最懂殷鉴不远,绝不会犯和前朝同样的错误。

可顺治皇帝为了抗衡孝庄太后,于顺治十年六月廿九(公元1653年7月23日)组建了自己的小团体——十三衙门。

孝庄太后见儿子这么搞,也没说什么!但顺治皇帝很快就出手了,也就百十天的时间(闰六月),在八月廿四日顺治皇帝直接把皇后给废了。

这让孝庄太后很不爽,因为顺治皇帝皇后就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顺治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

一是,这是多尔衮、孝庄太后的包办婚姻;

二是,皇后本身脾气和人品也不太佳;

三是,顺治靠着小团体首次发力。

为了缓和和太后的矛盾,顺治皇帝就立了太后的侄孙女也就是废后的堂侄女为皇后。孝庄皇太后还是什么话也不说。

直接负责十三衙门的吴良辅可就说话了,他几乎把自己定性为明朝的厂公,渐渐有点狂了。

明朝之亡实亡于党争,清朝入关后,残留下的明朝遗臣摇身一变,成为清朝的汉臣后,依然不依不饶的党争。

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二十一日,魏忠贤的余孽冯铨受到重用,很快就有北方的汉人官员聚集他的周围,故而他们被称为北党。他们与以陈名夏(崇祯十六年探花)为首的南党争权夺势。

南党人中,还有陈之遴(崇祯十年榜眼)、王之纲等人。

我不知道吴良辅为什么结交这些人干嘛?如果说他是南人的话,那么他是顺治身边大红大紫的人,不可能和顺治作对啊。那很可能是他以红人身份,敲诈勒索式贪污受贿地结交他们。

因为无论是陈名夏还是陈之遴都是多尔衮的铁粉,尤其是陈之遴曾多次建议多尔衮对福临取而代之。

后来,多尔衮倒了,在北党、宁完我的攻击下,抱团取火的陈名夏、陈之遴、程芳朝、刘宗正、王之纲、吴良辅也都倒了。

吴良辅毕竟是顺治身边的红人,直到顺治驾崩前五天,也就是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日,顺治皇帝还把吴良辅送到悯忠寺(法源寺)出家为僧,以便于躲过法律的惩治。

倡立十三衙门名色。广招党类。恣意妄行。钱粮借端滥费、以遂侵牟。权势震于中外、以窃威福。恣肆贪婪。相济为恶。假窃威权。要挟专擅。内外各衙门事务、任意把持。广兴营造、糜冒钱粮、以致民力告匮、兵饷不敷。——《东华录》

可顺治皇帝和吴良辅千算万算还是失算了。

顺治皇帝驾崩后,孝庄太后直接对没有保护伞的吴良辅下手,并像朱元璋杀了胡惟庸顺道废除丞相一样,直接把顺治皇帝说设立的十三衙门加以裁撤。当然,孝庄太后他以顺治遗诏、康熙名义将清朝想成为魏忠贤的吴良辅给剁了,并把明朝亡国定于都是太监惹的祸。

其实吴良辅死于十三衙门设立只是引子,主要还是党争、贪墨,他也算是党争的一个牺牲品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