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道 2022-08-28 19:30 发表于河北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汉字的演变也是书法书体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由小篆简化成隶书,由隶书简化成草、行、楷三种书体。 书法多写繁体,原因在于我们学习书法,临帖、入古,才能得其精髓,古人多写繁体,还有从审美角度看,书法写繁体要比写简体更具有更丰富的内含。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写繁体,那样意思就不同了。 根据全国书法大展《评审规则》:“作品内容要符合汉语规范。凡有明显错字或文义不通的作品不得入选。”在评委和观察员眼中,错字、漏字、漏句这些文字、文义上的问题均被视为一件书法作品的硬伤,是致命的。很多不错的参展作品,最后落选大都是掉在错别字这个坑里,令评审们深感可惜。 书法家斯舜威说:仅仅“范''才'两个字,就让一批作品'中枪'。这次好几位作者书写了范成大的《玉山道中》,而把'范'写成了'范',殊不知姓的'范'用不着'繁体'。有好几位作者写了赵鼎的《题常山草萍驿》,首句为'才过常山到草萍,驿亭偏喜雨初晴','才'的篆体应作'才',许多作者则用了'才'。这真是该简不简,该繁不繁。” 书法家陈胜武提到“云和云,台和台,里和里,才和才,谷和谷,余和余,干和干、干、干,艸和草、皂,征和征。” 他说:“之所以对文字如此认真,是为了促使作者更加重视文字基本功和学养的提高。” 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说:“书法艺术毕竟不是简单的抄写行为,在展览评审过程中也会注意把握书法艺术和语言文字的差异,对于作品中最典型的错漏问题要找出来打下去,对一般性的问题还是相对宽容的。” 许多书法爱好者在书法创作中对繁体字、异体字一直模糊不清,而每一个有志于从事书法创作的爱好者都应该对这些易混淆的字和用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出《常用50个易混繁体字》、《常用繁体字、异体字用法》、《常用的异体字分类表》、《音义相似、形声相似、形体相似分类表》。 有了这几份表,大家以后创作不愁会写错繁体和异体字了。 1、“后”与“后”,“后”在古代确实有两种写法:“后”和“后”,但“后”表示方位,例如“后面”、“后来”等,“后”则是一种特定称谓,例如“皇后”、“后土”等。2、“干”的繁体有三种写法:“干”、“干”和“干”。当表示“湿”的反义词时写作“干”,例如“干燥”、“干脆”;当表示事物的主体和重要部分,或者表示动词“做”时,写作“干”,例如“主干”、“干部”、“干活”;其余都写作“干”,例如“天干地支”、“干戈”、“干将莫邪”、“干宝”。3、“尽”的繁体有两种写法:“尽”和“尽”,前者用于“尽管”(现在读第三声),后者用于“尽头”、“前功尽弃”(现在读第四声)。4、“历”的繁体有两种写法:“历”和“历”,前者用于“经历”、“历史”、“历代”;后者用于“日历”、“历法”。5、“范”的繁体有两种写法,用作姓氏时写作“范”,其余写作“范”。6、“钟”的繁体有两种写法:“钟”和“钟”,前者用于“钟表”、“时钟”、“敲钟”,后者用于“钟情”、“钟爱”、“钟灵毓秀”。7、“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丑”和“丑”,表示“丑陋”之意用“丑”,例如“丑八怪”;表示天干地支或戏剧角色时用“丑”,例如“丑时”、“生旦净末丑”。8、“里”的繁体有三种写法:“里”、“里”和“里”,表示长度单位、居所之时用“里”,如“千里”、“邻里”;表示与“外”相反时用“里”或“里”,例如“心里”、“里面”。注意,“里”和“里”是异体字,读音意义都相同。9、“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云”和“云”,前者用于“云雨”、“白云”;后者用于“人云亦云”、“诗云”、“古人云”。10、“制”表示“制造”之意时写作“制”,其余写作“制”。例如“制作”、“监制”、“制止”、“限制”、“制度”。11、“于”用作姓氏时写作“于”,其余写作“于”。12、“面”繁体有“面”和“面”两种,前者用于“表面”、“里面”,后者用于“面粉”、“面条”。13、“准”表示批准、允许时写作“准”,例如“准许”、“不准”、“准奏”;其余写作“准”,例如“精准”、“准则”。14、“脏”作形容词时写作“脏”,例如“肮脏”;作名词时写作“脏”,例如“心脏”。15、“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发”和“发”,前者用于“发出”、“发送”、“发财”;后者用于“头发”、“千钧一发”。曾经有人说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押韵时重复了,押了两次“发”,其人家原来写的是“雄姿英发”和“早生华发”啊!16、“台”的繁体有“台”、“台”、“台”和“台”四个,第一个用于“兄台”、“台鉴”;第二个用于“舞台”、“高台”、“平台”、“台湾”;第三个用于“台面”、“灯台”;第四个用于“台风”。注意:“台”一般是站人的,而“台”则是放物品用的。17、“斗”表示争斗之意时写作“斗”,如“战斗”、“斗争”;其余仍写作“斗”,如“北斗”、“刁斗”。18、“复”的繁体有两个:复和复。前者用于“复杂”、“复习”;后者用于“光复”、“复出”、“复兴”。19、“欲”用作动词时写作“欲”,例如“鱼我所欲也”、“己所不欲”;用作名词时写作“欲”,例如“欲望”、“贪欲”、“清心寡欲”。20、“秋”用于“秋千”时写作“秋千”,其余都写作“秋”或“秌”。21、“游”用在与水有关的词汇中写作“游”,例如“游泳”、“上游”;其余都写作“游”,例如“漫游”、“旅游”、“游历”。南宋诗人“陆游”应写作“陆游”。22、“征”的繁体有两个:“征”和“征”,前者用于“长征”、“征程”;后者用于“特征”、“征求”、“征询”。23、“吊”在表示凭吊之时写作“吊”,例如“吊唁”、“凭吊”;其余都写作“吊”。24、“系”的繁体有三个:“系”、“系”和“系”。注意组词:“系统”、“中文系”、“干系”、“关系”、“联系”、“维系”、“系鞋带”。25、“郁”的繁体有两个,“郁”和“郁”。注意组词:“忧郁”、“郁郁寡欢”、“葱郁”、“文采郁郁”、“浓郁”、“馥郁”、“郁达夫”。26、“几”在表示小桌子时写作“几”,例如“茶几”、“条几”;其余都写作“几”。27、“借”在表示凭借、依靠之意时写作“借”,例如“借口”、“借着”;表示借出之意时仍写作“借”,例如“借钱”、“借用”。28、“咸”在跟“淡”相对时写作“咸”,例如“咸菜”、“咸鱼”;在表示“全,都”时仍写作“咸”,例如“老少咸宜”、“少长咸集”。用作地名或年号等专有名词时也写作“咸”,例如“咸阳”、“咸丰”。29、“松”用作树名和人名时写作“松”,例如“松树”、“松柏”、“李如松”。其余都写作“松”,例如“松紧”、“松懈”、“放松”。30、“谷”表示山谷及姓氏时仍写作“谷”,表示谷物时写作“谷”,例如“五谷丰登”。31、“岳”在表示山时写作“岳”,例如“五岳独尊”;用于姓氏或者地名时仍写作“岳”,例如“岳飞”、“岳西”。32、“奸”在某些词中写作“奸”,例如“奸淫”;其余仍写作“奸”,例如“汉奸”、“奸细”、“奸雄”。33、“御”在表示抵挡之意时写作“御”,例如“防御”、“御敌”、“御寒”;其余写作“御”,例如“御驾亲征”、“御花园”。34、“出”在表示量词时写作“出”,例如“一出戏”;其余均写作“出”。35、“布”用作名词时仍写作“布”,用作动词时写作“布”,例如“布匹”、“抹布”、“发布”、“布局”。36、“姜”的繁体有两种写法:“姜”和“姜”,前者表示植物“生姜”;后者用于姓氏,例如“姜尚”。37、“党”在表示政党时写作“党”,例如“党员”;表示姓氏或民族时写作“党”,例如“党项”。38、“汇”的繁体有两种写法:“汇”和“汇”,前者用于“汇合”、“汇款”、“汇集”;后者用于“词汇”、“汇编”。39、“苏”的繁体有两种写法:“苏”和“苏”,前者用于“苏醒”;后者用于“江苏”、“苏轼”。40、“须”的繁体有两种写法:“须”和“须”,前者用于“必须”;后者用于“胡须”。41、“获”在表示收成时写作“获”,例如“收获”;其余写作“获”,例如“获取”、“捕获”。42、“才”在表示副词时写作“才”,例如“刚才”、“现在才来”;其余写作“才”,如“人才”、“天才”。43、“冲”用在与水有关的词汇中写作“冲”,例如“冲洗”、“冲走”、“冲刷”;其余写作“冲”,如“要冲”、“冲击”、“冲突”。44、“舍”作为动词时写作“舍”(现在读第三声),例如“舍弃”、“施舍”;作为名词时写作“舍”(现在读第四声),例如“宿舍”、“寒舍”。45、“筑”在表示古代乐器时写作“筑”,例如“击筑”;其余写作“筑”,例如“建筑”、“筑造”。46、“采”作为动词时写作“采”,例如“采花”、“采摘”;作为名词时写作“采”,例如“神采奕奕”、“文采”。47、“丰”在表示丰富、丰盛之意时作写“丰”,例如“丰富”、“丰年”;其余写作“丰”,例如“丰韵”、“丰采”。48、“只”作为量词时写作“只”,例如“一只鸡”、“形单影只”;其余写作“只”和“只”均可,用“只”更为正式,例如“只是”、“只有”。49、“表”在表示计时工具时写作“表”,例如“手表”、“钟表”;其余写作“表”,例如“表面”,“表现”。50、“注”的繁体有两种写法:“注”和“注”,前者用于“注册”、“批注”、“注解”;后者用于“注射”、“注意”、“全神贯注”。●并,并,并:——古代完全不通用。并,并是同义词,“兼并”的意义写作并、并,不写作并;“一起”的意义写作并,并排;很少写并、并;“依傍”的意义只写作并;“抛弃”的意义只写作并、并。 ●才,才:“才能”之意,用才;“刚刚”、“方才”、“仅仅”之意,用才。 ●采,采,采,采,棌:“摘取”的意义写作采;“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义写作采,采 例词:采地,采邑;“栎树”,又叫“柞树”的意义写作棌。例词:棌椽。 ● 彩,彩:——古代是两个字;彩仅用于彩色丝织品;“彩色”、“光彩”用彩。 ●抄,钞,杪:“掠夺”,“抄写”之意用抄;“末尾”、“最后”之意用钞(杪),读miao3声 例词:教行于钞; ●冲,冲:——古代是两个字:空虚、谦虚、年幼之意用冲(冲)。例词:大盈若冲;谦冲节俭;方年冲貌……交通要道、冲击、向着、对着之意用冲。例词:天下之冲;冲撞;首冲南方,要冲,冲水,冲动,冲撃。 ●丑,丑: “地支”用丑,子丑寅卯;美丑、厌恶、丑角等时用丑,丑陋,丑悪。 ●仇、讎:地名、姓氏用仇;仇恨、仇敵可用讎,報讎,讎人。 ●斗,鬥(鬦,鬭):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斗,例字:北斗星、車載斗量、烟斗、斗膽、漏斗;争斗、战斗用鬥:鬥牛士、鬥智鬥勇。 ●厄(戹)、阨、轭(軛):——古代是三个字,厄,困苦意,厄运;阻塞、险要地势、狭隘等一般写作阨;轭(軛),牛马拉车架在脖子上的器具。 ● 范,範:——古代是两个字,作姓时只能用范,范仲淹;模範、范例则用範。 ●丰,豐:——古代是两个字,丰一般只用于形容容貌和神态,例词:丰采、丰姿、丰韵、丰儀;豐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豐産,豐收,豐富。 ●復,複,覆:複,有“夹衣”,“繁复”,“重复”之意;復,有“回来,回去”,“报复”,“再,又”,“回答”,“免除赋税”之意;覆,有“遮盖”,覆盖,“翻转过来”,“颠覆”之意;複的“夹层的”,“重复的”意思,覆的“翻过来”的意思,可以写作復;復的义项不能写作複。 ●干,乾,幹,榦:“天干地支”用干;“冒犯”“干预”用干 ,例词:干戈;“干湿”用乾 例词:乾杯、乾旱,乾净,乾燥;“树干”用榦 例词:樹榦 、骨榦、榦流;“才干”用幹 例词:才幹、幹活、幹練、幹部、骨幹。 ●谷,穀:“山谷”用谷, 姓氏用谷;“粮食”、“俸禄”用穀,穀子,稻穀。 ●館,舘:“宾馆,客舍”用舘,图书舘、旅舘、博物舘;“饭馆”用館。●盡,儘:“尽头”、“顶点”、“全部”,用盡 ,例如:盡可能,盡善盡美,滿城盡帶黃金甲,尽心盡力,盡頭,物盡其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儘着三天把活干完;先儘旧衣服穿,儘着老人先上车;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和“最”相似的意思,儘北边、儘南頭。 ●歷、曆:歷:例字:歷史、經歷、閱歷、歷代、歷年、歷歷在目;曆:例字:曆法、曆書、日曆、曆象,庆曆四年春。 ●志、誌:“志氣”之意時用志;“雜誌”、“墓誌”等用誌。 ●凭、憑(凴):“靠着”义项时用 凭,其余义项用憑 。例字:怒发冲冠,凭栏处;凭借用憑,例字:憑据,憑証,文憑。 ●升、昇、陞:“容量名”用升;“太阳升起”用昇、升;“升官、提拔升迁”在唐以前用昇、升,唐以后用陞。 ●万、萬:复姓“万俟”(mo qi) 写作万;其它一律写作萬,例字:萬歳,萬花筒。 ●系、係、繫:“世系”、“系统”的意义一般写作系,农业農業系統,歴史系;在“关联”、“连结”的意义上,一般写作係、繫,如:維係,聨係等,係、繫可以通用;但作“提”讲,如把水从井中“繫”上来,作栓、绑讲的,如繫馬,作拘禁讲,繫獄,则不能通用,只能用繫;“係”在书面用语中作“是”讲,如鲁迅係浙江人、確係實情,也不可与繫通用。 ●游、遊:凡有关水中的活动,一般只能用游;而有关陆地上活动的,游、逰可以通用。游览、旅游则应用遊。 ●于、於:作为姓氏时只能用于;《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作于,其他书多用作於。动词词头用于,叹词用於,不能相混。例词:關于、屬于、青出于藍、樂于助人、輕于鴻毛、易于了解。 ●余、餘:表示第一人称用余,表示剩下的、业余等,用餘,業餘愛好、富餘、宽餘。 ●郁、鬱:郁,有文采的样子/ 云、汽浓盛的样子,濃郁;鬱,树木丛生、茂盛 /忧愁,愁闷,鬱鬱葱葱;作人名時,如李郁周,用郁而不用鬱;作姓氏时只用郁。 ●札、劄:札,书信、书写的小木片;劄,奏札、宋朝中央机构发布指令的文书。 ●制、製:制:制作、制造;禁止、遏制;规定、制定;规章、制度;帝王命令;规模;製:制作、制造;裁制衣服;写作。 ●鍾、鐘:鍾:酒器;量器;积聚;鍾情;鐘:鐘錶;一种乐器, 鐘磬,通鍾。注意人名中的用法:鍾繇、鍾子期、錢鍾書、張鍾麟。 ●里、裏、裡:邻里、公里、里程、国外人名地名译音中用“里”;“裏”和“裡”是异体字,杂志中统一用“裏”。 ●咸、鹹:作“全”、“都”讲时用咸,如少长咸集、咸受其益;年号(咸亨、咸丰)、地名(咸宁)中用咸;作姓氏用咸;表示咸淡用鹹,鹹菜。 ●欲、慾:表示“想要”、“希望”、“需要”、“将要”之意时用欲,如:暢所欲言、從心所欲,膽欲大而心欲细,摇摇欲墜、山雨欲来风满樓;表示“欲望”则用慾,如食慾、性慾、占有慾、求知慾。 ●帘、帘:酒帘[注:旧时酒家作店招的旗子];窗帘,垂帘听政。 ●千、千:一千,千秋基业;秋千[注:简体:秋千]。 ●虫、虺、虫:昆虫,毛虫;长虫[注: “虺”的本字,毒蛇]。 ●卷、卷:读书破万卷,试卷;风卷残云,卷起千堆雪。 ●了、了:了却,受不了;了解、一目了然、不甚了了;瞭望。 ●仆、仆:“向前倒下”之意用仆,前仆后继;“仆人、奴仆”之意用。仆,仆人,公仆;古官名仆射,用仆射。 ●术、术:苍术[注:中草药],白术[注:中草药];术业有専攻,技术。 ●台、台、台、台: 1.天台[注:山名又地名];2.第一人称代词,星宿名。三台、兄台、台甫兄台、台鉴;3.亭台楼阁,舞台;4.写字台; 5.台风。 ●夫、伕:丈夫、姐夫、夫人;旧指用为夫役的专字,车伕、火伕、挑伕。 ●体、体:体(音同笨)夫[注:旧指抬灵柩的人伕];身体,体育,体谅。 ●涂、涂: 1.涂[注:水名;姓],涂月[注:农历十二月],涂吾[注:水名(见《山海经北山经》)];2.道路的意义一般用涂,与“途”通用;3. 生灵涂炭,涂改,涂抹、涂鸦、涂擦。●征、徵:征,出征、远征、征伐、征税;徵,追究、证明、应验、迹象预兆,徵聘、徵税、徵求、徵询、 象徵、特徵,無徵不信。 ●蘇、甦:姓氏,蘇東坡;紫蘇,江蘇,蘇维埃;甦醒。 ●壇、罎: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 ●團、糰:團結,團體,師團,團員,團長;湯糰,飯糰。 中国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很多异体字,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异体字,书法人必须要知道的。 




















国展参评作品中的文字问题 ——以相似字为例 文/刘照剑 《字辩·补遗》字辩序所言:“六书音韵,既束之高阁而问津无人。讹字方言,复错杂连篇而触目皆是。管理讹为菅理,鄙人改为敝人,甚至误嗟乎为嗟呼,姊妹为姐妹,屈服为屈伏,斡旋为干旋等等谬误。新闻报纸、小学课书,无不相沿成习不足奇。其尤者社教专家之艺术字,小学教室之标语字,五花八门,令人目倦。不识字之民众,幼稚之儿童,一点一画之正楷尚未认识,如何以此种不规则之变相字,能令其一一认识乎?吾辈识字,本愧不多,偶见此种所谓美术字者,形奇装怪,直等诸字体中之嫫母无盐也。” 相似字混用,在历史上很常见。有些字是后起分化字,有些字是同音替代,有些字是通假,有些字是假借等。相似字字形相似,有的音义相近相同,有的则毫无关系。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历史上一直混用,有时候我们要弄清楚一个字,颇费脑筋。本表就展览中常见的相近字错误使用的问题,以音义相似、形声相似、形体相似分类举例,供广大书友参考。 仿 | | | | 修 | | | | 偏 | | | | 儌 | | | | 儒 | | | | 冽 | | | | 向 | | | | 奕 | | | | 冈 | | | | 幤 | | | | 斧 | | | | 暦 | | | | 梁 | | | | 悟 | | | | 佘 | | | | 畲 | 开垦过三年的田地,熟田。新畲;作姓、畲恭。畲字的俗体。 | | | 佯 | | | | 符 | | | | 箫 | | | | 篮 | | | | 簿 | | | | 藤 | | | | 籍 | | | | 腊 | 冬至后三戊腊祭百神也,世称阴历十二月为腊月。腊祭、腊肉; | | | 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无”。《说文》:“无,亡也。无,奇字无。通于元者。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 | | 《说文》:“㒫”,㱃食气屰不得息曰“㒫”。从反欠。 | | | | 会意字。像公猪阉割,生殖器与腹部断开,表示去势之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