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江诗潮・第054期】谈诗说词:范立峰:旅游诗作法之我见 (总385期)

 申江诗潮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作者简介:范立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浦塘诗苑》《申江诗潮》微刊主编。在国有大型企业长期从事宣传、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喜爱阅读和写作,近年来热衷于格律诗词的学习和创作,笔耕不辍,有创作诗词发表于报刊、杂志以及公众号。




旅游诗作法之我见

范立峰

本文要点




看:眼观四路

听:耳听八方

查:旁征博引

记:有句即记

思:途中静思

新:角度独特

趣:诗有别趣

我:诗中有己



旅游诗,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种类之一。诗的种类很多:有送别、酬答、游宴、登览、怀古、咏物、题咏等很多种门类,但不可否认,旅游诗是诗词创作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自古以来,诗人都非常重视旅游诗的创作。

旅游诗的优秀作品也非常多。旅游诗,古人也称为行旅诗、山水诗,在古人的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数量非常多的旅游诗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个旅游达人,在他的诗词作品中,旅游诗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他的游宴、古风、乐府、怀古以及行旅作品中,都有大量的旅游诗。他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名篇,都是旅游中的产物。

旅游诗的实用价值也很高。是诗人必然喜旅游,去旅游必然写诗词。在当前的诗词创作中,旅游诗仍占有相当的数量。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爱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诗词爱好者这样的群体。



旅游诗创作八要点

01




01

旅游诗创作八要点之一:看

所谓看,就是要眼观四路。看全景,也要看细节;看地图,也要看各景点说明;看自然景色,也要看人文景观;看民俗,也要看博物馆。看得多了,就能慧眼独具,见人之所未见。如果要创作旅游诗,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切忌走马看花,到了景点忙于摆姿拍照。因为看得越多,积累得越多,获得的意象也越丰富,创作时便会得心应手。

例如我去美国旅游,在圣莫尼卡海滩,正是夕阳西下时分。金色的阳光斜照在海滩上,如金色的波浪,又如人身上的一块块肌肉。了解下来,这里又名肌肉海滩。上世纪80年代,健身运动盛行,当时,在圣莫尼卡海滩附近开了许多举重和健身商店,阿诺德·施瓦辛格也曾在此表演,故称“肌肉海滩”。同时,有许多情侣,对着斜阳相拥热吻,在夕阳的映照下拍出了一张张剪影照,画面也是十分的美丽。于是,我写了一首诗如下:

圣莫尼卡海滩即景

范立峰

金沙似浪泛波光,夕照秋山满眼霜。

几个儿童追我乐,一双情侣吻唇长

海平线上明霞粲,肌肉滩边白鸟翔。

落日余晖均说绝,只悲顷刻失残阳。

02




02

旅游诗创作八要点之二:听

所谓听,就是耳听八方。听导游讲解,听民间传说,听同行议论。我发现许多旅游者,一到景点最着急的就是拍照。导游一再关照先听讲解,完了再拍照也不迟,但响应者寥寥。导游一般都经过专业培训,对当地景色的特点、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熟知,听一听是非常有益的。这些知识,对以后旅游诗词的写作都会带来帮助。另外,我觉得同行者的议论,有些也很有意思。唐代的妇女是以肥胖为美,我去华清宫旅游,边上的游人就在嘲笑杨贵妃的肥胖,我把这写进了作品里面,当然还汲取了导游介绍的一些内容。

暑日游华清池

范立峰

摩肩贴背汗流颜,绣岭宫廊步履艰。1

十万游人探闱秘,一家老少笑肥环。2

虽无桂殿霓裳舞,自有莲池玉液潺。

捉蒋亭高松竹涌,五间厅外数青山。

注:1、华清宫也称绣岭宫、骊山宫。2、唐代妇女以肥为美,杨贵妃很胖,有燕瘦环肥之说。

03




03

旅游诗创作八要点之三:查

所谓查,就是旁征博引。要多查相关资料。查景点的地理位置,查历史变迁,查典故,查阅相关景点介绍,查前人的诗词作品等,作为写作参考。同时,购买一些旅游说明书、相关景点的旅游书籍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写作时参考。多查相关资料,还可避免作品中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尤其是诗中有典这一条,积累了相关的资料,用典也可信手拈来。

如我去龙门石窟旅游,写《龙门石窟行》就查了许多相关资料。这首诗中的伊河,为龙门山、香山之间一条河流,称伊水。两岸遍植绿柳,风景极佳。半山寺,即龙门香山寺,在龙门东山山腰,该寺武则天称帝时重修,白居易也曾捐资大修。袍夺锦屏楼,指的是武则天临幸龙门,有香山赋诗夺锦袍佳话。龙阳遗珍,系龙门古阳洞十九品,为魏碑极品。这些典故都是查资料的结果,涉及到了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龙门石窟行

范立峰

细雨斜秋柳,伊河浪遏舟。

诗吟半山寺,袍夺锦屏楼。

一水两峰绿,千龛万佛留。

龙阳遗绝品,步步总回头。

04




04

旅游诗创作八要点之四:记

所谓记,即有句即记在旅游途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突然脑子里会出现一些自己觉得好的句子来,灵光一现,也许这就是灵感。如果不抓住,不把句子记下来,过后可能再也想不起来。一首诗如果有一好句,这首诗就成功了一半。有一次到富春江旅游,在富春江边看到渔家在打鱼,在渔翁拉网之际,看到了水天一色,渔舟似与天地一起在晃动,于是脑海中就出现了一句“一网拉得天地晃”,当时记了下来。回家后就写了一首七绝:

(新韵)

范立峰

烟霞淡淡伴青山,蓑笠孤舟绕半湾。

一网拉得天地晃,渔歌笑唱满舱还。

去黄山旅游,边行走边看,不时有诗句出现在脑海中,于是在手机上一一记录,回宾馆后就写了黄山行四绝句。

登莲花

今登第一峰,云与我相逢。

忽见云飞去,唯留迎客松。

翡翠谷

波平潭水绿,万竹出风涛。

危石过溪水,途穷不觉劳。

梦笔生花

不是人间笔,仙家昔独摇。

历经风雨劫,依旧插青霄。

西峡

疑已来蓬岛,人喧鸟不叽。

赤松如我遇,随去怎思归。

古代的诗人也是非常注重记的。如唐代诗人李贺: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李贺就是这样,骑距出游,有好句即记下,放到锦囊之中,真可谓呕心沥血。李贺有许多名句与他勤于记有关,如: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对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南宋伟大词人辛弃疾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词,他去世后发现他许多没有完成的残稿,有许多只是一些句子。由此可见那些伟大的诗人都是十分重视记录的。

05




05

旅游诗创作八要点之五:思

所谓思,即途中静思。利用旅途中的休息时间,整理思想,思考如何选题,如何寻找好的角度。如果一般地罗列景色,那么很可能写成旅游说明书,目前许多旅游诗就是这一类作品,缺乏寓意,缺乏思想。写旅游诗很容易一景到底,我读过许多旅游诗,有的诗从第一句起写景,一直写到最后一句也是写景。

我觉得旅游诗也可以写出有思想深度的作品。记得褚水敖先生有一次在讲座中说到,一首好的诗,上升到高度就是哲学境界。我想,好的旅游诗,也能达到哲学境界。

我很欣赏杨逸明先生写的旅游诗,杨老师的旅游诗不是一般地写景,而是每一首作品都有独特的角度,而且寓意深刻,读后发人深省。如他写的《黄山夕眺》选的角度是黄山夕阳西下的时候,第一二句就把黄山气象万千的风光写后笔锋一转,写到夕照下的黄山,接受阳光的程度也是不同的,由此又想到了人世间的贫富问题,这就写出了新意,写出了思想高度。凡到黄山看落日的,夕阳下的黄山人人都觉得美,但没有人想到夕阳分配上的“不公”。这样的写作思考,是值得我们在写旅游诗时学习的。

黄山夕眺

杨逸明

万壑生风扫暮云,千峰翘首斗嶙峋。

夕阳分配金黄色,高富低贫也不均。

06




06

旅游诗创作八要点之六:新

所谓新,即角度新,意境新。尤其要注意别人写过的角度不写,别人用过的句子不用。尤其是有名的景点,写过的诗词作品无数,名作名句无数。明代王构的《修辞鉴衡》引用过一段话:“老杜诗清新立意新,最是作诗用力处,盖不可循习陈言、只规摹旧作也。”

北宋黄庭坚云:随人作计终后人;又云:文章切忌随人后。

陈石遗:宋诗人工于七言绝句而能不袭用唐人旧调者,以放翁、诚斋、后村为最;大抵浅意深一层说,直意曲一层说,正意反一层、侧一层说。

杜甫的诗写得好,为什么?因为他写诗时最着力的是立意新,构思新,用语新,因而写出了大量流传于世、脍炙人口的好诗。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再如写壶口瀑布: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

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苏轼)

西来浮日月,南徙划乾坤。(陈子龙)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许有壬)

以上这些句子都是句句出新,都有作者独特的视角。

壶口瀑布

范立峰

宜川瀑布雄谁匹?状若千军破敌先。

拍岸惊涛鲸裂谷,排空飞柱雨生烟。

霓虹熠熠横崖壁,浊浪渹渹震耳穿。

我笑女娲无石补,江头尽处水连天。

07




07

旅游诗创作八要点之七:趣

所谓趣,即诗有别趣。旅游本来就是一件轻松而愉悦人心的事,诗当然也应写得有趣一点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所谓诗趣,包括意趣、言趣、情趣。意趣,可以用幽默的笔调写,也可以用调侃的笔调写。言趣,语言应生动活泼,幽默风趣。情趣,笔下有情。

松林寺

查慎行

含烟含露一梢梢,花果禅扉锁合牢。

野鸟不知园有禁,隔墙啣出紫蒲桃

桑茶坑道中

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正眠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行秦川途中

范立峰

行游四日已饥肠,难咽团餐也碗光。

急急关中寻美食,迟迟小二上厅堂。

老秦人演驴皮戏,幺妹子登歌舞场。

点得葫芦鸡一只,味虽嚼蜡觉葱香。

08




08

旅游诗创作八要点之八:我

所谓我,即诗中有我。诗中有我,能让读者有阅读的亲切感。我们出去旅游,是与大自然交朋友,与大自然互动,旅游的过程是将景色融入心中的过程。写旅游诗,应将自己思想、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即使文字不出现我字,但读者也能感觉到诗中有“我”的存在。如果从“我”的角度去写,就可以避免写出用在什么景点都合适的“百搭句”。下面举一首在游华山时写的作品,作品的每一句里都是有“我“的。

登华山

范立峰

半程索道半程攀,不觉已登云雾端。

擦耳崖悬行蹀躞,苍龙岭险步蹒跚。

五峰遍踏知天阔,四海遥望晓地宽。

拄杖侧身回首看,纵吾胆大也心寒。

(以上内容系作者在上海市老年大学诗词创作班讲课要点)


END

主编:范立峰

制作:张雪梅  励雨婷

校对:卞祖君

组稿:贺正芳

语音朗读:贺正芳








投稿须知:

1、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新韵需注明。格律请自检。

2、一次投稿15首左右,原创,请勿一稿多投。30天内未刊发,可另投他处。

4、来稿一律用word文档,5号宋体,靠左排列,用简体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