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江诗潮・第476期】顾勤元:绝句创作"三法"之三——手法(总918期)

 申江诗潮 2022-08-29 发布于上海

谈诗说词



博览群书
传承历史

作者简介

顾勤元,网名毘陵泊客。上海诗词学会会员,国家级“非遗”“常州吟诵”主要传承人,高中语文教师,从教三十余年。爱好旧体诗词创作,诗词歌赋逾千首(篇)。作品散见于各大知名诗词论坛和微信公众号,也发表于《中华诗词》《当代中华诗词库》等国家级刊物。



绝句创作“三法”



绝句创作“三法”

——章法、句法、手法

毘陵泊客|顾勤元



手法

*培养“炼”字习惯,提高词语的表现力。最有表现力的一般都是动词或形容词。

*先看低级难度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同”字单独用,即九州一统,金瓯无缺,搭配自然,似不费脑力。万事“空”也是如此。

东风无力百花残

在“十四寒”韵中,也惟有这“残”字最为稳妥。

*再看中级难度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斜”在韵脚处单独用,只能是此字。“生”也只能算中级难度,前人有成例。这也告诉我们,要出新,不能套用。

槛菊愁烟兰泣露

“愁”“泣”将菊兰拟人化以渲情,妥然而新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

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两种色彩“炼”得极其自然,“同”则毫无难度。

*最后看终极难度

绿杨烟外晓寒,红杏枝头春意

                          ——宋祁《玉楼春》

   “闹”字最得神髓。

@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绿”字此之谓也。“还”为低级难度。

感时花泪,恨别鸟心。

                 ——杜甫《春望》

非老杜不能。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王维《使至塞上》

或曰顿悟,或曰妙手偶得。前人有曰,非到边地,绝无此感。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敲棋子落灯花。

对仗、叠词、时空、形与声,巧妙柔和在一个画面中。三四句落笔于细节,表现久等客人时的心情。这“闲”字实在妙。三四句与一二句构成“小”与“大”的对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有些副词也得好好考虑,能自带情感,如这里的“自”与“空”。

*注意意象的疏密协调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还是看张继这首诗的造境艺术。一二两句布景稠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愁眠”(人),短短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两句却特别疏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钟声。但整首诗读来却特别和谐。这跟老杜律诗《登高》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类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首句造境。写景兼写时令,专选含有飘零之感的“杨花”和离别之恨的“子规”,描摹其“落尽”与悲“啼”,切合当时情与事。因已见情于景,二句无须浪费笔墨,直叙其事。这极简省的笔法岂是常人所能?三四句抒情自不必多说。本诗最可贵处在第二句,换作一般人,必大费周章,而作者省到不能省,简到不能简,直叙其事且点题,似拙实巧,非“诗仙”不能。“闻道”二字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自见,也紧扣诗题。

*注意造境时的虚实相生。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前两句“实写”醉别时情景: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后两句通过造境,以“忆”为手段,给魏二“虚拟”了一个旅夜孤寂场景:难以成眠,即使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脱愁绪。诗歌表面写好友分别后愁绪满怀,实际上是写作者送别魏二时难舍难分的情感。这就是陆时雍《诗镜总论》所说的“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里同样是虚实结合,前实后虚,更有张力。诚如刘学锴先生在《唐诗鉴赏词典》中所言,前两句是“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后两句不再顺着上面的意思下去,而是诗人“遥想”兄弟“遍插茱萸少一人”,即少了诗人“我”。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逢佳节却不能见到“我”;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真是入了化境。

*注意对比衬托和烘托。

    这个容易理解,只举两例子,馀者不及。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三四句以昔日繁盛得“宫女如花满春殿”与如今凄凉得“惟有鹧鸪飞”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感受,从而达到“览古”(怀古)的目的。作者对本诗的艺术结构作了不同于常规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而本诗前三句一气直下,首句因,二三果,二与三只是从不同人物这一角度。一般诗作,会把二三两句糅合成一个整体,或放在一二句,或放在三四句。而李白到第四句才转向反面,经前三句铺垫,结尾的转更有力,这对比形成极强的冲击。当然,这种布局,不是笔力雄健之人,是极难驾驭的。

@忆扬州(徐凝)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以天下总共三分“明月”,其中“二分”被扬州占去,直抒胸臆,表达对扬州的喜爱。但这对扬州的喜爱,全然由“萧娘”而起。这“情诗”写得够不够绝!

*巧用叠词或连绵词,尤其是动词或形容词,这类词往往有“声”或有“色”,且音节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叠词:个个|人人、时时|处处、渺渺|茫茫、点点|悠悠、萧萧|片片、泠泠|漫漫、重重|飒飒、历历|层层|岁岁|年年、频频|步步、事事|翩翩、融融|默默、巍巍、微微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意:“漫漫”双读,可平可仄。

@海棠(唐 何希尧)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题竹郎庙(薛涛)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这是“古绝”,押入声韵(仄韵)。

@竹枝词(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青山隐隐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鹭鸶(许浑)

西风澹澹悠悠,雪点丝飘带雨愁。

何限归心倚前阁,绿蒲红蓼练塘秋。

@长安春日(寇准)

淡淡春云薄似罗,灞桥杨柳拂烟波。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春愁一倍多。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二句为特殊句,出律,用出句第5字救对句第2字。

@青门柳(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七律《登高》)

注意:从以上例子来看,叠词可在一二字处,也可在三四字处,也可在五六字处,也可在六七字处,比较灵活。

好的叠词连绵词本身带有乐感,甚至绘声绘色摹境。如晴天“霹雳”,按古音,平声低,仄声高,平声长,仄声短,入声更短,“晴——天——霹雳”,前松后紧,前缓后急,读来这“霹雳”二字,真会把人吓一跳的。再如“自在娇莺恰恰啼”,“自在”连绵词,绘态,“恰恰”,摹娇莺清脆的鸣叫声,全在图画中,呼之欲出。

*连绵词:双声、叠韵,非双声非叠韵、正反并列(正反并列可视同连绵词)。

双声:玲珑、踌躇、潇洒、萧瑟、萧疏、萧寥、叮咚、苍翠、委婉、逶迤、磅礴、摇曳、笼络、迢递、惆怅、惝恍、唏嘘、点滴、停顿、参差、伶仃、荏苒、悠游、袅娜、凌厉、伶俐、琉璃、流漓、流连、留恋、自在

叠韵:宛转(婉转)、依稀、萧寥、缱绻、缠绵、淅沥、潺湲、悠扬、徘徊(裴回)、从容、葱茏、变换、变幻、伛偻、龙钟、绸缪、堂皇、凄迷、咆哮、汹涌、逡巡、团栾、招摇、叮咛、逗留、旖旎、绮丽、彷徨、盘桓、嵯峨、蜿蜒、婆娑、烂漫、纷纭、窈窕、苗条、葳蕤、轻盈、精英、晶莹、迤逦、蹉跎、糊涂、错落、迷离、婵娟、逍遥

非双声非叠韵:寂寞、铿锵、稀疏、邂逅、翱翔、支吾、络绎、驱驰、浪漫、婀娜、巍峨、呕哑、阡陌、鹡鸰、矍铄

正反并列:是非、远近、东西、高下、变化、奇特、分明、哀婉、长远、来去、来回、往返、往复、内外、亲疏、安危、山水、兄弟、昆仲、浓淡、楼阁、曲折、开合、胜负、强弱、缓急、智力、生死、死生、朝暮、日月、清浊、鬼神、分辨、贤愚、江湖、行止、举止、图画、画图、契阔、危亡、存亡、故旧

@秋日牡丹(宋 廖刚)

金风淅沥叶飞黄,独倚殊姿逞艳阳。

谁道化工无鉴别,故应奇特属花王。

@和殷协律琴思(白居易)

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文君。

烦君玉指分明语,知是琴心佯不闻。

@喜雨(陆游)

淅沥檐声枕上闻,揽衣起坐对炉熏。

万家歌舞丰年乐,未费乌龙一线云。

@题灵峰寺壁(苏轼)

灵峰山上宝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

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

@次韵子瞻登望海楼(苏辙)

楼观争高不计层,噰噰过雁自相应。

钱王旧业依稀在,岁久无人话废兴

@赠思黯(白居易)

为怜清浅爱潺湲,一日三回到水边。

若道归仁滩更好,主人何故别三年。

@洛桥晚望(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这是“古绝”押入声韵(仄韵)。

非双声非叠韵: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春怨(唐初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钱起)

芳岁归人嗟转蓬,含情回首灞陵东。

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

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暮春寄怀曹南通任寺丞(林逋)

跌荡情怀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风。

弹弓园圃阴森下,棋子厅堂寂静中。

赤脚我犹无一婢,黑头君合作三公。

江湖今日还劳结,目送归飞点点鸿。

@赠吴渠州从姨兄士则(元稹)

忆昔分襟童子郎,白头抛掷又他乡。

三千里外巴南恨,二十年前城里狂。

宁氏舅甥俱寂寞,荀家兄弟半沦亡

泪因生别兼怀旧,回首江山欲万行。

注意:从以上例子来看,连绵词可在一二字处,也可在三四字处,也可在五六字处,也可在六七字处,比较灵活。

@对酒(白居易)

巧拙贤愚是非,何如一醉尽忘机。

君知天地宽窄雕鹗鸾皇各自飞。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暮春寄怀曹南通任寺丞(林逋)

跌荡情怀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风。

弹弓园圃阴森下,棋子厅堂寂静中。

赤脚我犹无一婢,黑头君合作三公。

江湖今日还劳结,目送归飞点点鸿。

@诸将(杜甫)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题裴处士碧虚溪居(王建)

鸟声真似深山里,平地人间自不同。

春圃紫苗长卓卓,暖泉青草一丛丛

松台前后花皆别,竹崦高低水尽通。

细问来时从近远,溪名载入县图中。

@依韵酬太傅张相公见赠(范仲淹)

出处曾无致主功,南阳为守地犹雄。

醉醒往日惭渔父,得失今朝贺塞翁。

七里河边归带月,百花洲上啸生风。

卧龙乡曲多贤达,愿预逍遥九老中。

@无题(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巧用精用修辞:对偶(前面已涉及,找机会专门讲对仗)、对比、夸张、拟人、反复、比喻等。前人之述备矣,诸位也熟悉,我只简单涉及。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

儿童相见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春日(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中国文化骨子里崇尚整齐美,端庄大气。更追求整齐中的灵动美。整齐若无变,则死;整齐中有变,则活。变化体现于节奏长短快慢,体现在体态错落;体现于形式,体现在精神;体现在结构布局,体现于内在涵养。总之,要有规矩,要有超脱。对举法即使在古今日常生活用语和实用文中极其常见,在成语中也极其常见,更不用说在诗词歌赋中小到两个字并列相向,四个字两两对举,前后句对称和谐,大到段与段呼应勾连,重章叠唱,不胜枚举。

并列性名词:树木、朋友、情景、渠道、事物、田地、年岁、年纪、文字、针线、星斗、心胸、山川、河流、栋梁、基本、波澜、地区、世纪、语文、语言、人物、态度、神情、丝毫、风云、风雨、风光、风情、胸襟、领袖、牙齿、口舌、眼睛、疾病、灵魂、过错、仁义、规矩、英雄、颜色、管弦、

相对相反性名词:开关、窗户、父母、左右、内外、朝夕、天地、阴阳、日夜、朝暮、春秋、东西、国家、宇宙、岁月、兄弟、尺寸、前后、早晚、祸福、手足、水火、黑白、鞋袜、衣帽、情景、山水、眉目、枝干、枝节、草木花草、花卉、表里、公私、君臣、利害、古今、男女、老少、魔鬼、妖怪、玉石、唇齿、耳目、荣辱、本末、主客、宾主、言行、首尾、彼此、矛盾、

并列性动词:狩猎、颠倒、反复、查找、生存、生产、解释、联系、练习、形成、察觉、排斥、选择、剽窃、灭亡、死亡、记录、变化、建筑、考虑、告诫、堵塞、代替、奖赏、如同、比拟、举止、停顿、掂量、抱负、歌咏、更改、吹奏、弹唱

相对相反性动词:得失、来回、来去、取舍、存亡、生死、死活、兴衰、进退、赏罚、出入、出没、动静、横竖、呼应、始终、起伏、聚散、来往、往来、往返、增减、取舍、胜负、成败、推拉、教学、兴衰、是否、能否、可否、臧否、作息、起止、涨落、问答、向背、好恶、升降、爱憎、睡觉、断续、有无、盈亏、呼吸、吞吐

并列性形容词:丰富、诚挚、匀称、悲哀、悲伤、骄傲、聪明、美妙、通透、平凡、腐败、阴暗、疑难、纷繁、孤寡、辛苦

相对相反性形容词:高低、远近、深浅、贫富、明暗、忠奸、亲疏、疏密、厚薄、美丑、好坏、好歹、冷暖、清浊、冷热、粗细、阴晴、大小、长短、轻重、缓急、胖瘦、多少、众寡、难易、是非、曲直、安危、寒暑、甘苦、苦乐、悲欢、否泰、良莠、优劣、新旧、善恶、胖瘦、刚柔

其实,像窗户、得失、存亡、利害、好歹、出入、轻重等,已经不表并列或对比,而变成偏义复词了(其中有一字的意思已经虚化或弱化)。“窗户”只指“窗”,不指“门”(户);“得失”往往表“失”,不表“得”;“存亡”往往表“亡”,不表“存”;“利害”指“害”,不指“利”;“出入”,只指“出”,不指“入”;“是非”,只指“非”,不指“是”;“轻重”只指“重”,不指“轻”。就像对人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是说暂时“曲”一下,而不是“伸”。

请看下面一段实用类文字:

曹雪芹是善于创造驾驭语言艺术大师。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刻画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而在叙述语言上也随处可见其炼字锻句功力。即便是穿插其间的诗词韵文,也是情思绵远意味隽永风格百变,不仅很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又能与小说的叙事融为一体。品味欣赏小说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可以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运用能力

成语(含习惯用语):谋财害命、见财起意、生龙活虎、藕断丝连、朝秦暮楚、朝思暮想、前呼后应、阴差阳错、隔三差五、颠三倒四、狼奔豕突、声东击西、开门见山、开门揖盗、呼朋唤友、狐朋狗友、天崩地裂、五湖四海、生吞活剥、龙腾虎跃、婉约豪放、提纲挈领、跃马扬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龙潭虎穴、人情世故、说古道今、前赴后继、鞍前马后、评头论足、图穷匕见、分庭抗礼、七上八下、见异思迁、精雕细琢、三妻四妾、情真意切、孤独寂寞、盘亘逗留、推陈出新、古道热肠、人面兽心、红妆素裹、声嘶力竭、雕楼画栋、烟消雨散、吆五喝六、精疲力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人仰马翻、有始无终、行商坐贾、鸡毛蒜皮、有去无回、门当户对、五风十雨、假途灭虢、围魏救赵、撕心裂肺、轻松活泼、风调雨顺、呼风唤雨、旁门左道、根深蒂固、水落石出、山长水阔、人模狗样、孤家寡人、车水马龙、形单影只、孤苦伶仃、细枝末节、东升西落、并驾齐驱、猴年马月、亭台楼阁、盘根错节、鳏寡孤独、枝繁叶茂、披红戴绿、披金戴银、郎才女貌、父慈子孝、皇亲国戚、封妻荫子、国泰民安、姹紫嫣红、风调雨顺、断壁残垣、良辰美景、晨钟暮鼓、道听途说、冷嘲热讽、孝子贤孙、灯红酒绿、攀龙附凤、惝恍迷离、高楼大厦、草长莺飞、深门大院、深居简出、轻车简从、心平气和、单打独斗、风起云涌、身强力壮、千军万马、兔死狐悲、沉鱼落雁、燕瘦环肥、精疲力竭、嬉皮笑脸、云龙风虎、眉清目秀、张牙舞爪、生离死别、山高路远、殚精竭虑、孤男寡女、痴男怨女、夫唱妇随、茶余饭后、男盗女娼、天长日久、经年累月、喧宾夺主、耳濡目染、耳聪目明、心狠手辣、无独有偶、风驰电掣、红衰翠减、虎头蛇尾、闲云野鹤、浮云流水、红女白婆、三番五次、七情六欲、三教九流、三长两短、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视丹如绿、吹毛求疵、五光十色、天长地久、流光溢彩、五湖四海、循规蹈矩、推波助澜、男女老少、撕心裂肺、星罗棋布、不进则退、挤眉弄眼、冥思苦想、深思熟虑、搜肠刮肚、欺世盗名、南征北战、同床共枕、名存实亡、高风亮节、魂飞魄散、天崩地裂、攻城略地、水深火热、鸿篇巨制、朝思暮想、鸡飞狗跳、绿水青山、山清水秀、明媒正娶、你情我愿、荒村野店、知人善任、南来北往、东奔西走、闲情逸致、功成名就、开源节流、青红皂白、是非曲直、早出晚归、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衣食住行

七大姑|八大姨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粗看都是前后并列对举,细看内部结构变化多端:

纯名词类四字并列:青|红|皂|白亭|台|楼|阁子|丑|寅|卯士|农|工|商

并列式并列:英雄|模范理想|现实

相对式并列:男女|老少君臣|父子兄弟|姐妹古今|中外

偏正式并列修饰语是名词:绿水|青山红女|白婆云龙|风虎虎头|蛇尾猴年|马月郎才|女貌人情|世故茶余|饭后冰天|雪地鸡毛|蒜皮文臣|武将朝九|晚五

偏正式并列修饰语是数词:三妻|四妾七情|六欲千姿|百态三番|两次

偏正式并列修饰语是动词:浮云|流水行商|坐贾落花|流水流光|溢彩

偏正式并列修饰语是形容词:闲情|逸致高风|亮节穷山|恶水鸿篇|巨制痴男|怨女明枪|暗箭

纯动词类四字并列:衣|食|住|行

并列式动词并列:闪转|腾挪收入|支出

正反式并列:悲欢|离合作息|起居

主谓式并列中谓语是名词:朝秦|暮楚成王|败寇出将|入相

主谓式并列中主语是数词谓语是动词:七上|八下

主谓式并列中主语是数词谓语是形容词:三长|两短

主谓式并列中谓语是动词:鸡飞|狗跳你情|我愿功成|名就魂飞|魄散名存|实亡天崩|地裂兔死|狐悲时过|境迁

主谓式并列中谓语是形容词:水深|火热山清|水秀眉清|目秀天长|地久心平|气和身强|力壮名正|言顺才疏|学浅鸡零|狗碎敌众|我寡

动宾式并列宾语为名词:开源|节流撕心|裂肺喧宾|夺主攻城|略地流光|溢彩挤眉|弄眼推波|助澜

动宾式并列宾语为数词:颠三|倒四成百|上千吆五|喝六杀一|儆百

动宾式并列宾语为动词:有去|无回

动宾式并列宾语为形容词:标新|立异抓大|放小嘘寒|问暖恃强|凌弱起早摸黑积少|成多

动补式并列:赶尽|杀绝吃饱|喝足

偏正式并列修饰语是名词:南征|北战南来|北往东奔|西走早出|晚归朝思|暮想道听|途说前呼|后拥

偏正式并列修饰语是形容词:明媒|正娶冷嘲|热讽生吞|活剥深居|简出生离|死别

偏正式并列修饰语是副词:不进|则退非死|即伤

纯形容词类四字并列:喜|怒|哀|乐鳏|寡|孤|独酸|甜|苦|辣

并列式形容词并列:孤苦|伶仃婉约|豪放轻松|活泼穷困|潦倒公正|廉明阴险|狡诈

正反式形容词并列:是非|曲直高低|贵贱

偏正式形容词并列:穷凶|极恶

形补式并列:饿死|穷疯

是不是极其复杂多变?

再从逻辑细看,“|”前后似乎又不光是并列,其实有反复强调(隔三差五、几次三番、生吞活剥、生离死别、你情我愿、精疲力竭),有对比(敌众我寡、虎头蛇尾),有转折(名存实亡、藕断丝连、开源节流),有偏正(三长两短),有因果(见异思迁、兔死狐悲),有承接(吹毛求疵、图穷匕见),有目的(推陈出新、惩前毖后、假途灭虢、围魏救赵),有选择(非死即伤、非此即彼),有假设(不进则退),不一而足。红黄蓝绿表颜色时是名词,修饰时似乎又是形容词,有的似乎词性都变了,如“虎头蛇尾”、“朝三暮四”“朝秦暮楚”“心猿意马”,看结构,是名词性质的词组,但看意思,却是动词,一般说,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朝三暮四,不能朝秦暮楚,不能心猿意马。“不能”不能修饰名词。“云集响应”“狼奔豕突”表面结构是主谓,按意思是偏正,前者是像乌云一样聚集,像响声一样回应。后者的意思是像狼一样奔跑,像猪一样冲撞。

再看一段古代实用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木长|流远|国安——都是主谓结构并列对举

根本|泉源|德义——都是并列结构并列

“求”之后一直到句号,是三个相同结构,前两个是类比性铺垫,为的是说第三个。也可以把“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者”“思国之安者”看作隔句对,把“必固其根本”“必浚其泉源”“必积其德义”看作隔句对。

源深|根固|德厚——都是主谓结构并列对举

流远|木长|国安——也都是主谓结构并列对举

下愚|明哲——偏正结构并列对举

居安|思危——动宾结构并列对举

德处厚|情胜欲——主谓宾结构并列对举

伐根|塞源——动宾结构并列对举

木茂|流长——主谓结构并列对举                         

    再看一段曲子: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姹)紫|(嫣)红——两个偏正式名词并列。紫、红为两种不同色彩。分别用姹、嫣形容。

付与——两个动词并列。

(断)井|(颓)垣——两个偏正式名词并列,断、颓动词修饰名词,井、垣为两个相关的名词。

(良)辰|(美)景——两个偏正式名词并列。良、美为近义形容词,辰、景为两个名词,分别指时间和事物。

(赏)心|(乐)事——两个偏正式名词并列,赏,动词修饰名词;乐,形容词修饰名词。心、事为两个相关的名词,一表一里。若从语义来分析,赏心乐事是高兴的事使心欣赏,后因前果。

[朝]飞|[暮]卷——两个动词并列,朝暮为两个时间名词作状语。

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都是两个偏正式名词,名词修饰名词。

从现存最早的诗歌资料《诗经》来看,中华文化在早期,就喜欢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反复叙事描写抒情。

请看《诗经 伐檀》:

坎坎伐兮,置之河之兮。河水清且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彼君子兮,不素兮!

坎坎伐兮,置之河之兮。河水清且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彼君子兮,不素兮!

坎坎伐兮,置之河之兮。河水清且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兮?彼君子兮,不素兮!

首节“檀”“干”“涟”“廛”“貆”“餐”是韵脚,容易读出来。

第二节“辐”“侧”“直”“亿”“特”“食”是韵脚,都是入声韵。“辐”平水韵入声“一屋”,“侧”“直”“亿”“特”“食”均属“十三职”。

第三节“轮”“漘”“沦”“囷”“鹑”“飧”是韵脚,也容易读出来。

著名学者余冠英(1906—1995)翻译:

丁丁冬冬来把檀树,砍下檀树放河,河水清清水上起波。栽秧割稻你不,凭什么千捆万捆往家?上山打猎你不,凭什么你家满院挂猪?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吃闲

做车辐丁冬砍木,砍来放在河埠,河水清清河水直溜。栽秧割稻你不,凭什么千捆万捆你来?上山打猎你闲,凭什么你家满院挂野?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无功把禄

做车轮砍树丁冬,砍来放在大河,河水清清圈儿连得。下种收割你不,凭什么千捆万捆下了?上山打猎你不,凭什么你家鹌鹑挂成?那些个大人先生啊,可不是白白受供

翻译得像不像现代的民歌?现代民歌、歌曲是可以平仄韵通押的,似乎从元曲(北曲)中学来。

如现代歌曲《十五的月亮》: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宁静的夜,你在思,我也思。你守在婴儿的摇篮,我巡逻在祖国的边防线。你在家乡耕耘着农,我在边疆站岗值。啊丰收果里有你的甘,也有我的甘。军功章啊,有我的一,也有你的一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宁静的夜,你在思,我也思。你孝敬父母任劳任,我献身祖国不惜流血。你肩负着全家的重任,我在保卫祖国安。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也有我的贡。万家团,是我的心,也是你的心

有没有余冠英翻译的《诗经》里的影子?也采用重章叠唱。

再如《牡丹之歌》:

啊牡,百花丛中最鲜;啊牡,众香国里最壮。有人说你娇,娇媚的生命哪有这样丰;有人说你富,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啊牡,啊牡,哪知道你曾历尽贫

啊牡,百花丛中最鲜;啊牡,众香国里最壮。冰封大地的时,你正蕴育着生机一;春风吹来的时,你把美丽带给人。啊牡,啊牡,你把美丽带给人

两段都有主副韵。

昆明大观楼长联(清 孙髯翁):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以上内容是我给常州老年大学诗词欣赏和创作班学员授课的笔记,力求从章法、句法和手法三个方面,给学员一些启示。当然,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其中诖谬在所难免,乞望方家不吝指教。

                                 壬寅初夏毘陵泊客整理于云水居




扫描二维码
立即关注

申江诗潮编辑部

主编:范立峰

制作:张雪梅  励雨婷

组稿:李木子

校对:贺正芳


来函
稿

1、诗:平水韵;词:词林正韵;曲:中原音韵。新韵需注明。格律请自检。

2、个人专辑一次投稿20首左右,原创,请勿一稿多投。30天内未刊发,可另投他处。

4、来稿一律用word文档,5号宋体,靠左排列,用简体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