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三首诗笔法曲折巧妙,格局阔大,别具匠心,是典型的“节士”诗

 本钟 2022-08-29 发布于云南

观田家收获(三首)

归庄

其一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

五载输粮女真国,天全我志独无田。

诗人归庄看到百姓收获的情景,想到清王朝的横征暴敛,于是写下了这三首《观田家收获》。

这首诗语气委婉,一支钢枪,第一二句给我们展现出一副江南农村秋景图。到了金秋时节,江南农村千万亩农田纵横交错,稻子和高粱一片金黄色,秋风吹来,泛起层层金浪。从表面上看,这又是一个喜人的丰收季节。然而诗人归庄想到的是清王朝已经占领整整五年了。这五年来,清王朝无不对这里的老百姓进行压榨。所以他看到稻子和高粱的丰收,心中却产生抗拒,无论怎么样他是不愿意为清王朝付出的,但只要有土地就不得不向清王朝上缴赋税。于是有了“天全我志独无田”,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宁愿挨饿,也不愿意要天地。这是诗人无可奈何的反抗,也是无声的反抗。

其二

田父家家庆有年,书生土铿昼无烟。

洛阳负郭何须问,要待天朝赐土田。

这一首表现诗人归庄的心愿与志向,家家户户都丰收的喜悦中的时候,诗人归庄则因为没有田地不得不忍受着饥饿,从第一二句我们能看出诗人归庄贫穷的生活。然而,在清王朝的管理下,要想得到靠近城市的土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只能等贤明的君主在盛世的时候分配给自己了。“洛阳负郭何须问”用《史记-苏秦列传》:“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这一典故。

从这一首诗中,能看出诗人归庄认为清王朝极其腐朽,不可能出现盛世,所以他将希望寄托在恢复大明王朝,然后等贤明的君主赐给自己土地。第一首中的“天全我志独无田”,与第二首中的“要待天朝赐土田”,这两句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前者是对清王朝的反抗,后者是自己的愿望。两者相辅相成,表现了诗人归庄志在恢复大明王朝的江山。

其三

平田五月浪如湖,车戽( hù)工多幸不芜。

今仙陌头谷实好,富儿知有十分租。

这一首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江南夏日田野美景图,农历五月,江南的田地里长满了秧苗,绿浪翻滚犹如碧绿的湖水激起波澜一样,但这样的景色来之不易,是百姓用辛勤的双手耕作出来的,中间要经过多少辛勤劳动,才能看到喜人的绿浪。从这两句中能看出诗人归庄对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

第三四句诗人归庄笔锋一转,描写清王朝对农民的盘剥,他们看到田地里长势良好的谷子和高粱,心中充满了喜悦,这是因为他们知道有十分租是他们的。“十分”说明不是少数,几乎田地里的庄稼都是他们的,农民辛辛苦苦忙活一年却要忍饥受饿,这让人情何以堪?在清王朝的管理下,或许不会再出现人食人的现象,但老百姓的命运却是悲惨的。这三首诗笔法曲折巧妙,格局阔大,别具匠心,是典型的的“节士”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