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代表华夏这片大地的

 茂林之家 2022-08-29 发布于湖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在我国古代多以朝代作为国名,如汉朝称为汉或大汉,唐朝称为唐或大唐等;而与周边国家往来交流时,对方都以朝代名相称,比如日本长期称呼我们为“汉人”,古印度称呼中国为“支那”,约为秦的音译,而希腊罗马则称中国为“赛里斯”,意为“丝国”。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周初,在中国宝鸡出土的周代青铜器“何尊”铭文上说“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较早的传世文献《尚书.周书》亦有“皇天既付中国民”的用词,《诗经》、《左传》、孟子等先秦典籍也多用此词。

何尊

最早的中国一词

“中国”最初的意思是指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的都城,与“四方”对称,比如《诗经》的《民劳》篇中云:“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在华夏先民心中,所谓“中国”就是以王城(王畿)为核心,以五服或九服为拱卫的向外逐层延伸的区域,中心明确而边缘模糊。起初仅是指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这片地区,并不包含秦、楚、吴、越等地,到了战国晚期,这些国家也都纳入了“中国”范围。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中国”的范围更是扩大到长城以南,临洮以东的广大地区。班固曾说“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

以“中国”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首次建于《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颇与中国同业┅ ┅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

正式以“中国”自称的朝代是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派往日本的使臣所持国书,称自国为“中国”,将日本、高丽、安南等邻邦成为“外夷”,明清基本沿用了这种华夷世界观。

到了清朝,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国家频繁的打交道,而“中国”这个词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外交文书中。比如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有一段译成汉文为“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大臣议政大臣索额图”;乾隆八十大寿时,英王国书恭称“向中国最高君主乾隆致意”等等。

而到了近代,“中国”作为国家概念更是成了国人共识,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为国人公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肯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