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清源回忆录》解读(棋篇)

 洪昕00jpadkkhm 2022-08-29 发布于陕西

关于作者

吴清源是一位真正的围棋天才和一代宗师,他于1914年出生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14岁东渡日本,随后打遍天下无敌手。1939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时代”,他不但赢得了“昭和棋圣”这样的称号,并且在围棋理论上也开宗立派,提出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新布局思想,深刻影响了整个围棋界的发展。2014年,吴清源先生以一百岁高龄辞世。

关于本书

这里为你分享的《吴清源回忆录》,是老先生70岁正式告别棋士生涯时亲自所写。从他的童年生活,讲到自己如何接触围棋、慢慢展现超高天赋,再到如何走出国门东渡日本,一直到在日本过关斩将成为一代棋圣,可谓十分生动。同时这本书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它还重点讲述了吴清源围棋之外的人生:比如,他的宗教信仰,这也是外界对吴清源始终不甚明了的地方。

核心内容

通过了解吴清源从幼年学棋,到东渡日本,再到成为一代围棋宗师的传奇经历,理解这位围棋大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及他的成长心路历程。

前言

本期为你解读的是《吴清源回忆录》pro 版,这是一本由吴清源老先生在生前亲笔撰写的回忆录,也是他的一部自传。本书的中文版大约13万字,我会分为上下两篇,为你分享吴清源从幼年学棋,一直到东渡日本,成为一代围棋宗师的传奇经历,以及在这个过程里,这位围棋大师的成长心路历程。

吴清源,这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真正的围棋天才和一代宗师。他于1914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4岁东渡日本,随后打遍天下无敌手——二战初期,在日军铁蹄肆虐东亚大陆时,吴清源却在日本本土孤军奋战,凭一己之力,在震古铄今、空前绝后的十次十番棋中,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七位超级棋手,把所有的对手打到降级。整个日本棋坛心服口服,把他尊称为“昭和棋圣”。此后他雄踞棋坛第一多年,1939年到1956年被称为“吴清源时代”,成为“天下第一”的无冕之王,并且在围棋理论上开宗立派,提出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新布局思想,独创了以“大雪崩内拐”为代表的“吴清源定式”,深刻影响了整个围棋界的发展。晚年的吴清源又致力于提携后辈、培养新人,桃李满天下。2014年吴清源先生以100岁高龄在日本安详辞世,一代传奇就此永远铭刻在了围棋历史上。

这位传奇宗师的事迹曾被数次搬上过大银幕:比如1982年中日联合摄制了影片《一盘未下完的棋》、2007年大陆田壮壮导演的《吴清源》,都是专门讲述他的事迹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世界范围内,吴清源已经成为了近现代围棋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是历史上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围棋天才”和“围棋之神”。

这里为你分享的《吴清源回忆录》,是老先生70岁正式告别棋士生涯时亲自所写,从他的童年生活,讲到自己如何接触围棋、慢慢展现超高天赋,再如何走出国门东渡日本,一直到在日本过关斩将成为一代棋圣,可谓十分生动。同时这本书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它还重点讲述了吴清源围棋之外的人生:比如,他的宗教信仰,这也是外界对吴清源始终不甚明了的地方。因此这本回忆录是研究吴清源的重要资料。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以文会友》,可见吴清源老先生本人很是谦虚。这本书的版本有很多,原书最早写于1983年,由日本白水社出版。中国大陆1985年就推出了中译本,由《围棋春秋》编辑部出版,199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又再版了一次。与此同时,中国台湾也推出了中译本,书名译作《天外有天》。在台湾版中,除了吴清源的师兄桥本宇太郎所作的日文原序之外,还邀请了另外两个著名人物作序:一个是台湾“清华大学”老校长沈君山,另一个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这两个人也都是吴清源的超级粉丝和棋迷。

这里要说的这本《吴清源回忆录》,是2017年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从日本重新引进的版本,中文译者是陈翰希。这个版本和此前几个版本相比,在书的最后增加了吴清源年谱。如果想对吴清源的整个人生有个快速浏览,那么可以先从他的年谱看起。另一个亮点是增加了大量图片,并且还附上了濑越宪作先生当年邀请吴清源赴日的亲笔信,这些资料都非常珍贵。

吴清源相关自传除了这本之外,还有一本,是由2016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中的精神》。2002年吴清源快90岁时,仍在《东京新闻》和《中日新闻》开专栏,写了90余篇回忆文章,因此《中的精神》就是将这些专栏文章结集出版的,算是一本新回忆录。

以上就是关于吴清源和这本回忆录的背景情况,下面我将分为三大部分,为你分享书中内容:一,吴清源是如何走上围棋这条路的,也就是关于吴清源去日本之前的生活。二,吴清源如何最终成为了日本棋坛第一人,也就是他东渡日本之后的生活情况。三,吴清源认为,占据了他另一半人生的重要东西:宗教信仰。

上半部分

首先,我将为你讲述第一部分,也就是吴清源东渡日本之前的生活关于吴清源东渡日本之前的情况,我们重点说三个方面:吴清源的家庭、吴清源的学棋教育之路以及促成他东渡日本的原因。

先说吴清源家族的传奇。吴清源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闽侯县是福建省的著名侨乡,是个千年古县,就在福州边上,又被称为“中国橄榄之乡”。吴清源是豪门世家出身,其家族是著名的福州四大名门之一,这个家族世代经营盐业生意——要知道,盐是个许商品,做盐业生意需要强大的官场关系背景,因此这个家族培养出的官员也特别多。据书中记载,当时吴家的盐业买卖做得相当大,大到什么地步呢,他们家的盐除销售整个福建省外,还远销台湾。一年光利润就有几十万两白银。

除了生意做的大,吴清源的家族成员也有很多能人。他的祖父曾做过道台,后来辞职不干,专门做生意。他这个祖父三教九流无所不交,甚至和海盗也有交往。不仅如此,祖父的爱好还十分广泛,比如篆刻,经常自己动手刻章;再比如,他还能自己做笔做墨,自己做印泥等等,文房四宝可谓样样精通。此外,他祖父每年都会从日本订购菊花苗,因此在吴清源的回忆中,他童年的夏天,总是处处菊花盛开。

吴清源不光爷爷厉害,外公也厉害。他外公叫张元奇,做官一直做到慈禧太后的御史。后来又做过统管东三省的“奉天省”省长,封疆大吏,是个级别很大的官员。小时候,吴清源经常听家人讲述他外公的经历和故事,经常说到慈禧老佛爷和紫禁城里的情况。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吴清源眼界有多高,可想而知。

吴清源的父亲叫吴毅,是他爷爷的小儿子。他母亲叫张舒文,则是他外公的长女。母亲比父亲大3岁。外公和爷爷他们都是福建同乡,老早便认识,交情也很深。吴清源的祖父看上了他老朋友家的大女儿,便想讨来做他小儿子的媳妇。可吴清源的外公自己特别喜欢这个女儿,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答应,后来是因为老朋友一再恳求,他才勉强答应把这个女儿嫁给吴家。

吴清源是他父亲的第三子。他的本名叫吴泉。清源,其实是他的字。关于这个名字的得来,还有一段故事,说是生他时福建发大水,大水侵入产房,吴清源的母亲是在八仙桌上生下他的,当时鱼都跳进房间来了,所以名字里便有“水”。

在这样的传奇世家长大的吴清源,自然是耳濡目染,这对他日后成为一代传奇,奠定了不小的基础。

说到吴清源的父亲,就讲到了他的家庭教育,接下来,我们就以他父亲这个人物为一个重点线索,讲一讲吴清源的家庭教育,或者说,他是如何受家庭影响,走上围棋这条路的。吴清源的父亲吴毅33岁时便去世了,那个时候吴清源才11岁。父亲虽然死得早,却是影响吴清源整一生的重要人物。

吴清源父亲年轻的时候去日本留过学,学了两年,没拿到毕业证书就回来了。他从日本回来,没带一本学术书,却带回了一堆围棋书。回国后,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棋社。吴清源出生一百天时,他的祖父去世,他父亲拿了一笔分家费就去了北京。一开始,吴毅出手阔绰,生活无度,在北京买了一个很大的宅子,光佣人就有十几个人,每个佣人都有一个房间。但实际上,他只是在司法部做一个小职员,拿的工资并不高,还经常被拖欠,到后面家财用尽,一大家子只好寅吃卯粮,靠典当过日子。

父亲虽然是个富公子,却很有个性,人很正直,并不想靠歪门邪道去做官。那时候的政府很腐败,他在机关里又抑郁不得志,便把精力花在子女教育上。按我们现在的话说,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虎爸。为了让三个儿子以后能参加文官考试,他不送他们上外面的学校,而是请家庭老师在家里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严格到什么地步呢?吴清源4周岁后就每天和两个哥哥一起坐在桌前,从早学到晚,晚上甚至会学到将近十二点,比我们现在的应试教学还严苛。读的是什么呢?从《三字经》《千字文》,到四书五经、《唐诗选》,再到《古文选》《左传》,不仅要读,还都要会背。背不出来还要打手心。他母亲看了后非常担心,有时会为儿子们求情,可这个虎爸根本不会理睬,继续他的残酷教育。如果那一天实在背不出来,第二天,哪怕是休息天,也要他们补课。

除此之外,吴清源父亲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专注。他只要迷上一件事情就会很投入地去做。比如,有阵子他迷上小说,就会买很多小说回家来读。过一阵子他又迷上书法了,他又会买上很多碑帖拓片回家钻研。吴清源7岁那年他迷上了道教,便会每天都去打坐。他这种特别容易痴迷的个性,也深深影响了吴清源。

他父亲在司法部做小职员,升迁无望,工资又老是被拖欠,郁郁不得志,于是就把大把时间花在下围棋上,他人聪明又肯钻研,一旦迷进去就一头钻进去,他很快研究出很多新下法,这些新下法还被配上照片登在《北京晨报》上。渐渐的,他也开始教儿子们下围棋。可三兄弟中,只有老三吴清源对下棋感兴趣,另两个儿子兴趣都不大,于是,他便慢慢地只教吴清源一个人下棋。

继承了父亲痴迷专注的特点,又受到父亲在围棋这个兴趣上的专门培养,吴清源会迷上围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很快,吴清源果然开始发疯般地迷上围棋。他每天从早上9点开始摆谱,会一直摆到晚上12点。更奇特的是,他对围棋的定式有种过目不忘的本领,即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定式,他也是只摆一次就记住了。这个本领,可以说天分所致。他小时候经常生病,体质很弱,他母亲担心他这么沉迷下棋身体会吃不消,有时会把棋盘偷偷藏起来不给他下。

这位虎爸教儿子下棋并不是事事点拨。他刚开始只是教规则,儿子摆棋谱时他也只是在旁边看看,他不会传授他具体的下法,只是每到下一步的要害之处,他会把日语翻译成中文说给儿子听。因为吴清源小时候看的围棋书都是他爸爸从日本留学时带回来的,都是日语。后来他又专门为儿子从日本订购了围棋杂志。他为吴清源订的杂志《围棋新报》合订本特别沉,特别重,吴清源每天用单手托着书摆棋谱,久而久之,他的中指支撑不住重量被都压弯了。这个中指长大后也没能直过来。

当然,实战时父亲也会和儿子一起下棋。吴清源9岁时,棋力已和父亲一样,不过他父亲围棋水平并不很高,初段还不到一点。他父亲水平虽然不高,在培养儿子上却很有一套。在吴清源十岁的时候,他父亲便把他带到北京当年唯一的一个围棋会所海丰轩,和人下棋。那里是围棋迷们聚赌的地方,他父亲也是这里的常客。当时中国一流的围棋名手都在这里出没,他父亲便请这些人和吴清源下棋。吴清源在这里大开眼界,他的棋力在和高手的实战中提高很快。

1925年,吴清源11岁时,年仅33岁的父亲得了痨病,咳血后两个月就过世了。去世前他把三兄弟叫过来分配遗物,把他攒的那些拓本给了爱写字的大儿子,买的那些小说给了热爱文学的二儿子,棋谱全给了三儿子吴清源。结果后来三个儿子都如他所愿,一个从政,一个从文,一个成了棋士,这位父亲可以说是个很有远见的教育家了。所以说,吴清源会痴迷上围棋,同继承了他父亲的专注性格,以及很小的时候便受到父亲的专门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接下来,我们要说一说吴清源为什么会小小年纪就决定东渡日本。

吴清源后来去日本,和他少年丧父关系也很大。吴清源这一家虽然早先很有钱,可是年年都是吃祖宗分来的那些财产,可谓坐吃山空,父亲又并不擅长什么营生,等父亲一死,这个家就变得更贫困了。佣人解聘了不少,再加上亲戚们的接济,还是难以糊口,大儿子甚至开始变卖父亲留给他的那些拓本,家境越来越糟糕。这个时候,吴清源突然有了一个挣钱的机会。

这怎么回事呢?原来1925年,段祺瑞做了北洋政府的临时大总统。段祺瑞这个人是个超级棋迷,虽然下棋的技术不是太高明,可挡不住喜欢。他家里经常有棋士出入,当时中国并没有职业棋士,但那些有钱有势又喜好下棋的权贵人家,常会成为棋士们的支助商或赞助商。他们给棋士提供一点生活费用,这些棋士也便随叫随到。段祺瑞家便是这个样子。当时中国围棋第一人顾水如,便经常在段家出没。吴清源那时候在下棋的小圈子里已经很有名气了,顾水如便把他推荐给了段祺瑞,段祺瑞当然也好奇,一个11岁的小孩子居然下得如此之好,便让顾水如把他叫过来,听说他父亲去世了,家境不太好,便以资助他学费的名义,每个月赞助他一百块钱。这一百块钱在当时是不小的一笔钱,这笔钱便成为吴家的重要收入来源。

段祺瑞习惯在每周日的早上六点和棋士们下棋,或者看棋士们下棋。下完棋再和棋士们一起吃顿早饭。每到这一天,吴清源天没亮就要出门。棋士们和段祺瑞下棋都会想办法让他赢,这样段祺瑞便很高兴。有一次,吴清源被点名和他下,吴清源年纪幼小,不通人情世故,又没人告诉他要让着点段祺瑞,他只知道低头下棋,那天段祺瑞便破天荒地输了。输给一个小孩子,这让他很难堪,脸色很难看,看棋的人也捏了一把汗。段祺瑞下完棋便退到内室,一天都没有再露面,那天本来要供应给棋士吃的早餐也被取消了,吴清源只好饿着肚子回家。他本来以为那个月拿不到一百块钱了,没想到,段祺瑞最后还是给了。

吴清源在段府出没也就一年光景,随着段祺瑞在政坛下马,吴清源一家也失去了最重要的那笔收入。但吴清源本人还是经常往来于北京各公园里的棋馆,北京那时候只有三个公园,有两个公园设有棋馆,棋馆里经常会有些比赛,赞助商都是那些热爱下棋的富豪们。在这些比赛中,吴清源的成绩最好,他拿到的奖金和奖品最多。《北京晨报》报道他,说他是围棋天才,这个时候,吴清源在北京已经很有名气了,便有人把吴清源带到了日本人俱乐部。当时,那边已经摆好棋盘等着这个小孩子过来下棋。那局棋的对奕者是位颇有职业实力的人,虽然有些费力,吴清源最终还是赢了他。

观棋者中有位日本人,名字叫山崎有民,他是在北京开美术用品店的,和日本棋院的濑越宪作熟悉,他便给濑越宪作写信,介绍说北京有这么一个天才围棋少年。濑越宪作是当时日本最有名的棋手之一,日本棋院就是他参与创办的,他一知道有这么一个天才棋手,就想让他到日本来,他们俩为吴清源的事,几年时间内一共通了五十多封信。如果没有山崎有民这么一个热心人,而日本棋院那边又有一个迫切希望吴清源去做学生的濑越宪作先生,吴清源不可能去日本。当然,这中间也颇费了一番工夫,可谓一波三折。

吴清源12岁时,日本那边来了两个专业棋手,一个六段一个四段,他们到北京访问。这是吴清源第一次和日本职业棋士下棋,他们和他各下两局,都是让了他两子或三子,四局中吴清源赢了三局。这个消息传到日本,吴清源的棋力得到了很大认可,让他东渡日本的事情也就开始进入操作层面。但真正办成,却是两年后。濑越宪作为吴清源东渡日本奔走交涉了不少人物,先在北京那边给吴清源找了一个义父,杨子安先生,一位刚刚从北京政府退下来的国务院参议,挂名推荐;同时,又在日本方面找了一个关键人物,日本棋院副总裁,同时也是一个大财阀的公子,由这人出资,给吴清源提供两年的生活费。但是,这人也提了一个条件,如果在两年时间内,吴清源的棋力得不到证明,那他就必须回到中国。

但这时吴清源还是没有走成。一是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已经变得非常紧张,日本想吞并中国的野心已昭然若揭,吴清源去日本之事便变得颇为敏感;二是吴清源的身体并不强壮,经常生病,他的那个名义上的义父不免忧心忡忡,对吴清源赴日之事并不积极,表示要再等等,等他两年后过了15岁再说。

1927年,13岁的吴清源在北京已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了事实上的中国棋界第一人。这个夏天来了一个日本五段棋手,他和吴清源下了四局,结果吴清源两胜一负一打挂——所谓“打挂”,就是比赛当中的一方,由于需要思考或者身体不适,选择暂时中断比赛。这个棋手回到日本后便夸吴清源是百闻不如一见的天才。这个消息马上传遍了日本棋界,日本那边再次发出邀请。濑越先生还派出一名爱徒,也就是给这本书写出版献词的桥本宇太郎,到北京再次测试吴清源。桥本那个时候是四段,他与吴清源下了两局,结果吴清源都赢了。

这时,另一个让吴清源不得不立刻前往日本的原因是,他们家这时的家境实在难以为继。只有二哥还在读书,大哥都已退学了。他们母亲是一个很有决断力的女性,眼光也比一般人要好,她同意儿子去日本。这一家人很快便决定,二哥继续读书,三位妹妹托付给亲戚照顾,大哥和母亲则一起陪着吴清源去日本开辟新天地。1928年十月份,日本昭和三年,由那位积极奔走的山崎有民做向导,吴清源一行人在天津坐船去了日本。

所以,吴清源小小年纪就东渡日本的原因,一是早年丧父,他不得不承担起解决家庭经济问题的责任,二是他天才般的围棋能力传扬日本,受到了日本围棋界的关注,对他发出了邀请。

总结

说到这儿,有关这本书上半篇的内容,便为你讲述的差不多了,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我为你介绍了吴清源的传奇家世对他成长产生的影响。吴清源是豪门世家出身,父系和母系这两个家族都很厉害,可谓非富即贵,他从小便在一个很有见识和经历的家庭里长大。

其次,我为你讲述了他的家庭教育,以及他的童年学棋经历。他父亲在教育上很有一套,学习上管理很严,是个真正有现代教育精神的家长,注意培养儿子们的兴趣和爱好,以身作则,不干涉,重引导。而他父亲本身的性格又是专注型的性格。所以,吴清源对围棋的痴迷,与他父亲专注的性格,以及父亲对他的训练,都是密不可分的。最后,我为你讲到吴清源小小年纪东渡日本的原因。一是早年丧父,他不得不承担起解决家庭经济问题的责任,二是他天才般的围棋能力传扬日本,受到了日本围棋界的关注,对他发出了盛情邀请。这些因素,都最终促成了他的日本之行。

下半部分

以上就是本书的上半篇部分内容,接下来,我会为你继续讲述下半篇的内容:吴清源在东渡日本之后,是如何成为当时独步日本棋坛第一人的,以及吴清源的精神生活。

欢迎回来,在刚刚的音频当中,我主要为你介绍了吴清源以及这本回忆录的背景情况、吴清源走上围棋这条路的原因,也就是吴清源东渡日本之前的生活。在接下来的音频中,我将继续为你分享这本书的另外两大部分内容。

我们先来看看吴清源是如何成为当时独步日本棋坛第一人的。关于这个问题,有三个重点:第一,吴清源的老师濑越宪作;第二,与吴清源“相爱相杀”的强劲对手木谷实;第三,吴清源独特而强大的胜负观。

先说第一个关键人物:吴清源的老师濑越宪作。日本的棋界很讲究师徒传承关系。所有的棋士都是有老师的,老师好坏对弟子影响会很大。中国有句古话叫名师出高徒,一个徒弟得想办法去拜一个名师。而一个名师主动来找高徒的,在中国很少能见到。吴清源就有幸碰到了,濑越宪作就是这样一位老师。

刚到日本时,吴清源和一家人就住在濑越宪作为他租好的房子里,一年后,濑越老师在他自己的宅地上为吴家专门盖了一栋楼,上下两层有六个房间,这样,吴清源的大哥立刻回到北京把寄居在亲戚家里的三个妹妹也接到了日本东京,除在南开大学读书的二哥外,吴清源一家又都聚在了一起。住在出租屋的那一年,濑越老师对吴家也很关照,经常会派他的弟子桥本去看吴家有什么需要。直到吴清源29岁结婚时才搬出这套房子。

在当时,日本棋士师父与徒弟之间的关系,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老师教的东西,弟子必须要听,而且不能太偏离。如果完全逾越老师教的那一套,就会被狠狠批评或指责。所以在当时的日本棋坛,作为徒弟,要想创新和突破,可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吴清源的老师濑越先生偏偏是一个另类。只要吴清源的成绩不下降,他想怎么下,就可以怎么下,濑越先生一概不干涉。这种宽松而自由的教学环境,锻炼了吴清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吴清源喜欢不断滴挑战传统布局,整个日本棋坛为之震动——因为很多人从开始学围棋开始,就从来不敢、也从来没想过这样下棋。

战后,吴清源征战十番棋,他那个时候并没有固定的住所,辗转迁居远离东京,没办法和别的棋士进行交流,于是,他索性自己一个人独立钻研,从不研究对手的棋风。一是条件不允许,二是长期以来他已习惯于一个人独立思考。而独立思考习惯的形成,恰恰和懒越老师对他以鼓励为主、重引导不干涉的教育理念有关。

吴清源的老师濑越宪作在日本棋坛以人格完美著称。他参与创办了日本棋院,战前做过日本棋院的理事长,他本人不光棋下得好,也很有见识和能力。他是个世家子弟,毕业于日本旧制的中学——也就是相当于二战后日本的初中和高中。在当时,有这种学历的人,已经算是不错的学历了,有这样学历的人去做棋士,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因此日本棋士在二战前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也很不稳定,很难依靠下棋维持生计。所以,濑越宪作后来跑去做了棋士,是让周围朋友大跌眼镜的。除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另类人生选择之外,这个人和别的棋士还有两样显著不同:一是他在围棋上视野特别开阔,二是他对围棋普及特别热心。

吴清源去日本后,濑越宪作在生活上对他颇多关照,不过,除了下棋以外的私生活,他几乎从不干涉。1935年,吴清源因为比赛太多,整天神经过于紧张,造成了身体严重不适,并且经常产生幻觉。有天晚上他读完老子的《道德经》,准备睡觉之前,摇摇晃晃走进洗手间,忽然整个人瘫坐在地上,不省人事,经医生抢救之后才终于恢复正常。第二天他又出现同样的情况,甚至还在内心深处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回天津去!回天津去!”。恰好几天之后,他在天津的二哥给他寄来一张报纸,报纸上的一篇社论让他产生极大的兴趣,联想到“回天津去”的那个声音,便任性地递交了休赛申请要一个人回天津。

那个阶段正是最重要的升段赛期间,吴清源不去参加比赛却要回到中国,这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但他跟老师说回中国是为父亲扫墓。濑越老师知道事情真相后并没有指责吴清源,只是催他赶紧回来。吴清源说,碰到濑越老师是他最幸运的一件事。

总结一下,濑越宪作是这么一种老师,自己的眼界很高,思维很开阔,见识一流棋力也一流,在培养弟子方面,重在遴选,一旦发现一个好苗子便不惜工本把他挖到身边,在生活上关心,在思想上却给绝对的自由,重在培养弟子独立钻研的能力。有这样的老师,才有吴清源后来变幻多端的棋术。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个关键人物,吴清源到日本后碰到的最强大的对手木谷实。到日本后不久,吴清源就听说年轻棋士中最优秀的一个棋士是木谷实四段,年轻棋士们都非常怕他,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怪童丸”。当时有一场沸沸扬扬的“院社对抗赛”,是日本棋院对抗棋社,这场对抗赛中木谷实四段一个人单枪匹马,就把棋正社的雁金八段、小野田四段、高部六段三位棋士每人都给打败三次,他一个人就结束了这场对抗赛。这件事在棋坛引起轰动。

吴清源到日本后的第二年,和木谷实第一次对局,碰到这样的高手,用寻常的下法肯定赢不了他,吴清源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试一试模仿棋,看能不能把对手逼急后露出破绽来赢他。看吴清源下出模仿棋来木谷实很吃惊,他是个长考家,下一步棋会思考很久,精算能力非常强。这天看到吴清源下出模仿棋来,木谷实很长时间都不走棋,还跑出去几次,和外面的一个记者商量,木谷实跟记者说,如果吴清源老这样模仿他,他就没法下了。可是吴清源下模仿棋从围棋的规则上来说是完全可以的,木谷实没办法制止吴清源。这局棋,吴清源一直模枋木谷实下到第62手后才略微有些变化。那盘棋两人一共下了124手,以吴清源小输三目结束。下完棋时已经到了深夜,吴清源和木谷实都没法回去了,就在棋院里住下,那个晚上两人聊棋一直聊到天亮。

到日本的最初两年,吴清源始终赢不了木谷实。木谷实也是他到日本后面临的最大对手和挑战。为了赢木谷,那几年是吴清源一生中学习围棋最用功的时期,直到第四年,吴清源才首次执白棋赢了木谷。吴清源升上五段后,和木谷终于可以并驾齐驱了,日本一家报社便策划了一场吴清源和木谷实的十番棋赛事。就是在这次十番棋赛中,两人都下出了十分罕见的新下法,因为有媒体的渲染和报道,迅速引爆棋坛。这种新下法被称为“新布局”。这种下法因为一本书的出现,很快便在日本普及开来,那本书叫《围棋的革命——新布局法》。

这本书有三位作者,木谷实、吴清源和安永一三。排在第三位的安永一三其实才是这本书的真正执笔者,他把木谷实和吴清源关于新布局的想法认真加以梳理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层面。这本书从动手写作到出版发行才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出版时非常轰动,买书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把出版社围得水泄不通,这本书卖到四万本。一本围棋书能卖出这么多本在围棋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木谷实和吴清源这两位年轻的棋士也在日本年轻人中迅速走红,成为最大的人气明星。

这本书的源起和新布局还有一段故事。吴清源和木谷实下十番棋下到第五局中途,吴清源接受木谷实的建议,去木谷夫人的老家信州的地狱谷泡温泉。那个地方非常安静,吴清源特意带上两本书——《易经》和《中庸》去静养。住进温泉后的一天早晨,吴清源去看木谷实,发现他正在向一个人讲解围棋,原来木谷自己想出一本书,正在对着一个作家作口述,吴清源听了后很感兴趣。木谷对作家说的正是他关于新布局的一些想法,吴清源觉得有些道理,后来便试着把木谷的新布局方法也拿来下棋。他和木谷那阵子只要在一起便会议论新布局,作家在边上听了后觉得两人议论的很有意思,便把他们的想法整理出来。这本书的出版给日本棋坛带来一股新旋风,也为新布局的普及做了大贡献。

所谓新布局,其实就是那些超越常规、超越传统的下法。正因为他们的思想高度活跃,天马行空,不受传统限制,才有了新布局的想法。木谷是一位非常纯粹的棋手,对世俗事物相当木讷,只专注于围棋,战后他和吴清源的老师濑越一样,在民间到处寻访那些特别有天赋的棋童,接到家中进行培养。他一生共培养了六十多个弟子,著名棋手小林光一九段便是他培养出来的弟子。木谷和吴清源在心性方面特别契合,俩人成了最好的朋友,他对吴清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还会讲到。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纯粹的围棋高手既做对手又做朋友,吴清源才能在围棋之道上走得那么远,所谓惺惺相惜,一位优秀的敌人比一位优秀的战友,激励作用可能还要巨大。

接下来我们看看吴清源成功的第三个关键:吴清源认为,当时他能把日本所有一流棋手打败,其实并不是自己的棋力和他们相比有多大差距,而是他的胜负观起了决定性作用。

围棋虽然起源于中国,但在清朝乾隆年间以后便衰退了,和后来的日本远不能比。日本全国人口中有一万围棋爱好者,相当于每十人中,便有一个围棋迷,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日本有职业棋士,有各种棋社,有一套完整的升段制度和比赛规则,媒体高度介入会策划各种赛事,每场比赛都会有酬金,棋士的收入主要就靠对局酬金,根据比赛引人关注的程度不同,对局双方的名气不同,酬金自然也会有很大区别。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棋士要靠酬金维持生计还是十分困难的,这种收入不固定,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只有极少数优秀的职业棋士,才能靠对局酬金维持生计。

吴清源一生中经历最残酷的赛事便是擂争十番棋。这种赛事的残酷性,和武士之间的生死对决有得一比。这种比赛,完全以降级为赌注,一旦被打败就得降级。比如九段的会降为八段,而降为八段后就不能再回到九段了。这对棋士而言名誉损失太大了。历史上为争夺棋坛第一人,很多人都会赌上性命。

18世纪,日本两个围棋世家为争夺棋坛第一人的位置展开生死对决,其中一个下到中途因吐血而倒下。19世纪井上家的赤星为挑战十二世本因坊吐血而亡。对局中吐血的棋士并不少见,吴清源和木谷打擂争时,有一回木谷下到中途出去休息时流鼻血了,而只埋头下棋的吴清源并不知道,后来经媒体报道后他才知情,正是这件事,也把吴清源搞得很被动很难堪,他被说成全无人性的冷血动物。有人往他家扔石头,有人寄恐吓信给他,但棋士们却对他却非常理解。

吴清源在十五年时间内,和日本最强的一流棋士下了近百局擂争十番棋,结果无一例外都是吴清源胜出,逼得对手一一降级,创造了日本棋坛前所未有的奇迹。吴清源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本棋坛第一人,是不是吴清源的棋力都比他们强呢?论棋力,其实他和别人差别并不大。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从1939年9月开始的镰仓十番棋是吴清源的第一场擂争十番棋,和他对局的是木谷实。那一年日本棋界破天荒改革了升段赛的制度,只要两年时间内参加升段赛的平均成绩在65分以上就可以升段,而以前是70分以上才能升段。吴清源成了升段制度改革后的第一个受益者。这一年他被升为七段,与木谷实七段又开始平起平坐了。这两人都是明星棋士,媒体为吸引人气不甘寂寞便开始策划一场比赛,让这两人拼出个上下高低。两人的生死对决,吸引了多家媒体,最后由读卖新闻社独家承办,对局的酬金也出到了平时的两倍。

这次十番棋,前六局吴清源五胜一败把木谷实给降了级。奇怪的事发生了,一旦将对手降级后,吴清源余下的棋局居然连连败北,哪怕是他优势占先的局。后来和别人的十番棋赛也都差不多。吴清源为此总结说,只要心中获胜的念头有一点点不强烈,他就会输掉,而一旦他获胜的念头非常强烈,总会诱导对方出错。

下十番棋时吴清源每次都是背水一战,他那个时候已经被日本棋院除籍,一旦吴清源被打败,“吴清源”这个品牌就会倒下,他的棋士生涯也就结束了,所以他每次只能全力以赴拼死去赢棋。背水作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恰恰是吴清源能够赢棋的关键因素。

说到这儿,我们总结一下,吴清源怎么会成为日本棋坛第一人?我们说到了作者认为的三个关键和重点:第一,吴清源的老师濑越宪作对他的影响,濑越宪作的眼界很高,思维很开阔,见识一流,棋力也一流,在培养弟子方面,重在遴选和培养弟子独立钻研的能力;第二,吴清源在日本遇到的强劲对手木谷实,极大地激发了吴清源的潜能和棋力;第三,吴清源自己具有独特的胜负观,具有超乎常人的、对获胜的渴望。

接下来,为你讲述吴清源不为人知的精神世界——他的人生宗教和信仰。吴清源在书中自己说道:如果非得在围棋和信仰中,让他只能选择一样,他会毫不犹豫地放弃围棋、选择信仰。听起来,这对于一位大师级的围棋选手来说,有点不可思议。吴清源为什么会迷上宗教,为什么多年以来如此痴迷,这些经历对他又有什么影响?接下来,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吴清源迷上宗教,其实和他的对手木谷实有着莫大关系。他到日本后的第四年,木谷实来找吴清源,说有一个人要见他。那个人名叫西园寺公毅,是日本当时第一银行行长西园寺龟二郎的哥哥。西园持办实业失败后便迷上了日莲教,他身边聚集了很多信徒,木谷实也是他的信徒。

西园寺之所以对吴清源感兴趣,一个是他本身也是个棋迷,第二个是吴清源那个阶段下棋成绩特别好,吸引了他的关注,他便叫木谷带吴清源过来。刚开始吴清源回绝了,但后来木谷实又三番五次劝他去,他只好答应去。没想到吴清源去过一次以后,便经常去了。后来就演变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是有比赛,当天吴清源一定会和木谷一起去西园寺家。

在西园寺家,木谷和吴清源会当着西园寺的面一起讨论当天的棋局和新布局的想法。讨论完后,西园寺会请他们吃饭。饭后吴清源会和西园寺一起下将棋。在西园寺1934年去世之前,吴清源经常出入他家,西园寺对他也很好。和西园寺的交往,成为吴清源和木谷实培养亲密友情的契机。而吴清源对宗教发生兴趣,也正是因为西园寺这个朋友,西园寺的身心灵疗法,对当时体质虚弱的吴清源有很大的吸引力。后来西园寺因为身患癌症去世,但是,吴清源对于宗教的兴趣,却就此保留了下来。

随着吴清源在日本的发展,他的段位越升越高,赛事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常常一局才结束还没怎么休息,第二局就已经开始,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升入高段位后,对局时间相应变长,通宵下场变成一件非常常见的事;那时候条件又差,夏天下棋房间连空调都没有,吴清源下完一局,通常会减少一公斤以上的体重,可见比赛强度之大。吴清源在书中说道,有一次下淘汰赛,在连续淘汰十二个人之后,再看到棋子时自己已经两眼发黑,头晕目眩。当时他相当消瘦,一度体重连四十公斤都不到,这对本来身体就很孱弱的吴清源来说,可谓非常痛苦。

吴清源的肺结核,在那种情况下复发了。那时候治疗结核没有特效药,只能被亲朋好友送到深山里静养,晒晒太阳,祈祷自己能好起来,因此死亡率非常高。当时吴清源能从肺结核的生死考验中侥幸活下来,是很幸运的,但他的很多病友,却都死掉了。经历了一系列身体压力、精神紧张,以及病痛折磨的吴清源,在这个时候,非常需要除了围棋之外的另一种信仰来支撑他,于是,他最终选择了宗教。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就颇有戏剧性,也历来颇具争议了。1946年日本战败后,整个国家陷于混乱,人们心中充满了不安全感和迷茫,因此当时的日本冒出来许多宗教组织,对宗教痴迷的吴清源夫妇,偶然加入了一个名叫玺宇的教会社团。

但没料到的是,这个社团组织比修道院还严格。在这里,成员的一切私生活被禁止,不能闲聊,不能有私人物品。在这个教会里,吴清源整天就干两件事:一个是念经,一个是传教。每天早上从5点起床,忙到夜里1点钟才消停。这时候吴清源干脆就不下围棋了,他每天不停地奔波为教会做宣传,完全醉心于这个组织。可是,这个教会的负责人却对他一直看不顺眼,吴清源经常挨骂,而且被骂得很惨,教会也不允许吴清源下围棋。

在这战后的两年时间中,吴清源和日本棋坛已然没有任何联系,甚至这两年里他连棋子都没再摸过。直到有一天,日本读卖新闻社找上门来,对这个教会负责人说,想让吴清源跟另外一位棋手组织一场商业比赛,这也会给教会带来非常好的宣传。这位负责人这才同意吴清源出来下棋。当然,比赛的酬金也必须是教会的,吴清源一分钱也拿不到。

吴清源参加第一局比赛时,在教主的号召下,所有信徒都为他祈祷,可没想到,这么多人祈祷,吴清源第一局还是惨败。看到这局棋后,很多人都认为,吴清源似乎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所向披靡的天才了。不过,三天之后再下第二局时,事情有了转机,吴清源痛快地大获全胜。

就这样,吴清源夫妇有大约四年时间,一直在跟这个教会组织纠缠在一起,过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封闭教会生活。这四年时间,也成为吴清源非常有争议的一段时期,很多人批判吴清源不思进取,走了歪门邪道。吴清源后来也终于觉醒过来,于1949年之后重返棋坛。

但有意思的是,关于这段经历,吴清源晚年回忆起来,却也并不后悔。吴清源是这么认为的:以前自己在围棋上太顺利了,也从来没有人真的骂过他、鄙视过他。而这个教会的教主,是第一个真正骂他的人,并且把他这个在棋坛上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天才棋手,完全当普通人看待,还常常指责和瞧不起他,这让吴清源觉得自己从神坛回到了凡间,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更加真实的的生活。

总结

说到这,有关这本书下半篇的内容,就为你分享完毕了,这里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我们首先说到了吴清源东渡日本之后的生活,以及他独步棋坛的成长经历。这里面有三个关键:首先他在东渡日本后,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濑越宪作,他有开阔的视野,培养了吴清源的独立钻研精神,这个人对吴清源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吴清源到日本的初期,便碰到一个非常强劲、非常匹配的对手木谷实,这个对手又最终成了他最好的朋友,这个人极大地影响了吴清源,也逼出了吴清源的潜力,促使了他的进步;第三,吴清源自己具有独特的胜负观,具有超乎常人的、对获胜的渴望。吴清源自己认为,他在擂争十番棋中能连续十五年打败日本所有的一流棋手,主要原因并不是棋力上的差距,而是自己背水作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胜精神。

最后我们说到了吴清源的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由于木谷实和西园寺公毅两位朋友的引导,使得吴清源对宗教产生了浓厚兴趣。而随后高强度的训练、频繁的比赛,给他的身心带来了严重的疲劳感,因此他开始依赖宗教,借此寻求精神慰藉。这也是这位围棋天才独特的精神生活。

撰稿:Dian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