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小津的计划开始于几周前,我偶然从朋友那里听说了小津书房的名字。 从得知“小津书房”这个名字,我们或许便可以预见到这个书店的主题并非单纯读书,电影才是它的主题。 ![]() 寻访 | 小津 周末,我带着影迷的好奇心和朝圣的心理,转了三趟地铁,终于到了独立电影爱好者和文艺青年的聚集地——小津概念书房。 与普通的书吧相比,小津书房有着丰富的电影活动和相关主题书籍,不过它与商业电影绝缘,在这里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才是主菜。 ![]() 进入书房的玻璃门,便是纵深延展的空间,其间安放着松暖的沙发,及小桌椅,空间左侧墙壁饰以颇具年代感的欧洲文艺电影海报,右侧壁则是一整面书墙,排放着电影、文学、艺术及旅行类的书籍。
书店内空间的最尽头是一个小小的水吧,上悬一幅大大的白色放映幕布。从水吧右侧上楼梯,铁艺栏栅围起一片小天地,每周店主猫姐都会观影活动。 小津书房的名字取自日本名导演“小津安二郎”之姓。 对于很多人来说,小津安二郎只是一个名字,日本导演。 ![]() 导演 | 小津 2002年,英国《视与听》杂志将小津评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导演之一”。2009年,日本《电影旬报》将其代表作《东京物语》列为“日本十佳电影”。 如果你还不知道小津是谁,且留出五分钟的时间,来了解小津安二郎。因为对于爱电影的人而言,他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名字。 小津的电影为后世所著名,他因在电影上所贯彻坚守的简约影像风格与固定机位的美学而享有盛名,纵览影史,信徒无数。从本国的周方正行、今村昌平到欧洲文艺电影大师级的维姆·文德斯、伊朗的导演阿巴斯均自称是小津终其一生的信徒。 台湾导演侯孝贤甚至为了致敬自己的偶像而拍摄了一部《咖啡时光》,用小津式长镜头与大量的留白来表现小津固有的安静恬淡的美学。 正如贾樟柯所言,我们今天仍在看小津,是为了寻找逝去的生活诗意。 “小津概念书房是2010年10月底创建的,属天蝎座。”店主猫姐如是说。 小津概念书房位于一个巷子的角落里,远离闹市区,每天上午十一点开门,营业到晚上。 作为一家独立书店,小津书店从创立之处便确立了要独立小众、文艺生活的主题,这或许与店主本人爱好与性情有关。 ![]() 文艺 | 生活 店主爵士猫个子不高、一身棉布裙,围着围巾,温婉而带些慵懒。她喜欢电影,尤其偏爱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 “有人以为开书店就是每天在书店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其实不然”,爵士猫说,“我曾经很喜欢旅游,如今有了书店,虽然不常踏上旅途,但是开书店与在路上的心情是一样的,我只是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每周固定的观影活动和读书会已经成为了小津概念书房的特色,主要以独立电影的放映为主,同时也会策划一些独立影展、导演沙龙、影评人座谈会或是每月的主题放映。 ![]() 迷影 | 文化 小津概念书房有自己的豆瓣小站,定期会公布即将播放的电影或者活动,比如在最近正在举办的中国第十二届独立影展短片单元的展映。 我便是因此来到了小津概念书房,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观赏了几部独立短片《谜》、《拜访》、《日光之下》、《刘三先生小史》。独立电影虽然小众,但却有着固定人群,观众虽然不多,但大多都是年轻人。 放映结束后,店主猫姐会同大家一起聊电影的相关知识。有热情的影迷便会侃侃而谈,从贾樟柯谈到了纪录片的手持摄影风格,又从中国独立电影的实验性进而批判独立电影导演的视野和观念等等。 ![]() 放映 每周都有许多影迷前来观影。 来的都是独立电影爱好者,有的资深影迷表达欲望强烈,便有人展开热烈讨论。 像这样的情况在小津时常发生,因为有着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在深圳这座快节奏的大城市里,一间小小的书店便成为了影迷们的迷影世界。 如今,来小津看独立电影,这已是电影爱好者圈里心照不宣的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