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文化与巴蜀文化融合的孤品青铜器兽面纹四足鬲

 Kath2633 2022-08-29 发布于北京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商代中期青铜器兽面纹四足鬲,是商文化与巴蜀文化风格融合的青铜重器,而且是四足青铜鬲的孤品。

图片

规格:高22.8厘米,口径21厘米,腹深18厘米,重4.74千克。

出土:1981年陕西省城固县龙头镇出土。

形制:宽沿外折,囗沿内有一周凹槽,直颈较高,深腹袋状,下有四个圆袋状空足,足尖呈柱形。颈部装饰勾连雷纹,有对称的两个高出器体表面的长条形铜补块。每个袋足装饰一有目有鼻的兽面纹,兽目高凸,“臣”字形眼睛,内侧眼角扩展延长到极限,眼角的前端下垂弯曲成钩形,兽目的目纹与高凸而大的圆睛连成一体,非常夸张,腹身填以阴线变形夔纹和云纹。纹饰雕刻宽深,线条极其峻深。阴刻线内填黑色颜料,使纹饰更为突出,增强了花纹的装饰性。

文化特征:鬲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炊煮器,一般为圆囗,三空心足。最早为陶制,到了商周时期出现了许多青铜铸造的鬲,在考古发现中多有出土。三足是鬲的基本特征,而城固龙头镇出土的四足鬲是鬲中的特例,有目前出土的青铜器中仅此一件,所以弥足珍贵。汉中是商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汇处,这件精美的青铜鬲就是地域文化特色的产物。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