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 后母戊鼎的铸造玄机与纹饰解读

 来来永胜 2018-04-21

后母戊鼎 商代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展出位置:“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专题陈列

研究人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后母戊鼎身器壁厚约3至5厘米,而四足直径至少也有15厘米。如果将四足铸成实心的,肯定是四足冷却慢,器壁冷却快。依据热胀冷缩的原理,由于它们的膨胀系数不同,大鼎完全冷却后,四足与器身的连接处将会发生扭断。当时的工匠显然已经掌握了这一热力学原理,有意将四足铸成空心,从而避免了不同膨胀系数所造成的扭断。由此可见当时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

后母戊鼎上的纹饰充分显示出商代独特的粗犷原始之美。大鼎的外壁装饰着饕餮(tāo tiè)纹、牛头纹、夔(kuí)纹和蝉纹,中心平素光滑,显得浑厚、庄重。饕餮是以虎、牛、羊等动物为原型,经过抽象的艺术处理,创造出来的一种神秘怪兽,表现出古人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将饕餮纹装饰在青铜礼器上,使礼器显得更加神秘、威严。大鼎四面的交接处,装饰着扉棱。鼎耳的耳背上有鱼的纹饰;双耳外侧,我们可以看到双虎噬人头的图案。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弦纹之上饰有兽面纹。

青铜器在铸造成型之初是金黄色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颜色,是因为数千年被深埋地下,青铜器已被侵蚀而生了铜锈。我们可以想象,身形巨大、重达千斤的后母戊大方鼎三千年前出现在中原大地上时,是何等的金碧辉煌、威震四方。

提起后母戊鼎的出土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早在1939年,大鼎就已经在河南安阳的小屯出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的老百姓为了保护大鼎,将它重新深埋在地下,巧妙地隐藏起来,使这件国宝躲过了战乱。直到抗战结束以后的1946年6月,大鼎才重见天日。此后,大鼎被运到南京,由当时的中央博物院接收。建国以后,后母戊鼎入藏国家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伫立在展厅内的后母戊鼎,不仅以它伟岸的身躯,展现着中国青铜铸造史上的奇迹,它更像是一位民族精神的守望者,静静地与凝视它的后人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