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花雨:桃花273

 昵称70808387 2022-08-29 发布于山东



桃  花
梨花雨  王  倩
 
273

周丛深知界河守军经过多日苦战已经精疲力竭,一旦与指挥机关失去联系就会心理崩溃,不战自乱,陷入被日军追逐戏杀的残酷境地。军人战死沙场不是悲哀,军无斗志只求速死才是悲哀。南京城内城外放下武器惨遭日军屠杀的中国军人,都曾经是生龙活虎的大好男儿。不能让军人绝望!不能让战士绝望!周丛转头对桃花说道:“弟妹,春夜寒凉,不宜月下久站,你早点儿休息吧……”

周丛话音未落,大槐拿着一件丝棉斗篷从仪门里面急步走出,来到桃花身边双手擎上,说道:“少奶奶,夜凉了。您要是想歇着,就请回房去。您要是还想站一会儿,就披上斗篷御寒吧。”

别人不了解大槐的品行,桃花却知之甚详。这位忠义坦诚又不失机灵敏锐的鲁南汉子受儒家风范规塑三十多年,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深入骨髓。大槐会因为她的少奶奶身份给予她足够的礼敬,却不会殷勤服侍在她的跟前。她从未见过大槐动一指头女人的衣裳,就连发嫁小巧时候缝制的新袄新裙装箱、装车,大槐都吆喝着槐嫂抻着胳膊、掂着脚尖归置,气得槐嫂高一声儿、低一声儿地骂他是泥妆的黑脸神仙。如今大槐肯给她拿来御寒的丝棉斗篷,一定是因为坐北朝南占了半条街的王家两房院落,只剩下她和他两个旧主人。谁说苦难只会让人性扭曲变形,彰显出最恶的毒和最凶的狠?苦难作用在善良且坚强的灵魂上,则可以引爆情感的相依为命和行为的风雨同舟。恶毒和凶狠有自己的载体,善良和坚强有自己的附着。恶毒和凶狠会幻化成语言,时时攻击善良和坚强;善良和坚强则因为鄙夷不屑,而根本不予评说恶毒和凶狠。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人心早有定论,何苦徒呈口舌之利?

桃花接过丝棉斗篷笼上肩头,低声说道:“且去前厅吧。人命关天,妥善安置界河一线的川军弟兄们要紧。”

周丛没有多说什么,几步抢进前厅给孙震总司令打电话汇报界河前线战报。孙震总司令下达界河前线守军视战况撤向临城的命令,并告知周丛将组织部队前出界河方向接应。周丛知道孙震总司令身边缺少突破敌阵传达命令的高手,就电令深入敌后的行动队员分别与界河前线守军接触,尽快传达孙震总司令的撤退命令并且帮助前线指挥官组织、指挥部队撤退事宜。桃花看到小刘发电报的时候有一丝儿犹豫,知道小刘担忧行动队的弟兄们人身安全。正面战场是大规模集群式作战,身怀绝技的行动队高手身陷其中展现不出太大优势。相反,如果身怀绝技的行动队高手在一团混乱中身遭不测,对情报系统、隐蔽战线又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培养一个特情人员不容易,除了后天下功夫,还得先天选材料。不同资质的人应该各有用武之地,这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小刘的犹豫一闪而过,很快就根据周丛的指示毅然决然发出电报。小刘由外勤人员转到周丛身边担任内勤不久,不敢像顺子一样直言不讳地给周丛提建议,更不敢对周丛说“不”。况且,小刘在权衡之下也知道周丛的决定是正确的。第二十二集团军虽然与复兴社青岛站各有归属领域,各有任务范畴,执行着不一样的战斗命令,但是,大家都是中国军人。在抵御外敌入侵的大趋势下,应该精诚合作,彼此掩护。即便行动队的弟兄们有所损伤,也必定是建立在川军弟兄们大多数人活下来的基础上。桃花忍不住泪眼朦胧——此令下达,又会有几个行动队的弟兄不得归来呢?

周丛看着小刘发出给敌后行动队员下达的电令,想了一下,让小刘给王铭章师长发了一份慰问电报。他觉得王铭章师长应该能够领会到他的真实意图,为了留在敌后行动的弟兄们,他得大概率掌握第二十二集团军前指防守滕县的战略部署。王铭章师长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接到电报不久就回电告知详情:九时许下达命令放弃滕县外城阵地,把第四十一军所属部队全部调进城内,集中兵力防守。命令驻守大坞、洪町、高庙、北沙河官兵火速回城。

周丛接到电报,一字一句地读着,心中百味杂陈:外线部队回城固防,城内守军将无接应部队,若想突围,几无可能,王铭章师长这是下定牺牲之决心啦。唉!唉!您已挫敌兵锋,后撤一步又有何妨?您挺身赴死,周同必定步您后尘,国家少了两个忠诚官员,天下少了两个毅勇男儿,岂不让人疼煞!

桃花陪着周丛在前厅守到午夜,滕县城里有密报发来:四十一军各部先后抵达县城。王铭章师长召开前敌作战会议,重新部署防城,口头奖慰张宣武团长、严诩营长作战英勇、指挥有方,命令全军深沟高垒,多挖防空洞,绑捆云梯,准备登城迎敌。周同县长不同意撤退,是否采取特别行动?

周丛长叹一声,没有说话。小刘见状立刻回复滕县电文:“否!”

周丛起身对桃花柔声说道:“弟妹,今夜不会有突发情况,你休息吧。这是战争常态,你要学着适应并且安顿好自己,做长远打算。”

桃花默默点头,在大槐的护持下走进内宅。大槐站在主宅月亮门前看着桃花走进东跨院屋子,才一层层关闭宅门、仪门,用大铁锁锁了,揣着钥匙“叮叮当当”走回自己的屋子。

第二天清晨桃花醒来,看看天色尚且黯淡。手表搁在红木圆桌上,春寒料峭中桃花懒得起身去拿。昨夜睡得太晚,又应了春乏,桃花恹恹地不愿意动。她一点儿都不担心自己会起迟了,每天早晨七点钟大槐就会捏着钥匙“咣啷”“咣啷”从外到内一层一层打开门扉,接引她到前院去。桃花躺了一会儿,耳听得堂屋里面的自鸣钟打响六下,暗暗盘算着再眯上半个小时,六点半钟起身梳洗。桃花正在闭目养神,忽然听到前院门响,小刘跑到周丛窗下急促地呼唤“站长”。桃花一惊,立刻联想到滕县战况,“扑棱”一下坐了起来,急急忙忙往身上套着衣衫。大槐也过来了,“咣啷”“咣啷”打开大门。桃花匆匆忙忙梳洗完毕来到前厅,看到随同周丛撤到官渡的青岛站同仁全部聚集在厅里,神情严肃地盯着小刘面前那部美国进口的长波信号电台。周丛看到桃花进来,就把手里的一纸电文递给桃花。

桃花忍住“砰”“砰”心跳低头仔细看电报:六时整,日军约以六十门大炮、二十余架飞机对滕县城东关、西关、南关展开无差别轰炸,墙倒屋塌,街巷尽毁,一片火海,遍地焦土。

桃花看得惊心动魄:鲁南第一县今日难逃劫难!

桃花已经深知日军作战规律,飞机大炮疯狂轰炸,取得打击、震慑、毁灭效果之后,步兵就该冲锋了。桃花盼望着日军的轰炸赶快结束,川军弟兄们的血肉之躯没有办法与炮弹和炸弹抗衡。然而,可恶的日军没有让桃花如愿以偿,直到两个小时以后的八点钟,日军才停止丧尽天良的无差别轰炸。濑谷旅团的十几辆九七式中型坦克已经连夜开到滕县城外待命,重炮和飞机轰炸刚刚结束,十几辆坦克一边炮击,一边呼啸着从东关城墙的塌口冲了过去。日军坦克冲过城墙塌口,立刻用后射机枪向埋伏在塌口后面的中国守军疯狂扫射,掩护紧紧跟随在后面的日军步兵冲上塌口。守卫塌口的川军前赴后继,用集束手榴弹击毁两辆日军坦克,终因兵力悬殊死伤殆尽。日军步兵沿着塌口冲上城角,守城川军扔完手榴弹以后,举起大刀跃入敌群猛砍猛削,将爬上城墙的日军步兵全部消灭,守卫东关城墙的川军一个连,仅仅剩下十四个人。就是这十四个人,牢牢守住了东关城墙,令城下日军望城兴叹。

桃花读着电文,被感动得泪眼朦胧。她仿佛看到了滕县东关城墙上那个坍塌的大豁口,看到了冲上大豁口的日军坦克和日军士兵,看到了川军弟兄们前赴后继抱着集束手榴弹舍身扑向日军坦克,看到了川军弟兄们跃入敌群挥舞大刀近身肉搏,看到了川军弟兄们一个个倒下却毫不退缩,看到了川军弟兄们血染征衣仍奋勇杀敌……桃花的胸腔里激荡着英豪之气,突然明白了在抗击日寇的各条战线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挺身而出,抛家舍业,意志坚定,不怕牺牲。当忠诚和善良插上信仰的翅膀,就会因为自信和悲悯变得目标明确。为国而战,无上荣光;为民而战,不辱使命;为家而战,理直气壮。家园的保卫者和家园的入侵者,到底谁更舍得拼命,到底谁怕谁,这难道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吗?

桃花突然间觉得自己通透了,通透到可以出离滕县保卫战两军对垒,残酷厮杀的本身,去想一些串联在历史珠链上的事情。张孟谈不是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吗?借鉴历历往事是不是可以看穿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国家的本质呢?大唐盛世,鉴真东渡,阿倍仲麻吕来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进入鼎盛时期,一片欣欣向荣景象。在这样一个繁花着锦,和谐友好的氛围中,日本为了保住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和转嫁国内矛盾,仍然发动白江口之战侵犯中华利益;大明盛世,明太祖朱元璋一改杀伐本色,推行“德”字为先的外交基调,制定“怀柔远人”的外交策略,开启了与日本和睦亲善、互通有无、以援助为主的频繁往来,帮扶着日本走出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一天二帝南北京”的南北朝时代。即便大明王朝历代皇帝沿袭太祖遗风,对日本厚恩加持,日本仍然在国情稍有好转,国力稍有增强的时候发动“万历战争”损我中华基业。始作俑者丰臣秀吉说得好——“图朝鲜,窥视中华,此乃臣之素志”。够直白的了吧?再加上晚清羸弱时期的“甲午战争”,再加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加上《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再加上如今的“九·一八”奉天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充分证明日本觊觎中华、侵略中华不是看中华是否强盛,而是看自己是否有合适的机会。只要日本有合适的侵华机会,必然疯狂动手掐断中华命脉。是的,日本不是来中华劫财的,日本是来中华夺命的。夺谁的命,谁愿意给啊?不跟这个王八羔子撕扯到底,还要等什么?滕县城今天有可能落入日本鬼子之手,全民族抗战之心已经团结一致。丢失的东西一定要争夺回来,牺牲的生命一定要得到告慰。日本鬼子南京屠城,把全中国军民都杀醒了。只要不是汉奸卖国贼,就一定要齐心协力把日本鬼子打回东瀛小岛去。王铭章师长、张宗武团长、周同县长还在滕县城里坚持战斗,她和周丛就要有勇气等待最后的消息。英勇无畏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情怀,是能够相互感受、相互领悟、相互传染的。打鬼子,保家园,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得薪火相传。

桃花在深深的关注、牵挂里等到下午两点多钟,滕县的敌情通报又一次传来:下午两时许,日军以十二门重型榴弹炮猛轰南关城墙,二十多架飞机狂轰滥炸南关守军。南关守军被迫转移到西关外火车站附近。南关城墙被日军重炮轰开一个塌口,约五百日军在十余辆坦克掩护下猛扑南城。第二十二集团军第一二四师三七○旅旅长吕康、副旅长汪潮濂登城指挥作战,均负重伤,守军死伤殆尽。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请点链接:
桃花001桃花002桃花003桃花004桃花005桃花006桃花007桃花008桃花009桃花010桃花011桃花012桃花013桃花014桃花015桃花016桃花017桃花018桃花019桃花020桃花021桃花022桃花023桃花024桃花025桃花026桃花027桃花028桃花029桃花030桃花031桃花032桃花033桃花034桃花035桃花036桃花037桃花038桃花039桃花040桃花041桃花042桃花043桃花044桃花045桃花046桃花47桃花048桃花049桃花050桃花051桃花052桃花053桃花054桃花055桃花056桃花057桃花058桃花059桃花060桃花061桃花062桃花063桃花064桃花065桃花066桃花067桃花068桃花069桃花070桃花071桃花072桃花073桃花074桃花075桃花076桃花077桃花078桃花079桃花080桃花081桃花082桃花083桃花084桃花085桃花086桃花087桃花088桃花089桃花090桃花091桃花092桃花093桃花094桃花095桃花096桃花097桃花098桃花099桃花100桃花101桃花102桃花103桃花104桃花105桃花106桃花107桃花108桃花109桃花110桃花111桃花112桃花113桃花114桃花115桃花116桃花117桃花118桃花119桃花120桃花121桃花122桃花123桃花124桃花125桃花126桃花127桃花128桃花129桃花130桃花131桃花132桃花133桃花134桃花135桃花136桃花137桃花138桃花139桃花140桃花141桃花142桃花143桃花144桃花145桃花146桃花147桃花148桃花149桃花150桃花151桃花152桃花153桃花154桃花155桃花156桃花157桃花158桃花159桃花160桃花161桃花162桃花163桃花164桃花165桃花166桃花167桃花168桃花169桃花170桃花171桃花172桃花173桃花174桃花175桃花176桃花177桃花178桃花179桃花180桃花181桃花182桃花183桃花184桃花185桃花186桃花187桃花188桃花189桃花190桃花191桃花192桃花193桃花194桃花195桃花196桃花197桃花198桃花199桃花200桃花201桃花202桃花203桃花204桃花205桃花206桃花207桃花208桃花209桃花210桃花211桃花212、桃花213、桃花214、桃花215、桃花216桃花217桃花218桃花219桃花220桃花221桃花222桃花223桃花224桃花225桃花226、桃花227桃花228桃花229桃花230桃花231桃花232桃花233桃花234桃花235桃花236桃花237桃花238桃花239桃花240桃花241桃花242桃花243桃花244桃花245桃花246桃花247桃花248、桃花249桃花250桃花251桃花252桃花253桃花254桃花255桃花256桃花257桃花258桃花259桃花260桃花261桃花262桃花263桃花264桃花265桃花266桃花267桃花268桃花269、桃花270、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王倩,微名梨花雨,山东蓬莱人,本科学历,现供职于中国石化系统。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前卫文学》《当代小说》《烟台文学》《新世纪文学选刊》《齐鲁文学年展》《中国企业管理杂志》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十几次荣获省、部级文学奖项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