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家乡与故乡

 昵称45109175 2022-08-30 发布于浙江

父母走西口从晋西北家乡来到黄河几字湾顶端的大青山中,把我从她们的怀抱交于群山怀抱之中。那温暖便由人之养育变为自然的关照,风霜雨雪,和万物同此凉热。这个接纳我,给我标定下的生命发生之地,就是我的家乡。

一朝为家乡,给我留下永不磨灭的对自然和人世初始的觉知。在那里,我与山水草树庄稼相识为友,结下诸多默契,我在这方山水佳苑——家乡与世界接上头,大好风景中多了一个行走奔跑的高级动物,多了一双打量周围一切的眼睛、倾听万籁的耳朵和吃它土地上生长出来的食品的嘴巴。家乡所有的物事人情便与我结下不解之缘,也与父母祖辈有了根脉联系。

对我和家乡来说,一切都是创造,是承接过去和未来的起点,我同它一齐在希望中成长。这好比一棵草或树或小虫或刚出壳的刍鸟,开始了它生命的漫长行旅,这由家乡起步的途程,摸爬站走,跌倒起来,晃悠悠向前,颤危危攀缘,伊呀呀学语念书,乐哈哈结伙游戏。帮父母耕种锄收,学先辈仁义礼智。恋爱成家,耕读立业。翻山过河,经历坎坷曲折,路漫漫而修远,去往四面八方努力求索。


家乡是一种地方性的存在,是我过往有一种安心的生活感知和经验之原地。是“天、地、人、神”四位一体对我的影响。她是原生家庭在我身上烙下的印记,是我成长的根脉。我的文化底蕴、文明初心全滋生于家乡的土地,她基本上决定了我的生活方式,思维形式、伦理关系等,全方位影响我的走向。家乡水土的养育,增长身体的血肉,形成入骨之性格,映现脑海的景物,牢记心里的故事。

家乡依她贯常的方式打造我,让我同世界互相认可对接、感触交融,也让我在先人和自然之秉赋中成为单独的一个,既孤独又与所有物种联系共生。我便在家乡的山坡小路林间地畔河沟荒野与其它生命共享阳光空气雨水鸟语花香,家乡把所有的全给了我,不经意但了然纤毫地盯着我,看走上哪条小道,去向何方?天高任鸟飞,地阔由人行。我山重水复,踏遍千山百水,围绕家乡行路读书,自认为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却突然觉得不如回归家乡儿时,那才是真能让灵魂安静下来的地方。我怎么就糊里迷途一晃就长大了?这大,哪如故乡时的小啊?我对她了解太少太浮浅了,如今才越来越知道她对我的影响和意义。时常感觉乡愁那种痛苦中最为高尚的纠结。想归去来兮。

偶尔回去,那村间小路、山上树林、坡梁老屋、田地庄稼、鸡鸣牛吼、羊跳狗串,几乎全变模样,不是消失难见,就是改造翻新。旧友亲邻,乡音无改毛发衰,少小不识,问客何来?

如今父母长辈们长眠于家乡土地,在他们的坟头,野草荣枯,故土岁岁相似,风情年年不同。难忘慈母手中衣食,严父打板督学。偶有农家饭菜香飘缕缕,邻居亲朋软语直言,心身暖和。土屋火炕,盘腿触膝,小桌粗碗,相碰豪饮,耕读话谷麦,交往共相助。这些,便是家乡世代情谊,传承厚重文化,衔接生活链条。我同家乡古人一样,领受这块热土所给予的一切,也与它同命共运,将它的赐予化为成长的营养细胞,让我有了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我从家乡走出,学习工作,在这个浮躁又遗憾的世界里,是从诗与远方而来的独行者,不断行走,视听一切,想着,笑着,留恋忘返,只为不虚此行。业余写了一些关于家乡的散文、史料故事。企图用我的文字建造一个理想的故乡。

退休后,某一天上午,我回乡发现,家乡变新村,大道成公路,河沟架桥梁,仿佛儿时美梦成真。老人们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的幸福大院,村民乔迁暂新齐整的小二楼,农闲聚集休闲广场,在凉亭中趣话家长农事,时有小轿车进村停于家院门前,是打工的儿女回村探亲,手提肩扛,相拥携手,笑语飞扬。

久居市缠,回乡返望,那山河田地、屋舍设施,虽不及闹市繁华,但仍有一脉风情。我带着它厚积起来的文化,行走游历,寻根祭祖大槐树,重走西口路,考察父輩先人家乡的迁移和其中价值。


家乡如浓茶中兑入各地风水,其味虽淡而不变。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家乡,原来象一卷连环画,始终装在贴身衣袋,从未忘记。如今又想起打开,图文虽显折皱古朴,但书写了我那么多的生活。我突发奇想,欲增删重版,创作刷新。一个旧家乡,融入全部新世界,饱满鲜活亮丽呈现于面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何茫然。此时如天启,灵感似潮涌。怎样开头,写不尽的风花雪月,柳暗花明,乡情民俗,田地景物。家乡在我文字中故事翻腾,记忆复活。

我在家乡土地上,于厚实泥土中扎下深根,发长枝叶,连地接天,同尘和光。在这株根干上延伸发展,之后又叶落于地,化土归根。春风吹又生,生命便世代永恒。

有时远行,也认它乡是故乡,也曾拔云见日寻故乡。家乡伴我流浪走天涯,我又成他乡故知之家乡,我把家乡给我的所有又传达给别人,把家乡又变成别人的诗和远方。心灵中有家乡,走到哪里都无异乡陌路,全然心安理得。这样,家乡就延伸着越出地域,成为一种时间、文化、历史坐标,一种生存生产方式,一种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特殊样态。


我的家乡没有繁荣喧嚣的都市,没有静谧映云天的湖海,没有玄幽奇诡的古城墙堡,没有青森翠绿的竹林湿地,但有我留下的无数足迹,挥洒的如雨汗水,亲见亲历的真实故事,悲欢离合的震惊激动。这些如歌如诉,如丝竹乱耳,如思想劳神,它是入心的铭记,也是伤痛的悲悯。家乡记录了我的半生经历,构筑下我生命的基底,离开她,我就如同断奶的婴孩,失群之孤雁,无所适存,四顾茫然,游移不定。     

有人认为“家乡”和 “故乡”应该区分开来:“家乡是地理意义上出生的地方,通过一条路就可以找到;而故乡是一个心灵深处的所在。家乡需要我们离开,到了远方,获得了认识她的能力,再把她重新捡拾起来,然后她才成为故乡。      

读书行走大半生,我才把家乡由地理的物质升华为精神的家园,唯物的家乡变成唯心的故乡,我与世界共同拥有。从家乡出发,面前就有还乡或走向世界两条路,我随人们向前,将还乡当作临时歇息,在记忆和乡愁中稍事喘息,又匆匆赶路而去。人们时而抛弃家乡,迷失故乡。认不出空间和精神天人合一的那片天地,被物欲金钱裹挟只是“在路上”疲于奔波,忘记返回“本源的亲近”,成为身在故乡的陌生人。如不走不动,家乡仍在心里身上,但人却浑然无知。有人千里迢迢在家乡尘埃落定,最终又转回我身旁,在我的一些文字中发现了新的闪亮的故乡。


我如今就是驱动双脚往返于家乡与故乡,践履海德格尔“诗人的天职就是返乡”之箴言。具体而言,就是荷尔德林认为的,应该依靠美学、艺术和诗歌去回归故乡。我一只脚去继续实践体验,另一只就是典籍阅览;用记忆微光照亮灵魂归途,从碎片化的回忆中捡拾土地上撤落的麦穗,从似曾相识中受到启发。同时携带着对家乡的所有情感,越过'田园将芜’的景观化呈现和浅表性抒情,在乡土的粗粝处触摸生命的疼痛,以悲悯的情怀谱写农民的悲歌。爭取能在荒凉和朴素中看出辉煌和诗意来。一步一步接近故乡,书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