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心读书

 久熬必成 2022-08-30 发布于贵州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和“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超越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都属于人的基本需求,可以称为“匮乏性需求”,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超越需求属于高层次的需求,也可以称为“成长性需求”。

        今天,对于相当一部分中国人来说,种种“匮乏性需求”早已得到了满足,可当这些需求被满足之后,中国人却失去了方向,不知道生命力该往何处挥洒,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匮乏性需求”的过度膨胀,必然导致“成长性需求”的极度萎缩。在今日中国,不要说我们已经很难看见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人,就算是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也已渐渐从大多数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消失了。

        以人均年读书量为例,调查显示,全世界人均年读书量最大的是犹太人,每人每年读书 64 本;俄罗斯 每人每年读书55 本;日本 每人每年读书40 本;美国每人每年读书 21 本;法国每人每年读书 14 本;韩国每人每年读书 11.9 本;中国 每人每年读书4.35 本。数据是枯燥的,但中国人不爱读书显然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犹太人读书最多,收获也最多。以诺贝尔奖获得数为例。据统计,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世界上的人0.3℅的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

        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不久,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董事时,母亲都会问:“假如有一天你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会抢救什么?”当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时,母亲会严肃地告诉他:“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应该抢救的是书!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因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即使在乞讨,他们的身边总会带着每天必读的书。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 

        犹太人的格言是:宁可变卖所有东西,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为了娶到学者的女儿,不惜失去一切;假如父亲与教师同时坐牢,又只能保释一个,那就应该先保释教师。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