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讯精密为谁造车?百亿汽车豪赌尚欠“好车”

 智物科技评论 2022-08-30 发布于北京

王来春在电话会议中反复强调,为别人造好车。问题是,奇瑞汽车和立讯精密显然都没有能力定义和设计一辆“好车”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果链龙头”的身份逐渐褪去光环,成为压在国内供应链厂商的身上的沉重包袱,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等公司开始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立志改变“营收不盈利”的局面。

后知后觉的立讯精密更是“一步到位”地选择开辟电动车ODM业务。

2月11日,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与奇瑞旗下多家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同奇瑞新能源组建合资公司,从事ODM平台开发和整车的组装。同时,双方还在股权上完成捆绑,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购买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股份7.87%和奇瑞新能源6.24%股权。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立讯精密打算下场造车时,2月13日,立讯精密召开电话调研会议。公司董事长王来春称,立讯精密不造整车,而是协同奇瑞新能源开拓为别人造好车的ODM业务,志在抓紧机会窗口拼劲全球领先的Tier1(一级供应商)。

这番表态,与华为公司多次强调的,“华为不造车,要帮车企造好车”的论调接近。但与华为相比,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里积累甚微的立讯精密,能够为车企带来多少帮助?华为汽车赘婿,小康股份和长安汽车的路径博弈

立讯精密、华为公司的心志不言自明。传统能源车向智能电动汽车的世纪转型,背后是万亿产业的升级机会,自以为聪明的打法是,自己去卖水,让新势力去辛苦淘金。

王来春的果链传奇之后,开启另一个主题

问题是,放眼望去,除了特斯拉之外,哪家车厂真正研发、设计出来了“好车”?制造,似乎是如今最不重要的任务。

颇为有意思的是,过去数月当中,市场传闻,华为将会与某些代工厂合作,解决小康股份的制造不足难题。但是,有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公司高层完全不看好汽车行业当下的代工模式。理想、小鹏等新势力在内,也在培养自己的制造。

立讯精密究竟可以为谁而造?

果链难局,汽车豪赌不是最佳答案

在此前《苹果产业链的末路,蓝思科技为何熊路漫漫》一文中,《智物科技评论》曾经描述了目前国内苹果供应商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深度绑定苹果产业链,且在产能、产品开发上受到苹果的管控,果链厂商们的利润表现正每况日下。

而立讯精密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存在。

立讯精密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65亿元,同比增长42.42%,但是归母净利润只有16.00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5.28%,归母扣除非净利润更是下跌21.40%。

与此同时,立讯精密对苹果的依赖却愈发加深,2020年全年对第一大客户苹果实现销售进额达到638亿元,占比高达69.02%。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苹果对于上游供应商有着很大的话语权,立讯精密为满足苹果的生产要求,甚至不惜举债投入到研发和设备更新上。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立讯精密过去一年内的有息负债高达169亿元,公司的资产负债接近60%,比刚进入苹果供应链时高出40%。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立讯精密不改变当下对苹果的依赖,即使不考虑盈利问题,日渐增高的负债都可能让公司陷于万劫不复。

而当下热度持续升高的电动车行业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去年8月,立讯精密在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高压、大电流等汽车电源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汽车线束、电子模块等产品服务方面业内领先。旗下客户有长城、众泰、宝马,以及奔驰等品牌客户。

但汽车业务在立讯精密的营收占比并不高,2021年半年报显示,其主营业务中汽车相关产品销售额占比仅为3.68%。这一次通过与奇瑞的联姻,立讯精密算是正式进入电动车行业的主流视野。

当下的奇瑞,也急需一个合作伙伴来改变目前“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2021年,奇瑞集团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7万辆,同比增长144%。从数据来看,奇瑞去年的表现堪称优秀,但需要说明的时,这9.7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大部分都是售价2.99-4.39万元的奇瑞冰淇凌系列。

相比之下,销量基本持平的小鹏和蔚来,其主力车型的售价均上探到20W-40W价位。奇瑞以超低价格获取市场的方式,更大程度上是在“赔本赚吆喝”。

此时的奇瑞迫切需要一家资金充沛且熟悉代工模式的厂商来赋能。而双方合作的基础就是对于未来电动车行业内代工模式的判断。

立讯精密急于摆脱果链难局,而奇瑞汽车则需要变现自己的汽车产能。两家各怀己任的产业链公司各有优势,但问题是,现在看来两家公司都无力设计一辆真正的“好车”。那有能为谁而造?

“四个轮子的iPhone”,立讯精密等待iCar

代工厂进入电动车领域并不算什么新闻,相比之下,立讯精密的动作甚至算是有些迟缓。

早在2015年,富士康就和腾讯、和谐汽车成立了合资公司(即后来的拜腾),打算进入整车制造行业。彼时的郭台铭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能造iPhone,为什么不能造电动车,电动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而已。”

可仅仅在一年后,富士康就引股权问题和产品开发的困难退出了拜腾。

不过,郭台铭并没有放下造车的雄心,2020年又分别与克莱斯勒和吉利成立合资公司,但却都没有了下文。

为什么开创代工模式的郭台铭却在电动车行业中屡屡碰壁?其原因在于,失去终端厂商指导的富士康,根本不清楚该怎样造出一台合格的电动车。

在给苹果产业链代工时,富士康根本不需要考虑产品开发问题,苹果会仔细考察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给富士康指定上游供应商,同时为后者供技术支持,以提升生产效率,甚至能够提供资金支持,为其建设产线,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富士康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产品良率问题和产能供给问题。

当下汽车行业最大的难题,不是制造

但在电动车领域,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够给代工厂提供如此细致入微的指导。

实际上,如今的电动车厂商与代工厂之间已经出现了脱节,前者也逐渐意识到了特斯拉坚持自有工厂的原因。

2020年,小鹏与海马汽车分手,在肇庆开工建设第一座自有工厂,去年上市的明星车型小鹏P7成为小鹏肇庆工厂的第一批下线产品,与此同时,理想也收购了力帆汽车的造车资质,迈出了自建工厂的第一步。

就连一项对代工模式深信不疑的蔚来,也于去年开始在全国各地谋划自建工厂。经过多年的发展,造车新势力们逐渐意识到了自建工厂的优势。

一位资深从业人士曾经描述过特斯拉的制造优势:“单独来看,特斯拉工厂的零部件看起来质量并不可靠,但组装在一起就是一辆合格的汽车。”

对于立讯精密而言,这些年为苹果代工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似乎并不是车企们所需要的。

当然,立讯精密进入ODM赛道也有着基于自身的判断,那就是业界关注度最高的苹果汽车。

早在2016年,库克就曾公开表示,未来会通过代工模式生产“Apple Car”。2020年,韩媒Business Korea曾发文爆料称,苹果正在考察现代的产线,该文发布当日,现代集团的股价随即上涨20%。自此之后,苹果还先后与戴姆勒集团和宝马传出绯闻。

但如果立讯精密真的是在为Apple Car的到来而提前做出准备,它将不得不面临两大问题。“iPhone杀手”终至,库克的最后一战?

其一是苹果对于传统车企的信任,尽管这些车企在电动车研发上积累较少,但在质量管控上可谓是得心应手,这也是苹果最看重的一点。而且目前全球车企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如果非要选一家代工厂,初出茅庐的立讯精密胜算恐怕并不大。

其二是苹果汽车发布的时间节点,可能远远晚于此前业界的判断。一向勇于预测的《经济学人》认为,苹果将在2025年发布第一款电动车。但是,与库克和苹果公司交好的Bloomberg记者Gurman认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他认为,库克任内不会推出iCar,按照外界的预测,库克将会在2025年开始其交接计划。

苹果之外?理想汽车、小鹏都在各自寻找自己的产线,似乎有意开始自主制造计划。华为公司则深度绑定了与小康股份的独家运营合作。其余新势力,面对特斯拉多少有些不堪一战。

立讯精密的百亿汽车豪赌,还欠一辆真正的好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