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明敏 | 抗日战争中的“985”大学

 锦绣文萃 2022-08-30 发布于江苏


刊头题字 | 本平台顾问:曹桂明
抗日战争中的“985”大学

文/张明敏

本文重点浅议当今中国三十九所“985”大学在抗日战争中始终保持的民族气节,文化自信,读书救国,救国读书一段苦难却辉煌历史。

最具特殊性、代表性的是,清华、北大、南开三所一流大学,在1937年至1946年,组成当时中国大学中的航母,以“刚毅坚卓”为校训,从文化中心的北京、天津徒步行军三千里迁移到相对安全的昆明。当年,昆明人口只有十五万,半文明状态。

(西南联大校训)

正因为三所大学的入驻,迅速提升昆明文化品味,城市向现代文明快速发展,三所大学组成西南联大,云集国内一流师资,在破庙、祠堂、牛棚、草舍里,西南联大师生同仇敌忾,咬紧牙关,读书、科研、其取得科研成果,并肩美国哈佛,一直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西南联大在八年抗战中,三次大规模踊跃参军,直接上战场杀敌,校长梅贻琦带头送独生子、女儿参军参战,在最危险的驼峰航线上,联大学生驾驶飞机,血洒长空。联大师生充分发挥自己知识优势,担任了援华美军一半的翻译任务。

在1944年9月政府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工科学生参军,驾驶坦克,开出国门,投入缅甸战场上,第一次发挥出科技就是战斗力。联大学生开着自重36吨美式坦克猛撞日军自重15吨坦克,一扫心中积怒,令国人吐气扬眉。

祖籍吴江的西南联大工科学生张越鹏和南京大学前身的中央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在读学生,组成抗战历史上学历最高的中国坦克乘组,只用29天就完成原定六个月的训练任务,让负责训练的美军教员惊讶不已,文化程度高,英语流利,使张越鹏如虎添翼,驾驶M4坦克,在充分后勤保障下,杀向日军,过关斩将,美军武器和日军武器上巨大差距立刻显示出来,武士道遇上暴风雨一般的重机枪扫射,日军如同麦子遇到收割机。

前几年,已九十五岁的张越鹏在吴江家中接受笔者采访时,回忆战场杀敌,眼中还闪烁一种快意、自豪。

老人沉痛追忆,1938年台儿庄大战时,中国士兵,第一次在战场上遇到日军轻型坦克,七八吨重,坦克喷出机枪子弹,横扫中国士兵,杀红眼的中国士兵,心气方刚,跃出战壕,手持砍刀,砍向坦克,让日军坦克碾压成肉泥,落后必定挨打。

没想到仅仅不到七年时间,中国大学生士兵驾驶先进坦克,如同冲进无人之阵,猛烈撞击日军轻型坦克,以压倒一切之势、雪耻、吐气扬眉。

西南联大在八年抗战中,培养出李政道、杨振宁两位中华民族首获诺贝尔大奖得主。中国两弹一星工程中,邓稼先、朱光亚毕业于西南联大,他们是两弹一星中最关键的领军人物。

新中国成立后,首批中科院院士,总人数区区几百人,西南联大毕业生占了172席。

西南联大为改变云南教育落后的状况,开办了师范学院,大力培养云南师资力量,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解散,南开大学回迁天津、北大、清华复原回北京,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在昆明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沿用“刚毅坚卓”四个大字为校训,保存西南联大之血脉、根基。

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战中,几所大学合办一所大学获得空前成功的个案。同样,由八所大学合并的西北联大,开办不到两年就分道、散伙、藉藉无名、退出历史舞台。

西南联大能办学成功,原因众多,但关键在于有一个杰出、无私奉献的校长梅贻琦。

梅校长是清华百年历史中的传奇,无数事业证明百年清华、最杰出的校长是梅贻琦、蒋南翔。

梅贻琦之清廉、无私,影响清华几十年。1938年,西南联大刚在昆明落户。西南统治者龙云,对西南联大从各方面百般支持,云南是个穷地方,要接纳西南联大,困难巨大,但是龙云从云南长久发展大格局出发,倾云南所有,特事特办,支持西南联大。龙云十分敬佩梅贻琦,两人私交很厚。龙云小儿子很想考进西南联大读书,因为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是中国之最。

然而,虽处逆境,百废待兴,西南联大依然严格把关。龙云的小儿子考试只差几分,龙云让秘书出面找梅贻琦说情,但被梅贻琦一口谢绝。龙云十分不爽,后来龙云反而更加敬佩梅贻琦,原来梅贻琦女儿梅祖芬考西南南大只差一分,让梅贻琦本人下令给教务处,不让女儿上西南联大,梅祖芬改上云南大学。

无独有偶,新中国成立后,最高法院院长沈钧儒的孙子报考清华,只差几分,有人找到时任校长蒋南翔说情,被蒋南翔一口拒绝。同时,清华建筑系创办人梁思成、林徽因女儿梁冉冰也只差几分,同样被蒋南翔回绝。

说回梅贻琦,1948年,梅贻琦赴台湾创办台湾清华大学,当时梅贻琦掌控美国庚子赔款退回中国的基金使用权,数目巨大,但梅贻琦本人病重住院,从不动分文公款,借债治病,他去世后,清华基金账本枕在头下。令人回忆,当年任西南联大校长一些往事,梅贻琦眼镜破碎,两个月都配不起一副镜片,其夫人韩咏华为贴补家用,自己磨粉做糕,上街叫卖。而且梅贻琦不让她到西南联大校舍附近去卖。

到了1943年,政府发不出经费,为了让西南联大学生有口粥吃,梅贻琦下令,将校长办公室屋顶铁皮揭下来出售,换点米钱,烧粥给学生吃,共甘共苦。

同样甘苦的数学家华罗庚,在物价一日三涨,入不敷出,拖家带口,只能租农舍栖身,矮楼上不足二十平方,华罗庚夫妇带四个儿女挤在一起。

矮楼下是房东养牛之处,牛身上一痒,就在木桩上摩擦止痒。这时,由于房桩晃动不停,楼上就不得安宁。在如此逆境中,华罗庚还取得世界数学研究上突破性成就,还被美国、英国邀请出国讲学。

在1950年,华罗庚放弃海外优裕生活科研条件,回国参加建设。他途经香港,发表“我相信中国”声明,讲了一句经典,“子不嫌母丑”——石惊起千重浪。在英国已风生水起的程开甲,在反复思考下毅然决然踏上回国之途,在南京大学开办金属物理专业,为新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提前培养尖端人才。

程开甲在南大执教十年,后被周总理点名参加两弹一星工程,担任技术总指挥,参与三十二次地面、空中、地下核试验,培养出十位两院院士、四十一位科技少将、中将。他亲手培养的林俊德少将,是中央军委要求全军连以上单位挂像的新时期楷模。

那么,是谁培养了程开甲?是浙江大学,是常熟人王淦昌,程开甲在浙江大学读物理,老师王淦昌影响了程开甲一生。

如果说清华最优秀的校长是梅贻琦、蒋南翔,那么历史上的浙江大学最杰出的校长是竺可桢。

竺可桢受命于抗日烽火熊熊燃起的1937年,困难当头,此时的浙江大学,师生不足一千,人心涣散,急需一位校长收拾残局,于是找到众望所归的竺可桢。而竺可桢认为自己没管理大学的经验,坚持不任浙大校长,然而,当局认为浙大非要有竺可桢这样德高望重的大科学家执掌,才可能把一盘散沙聚成中国一座学术宝塔。

在几次推辞不掉的情况下,竺可桢只答应临时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为期一年。当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之后,时值抗战爆发,浙江大学从富庶的杭州,一路艰难迁移,几经周折最终落脚贵州山区湄潭县,湄潭县在当时处于农耕状态,穷山恶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当地矿产丰富,水力资源充沛。

浙大师生在竺校长带领下,安营扎寨,边读书边勤工俭学,物理学家出生于苏州常熟的王淦昌,还买了奶羊,上完课后,边放羊边看书,几次因全身心钻进书本,而把羊放丢了,学生们帮先生四处找羊,传为佳话。

正因为浙江大学将先进的科技带进湄潭之后,湄潭开始发生巨变。慢慢建起中国化工原料基地,陆续生产出当时中国抗战事业急需的各种化工原料,尤其是黄色炸药,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逐步将湄潭从单一的农耕经济模式向现代工业转型。

竺可桢校长是临危受命,当浙江大学校长一干就是十三个年头,将浙大从一只小船在惊涛骇浪中,逐步发展壮大成一艘巨轮,被海外誉为中国东方剑桥大学,跻身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前几位。

1937年,中日淞沪开战。大上海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时,同济大学奉命迁校,方向是四川大后方。同济大学派出得力人员,沿长江四处寻找合适之地,几次碰钉子,而此时,战火蔓延,火烧眉毛。

同济师生一筹莫展,这时,柳暗花明,在宜宾城郊,长江之畔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水陆大码头,名叫李庄,号称千里长江第一镇,镇上有个极有号召力的乡绅,曾参加过北伐军,见过大世面,有大格局,更有爱国赤子之心,乡绅深明大义,据理力争,发动全镇大户人家,集体立誓,接纳同济大学落户李庄。并表示向同济大学免费提供衣、食、住、行,当年李庄向同济大学所作出的庄重承诺,今天被李庄政府做成灯箱。一入夜,华灯初放,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1938年,李庄人民万人空巷,欢迎同济大学师生入住李庄热烈场面。

同济大学一入住李庄,立刻在镇核心街道拉起电线杆,支起电话线,从此李庄进入现代文明社会。

同济大学医学院在李庄开设医院,为李庄人民提供医疗保障,学生剧团经常上演爱国主义题材话剧,李庄变得风生水起。

原来闭塞的李庄,仿佛打开天窗,与文明、科技接轨。由于同济大学的落户,中国建筑学科的领军人物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带领团队来到李庄,开创中国营造学社,不久,国民政府直属的学术研究单位,中央历史语言研究所也搬迁到相对安静、安全的李庄,千年古镇变成文化重镇。李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中一个重量级学术阵地,直接带动了李庄经济起飞,改变了李庄文化基因。

至今,李庄还享受同济大学红利,每年世界各国学术会议,指定非要到李庄召开,全国各地大学学建筑专业的,必到李庄这个圣地参观学习。因为中国建筑学科起源于李庄。

一所大学给当地带来巨变,首先是气质,文化品位,其次才是经济。1938年前,李庄仅仅只是长江边上一只普通码头,而同济大学的落户,看得见的变化就是街上有路灯,生了病,有同济医院,小孩上学了有洋学堂,街上破天荒地有了公共厕所,邮电局、电报局纷纷开办起来,来自海内外的书刊不断寄至李庄邮电局,李庄离世界并不远。

同济大学西迁李庄,改变了李庄,西南联大西迁改变了昆明,使原来只有15万市民的昆明从文化落后、经济萧条逐步提升自身品味,咖啡馆、西餐厅、外文书店,雨后春笋……

当下,举国在为增强文化自信而努力,我们以不忘初心来重温85年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了保存国脉,当时中国几十所一流大学纷纷西迁,这也是一场真正的文化长征,从繁华地京津沪迁移到荒凉地西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但是,有民族气节的中国学者、学子以“刚毅坚卓”为座右铭,读书救国,救国读书,向历史交上了答卷!

作者简介

张明敏,男,上海嘉定人。军事历史研究者,大型活动策划者。

END

特邀顾问 | 张奎高

顾      问 | 曹桂明

策      划 | 汤红波

总      编 | 王   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