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语电影:《隐入尘烟》,翁子光的力荐,与残酷尘世的复刻

 唐泪 2022-08-30 发布于四川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很巧合。

此前因为关注电影《风再起时》。

看到过翁子光导演推荐这部《隐入尘烟》。

他的推荐很简单。

十个字,“请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并放上海报。

小成本现实题材电影。

一向不太可能得到太大的关注。

除非题材特别独特,或者宣发尤其强势,并有强大演员阵容相助,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引发了现实共鸣,进而引起跟风观影,那就是另外一种情状。

武仁林和海清,主演了这部《隐入尘烟》。

海清一向极有态度和热忱,兼具深厚的表演功底。

武仁林则并非职业演员。

其他路人皆一闪而逝,令人难以记住面目。

当然这本身就是导演刻意为之,他并不需要丰富的群像来为电影添砖加瓦。

导演是李睿珺。

翻看他的作品就知道,这不是一个商业型导演。

他的视线在城市与乡野间交错,始终关注人性的表现与挣扎,不断思考、不断呈递。

从2007年踏足影坛迄今,总计导演了包括一部公益亲子片在内的六部电影,得到的嘉许是巴西利亚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第5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奖、第1届柏林华语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和第18届北京影视春燕奖最佳新人奖。

此外在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釜山电影节及东京电影节都得到过提名,也在香港国际电影节获得过HAF“剧本发展”大奖。

而这个奖,似乎翁子光的《踏血寻梅》也曾拿过。

两位导演另有一个相似的地方,也即都拥有自创剧本的能力,电影皆为自编、自导。

深度与思考,是他们这种类型导演的特征。

这种类型电影,会有很多观众愿意看吗?

七月八日上映,同天对手电影是刘青云的《神探大战》,以及上映多日的《侏罗纪世界3》和后劲十足的《人生大事》,而这部《隐入尘烟》的首日排片仅2.3%,首日票房34.93万,而《神探大战》的首日票房百倍之。

其后排片在本就惨淡的基础上日渐减少,一直在1%上下沉浮,最低处甚至下探到0.4%,但票房绝对值却一直稳健甚至逆势走高。

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在经历了《外太空的莫扎特》以及《独行月球》、《明日战记》、《遇见你》、《我们的样子像极了爱情》、《猪猪侠大电影:海洋日记》、《猎屠》、《断·桥》、《新神榜:杨戬》、《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等大大小小、强强弱弱对手的“轮番碾压”,《隐入尘烟》的票房却愈走愈强。

上述任何一部提及和未提及的电影,排片都要远远超过这部《隐入尘烟》,但迄今为止,它仍在即时票房榜的前几位,同期的大多数电影都被它远远抛下。

而因为这部电影,联想到了那部破五十亿票房的《你好,李焕英》。

如果说因为《唐人街探案3》的口碑崩盘,又因“母女亲情”打动观众的《你好,李焕英》值得五十亿票房,那么这部《隐入尘烟》毫无疑问应该值得更多嘉许。

而就目前的趋势来看,如果给它足够的排片支撑,或将创造一个影史奇迹。

无它,人谁生而无情?

西北农村。

年过五旬而尚未娶妻的马有铁,寄居在被弃置的空屋,守着一头毛驴度日,残疾而患有疾病、无生育能力且不能做重活的的曹贵英,经过介绍和安排,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而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其实或可以这么说一句,绝大多数是难以想见和想象的。

导演采用了一种完全纪实和记录的手法,或者说电影除了剪辑的详略外,基本上就是复刻了真实的生活,只是如果你真的深入现实,可能还会找到更多琐碎的细节。

但电影已经交代得非常清晰。

从一言不发,到彼此逗笑,从春耕、夏守、秋收,到扶持、依偎、守候与怄恼,暴雨、泥巴、游鱼、小鸡、水渠,村头的老妇、小镇的商贩,隔壁的电视、廉价的大衣,导演将这些生活的细节一一裁剪、抚顺并渐次呈递。

她说,「我咋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家,能睡在自己的炕上。」

他说,「等秋天苞谷掰下来卖了,赶在过年前给你买个大电视,完了,把你领到市里的大医院里,找个大夫好好给你看看。」

她说,「长这么大,我还没去过市里呢。」

他说,「我也没去过,等我们去了美美的“浪浪。」

两个人笑着,在自己一手一脚搭建起来的泥巴房子里,墙上的门窗是从那些废弃拆掉的房子里捡的,房顶的芨芨草是用自己磨的面粉与村民换的。

但生活总是有残酷一面。

很多憧憬与未来,不一定来得及到来,而意外总是不可逆料、无法躲避。

导演以一种极其克制和冷静的叙事手法,讲了一个残酷而真实的故事,所以这是一部让人感受到疼痛,也会扼腕与唏嘘的电影。

但鉴于电影艺术的多样性,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倾向的方式。

比如太过纪实的手段,会不会因之就欠缺一种更深层的触动和思考?

电影完全过滤掉了任何煽情。

但反过来讲,电影中有两个点是一定可以做更艺术化处理的。

其一是曹贵英落水,当时旁边是有村民的,却最终溺亡,但这里其实可以穿插一些回忆的细节剪辑,比如不甘、绝望与留恋。

还有就是片末的处理,对于个体而言,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不求同日而生,但求死后同穴。

他们的相遇,其实近乎奢望变成了现实,所以才会有那般刻入发肤的珍视与珍惜,进而以全部身心去呵护,从而抵达了心灵的“幸福”层境,而这一点,其实有无数人求而不得。

而正是因为强烈的情感,马有铁选择了追随曹贵英而逝,这个结局其实没有问题,且尤其符合人物命运的逻辑,“爱过知情重”,已了无遗憾。

若略作延展处理,会不会有更深刻触动?

一家之见。

电影本身已经极好。

有人说,海清在“演”。

更说什么,「对她来说,是她从影生涯的一个别致点缀,仅此而已,对于那片土地的生活,她不可能扎根去活着,她只是一个路过且咋咋唬唬的看客。大声说她试试也行。」

觉得很好笑。

人确实可以有批判精神。

但不应该无厘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