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丨陈雪:读懂了粗暴又坚韧的父亲——读梁晓声《致父亲》有感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2-08-30 发布于山东

■书籍名片

书名:致父亲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与天然就懂得母爱不同,读懂父爱似乎需要一段漫长的历程。

最近读梁晓声先生的新书《致父亲》,不禁心潮翻涌,书中所写的那些粗暴专制的父亲是那么熟悉,因为我的父亲也是如此。

梁晓声的父亲极其粗暴专制。他的大哥品学兼优,一心想读大学,可他父亲坚决反对。他哥哥瞒着父亲考取了大学,而他父亲得知真相后,给他哥哥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老大!你太自私了!……有朝一日你当了工程师,我也不会再认你这个儿子!”

这封感叹号满布的家信把大哥压抑在心底的愧疚一下子激发出来,致使他精神崩溃。而哥哥的精神失常也成为全家人永远的痛。

梁晓声朋友的父亲是玻璃匠,他依靠为人划玻璃艰难养育孩子,脾气暴躁,性格专制。

一天,玻璃匠回老家办理祖父的丧事,一再交代朋友不要碰玻璃刀,可朋友很好奇,忍不住拿出玻璃刀跟小孩炫耀,果然弄丢了钻石。朋友惧怕他父亲,想办法粘上一粒碎玻璃企图蒙混过关。

玻璃匠后来给人划玻璃时,一下子就发现了异样。让朋友意外的是,他竟然没有痛打他,甚至以后脾气也变好了。

本书中描述的几个父亲都暴躁专制,他们能吃苦,省吃俭用,工作不惜力气。

他们也爱孩子,但因性格原因,他们会一言不合打骂孩子,丝毫不考虑孩子委屈不委屈,能不能承受,他们让孩子惧怕不敢靠近,给了孩子很多伤害。

孩子们偶尔感受到一次来自父亲的关心,就觉得是得到了天大的抚慰,父子之间心理距离很远。

这样的亲子关系在那个年代、甚至这个时代都不算少见。不会爱,是许多父亲的缩影。

梁晓声说:“父亲是我想要报答而无力报答的恩人。”这样的认识是他成人以后才有的。

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与生活的交手越来越深入后,他越来越真实地体悟到生存的艰难,也终于懂了父亲的难与苦,刚与强。

他的朋友也是在尝到生活的利刃后终于懂得了父爱。

年轻时,我们不懂生活,因此不懂父亲。我们容易记住他对我们的伤害,却不深究父亲背负着什么。

生活的重压把父亲的温情挤压得细若游丝,他一次次以血肉之躯撞击生活,以至于血肉模糊,最终结了厚厚的粗暴坚硬的壳。

我们又怎么能苛责父亲呢?他一睁眼全是依靠他的人,他又能依靠谁呢?况且他也只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啊。

我一次次重温这本书,心一次次沉重而愧疚。那些父亲不仅是文中人物的父亲,也是我的父亲,更是无数人的父亲。

如今我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经历了生活的重重拷打,终于读懂了父亲,也读懂了人生的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一种责无旁贷又义无反顾的承担,而每一个父亲都是背负人生意义的人,他们背上扛着泰山般的重担,那是责任、是爱、是牺牲……

作为子女,谁又能回馈父亲高于他们对我们的爱呢?确实,越大越懂得,父亲是我们想要报答却无力报答的恩人!

或许,多陪陪日渐衰老的父亲是我们能给他们的最大的安慰吧。

念及此,我又一次想起来我的父亲,那个随岁月流逝而日渐和蔼的老头,我想多回去看看他,告诉他,其实,我很爱他。

(已载8月30日《德州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