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提倡的“静坐”做什么呢?

 江夏心学 2022-08-30 发布于福建

2022-8-30摘于馆藏《王阳明:何为致良知,如何致良知》

王阳明提倡的静坐并不是一无所知,如佛道两家一心要去掉外面的影响,静坐能收一时之功,如果误而入于枯寂或流入玄妙中者,则不能致良知。刘君亮要在山中静坐,王阳明曰:“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汝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静坐时必须做省察克治的功夫,省察克治的功夫就是没有间断的时刻,如同除盗贼,要有彻底杜绝的决心。“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省察就是不管有事无事,都要自觉地自我反思、内省。省察的反思可以使自己始终处于先天道德法则的监督之下,通过道德自律使自己的意志、语言和行为与先天至善的良知始终保持一致。王阳明说:“良知愈思索愈精明,若不精思,漫然随事应去,良知便粗了” 。

而且王阳明强调“事上磨炼”,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人须在事上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