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奇藏家周英华:明星艺术家,都为我画过肖像

 颐源书屋 2022-08-30 发布于云南
图片周英华与安迪·沃霍尔《无题》近照

“你能听得懂上海话吗?”已经在国外辗转了大半辈子,如今83岁的周英华,中文里已经带了些口音,却依然能听出他浓浓的思乡之情。

传奇京剧大师周信芳之子周英华,念过英国圣马丁学院,画过画,做过建筑设计,拍过电影,最后还因为他经营的中式高端连锁餐厅“Mr.Chow”让他成了家喻户晓的 “华裔厨神”。

图片周英华与让-米歇尔·巴斯奎亚,《周先生的画像》

图片周英华在工作室创作
安迪·沃霍尔、大卫·霍克尼、让·米歇尔·巴斯奎亚,这些现在如雷贯耳的艺术家都为他单独画过画像。“可以说,我认识所有的名人。”周英华跟我们开玩笑说。
他还收藏了众多的艺术品、古董,是圈内有名的藏家。

停笔50年后,他甚至开始重新走上职业艺术家的道路。我们与他连线的那天,继北京2015年UCCA个展之后,他的最新个展“一气呵成”的开幕式,不久前刚在苏富比的迪拜空间落幕。“艺术是我年轻时候的梦想,它始终在召唤我。”他说。

图片

图片周信芳和子女们的合照

被抱在怀中的小男孩就是周英华

“我的中文名叫周英华,有两种解释,第一,我在两个国家长大,中国和英国;第二,'英华’可以被理解成'中华的英雄’,这两种解释,我都很喜欢。”周英华说。
作为著名京剧大师“麒派”京剧的开创者周信芳最小的儿子,周英华小时候就特别有表演欲,甚至连走路的姿态都在模仿京剧演员,“那时候我总是想跟随我父亲的步伐,成为一名京剧演员。但这一切在我13岁的时候被打破了,我从上海来到了英国伦敦。”
周英华在13岁那年被母亲——沪上有名的富家千金裘丽琳送去了英国的寄宿学校,从前在法式大洋房中前呼后拥的小少爷变成了一个初来乍到不认识一个英文字母的“Nobody”。
他因为从小患有哮喘,从来没有上过常规的学校,巨大的文化差异给孤身一人来到异国他乡的周英华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让他感受更深的,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西方世界几乎令人无法忍受的种族歧视。

图片周英华,《无题》,1962年

图片周英华,《自画像》,1959年

“在当时英美国家的教育中,所有人的观念都是中国人是所有种族中最底层的人,文化也是最底层的。我当时是非常愤怒的。我出生在一个充满了文化氛围的家庭,这种歧视对于我来说,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和戏剧性。因此我决定了,要用艺术表达自己。”

从英国的寄宿高中毕业之后,他考上了圣马丁艺术学院学习摄影,又在汉默史密斯建筑学院学了两年建筑设计。之后1957年到1967年,整整的十年时间里,他一直持续艺术、设计创作,却始终籍籍无名。因为在当时的西方社会环境,一个黄色面孔的亚洲人是没有办法在艺术界取得成功的。

图片打扮时髦的周英华在最初的Mr.Chow餐厅,1968

直到28岁那年,他终于抓住了机会,在伦敦哈罗德百货的骑士桥商业区开了第一家“Mr.Chow”中餐厅。这成为了他扭转人生的“金钥匙”。

“在我心里,中国的京剧和餐饮文化是可以征服世界的,但在西方人的眼里,中国人却只能开廉价餐馆和洗衣店。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把餐厅作为宣传中国文化的空间,让西方人知道,中国人,中国文化是值得尊重的。”

图片伦敦哈罗德百货附近的第一家Mr.Chow餐厅

图片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的Mr.Chow餐厅,顶部巨大的可动雕塑为《月亮》,是周英华亲自设计的

图片位于美国迈阿密的Mr.Chow餐厅

也正是在这个餐厅里,周英华开始了他里程碑式的收藏之路。Mr.Chow作为一个中国餐厅,却用了纯西式高级餐厅的装修,所有的服务员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没有嘈杂的环境,没有充满油垢的餐桌,在兼具欧式和现代先锋的餐厅里,有独一无二的北京烤鸭、拉面表演。
“我把餐厅变成了剧院,所有的社会名流都慕名而来,我的餐厅就这样在几乎不可能的生存的环境里存活了下来。当时的一些艺术家还会拿画来抵扣餐费。”周英华回忆说。

图片

图片彼得·布莱克(Peter Blake) 《弗里斯科·王与劳伦佐·王,及野人周英华》,1966年

图片悬挂在Mr.Chow餐厅中的《弗里斯科·王与劳伦佐·王,及野人周英华》

当时,Mr.Chow餐厅是一个社会名流必须打卡的地方,艺术家、电影明星、皇室成员、时尚设计师、政治家、商界人士、体育运动员……几乎每一位名人都来过这里。借此机会,周英华认识了许多20世纪的名流和艺术家。
同时,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最先锋的波普、涂鸦艺术家们,在他们并不出名的时候,就邀请他们来替他画肖像。“你要知道,在1960年代,肖像画是非常落伍的。”他收到的第一张自画像作品来自于波普艺术的先锋彼得·布莱克(Peter Blake)。
“我让他把我涂很黄很黄,就是为了讽刺歧视黄种人的社会现象。彼得把我画成了一个摔跤手经理,旁边的两个人都试图塞钱给我。这幅画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图片各路艺术家在MR. CHOW餐厅合影,纽约,1983年前后。画面中人物包括迈克尔·黑泽尔、阿尔曼、朱利安·施纳贝尔、大卫·霍克尼、安迪·沃霍尔、约翰·张伯伦、肖恩·豪斯曼等

图片电影《巴斯奎亚》中让-米歇尔·巴斯奎亚(左一)的扮演者,与安迪·沃霍尔(左二)的扮演者在MR. CHOW餐厅合影,纽约,1995
从这以后,他开始在当时他喜爱的艺术家朋友中收集自己的肖像,让他们分别用自己独特的媒介和风格去自由发挥。
“我很高兴在1960年代选择了自己的肖像作为题材。让我特别自豪的是,在我的收藏中,90%当时不为人知的艺术家后来都成了业界的大明星。像安迪·沃霍尔,大卫·霍克尼,朱利安·施纳贝尔,吉斯·哈林,让-米歇尔·巴斯奎亚,丹·弗拉文等等。”
图片安迪·沃霍尔,《无题》,1984

现藏于安迪·沃霍尔博物馆

图片安迪·沃霍尔,《无题》,1984年

图片安迪·沃霍尔为周英拍的摄影作品

“安迪·沃霍尔为我做的这幅肖像,过程就好像我在点三明治一样。我对他说:'我不要颜色,我想要看到照片底片上那些像钻石一样的白点。’所以他就把肖像左半边做成了底片,右半边是洗出来的黑白照片。”
图片
吉斯·哈林《一碗翡翠面里的周先生》,1986年
图片吉斯·哈林(中),斯图尔特·皮瓦尔(左)和周英华(右),1985,摄影:安迪·沃霍尔
“吉斯·哈林(Keith Haring)给我画了一幅很有趣的'翡翠虾面’,这道菜也是他在Mr.Chow里的最爱。里面的我就是全身发绿的绿虾,很丑,但是你知道艺术中的丑和现实中的丑可是两回事。”周英华笑着说。

图片让-米歇尔·巴斯奎亚,《周先生的画像》,1985

图片周英华与让-米歇尔·巴斯奎亚在Mr.Chow餐厅

图片周英华曾经在洛杉矶的家中,中央悬挂的为让-米歇尔·巴斯奎亚为他画的肖像,如今他与前妻离婚后,不再住在这所豪宅中,图源:过往采访截图
“让-米歇尔·巴斯奎亚是我非常亲密的朋友,也是当代史上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他真的太棒了。我坐在那儿,他就在画布上画得很凶,根本就没有看我。画像非常有力,很个人化,充满了深刻的洞察力和爱,我很喜欢这件作品。”
图片大卫·霍克尼, 《无题》,1969年

图片大卫·霍克尼, 《无题》,1969年

图片朱利安·施纳贝尔,《无题》,1985年
“在这幅画里,我是半裸着的。朱利安·施纳贝尔把某种英雄的形象作为蓝本,给我画了肖像。他在1980年代开始用破碎的瓷盘子作画。你仔细看看,会发现这幅肖像里也有碎盘子,它们都是MR.CHOW餐厅的碎掉的餐盘。”

图片弗兰切斯克·沙拉曼特(Francesco Clemente),《周先生的肖像》,1983

图片
图片周英华与乌尔斯·菲舍尔为他定制的蜡
周英华也从来不忌讳拿自己开玩笑。他还请雕塑家,乌尔斯·菲舍尔(Urs Fischer)特别为他定制了一个比他真人还大了10%的蜡像,“在餐厅五十周年庆的时候,我把蜡像烧掉了,融化的'我’看起来非常有趣。”
图片肯尼·莎夫,《周先生的乐园》,1998
肯尼·莎夫(Kenny Scharf)则把周英华画到了他的“幻想王国”之中。“显然,我在里面玩得很高兴。”周英华笑着说。

图片爱德华·如沙,《周信芳》,1982

图片爱德华·如沙,《周信芳》(局部),1982
他邀请爱德华·如沙(Edward Ruscha)给他的父亲周信芳画了“肖像”,之所以用引号来表示,是因为画像上实际上就是这位京剧大师的中文大名,红底黑字,有种触目惊心的震撼感。

图片爱德华·如沙,《周先生餐厅洛杉矶分店》,1973

图片爱德华·如沙的《周先生餐厅洛杉矶分店》曾经被悬挂在周英华在洛杉矶的家

“爱德华给我画的那张画,是由不同的食物制成的,有酱油、蛋黄、蔬菜等等。”

图片著名的摄影师安东尼·洛佩兹(Antonio Lopez)为周英华拍的肖像

图片丹·法拉文(Dan Flavin),《无题》,1982
丹·法拉文与周英华的邂逅还有那么一点浪漫的色彩。“当时我坐在洛杉矶的一家餐厅里,我不知道丹·法拉文就坐在我旁边的桌子,他用钢笔画下了我的侧影。我正好走过他的桌子前面,他就问我想不想要这幅速写,然后我们就攀谈了起来。”
图片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 x Mr Chow》霓虹灯管
每一张肖像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画风个性,创作手法也大不一样。这一整个“肖像”系列的收藏大概有40多个作品,并且至今仍在继续。按照已故极简艺术家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书写的“周先生”字样定制的“Mr.Chow”霓虹灯管,现在就位于美国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的餐厅之外。
图片
图片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周英华热衷于收集Art Deco风格的艺术品与收藏级设计,在他当时的家中,上图右侧的旋转扶梯就是周英华自己的设计
“我的收藏之旅其实从我6、7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周英华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收集俄罗斯邮票,因为他们漂亮、色彩鲜艳。在他的观念里,收藏艺术品是一种学习和丰富自己的过程。他告诉我们,自己最近在收藏中国古代如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和古董雕塑,而他以前对这个收藏门类完全不懂。
他并记不清楚自己具体有多少件藏品,“可能有好几百件吧。藏品的数量对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我享受收藏的过程。”他认为展示收藏最好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大脑。“它可以锻炼人的记忆力,我时常在脑子里回想我收藏了哪些作品。”
图片周英华曾经在洛杉矶的家, Art Deco风格仍然是家中的主调,墙壁正中央的巨幅挂毯来自16世纪的比利时
图片房间中央悬挂的是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的波点画
“我从来不觉得收藏家买了作品,就等于拥有了它们。每一任的收藏家都只是它们暂时的守护人,我们能做的就是'照顾’好这些收藏。”
他认为,对于年轻的藏家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与充足的艺术知识储备。“对于艺术的看法当然是很主观的,但做出主观的判断之前,学习艺术知识和大量的观看是非常必要的。没有知识,你可能都没有办法去做出选择。”

图片

图片周英华与他的作品

图片“全球变暖”作品, 周英华工作室,2019

图片周英华,《无题》,2022

周英华在餐饮界叱咤风云几十年,名流朋友遍布世界,但他总是觉得不够。2012年,他终于重新拾起半个世纪前的画笔。功成名就,半生归来,他对于创作的激情与劲头依然像极了50年前那个睡在地库、一无所有的年轻艺术家。
“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回归艺术的时间,但其实我这一生中从未离开过艺术。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艺术家——不管是在经营餐厅,在拍电影,还是在当设计师的时候。”

图片

图片

“全球变暖”作品, 周英华工作室,2019

他的作品看起来一半像是雕塑,一半是绘画。他用了大量的金箔和银箔,还有打碎的鸡蛋、海绵、塑料手套、渔网、花瓶、浓咖啡等等日常生活中物体。把它们“扔”进一汪颜料当中,各色的颜料,似乎成了这些物品之间的粘合剂,把这些毫不相干的物品聚合在一起,构成了浮雕般的效果。他说一次性他可以用掉50加仑的颜料。
“我的生活是一个拼贴画,我的作品也是采用拼贴的形式,将各种东西放在一起。创作的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几乎就像按照菜谱做菜一样。我的工作就是在混乱中寻找某种和谐,就像'阴阳’一样。”
图片

图片周英华在工作室创作

在周英华的作品中,他用订书机去固定这些不同的材料,可能单单一件作品中,他就要用掉4000多个订书针。他还会用灼烧、砸、溅的方法让材料和颜料以一定的范围里呈现一种不稳定和不可控。周英华用火烧过的作品,在他看来,是有一种像皮肤一样的质地的。燃烧过后的灰烬往往和葬礼、死亡联系在一起。
图片

周英华,《无题》, 2022

图片

周英华作品细节

2015年,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周信芳诞辰120周年,他在北京UCCA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展览“为我父亲发出的声音”(Voice for My Father)。其中的很多作品都是对过往艺术家的致敬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应。
《超越白色杆子》就是与杰克逊·波洛克《蓝色纸条》的对话。特纳的《贩奴船》也是启发周英华的画作之一,他为此创作了《海上回想-1781》。
“特纳的画面其实是很暴力的,海面上还有血。1781是一艘运送奴隶回英国的船只,106名奴隶奄奄一息,奴隶主用锁链将他们锁在一起,让他们淹溺在海里,因为死去奴隶的保险金比卖掉奴隶来的更多。”

图片周英华,《四季》(春、夏、秋、冬),2018

《四季》的灵感来源于中国明代的《四季画》。“这四幅画都是跟自然相关的,看起来就像是中国的传统画。中国人面对自然的时候,总是很谦卑的。” 这种与他希望继承的父亲周信芳的“麒派”哲学与思想不谋而合。
与很多传统的架上绘画艺术家不一样,周英华更喜欢在平面上作画,而不是把画板竖起来。“我大概6、70%的时间是在平整的桌面上作画的。因为如果你总是垂直着去画,颜料和液体会往下滴水,而如果平面作画,颜料会呈现一种很特殊的状态,这种状态是独一无二的。”

图片周英华,《一气呵成 58》,2018

摄影:FREDRIK NILSEN STUDIO
图片“全球变暖”作品, 周英华工作室,2019
经过7年的持续创作,周英华的风格也在不断摸索中进化。他在7月于苏富比的迪拜空间的个展“一气呵成(One Breath)”,除了以往的半雕半画风格,还出现了比之前“轻”很多的作品。他抛却了很多沉重的历史性,从关注外界回归到了关注自身的内在变化。
“轻”体现在了两个方面。一是材料上,周英华开始在宣纸上作画,也不再只用非常厚重、浓稠的颜料,各种物品在画板上的堆叠;二是作品方式上,他就只用“一口气”的瞬间,就完成了整个作品。
图片周英华,《一气呵成 168》,2019

摄影:FREDRIK NILSEN STUDIO

图片周英华,《一气呵成 139》,2018

摄影:FREDRIK NILSEN STUDIO
“在中国传统中,不管是在武术中,还是在烹饪中,都很讲究 '一口气’。这么快的速度,你不能思考、不能说谎,甚至都不包含情感。一瞬间中发生的东西是内在的,就像魔法,充满了诗意。”周英华这样形容这次个展中新作品的创作逻辑。
艺术家、收藏家、设计师、商业奇才、电影明星……尽管已经有了如此多精彩绝伦的身份,周英华依然希望自己可以保持谦卑与真诚。

“我运气很好,在这个年龄还能追求自己艺术的梦想。我觉得所有艺术都是相互联系的,不管是我做艺术、电影、餐厅、设计还是自己收藏艺术品,都包含了某种'工艺’,而我始终在寻求一种近乎完美的'工艺’。”

编辑:黄夕芮

责编:邓凯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