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管人间火种,最早的火神爷是谁?衡山之巅祝融峰,原来有此深意

 安阳源易缘 2022-08-30 发布于河南

掌管人间火种,最早的火神爷是谁?衡山之巅祝融峰,原来有此深意

西游神话中,提到最厉害的火,莫过于三昧真火,出现的两个火,都与齐天大圣孙悟空有关。

孙大圣大闹天宫,被天兵天将擒获,雷劈刀砍,都不能伤其身体分毫。太上老君最后将孙悟空带回到了兜率宫八卦炉中,焚烧了整整七七49天。

虽然孙悟空躲在八卦炉中的“巽”宫出风口,大难不死,可还是被烧得不轻,被炉中的烟火,熏成了火眼金睛。

当唐僧取经团队到号山枯松涧,火云洞洞主圣婴大王——红孩儿,在火焰山跟着母亲苦练300年,学会三昧真火,更是让孙悟空吃了不少苦头。

四大名著《西游记》原著第41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一章节中,描写红孩儿喷出的火因时称:炎炎烈烈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地红。却似火轮飞上下,犹如炭屑舞西东。这火不是隧人钻木,又不是老子炮丹,非天火,非野火,乃是妖魔修炼成真昧火。

在谈到五行之间的关系时,作者吴承恩老师又说: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化火煎成。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妖邪久司呼三昧,永镇西方第一名。

孙悟空本想着水能灭火,请到龙王降下大雨,能够克制红孩儿的火攻,不成想,此举却弄巧成拙。

面对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水火冷热相激,孙大圣竟然不省人事,身体没有了一点热气。

沙僧以为孙悟空已经不幸遇难了,伤心之际,听到猪八戒的释惑:大师兄有72般变化,就有72条性命……

西游记中,孙悟空乃天地精华所孕育的仙胎,五行属金,故被称为“金公”。五行生克中,火能克金,所以,孙大圣屡遭火克。

按照《周易》五行对应的五个方位,南方对应离火之卦。五方五帝之中,南方的神农帝,就驾着“离车”,掌管着天干地支丙、丁和巳、午,统领着所有与夏天有关的事情。

网络中,有读者留言提问,五行中最早的火神,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传说?今天,我们就结合传统《周易》文化和《中国神话故事传说》等书籍,来谈谈这个话题。

《尚书》中记载:“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上古时期,尧帝命大臣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根据南方朱雀七宿,来辨明南方火星(心宿)之地。

在中国的历史潮河中,历朝历代都建有火神庙,庙里供奉的主神正是“火神爷”。但追根溯源,最早的火神爷,却并非神仙,而是掌管世间火种的人。

汉字中的“火”,是个象形字,“人”字就是中间的大火,其它两点就是旁边的小火。

《说文解字》解释说:火,毁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象形。凡火之属皆从火。

相传,文字之神、造字圣人——仓颉,看到了熊熊燃烧的烈火,遂产生灵感,造出了“火”字。

当人类早期,人们从震卦的电闪雷鸣火灾中,发现了天火燃烧山林,烧焦树木和飞禽走兽后,无意中发现了大火烧熟的东西易嚼又味道好。

自此,人们逐渐将火种保留,在生活中引用,烧水做饭、取火照明、生火取暖,保护家园等,人间有了烟火气息。

从古至今,人类都离不开火,可是水火最是无情,一旦大意或失控,大火就会成为灾难,危害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

所以,人们从内心里,对火存在着敬畏之情,对掌管火的官员,也非常敬重,为了祈求平安,时日一长,就把掌管火的官员,当成了神仙来敬奉。

那么,最早掌管火种的官员叫什么,这个官职又是从何而起呢?

史实记载:“三皇五帝”中的帝喾,为了让百姓们学会正确取火、用火、保管好火,尽量减少火灾的发生,为人类造福,他决定设立一个叫“火正”的官职,专门负责掌管人间之火。

最终,帝喾选中了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嫡亲孙子——重黎,作为第一代火正。

重黎任职后,工作敬业、忠于职守,在百姓用火防灾等方面想出了不少好的方法,得到了颛顼帝的嘉奖,并钦赐其为“祝融氏”,赞其有“光照天下”之意 。

然而,重黎在平判水神共工夺帝造反的大规模行动中,心存大意,除恶不尽,留下重大隐患,被不徇私情、赏罚分明的帝喾处以斩刑。

紧接着,帝喾又启用了重黎的弟弟——吴回,对共工进行二次叛乱。吴回率领三军全歼共工氏叛军,共工氏被流放到了幽州边塞。

吴回平叛有功,帝喾大帝提拔其为第二届掌管火正的官员,仍赐其姓为祝融。

吴回晚年巡视南方火情时,病死在南岳衡山之上。如今,衡山之巅的祝融峰上,建有祝融庙,就是为了纪念吴回而建造的。

“火神把子举过头,我送火神向南走,火神把子齐向前,我送火神上南天,火神把子都烧完,保佑一年都平安……”

《周易》五行八卦文化中,南方离卦,火神居南,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四方。

圣人孔子在《彖传》中赞美离卦之德时说: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民间传说,吴回火神死后,被天帝封为“火神”,他像一盏明灯,烛照南天,光明天下。

而古代各地官方,也设立了司火机关;百姓们则纷纷建起火神庙,塑起火神像,表达对火神的敬仰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