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贾黯

 一中大语文 2022-08-30 发布于福建

皇佑五年十二月,左司谏贾黯建言:“天下无事,年谷丰熟,则民人安乐,父子相保。一遇水旱,则流离死亡,捐弃道路。发仓廪以赈之则籴不足,课粟富人则力不赡,转输千里则不及事,移民就谷则远近交困。朝廷之臣、郡县之吏,仓卒不知所出,则民饥而死者,已过半矣!夫水旱之灾,虽尧、汤所不克,今不思所以备灾之术,而岁幸年谷之熟,则是求出于尧、汤所不可必者也。臣尝读隋史,见所谓立民社义仓者,取之以时而藏之于民,下足以备凶荒,而上实无所利焉。愿仿隋制,诏天下州军,遇年谷丰熟,立法劝课,蓄积以备灾,此孟子所谓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亦不为虐者也。况取之以为民耶?”

下其议司农寺,且命李兑与黯合议以闻,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于是黯复上奏日:“臣尝判尚书刑部,见天下岁断死刑多至四千余人,其间盗贼率十七八。原其所自,盖愚民迫于饥寒,因之水旱,枉陷重辟,故臣请立民社义仓,以备凶岁。今诸路所陈,类皆妄议。若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则义仓之意,乃教民储积,以备水旱。官为立法,非以自利,行之既久,民必乐输。若谓恐招盗贼,则盗贼利在轻货,不在粟麦。今乡村富室,有贮栗数万石者,亦不闻有劫掠之虞且盗贼之起,本由贫困。臣建此议,欲使民有贮积,虽遇水旱,不忧乏绝,则人人自爱而重犯法,此正销除盗贼之原也。若谓已有常平仓足以赡给,则常平之设,盖以准平谷价,使无甚贵甚贱之伤,或遇凶荒,发以赈救,则已失其本意,而常平之费又出公帑,义仓之设,本为百姓,晓谕诚至,约束诚勤,则下民虽愚,宜无所惮。况今州县修治邮传驿舍,皆敛于民,岂于义仓,独畏烦扰?人情可与乐成,不可与虑始。如臣言可采,愿自朝廷断而行之。”然当时牵于众论,终不行。

(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B.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C.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D.乃下诸路度可否/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余或谓/赋税之外两重供输/或谓恐招盗贼/或谓已有常平足以赡给/或谓置仓烦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司谏:北宋官职,掌管课赋纳银,官阶七品。其后多出居外任或兼领别司,明代以后所司之职及品阶多有变化。

B.常平仓,中国古代主要为了调节粮价在各地设置的粮仓,始于西汉,清代中叶之后大多名存实亡。

C.公帑,即公家的钱财,指在面向公共项目时使用的资金,属于国家的公共财产。帑,指贮藏钱财的府库。

D.邮传,是传递文书的驿站,也借指驿丞、驿吏等人员。负责传递官方文书,为使臣官员提供车马食宿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黯认为丰年民人安乐,父子相保,灾年向富人征收粮食会受到富人的抵制而难以奏效。

B.贾黯作为左司谏,能及时提醒朝廷设立民社义仓,以备荒年,极有针对性,目光深远。

C.贾黯的提议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各种各样的理由,使得这一利民良策不能实施。

D.贾黯认为贫困才是盗贼产生的原因。设立民社义仓不会产生盗贼,反而会消除盗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不思所以备灾之术,而岁幸年谷之熟,则是求出于尧、汤所不可必者也。(5分)

(2)原其所自,盖愚民迫于饥寒,因之水旱,枉陷重辟,故臣请立民社义仓,以备凶岁。(5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按主语变化断句。“乃下诸路度可否”主语是“皇上”,交由各省讨论立民社义仓可不可以实行,排除A、C;“而以为可行者才四路”主语是“各省”,各省认为可行的只有四个省,排除D;其余的四句按主语“或”的对称性断句。“其余的省有的认为赋税之外又加两重交赋,有的认为恐怕招来盗贼,有的认为已经有常平仓足够用来供给,有的认为设置粮仓麻烦。”故选B。

2.A【解析】“掌管课赋纳银”错,应为“掌管规谏讽谕”。故选A。

3.A【解析】“向富人征收粮食会受到富人的抵制”错,原文意思是“向富人征收粮食”力量不够。故选A。

4.(1)现在不想用来预防灾害的方法,却寄希望于每年谷物成熟的时候,这就是求助于唐尧、商汤也不一定有办法啊。(得分点:所以,用来……的方法;幸,希望;则是求……不可必者,这就是求……不一定有办法;句子通顺2分。共5分)

(2)推究来源,大概是百姓被饥寒逼迫,加上水旱之灾,很无辜地被判重罪,所以我请求设立民社义仓,来防备灾年。(得分点:原,推究;因,加上;枉陷,无辜地陷入;句子通顺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皇佑五年十二月,左司谏贾黯提议说:“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人民就安乐,父子得以保全生命。一旦遇到水早,则流离失所以致死亡,被丢在道路上。打开粮仓来赈济灾民,却买不够粮食,督促富人交出粮食但力量不够,从千里之外调运却来不及解决眼前的灾荒。迁移百姓到有收成的地方就食就会产生各种困难。朝廷大臣、地方官吏,匆忙间不知道拿出什么计策应对,百姓饥饿导致死亡的,已超过一半了!水旱之灾,就是唐尧商汤也难以解决,现在不想用来预防灾害的方法,却寄希望于每年谷物成熟的时候,这就是求助于唐尧商汤也不一定有办法啊。我曾经读隋史,看到隋朝设立的民社义仓,都是按照时节收获粮食,储藏在百姓手里,在地方上足够来应对灾荒,对朝廷来说并没有求取利益。希望您仿照隋时的制度,诏令各地官府,到谷物成熟的时候,制定法令鼓励督责,多储存粮食来防备灾害,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好的年岁粮食散乱,多收取上来也说不上苛刻,况且收取存储起来也是为了百姓呢?”

这个提议被下放到司农寺讨论。皇帝命令李兑和贾踏一起讨论后上报。再下发各省考虑可行与否,但只有四个省认为可行,其余的省有的认为赋税之外再加两重交赋,有的认为恐怕招来盗贼,有的认为已经有常平仓足够用来供给,有的认为设置粮仓麻烦。

于是贾黯又上奏说:“我曾经在尚书刑部做通判,见天下每年判死刑多到四千多人,其中盗贼大概十分之七八。推究来源,大概是百姓被饥寒逼迫,加上水早之灾,很无辜地被判重罪,所以我请求设立民社义仓,来防备灾年。现在各省的陈奏,大多都是无根据的。如果认为赋税之外有两重供赋,那么设义仓的意思,是教百姓储存粮食,来防备水灾旱灾。官府为此立法,不是为了取利,推行时间长了,老百姓一定会愿意上交。如果认为恐怕招来盗贼,那盗贼多在轻便而贵重的财货取利,而不在粮食上。现在乡村富户,有贮存粮食达上万石的,也没有听说过有被抢劫的担忧。况且盗贼的兴起,本来是因为贫困。我如此建议,就是要使百姓有所贮存,即使遇到水灾旱灾,不用担忧缺少粮食,那样人人就会自爱而重视犯法之事,这正是消除盗贼的根本啊。如果认为已经有常平仓足够供给,那么常平仓的设立,应该是用来均衡谷价的,使得谷价不会有太贵或者太贱的妨碍,如果遇到凶年,打开它赈济灾荒,就会失去设立它的本意,而常平的费用又出自公费。设立义仓,本就是为了百姓,多多的晓谕告诫,多多约束警告,那么老百姓虽然愚笨。也应该有所忌惮。况且现在州县都建立了驿站,都是从百姓那里征调,难道设立义仓,却担心干扰百姓吗?人都是可以一起享受成功,不可以一起谋划事情的开始。如果我的话可以采纳,希望从朝廷开始决断推行。”可是当时被大家的意见牵涉,最终没能推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