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楷书大师张即之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般若波罗蜜多8 2022-08-31 发布于上海
文章图片1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南宋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在中国书法史上,南宋的书艺成就并不算十分显著,但在高宗赵构的示范作用下,南宋士子的书法热情颇为高涨,名家辈出,留存于世的书帖亦颇为丰富。了解南宋书法的整体状况,有助于书法史的贯通,亦有助于了解有元以后书法的发展。

南宋时代从帝王到文士,均保持着极高的书法热情。这种书法热情是当时社会文化热情的集中表征之一。甚至可以说,南宋朝野对待书法文化的热情,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北宋。

南宋的书法文化,主要表现在以收藏与鉴赏为核心的书法活动与学术活动上。这其中,内府与士人的法书收藏与鉴赏、金石学与方舆学著作对历代石刻的研究与重视、历代法书与法帖的辑摹与翻刻、以《兰亭序》历代刻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兰亭学”的形成,均是值得后世重视的几个方面。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南宋时期书法家楷书大师张即之经典书法作品。

文章图片2

张即之(1186—1263年),宋代书法家,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今安徽和县)人。生于名门显宦家庭,为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系中唐著名诗人张籍的八世孙。历官监平江府粮科院、将作监薄、司农寺丞。特授太子太傅、直秘阁致仕。

张即之擅长楷书和榜书,尤喜作擘窠大字。他博学多识,“性修洁,喜校书,经史皆手定善本。” 张即之是南宋书坛首要人物,《中国书法发展史》宋六人,张即之在内,另五人为北宋四家与赵佶。张即之是南宋后期力挽狂澜、振兴书法艺术、穷毕生之力以改变衰落书风的革新家,称雄一时,且有“宋书殿军“之誉”。《宋史》本传称其“以能书闻天下”,“大字古雅遒劲,细书尤俊健不凡”。其下笔简捷凝练,运笔坚实峻健,点画顾盼生情,结字俊秀而骨力遒劲,使字字结体生动明快,清爽不落俗套。其所书《大字杜甫诗卷》前人评为“有长风破浪气象”。女真族虽然远在北方,与南宋政权处于敌对地位,但对于张即之的翰墨作品,却不惜用重金购求。

传世作品有:楷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楷书《书华严经》;楷书《佛遗教经》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行书《汪氏报本庵记》卷,藏辽宁省博物馆;楷书《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行书《双松图歌》;行书《待漏院记》卷,藏上海博物馆;行书《书杜诗》卷;《杜甫诗卷》等。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楷书大师张即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赏析

文章图片3

张即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卷纸本,纵34.6、横1286.9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六幅

此卷纵34.6厘米,字体应是较大的,在宋人书法作品中并不多见,这和他学习颜真卿书法有着很大的关系,明人詹景凤说他:“以鲁公法中函分书,方劲古拙,斩钉截铁,遂以传耳”,可以说搔到了痒处。

从这件书法中可以看出,张即之用笔十分泼辣,果断,枯笔处如苍松老练。用笔刷出,但送到位,在收笔处时见顿挫,又可看出曾受到米芾的影响。笔画间时有轻重笔,交替出现,尤显生动。但另一方面,张即之书法又有“笔精熟而俗,乏高古之趣。盖其意欲为古,乃失古而浅;欲为苍,又失苍而濡;欲为拙,又失拙而卑,病在不超世,着意用工力而为之耳”(詹景凤语)之势。

张即之楷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藏。 陈谦行楷题南宋张即之书《般若波罗密经》樗寮翁作此书,宋朝之名笔也。多写佛经,追荐先世。赵文敏公以师之,今观是经,深得用笔之妙,览者不可草草视也。

明詹景风云张即之'以鲁公法,中函分书,方劲古拙,斩钉截铁,以成一家'(《东图玄览编》)。清王文治则曰'人知张师(米)海岳,而不知其出入欧、褚'(《快雪堂题跋》)。

尽管各家之立论与视角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不谋而合,即他们都见到了张即之书法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色。正是由于张即之的多方摄取,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才使得他的书法出类拔萃,冰水青蓝,最终成为南宋一流的书法家。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陈谦行楷题南宋张即之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二幅

文章图片6

毕鼎臣书法题跋张即之书《金刚经》一幅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毕懋康书法题跋张即之书《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六幅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张即《书华严经》赏析

文章图片13

张即之《书华严经》之一

文章图片14

张即之《书华严经》之二

文章图片15

张即之《书华严经》之三

文章图片16

张即之《书华严经》之四

文章图片17

张即之《书华严经》之五

文章图片18

张即之《书华严经》之六

张即之《书华严经》南宋,册残卷,纸本册页,一册六页,每页纵18.2cm、横11.7cm,共203字,无款,但有梁巘鉴藏印。经折装,经文共四页,部分字残,总体清晰,品相好,后有乾隆时江恂跋,藏印朱文方印一枚,较模糊,现藏于安徽博物院院。无款。钤有梁巘印一方。经张珩等书画鉴定家鉴定,确认其为张即之真迹。

此经卷虽残而不全,亦实能反映张即之书法楷书之面貌。此卷有界格,然界格大小不一,依字之结构大小而定,略有参差变化。其字入界格,上下鼎齐,故字距略小,行距略大。其笔法极为熟练,似乎日以抄经为课,故能如此精熟。起笔尖锋,杀纸甚深,有时略有萦绕,鲜见受褚书影响;行笔直截,较少提按,故能刚健猛利,中直劲挺;收笔略按,形状方切,亦是唐人之法度;结构或疏朗,或中紧,依字之自然形态变化,此其优长,不落窠臼。此卷亦其常书之题材,故能精伦,老劲疏淡,而亦因其熟,不免韵致稍欠,是为小憾。

释文:了达其根本,于中无所见。佛身亦如是,不可得思议,种种诸色相,普现十方刹。身亦非是佛,佛亦非是身,但以法为身,通达一切法。若能见佛身,清净如法性,此人于佛法,一切无疑惑。若见一切法,{?本性}如涅槃,是则见如来,究竟无所住。{?若}修习正念,明了见正觉,无相无分别,是名法王子。”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张即《佛遗教经》赏析

文章图片19

宋代张即之楷书长卷《佛遗教经》,纸本,纵29厘米,横867.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佛遗教经》为释迦牟尼涅槃前最后一次说法的记录,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汉译,是佛教重要经典。此卷书于南宋宝祐三年(1255年),署款“张即之七十岁写,宝祐三年夏至日”,是张氏晚年写经精品之一。楷书取法唐人,个人风格鲜明。结字紧峭,用笔灵动而有呼应顾盼之势,人称“以行作楷”。原为经折装,后改为长卷。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张即之行楷《汪氏报本庵记》赏析

文章图片20

张即之《汪氏报本庵记》纸本 行楷 纵29.3厘米,横91.4厘米。小字行书38行,凡688字。辽宁省博物馆藏。帖后有文徵明跋、项元汴题记。卷前后又有项氏诸印和卞永誉式古堂印,清乾隆、嘉庆、宣统三朝印玺。文徵明云:“按《皇宋书录》,即之,安国之后,甚能传其家学。……。其书师颜鲁公、尝为高宗所称。即之稍变而刻急,遂成名家。”《汪氏报本庵记》一文原为楼钥所撰,汪氏是楼的外祖家,不知道与张即之有无瓜葛,要录写这篇文章。

此作原本无款,书后的“淳熙十二年三月二日,即之志”款,为后人妄加。张即之生于淳熙十三年(1186),款署淳熙十二年(1185)显然有问题,故著录此作的《石渠宝笈续编》以及传刻此作的《墨妙轩法帖》均加按语断其为伪作。今人启功、杨仁恺、徐邦达等鉴赏家曾撰文揭示此乃后人移挖、补书而成。此卷小字行书,字字潇洒,与传世张即之《台辞帖》笔法相近,运笔流畅而劲健,比即之其它擘窠书《杜甫诗卷》要秀逸些,是张氏传世墨迹中的佳作。今人刘九庵《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中谓此作书于“淳祐五年(1245)乙巳三月望日”,未详所据。乾隆时曾刻入《墨妙轩法帖》第四册。

释文:惟四明汪氏,代有隐德。上世葬城南之俞村,某汪出也。尝随拜扫,裴回松下,顾瞻后前,中有一丘隆然,奇峰遥峙,秀水萦抱磬折,面势冈阜,非若近时积土平田,强为丘陇,出于人力者比,气象秀润,真吉竁也。是为外高祖大府君之墓。

府君以才选为吏,古君子也。终身掌法,一郡称平,范文正公、王荆公皆以士人待之。我高祖正议先生为之堂铭,盖积德之由著者。是主正奉四先主而汪氏之衣冠始于此。

某主长外家,逮事外祖少师二十余年,亲见孝友之懿,奉坟墓尤谨,遇忌日必躬至墓下,为荐羞之礼,遂为汪氏家法。仲舅尚书格遵先志,不敢少怠,而增润色焉,俞村之墓,始于大一府君,其子若孙葬于左右者凡几十余所,迨今百七十余载矣。冢舍三易,岁久易圮,仲舅投闲既久,度不可支吾,乃营基于松楸之东,辍费于伏腊之余,鸠工两月而告成。为堂三间,后出一间,并为修祀之地。前为轩如堂之数,可以聚族列拜。两庑凡六楹,前又为门及亨亭,奉神座于东室,清明必合而祭者,凡数十人列于其次。规画纤悉,一一亲授。以板为障而平其前,祀则以陈祭器临事可不移而办。下至庖湢,罔不备具。靡钱五十万,一力为之。赡茔旧有田,初出于诸院,其子孙间有主计凋落,视为己业而私售者,久不能制。于是积累细微,益以俸入,以元值取之,用以僧徒,岁仍例卷。命族人迭掌祀事,其器用则分任其责。且为出榖以助,它日尚将益之。庵成,未有名,梦中若有告以“报本”者,公为之恍然,遂以名之。正奉始下葬西川,少师兄弟皆从仲舅,大为墓阡,甲于乡里。又以外祖母福国之先陇在奉川桃花奥,王氏既不振,亦为买田建屋,以奉香火。凡其先冢域,至是无所不备,可以传远矣。

某既得归,日侍函丈。一日,顾某道始末,使记其详,以绍子孙。惟我舅氏,克振家声,光绍前人,以燕后叶。庵之落成,时年六十有八矣。诚孝不衰而又精力绝人,克勤小物,壮者有所不逮,皆可以为人子法。遂谨书之,后人能不堕少师尚书之意,汪氏之兴,殆未艾也。(淳熙十二年三月二日,即之志。)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张即之楷书《度人经册》赏析

张即之《度人经册》也称《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宋,张即之书,纸本,册页,116页,纵30.7cm,横14.1cm,楷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经书法干正秀劲,纸墨精好,用笔秀颖、前后完整。

本幅钤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册前有弘历行书题“毫素通灵”四字。册后余纸有“李受持”三字,“李”字下钤“蒙孙”,字上钤“山水中人梅江李氏”及山水肖形印一方。钱陈群题跋一段。

《度人经》全名为《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册前有清乾隆帝行书“毫素通灵”四字,后有钱陈群题跋一段。鉴藏印记: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印,册后余纸有“李受持”三字,字下钤“蒙孙”(朱文),字上鈐“山水中人梅江李氏”(朱白文)及山水印一方。一作六十一卷,其中第一卷为经文,以下六十卷系敷演经文而成。内容演说元始天尊、开劫度人,以及科仪、斋法、符术、修炼、教戒、缘起等,为南北道教中通行的主要经典。按钱陈群题跋言:“度人经为张君中寿时所作无疑。”此经书法平正秀劲,纸墨精好,用笔秀颖,前后完整。

文章图片21
  1. 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待补}
文章图片22
  1. { 待补}太上洞玄灵宝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道言:昔于始青天中,碧落空歌,大浮黎土,受元始度
文章图片23
  1. 人无量上品。元始天尊,当说是经,周回十过,以召十方,始当诣座。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无鞅数众,乘空而来。飞云丹霄,绿舆琼轮,羽盖垂荫,流精玉光,五色郁勃,洞焕太空,七日七夜。诸天日月,星宿璇。
文章图片24
  1. 玑,玉衡停轮,神风静默,山海藏云,天无浮翳,四气朗清。一国地土,山川林木,缅平一等,无复高下,土皆做碧玉,无有异色。众真侍座,元始天尊,悬座空浮于五色狮子之上。说经一遍,诸天大圣同时称善,是时
文章图片25
  1. 一国男女聋病,耳皆开聪。说经二遍,盲者目明。说经三遍,喑者能言。说经四遍,跛疴积逮,皆能起行。说经五遍,久病痼疾,一时复形。说经六遍,白发反黑,齿落更生。说经七遍,老者反壮,少者皆强。说经八遍,妇人
文章图片26
  1. 怀妊,鸟兽含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说经九遍,地藏发泄,金玉露形。说经十遍,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是时,一国是男是女,莫不倾心,皆受护渡,咸得长生。道言:是时元始天尊,说经一遍,东方无极无量品至
文章图片27
  1. 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说经二遍,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说经三遍,西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说经四遍,北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
文章图片28
  1. 说经五遍,东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说经六遍,东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说经七遍,西南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说经八遍,西北无极无量品
文章图片29
  1. 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说经九遍,上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说经十遍,下方无极无量品至真大神,无鞅之众浮空而至。十遍周竟,十方无极天真大神一时同至。一国男女,倾心
文章图片30
  1. 归仰,来者有如细雨密雾。无鞅之众,迮国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于是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圣高尊,妙行真人,十方无极至真大神,无鞅数众,俱入宝珠
文章图片31
  1. 之中。天人仰看,惟见勃勃,从珠口中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国人廓散,地还平正,无复欹陷。元始即于宝珠之内,说经都竟,众真监度,以授于我。当此之时,喜庆难言,法事粗悉,诸天复位,倏欻之间,寂无遗响。是
文章图片32
  1. 时天人,遇值经法,普得济度,全其本年,无有中伤,倾土归仰。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缀,言无华绮,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经始出,教一国以道,预
文章图片33
  1. 有志心,宗奉礼敬,皆得度世。道言:元始天尊,说经中所言,并是诸天上帝内名、隐韵之音,亦是魔王内讳、百灵之隐名也,非世上之常辞。上圣已成真人,通玄究微,能悉其章。诵之十过,诸天
文章图片34
  1. 遥唱,万帝设礼,河海静默,山岳藏云,日月停景,璇玑不行,群魔束形,鬼精灭爽,回尸起死,白骨成人。至学之士,诵之十过,则五帝侍卫,三界稽首,魔精丧眼,鬼妖灭爽,济度垂死,绝而得生。所以尔者学士,秽气未
文章图片35

15、消,体未洞真,召制十方,威未可制天政,德未可御地祇。束缚魔灵,但却死而不能更生,轻诵此章,身则被殃。供养尊礼,门户兴隆,世世昌炽,与善因缘,万灾不干,神明护门。斯经尊妙,独步玉京,度人无量,为万道

文章图片36

16、之宗,巍巍大梵,德难可胜。道言:凡诵是经十过,诸天齐到,亿曾万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宫格皆{-文字缺图};径御无上三十二天元始上帝至尊几前。毕,引气三十二过,东向诵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文章图片37

17、<元始洞玄灵宝本章> 上品妙首。十回度人。百魔隐韵。离合自然。混洞赤文。无无上真。元始祖劫。化生诸天。开朗三景。是为天根。上气复祖。唯道为身。五丈开廓。普殖神灵。无文不光。无文不明。无文不立。无文不成。

文章图片38

18、无文不度。无文不生。是为大梵。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上极无上。大罗玉清。渺渺万仞。若存若亡。三华离便。大有妙用。金阙玉房。森罗净沾。大行梵气。周回十方。中有度人不死之神。中有南极长生之君。

文章图片39

19、中有度世司马大神。中有好生韩君丈人。中有南上司命司录。延寿益算度厄尊神。回骸起死。无量度人。今日校录。诸天临轩。东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南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

文章图片40

20、大圣无量度人。西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北方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东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大圣无量度人。东南无极飞天神王长生{还有二十五幅-文字缺图}因篇幅有限。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张即之楷书《双松图歌》赏析

文章图片41

张即之《双松图歌》,纸本,33.8×1196cm,款署“张即之七十二岁写”,即南宋宝祐五年(1257),为晚年之笔。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文章图片42

此卷又称《杜甫戏为双松图歌》,是张即之晚年酒后之作,行楷书法苍劲有力。后人皆称他“以能书闻天下”,“大字古雅遒劲,细书尤俊健不凡”。此卷擘窠大字,神完气足,劲健雄肆,又时见险怪之态。

文章图片43

释文: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叶裏松子僧前落。韦侯韦侯数相见,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已令拂拭光淩乱,请公放笔为直干。张即之七十二岁写,时积雨连霉,槐龙舞翠,与客小饮,醉中戏书。

款署:“张即之七十二岁写。时积雨连霉,槐龙舞翠,与客小饮醉中戏书。”钤“张”、“张氏”、“即之”印。自识“七十二岁”,应为宋宝祐五年(1257年)书。卷前有苏东坡作古柏图,非真迹。后有明洪武时陈新及癸未夏彦良二跋。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张即之楷书《待漏院记》赏析

文章图片44

张即之善写大书,《待漏院记》即其大字书法的代表。此卷每行三字,字字大如碗口。字体取颜字之宽博方整,行笔粗壮雄健,笔道时粗时细,时呈波折,流畅跌宕。

文章图片45

张即之《待漏院记卷》,全称《书王禹偁待漏院记卷》,皮纸,楷书,41.5×2665.5cm,上海博物馆藏。

文章图片46

释文: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文章图片47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撤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

文章图片48

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 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shěng)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

文章图片49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色,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文章图片50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文章图片51

棘寺小吏王禹偁(chēng)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有人称张即之的书法为“宋书殿军”,也有人说他的书法说明了宋朝书法的穷途末路。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能以“一家之言”,去“百家绝唱”。

文章图片52

张即之的楷书结构严谨、端庄,《待漏院记》即其大字书法的代表。此卷每行三字,字字大如碗口。

《待漏院记》字体取颜字之宽博方整,行笔粗壮雄健,笔道时粗时细,时呈波折,流畅跌宕。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张即之楷书《书杜诗卷》赏析

文章图片53

张即之《书杜诗卷》(局部)纸本楷书,35.5×1464.6cm 淳祐十年(1250)辽宁省博物馆藏。

文章图片54

《书杜诗卷》,张即之大字楷书,墨迹,纸本,纵35.5厘米,横1464.6厘米,共一百二十八字。书杜甫七律《紫宸殿退朝口号》和《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二首。所书含墨饱满,着笔从容,使转颇急,时露飞白,写出了斩钉截铁的独特风格。款署“淳祐十年(一二五零)八月下浣樗寮”,时年64岁。

文章图片55

历代书坛公认“大字难妙”、“自古为难”、“少见功效”。这是何故?盖因大字在行笔与结体上,很少有人能够达到预期的理想境界。然张即之工楷书,尤其擅长榜书和擘窠大字,并为世人所珍爱,为金人所重价购求,丰碑巨刻散流江左。可见张即之书法非同凡响。

文章图片56

明张宁云:“温夫特善大书,匾额字如作小楷,不烦布置,而清劲绝人。”其书法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达到超凡的艺术水平,就在于他临池不辍,刻苦修练,一生勤奋,具备了极为深厚的功力。张即之书固受唐人影响,但他并不模拟古人,不在前人的轨迹上亦步亦趋,而是善于变法,结合个人所长,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例如在雄厚挺拔的《书杜诗卷》中,他一改颜鲁公的圆头直入、纯然中锋运笔的方法,而间或采取侧锋笔法,使线条粗细浓纤交替编织,力求点画、结构的险劲清绝。此卷起笔落墨沉着从容,运行稳健,老笔纵横;笔画抑扬顿挫,使转颇急,力透纸背。飞白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因而为作品增添了刚劲与豪迈的气韵。其结体不雕不琢,斩钉截铁,自然爽朗,古雅遒劲。此卷笔势飘逸潇洒,大气磅礴,但笔笔可寻出处,毫不失规矩。这是件十分难得的翰墨精萃,堪称张氏大字楷书的代表佳作。

《杜诗卷》历经南宋、元、明三朝,均未留下鉴藏家的任何题记及印章,惟清初王澍在骑缝处钤印多处,随即进入乾隆内府珍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张即之楷书《杜甫诗卷》赏析

文章图片57

张即之《杜甫诗卷》,大字楷书,墨迹,纸本,纵35.5厘米,横1464.6厘米,共一百二十八字。私人收藏。书杜甫七律《紫宸殿退朝口号》和《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二首。本帖字势雄健,笔力强劲,转笔险劲;字字笔划里留白,似以秃笔书写,也是书法家一种独特的书写方式。张即之,字温夫,号樗寮,宋代书法家,有“宋书殿军“之称。

文章图片58
文章图片59
文章图片60

紫宸殿退朝口号: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座引朝仪。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昼漏希闻高阁报,天颜有喜近臣知。宫中每出归东省,会送夔龙集凤池。

文章图片61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文章图片62

赠献纳使起居田舍人澄:献纳司存雨露边,地分清切任才贤。舍人退食收封事,宫女开函近御筵。晓漏追趋青琐闼,晴窗检点白云篇。扬雄更有河东赋,唯待吹嘘送上天。

总之,南宋的书法文化表现出两大时代特征:一是加紧对前代书法资料的整理,二是重视当代遗存的著录。

南宋的理学家对书法本身的艺术性同样不甚关心,他们对于书法的态度完全围绕着理学展开,书法成为他们阐述自己理学观念的一个工具,这必然会使在书院学习的生徒对书法的认识产生影响。当时的人们对书法崇拜的标准也由书法本身转移到了对书写者的学问、地位的崇拜上,这实际上也是变相的“趋时贵书”。

文章图片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