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要回家—版纳知青大返城纪实

 老卖年糕 2022-08-31 发布于云南
老知青家园 2022-08-30 07:00 发表于广东

以下文章来源于美文杂谈 ,作者杨培慧 

 

图片

知青历史:大返城
人民影视台

从乡村到城市的年少时光

无法抹去的青春记忆

当他们从英雄回归平凡

那段刻骨铭心的蹉跎岁月

那条来之不易的返城之路

我们要回家
——1978年版纳知青大返城纪实

记者:杨培慧
我们要回家——版纳知青大返城纪实00:0019:12

四十多年过去,有人置疑,为什么1978年知青大返城,没发生在拥有80多万知青的北大荒?没发生在有10多万上海知青聚居地新疆?却发生在西南边陲的热带雨林、只有5万余知青的云南西双版纳农场?丁惠民何许人?他的初衷是什么?为何火种能在云南各地燃烧,签名、罢工、捐款、组建请愿团进京递交请愿书、这中间还穿插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昆明火车站卧轨、孟定绝食事件。“我们要回家”将每一个场面,每一声呐喊定格在云南知青历史中。最终,中央派出国务院调查组,由农林部副部长、农垦总局局长赵凡率队到云南调查,在取得云南知青现状的第一手真实情况后,赵凡实事求是地请求中央让知青回家,获得中央华国锋主席邓小平副总理的默许,1979年1月21日赵凡召开的上海、北京、四川、云南四省市知青工作会议,云南省委书记安平生作了知青返城安置十五条讲话,云南知青终于得以大返城,结束了全国知青上山下乡。

图片

火种在版纳燃烧

1968年到1978年的10年,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达1700万人。所有的理想,都在艰难困苦中消失,“我们要回家”的希望,支撑着全部知青在泥泞中挣扎。1978年,在粉碎四人帮后纠正冤、假、错案之际,西双版纳景洪农场上海知青丁惠民,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了给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三封信,表述了知青的恶劣生活环境,及返城的要求。他写道:我们知青回城后可以干最赃最重的活,可以拿最低的工资。只要能回到父母的身边……。信中的内涵,让人泪目。

图片

上海知青丁惠民

上海知青丁惠民,是勤奋学习,有独特思维能力的人,事前精心策划布署了整个行动的计划方案。他把大返城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采取给中央领导人写联名信的方式,诉说知青多年来的不幸遭遇,激发广大知青的生存抗争意识,迅速行动起来。第二阶段:从下至上完成组织结构,5万知青统一行动,令行禁止,造成声势和规模,包括签名捐款罢工等。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赴京请愿。不与地方政府纠缠,直接向中央要求回家。如果赴京请愿无果,他将指挥五5万知青,集体自行回城,在上海和重庆成都、昆明等地进行静坐请愿,依托家庭并动员知青父母兄妹、亲戚好友、社会各界声援支持,走和平请愿返城之路。

图片

1978年12月7日,筹备组召开胶林会议决定:全体代表12月14日集中,12月15日出发。由于知青代表对北上进京请愿出发时间产生争执。因为罢工,云南省委派出工作组已到达景洪,责令不让知青赴京。知青代表内部也出现私自携刀携枪(匕首和自制火药枪者),而且有一些情绪激动思想偏激的代表,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当时省委工作组告知,第二次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已经结束,会议精神将很快传达下来,要求请愿团暂缓赴京。作为总指挥,丁惠民考虑到局势,为避当局耳目,决定暂时按兵不动,推迟赴京请愿。没想到,请愿团内部爆发了严重分裂;甚至有人用匕首顶着他腰部,强逼他率队北上。面对内外交困,在现场;无论是跟随者随远其走,彼此彼刻在会场产生的分歧,激怒吼叫,无声沉寂产生的各种情绪,无论是“看懂”了,还是“意会”了,时间都将把历史的定论,消解物欲横流带来的浮躁。无需评论,无需解说,有人指责,有人说他胆怯,那又怎样?他说:“版纳知青大返城,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只是为了回家”。大返城历时99天,获全胜。他站得高度和思想的深度,又岂能是一般人所能领会?

图片

“我行我素”,使他不按常规出牌。他导演的大返城,从给邓小平的三封信到组织策划,从挑选筹备组负责人刘先国、胡建国,李长寿、邹盛永,黄玉清、刘庭明,等都是坚定派和勇者。让第一批请愿团12月16日,由黄玉清、刘庭明负责先走。第一批请愿团,在通关捐款的钱被盗,39名勇士在昆明火车站乘车被堵被打,孤注一掷绝食卧轨,使全国南来北往的火车停开3天、孟定叶枫、许世辅率211名知青绝食48小时,惊动了中央。中央派出了以农林部副部长,农垦总局局长赵凡为组长调查组,调查解决知青诉求,使大返城按原定轨道行驶。

图片

1978年12月18日,由副总指挥刘先国率队,第二批请愿团,在景洪召开了宣誓仪式,抬着正在发高烧、躺在担架上的总指挥丁惠民出发了。途中,改变了列队抬旗、戴代表证的轰轰烈烈场面,在笼罩神密寂静的气息中低调前行。总指挥丁惠民的人生,从那时侯起,就因策划、因定向、因理想、因逆向步步为营。因无太多的失误、亦无太多怨言……。

图片

知青大返城没有任何样板可借鉴,没有任何任何经验可照抄。他已做好长期、多次反复的准备,因此在制作第一面请愿团大旗时,指挥部就责令:必须在旗帜上标明“首批”两个字,告诉知青代表赴京请愿活动,将是多回合的长期之战。

声东击西杨武分兵

声东击西,是丁惠民的杰作。12月21日,第二批请愿团到达杨武,就地休整。丁惠民考虑人多目标太大,实行了减员。51名知青代表,在墨江劝退违纪人员8名,在杨武的43名代表分成北京、上海、重庆3个组,北京小组28人,承担请愿任务,其它两个组分头赴上海重庆作宣传。丁惠民下令赴京组团员把到普洱在供销社购买的210床四方小棉被、322尺纱布,每人缝制成一套棉衣棉裤。抵挡北方冰天雪地。

图片

1978年12月23日早晨5点出发,从杨武~峨山~读书铺~成都已是24日晚上。至此,云南省政府和省农垦局还在昆明到处寻找丁惠民的踪迹,而请愿团却顺利摆脱了前有堵兵,后有追兵的困局,又一次掌握了主动权。


1978年12月24日晚,第二批请愿团抵达成都。茫茫人海,云南当局派出的便衣,再也没有找到第二批请愿团。为了安全,请愿团任何人都不得与外界联系。被派往昆明施放烟幕弹的人,到昆明发话:“丁惠民率第二批请愿团将马上到达昆明”。


在成都,由于当时政府规定,凡到北京的人员必须持单位证明才能购票,纠察组长李长寿,带几个人分头分批、购买28张成都到高碑店车票。当晚请愿团登上了火车,留下副指挥刘先国和另一代表,接应昆明过来的那两个送话代表。半夜,火车到达德阳站时,丁惠民又突然下令全体下车,在夜色中悄悄住进德阳车站招待所,没有可疑人员尾随。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住旅馆要单位证明。  请愿团没有单位证明,司务长翟荣志胡编了一个子虚乌有的"201小分队” 要去某军事单位学习,服务员瞌睡朦胧也不多加追问,收了钱就开房。为谨慎起见,请愿团把整个二楼都包下来了。第二天早上开始,除纠察组轮流在楼梯口值班守卫以外,全体人员在宣传组长邹盛永带领下,全部投入刻印传单,抄写大字报、整理内务等工作,为最后冲刺作准备。一切有条不紊。连日来,声东击西,神出鬼没,碾转乘车十分疲劳。但代表们都知道胜利在望,士气非常高涨。而丁惠民则因为每一个细节的操心劳累。他躺在床上,由一名代表笔录,口述了"告全国人民书",马上付诸刻印了一大叠传单,几乎用光了储备的纸张。临走前,每个房间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晚上在64次成都开往北京的列车上,昆明成都过来的代表全部归队,请愿团28人重新汇合。

直达北京交请愿书

火车疾驶,车轮隆隆。距离北京越来越近,看到满车厢南来北往的旅客,丁惠为扩大宣传影响,便下令两人一组,分别到十多个车厢分发传单、在火车停靠站,下站张贴请愿书、宣传西双版纳知青罢工请愿的目的和真相,希望社会各界给予理解支持。很快火车工作人员知道这批不速之客,列车长与乘警一起找到丁惠民。丁惠民亮出知青北上请愿的代表证,列车长态度强硬,收回了早先同意补票、直达北京的承诺。要求请愿团到高碑店站必须下车。

图片

车到北京还有一百公里路,走路太远,又怕耽误时间。丁惠民也态度强硬地告诉对方:乘车补票是国家的规定,每个公民都有权享受。你们无权拒绝补票,请愿是对中央而言,与铁路部门无关,如果强行赶代表们下车,全体代表将立即卧轨…… 随即,他起草了“告64次列车全体旅客书”。各车厢旅客闻讯知青坐火车北上請愿,一致同情支持,纷纷要求列车长给知青代表补票。列车长同情知青同意北京站补票。到了高碑店站也没有人要求下车补票,那时候铁道部硬性要求,所有进出首都的列车必须准点准时,否则会被追责。请愿团又一次顺利脱险。

图片

1978年12月27日早上,第二批请愿终于到了北京。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全体代表下车集合列队,重新佩戴起代表证,举着大旗走出火车站,按预定方案向天安门进发。

图片

宣传组长邹盛永说:“冬天的北京,灰蒙蒙的天空飘着雪花,脚下冰棱吱吱直响,狂风呼呼吹,对初次从温暖的西南边陲来到寒冷的北方的知青代表,寒意刺骨,冷得手指脚趾、鼻尖耳朵都发痛,最后全身都痛麻木了,但代表们没有任何的怨言。”

图片

为了五万版纳知青送请愿书到北京。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因为冷,有的浑身抖擞,但没有谁,发牢骚,凭着意志毅力、互相 勉励顽强坚持着”。

图片

代表们暗自庆幸在杨武停留一天,做了棉衣棉裤,在成都每个人购买配备了棉帽棉手套、和口罩,否则,不用一小时就会冻僵病倒。空旷的天安门广场八面来风,宽阔笔直的东西长安街没有建筑物阻挡,雨雪交加,冷得浑身疼,脸被冻得发紫。全部人感冒,但知青代表全然不顾疲惫不堪和冰天雪地,还在为围观群众演讲……。

图片

北京天安门围观群众重重叠叠。国家农垦总局副局长刘天明接到电话,带车赶到天安门广场金水桥,告知林业部副部长兼农垦总局局长赵凡,已率领国务院调查组赴云南,由他在家主持工作接待知青代表。农垦总局领导看知青代表全部冻得瑟瑟发抖,第二天派有关部门给请愿团送来了旧的棉衣棉鞋。

图片

漫漫长夜已经过去,前面就是曙光,新的一天开始了,尽管不容盲目乐观,但代表团得知中央已经要接见知青了。向中央诉说知青苦难、要求回城,是请愿团的使命和存留在知青代表心中唯一希望。

图片

在农林部招待所,国家农垦总局与知青代表,友好地洽谈交流。各抒己见,求大同存小异,气氛非常融洽,围绕罢工问题,双方也顺利地达成共识:农垦总局承认请愿团的合法身份和地位,复工后之后全体版纳罢工请愿知青的工资照发。总指挥丁惠民同时承诺:立即下达版纳知青复工令,共同营造良好气氛,最终顺利解决知青问题。国家对知青的诉求派中央调查组调查解决,对卧轨罢工、绝食事件表示宽容。中央说:相信知青们是听中央话的,是维护安定团结的,复工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图片

1979年 1 月4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代表中央接见知青请愿团代表。会谈中仍然各抒己见,王震说:你们的请愿书,我已交给华国锋主席,知青的困难问题中央会解决。当天晚上请愿团回到农林部招待所后,总指挥丁惠民决定1月5日离京回版纳,因为递交知青请愿书给周恩来总理献花等四项任务都已完成。1979年1月18日,丁惠民率请愿团返回西双版纳。1979年1月21日,云南省省委书记安平生发表了十五条关于大返城安置知青的讲话。1979年1月23日,在确认安平生十五条讲话,同意知青返城内容后,总指挥丁惠民、副总指挥胡建国、刘先国三人联名向王震副总理发了自我检讨的电报登在1979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消息传到版纳,有的激进派说丁惠民是“叛徒” ,坚决不复工 。当得知中央已同意返城,他们渐渐读懂了大智大勇的总指挥丁惠民的“复工”、“检查”的良苦用心。版纳知青大返城,在共和国历史上,存留了“不能回家宁可死”、以命呐喊呼叫的请愿活动。1979年2月,经中央同意,五万知青终于蜂涌踏上了胜利返城之路。


请愿团从版纳走到北京,又从北京返回版纳,冒着霜雪带着希望,带着知青们的重托,带着一路风尘和疲惫不堪,避开了后有追兵前有堵兵,不负版纳五万知青使命,向中央递交了云南版纳知青返城请愿书。为华国锋主席、邓小平副总理制定政策,促进知青大返城,结束知青上山下乡,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全国知青史上写下了最浓墨重彩的一页。

图片

坚定不移做自己

图片

大返城四十三年过去, 今年秋天,在重庆嘉陵江边记者见到这位身材修长,五官端庄,思想敏捷、但背影微驼了的云南知青大返城总指挥。岁月沧桑,知青领袖的冠环早已淡去。这位68岁的上海知青,仍是目光深邃,胸怀抱负:话语中仍能感受到他浓浓的知青情结。大返城的脚步声早已久去,生活仍在继续。1979年他顶职到湖北仪表厂,当了六年的油漆工,85年调到重庆与妻女团聚,在搪瓷厂做烧瓷工,高温作业,汗流满面。工厂改制下岗,一直到退休。

图片

坚韧不拔的毅力,关注知青群体 ,是丁惠民的精神指向。他从来忍受不了束缚,坚定不移做自己。2018年他拟在西双版纳建知青康养基地,因融资未到位,几年来都在东奔西跑筹措资金。2020年他行程3000多公里,历时近30天走访景洪、普洱、临沧等地区九个农场,摸索知青农场共同致富路子。可惜,遇上了疫情,计划又一次搁浅。


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摸索前行中。在困难面前,他乐观坚定,自由不羁的寻找新的出发点,就是起源于他25岁大返城那年的自信。

图片

当过知青,为知青请命,专注知青的命运,是丁惠民一生的追求。作为知青大返城的领袖人物,他创办过重庆知青网,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知青文化旅游节。为上海知青提前退休、北京、上海知青争权益四处奔走。在西双版纳与祥诺公司共同举办知青健康养老基地。2021年3月,组织云南知青五十周年返版纳纪念活动。他还准备建一座大返城纪念碑,拍一部大返城电视剧。虽然仅是策划,但一切计划都均在实施中。我行我素的叙事表达,超前的见识和胆略,他勾画的把大返城搬上电视剧,在西双版纳市建一座大返城雕塑,把知青精神存留历史的宏图,正在实施中……。

作者简历

图片

杨培慧 ,63岁,党员,云南大学新闻系毕业 。供职:昆明市建委记者站站长、现任《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从事新闻工作35年,著《城市之光》《高原彩虹》《丹心铸丰碑》三本报告文学。本人宣言: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云南知青大返城 
第1集 我要回家

上海电视台《纪实》

云南知青大返城 
第2集 争取回家

上海电视台《纪实》

云南知青大返城 
第3集 终于回家

上海电视台《纪实》
文章来源:美文雜談
欢迎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精选文章推荐

图片

《中国知青口述史》丁惠民:版纳知青在行动


刘晓航《我们要回家》


图片

《我们要回家》目录、前文、后记

图片

第11章 请帮助我们回到自己的家乡吧

图片

第12章 在暴风眼的中心

图片

第13章 北上,北上,坚持北上!

图片

第14章 陷于哀兵绝境的首批请愿团

图片

第15 你好,北京!

图片

第16 国务院调查组飞赴云南解决知青问题

图片

百万知青胜利大逃亡

图片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