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宝玉的生日,是《红楼梦》浓墨重书的热闹场面之一。和宝玉同一天生日的,书中共写了几个人? 袭人笑道:“这是他来给你拜寿,今儿也是他的生日,你也该给他拜寿。”宝玉听了,喜的忙作下揖去,说:“原来今儿也是姐姐的芳诞。”平儿还福不迭。 湘云拉宝琴、岫烟说:“你们四个人对拜寿,直拜一天才是。”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这一回中,写四个人同时过生日,分别是宝玉、平儿、宝琴、岫烟 因问:“谁是和宝玉一日生日的?”本人不敢答应,老嬷嬷指道:“这一个蕙香,又叫作四儿的,是同宝玉一日生日的。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蕙香,又名四儿,和宝玉同一天生日,并且背后开过玩笑,“同日生日就是夫妻”。四儿被王夫人问得哑口无言,可见这话确实是她说的。是什么情况之下说的?是调侃宝玉和宝琴或者岫烟的关系,还是寄托自己的情怀心思?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这话在王夫人这里,是一宗大罪。 和宝玉同天生日的,有平儿、宝琴、岫烟、四儿,共计四人。 2.他们分别姓什么? 袭人姓什么?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蕊珠,贾母因溺爱宝玉,恐宝玉之婢不中使,素喜蕊珠心地纯良,遂与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即把蕊珠更名袭人。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袭人姓花。 3.他们分别姓什么? 鸳鸯姓什么? 第四十回回目“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那边邢夫人因问凤姐儿鸳鸯的父亲,凤姐因说:“他爹的名字叫金彩,两口子都在南京看房子,不大上来。他哥哥金文翔现在是老太太的买办。他嫂子也是老太太那边浆洗上的头儿。” ——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鸳鸯姓金。 4.他们分别姓什么? 金钏、玉钏姓什么? 虽金钏儿苦求也不肯收留,到底叫了金钏儿的母亲白老媳妇儿领出去了。那金钏儿含羞忍辱的出去,不在话下。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金钏的母亲姓白。按当时的习俗,未嫁从父姓,出嫁从夫姓。所以白老媳妇的“白”是丈夫的姓,也是金钏父亲的姓。 第三十五回回目“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玉钏姓白。 金钏玉钏是亲姐妹。 5.他们分别姓什么? 司棋姓什么? 林之孝家的又向平儿说:“今日一早押了他来,怕园里没有人伺候早饭,我暂且将秦显的女人派了去伺候姑娘们的饭呢。”平儿道:“秦显的女人是谁?我不大相熟啊。”林之孝家的道:“他是园里南角子上夜的,白日里没什么事,所以姑娘不认识:高高儿的孤拐,大大的眼睛,最干净爽利的。”玉钏儿道:“是了。姐姐你怎么忘了?他是跟二姑娘的司棋的婶子。司棋的父亲虽是大老爷那边的人,他这叔叔却是咱们这边的。” ——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秦显的女人是司棋的婶子,可见司棋的叔叔就是秦显,司棋姓秦。 6.他们分别姓什么? 焙茗姓什么? 怡红院有个老叶妈,他就是茗烟的娘。 ——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茗烟姓叶。 茗烟回头,见是贾芸,便笑道:“何苦二爷唬我们这么一跳。”因又笑说:“我不叫茗烟了,我们宝二爷嫌'烟’字不好,改了叫'焙茗’了。二爷明儿只叫我焙茗罢。” ——第二十六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焙茗即是茗烟。 7.他们分别姓什么? 芳官姓什么? 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枝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写着旧诗,道是:桃红又见一年春。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众人笑道:“这一回热闹有趣。”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芳官自己说姓花。有读者认为,芳官这里在撒谎,为了骗酒喝。但从前后文来看,这天晚上的酒是管够的,“老妈妈们一面明吃,一面暗偷”,何况是怡红院的明星芳官?她完全没有必要骗酒。况且她进怡红院已经一段时间了,人们未必完全不知道她的身世。如果并不姓花,凭空撒谎,万一被人拆穿,岂不是十分扫兴?这样看来,芳官没有撒谎,她的确姓花。 8.《红楼梦》八十回中,没有写谁丢过手帕(帕子、绢子)? A.李纨 B.小红(红玉) C.平儿 D.黛玉 忽见碧月进来说:“昨儿晚上,奶奶在这里把块手帕子忘了去,不知可在这里 没有?”春燕忙应道:“有。我在地下捡起来,不知是那一位的,才洗了,刚晾着, 还没有干呢。”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碧月是李纨的丫头,她口中的奶奶当然是李纨。李纨丢过绢子。 小红道:“我何曾在屋里的?只因我的手帕子不见了,往后头找手帕子去……” ——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坠儿道:“他倒叫小红。爷问他作什么?”贾芸道:“方才他问你什么手帕子,我倒拣了一块。” (贾芸)便向袖内将自己的一块取出来,向坠儿笑道:“我给是给你,你要得了他的谢礼,可不许瞒着我。” ——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只听说道:“你瞧这绢子果然是你丢的那一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又有一个说:“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小红丢过手帕。为找手帕,遇到宝玉,倒了杯茶,被秋纹碧痕骂;做梦梦到贾芸捡了她的手帕;贾芸听说,把自己的手帕交给坠儿,坠儿还给小红,小红一口承认是自己的。注意:坠儿还的,是贾芸自己的手帕,而不是拣来的。那么,贾芸捡到的手帕,是不是恰好红玉丢的,也不能肯定了。 这一块手帕,从第二十四回写到第二十七回,夹杂了小红对宝玉的失意、对贾芸的单相思直至互通款曲。 见他手帕子忘去,上面犹有泪渍,又拿至脸盆中洗了晾上,又喜又悲。 ——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凤姐撞见贾琏与鲍二家的偷情,夫妻俩都迁怒平儿。平儿“被李纨拉入大观园”又被宝玉“让平儿到怡红院”,在此更衣洗脸理妆,匆匆离开时,把手帕子落在大观园中。 黛玉和宝玉定情的信物是两块旧帕,但前八十回中没有写过她丢手帕。在九十六回中她忘带手帕,紫娟去取,黛玉因而听到宝玉宝钗的婚事。那是落下,也不是丢。而且是高氏续书,与本题无关。 9.下列人物中,没有涉及到主仆恋爱的有: A.袭人 B.小红 C.藕官 D.龄官 答案:C 袭人和宝玉,无认是肉体恋爱还是精神恋爱,总之是发生了关系。 小红和贾芸眉目传情,通过交换手帕互通款曲。 龄官画蔷,是作品中最美的画面之一。 宝玉、贾芸、贾蔷,虽然贫富不一,但都是贾府主子。 藕官和药(原著应该是草字头下面一个“的”字)官同性恋爱,不是和主子恋爱。 10.下列人物中,王熙凤没有夸过谁? A.黛玉 B.小红 C.探春 D.迎春 答案:D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是在夸黛玉 “好孩子,难为你说的齐全,别像他们扭扭捏捏蚊子似的。”——这是在夸小红 “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这是在夸探春 在现在的版本中,迎春是贾赦的女儿,与贾琏是同父异父的亲兄妹,而且是贾赦仅有的一对儿女。邢夫人说:“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但凡是我身上掉下来的,又有一话说,只好凭他们罢了。况且你又不是我养的,你虽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该彼此瞻顾些,也免别人笑话。”但事实是,贾琏夫妇对迎春很冷淡。王熙凤对邢夫人的内侄女邢岫烟尚“怜他家贫命苦,比别的姊妹多疼他些”,但对亲小姑子迎春,从来没有格外的关注,更不用说照顾了。 11.林黛玉的《五美吟》中没有写到的是: A.虞姬 B.林四娘 C.红拂 D.王昭君 答案:B 西 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 姬 肠断乌啼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 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 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 拂 长剑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馀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咏林四娘是贾政出题,贾兰、贾环、贾宝玉三个人写的。 12.在咏柳絮的诗社活动中,没有完成的是( ),交白卷的是( ),完成词作而落第的是( ),被评为“以这首为尊”的是( ): ①薛宝钗 ②薛宝琴 ③贾宝玉 ④贾探春 答案:④③②① 如梦令 湘云 岂是绣绒才吐。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南柯子 探春 宝玉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 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 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唐多令 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队成球。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西江月 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 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梨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 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临江仙 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没有完成的是探春的《南柯子》,下片是宝玉续的; 交白卷的是宝玉:“宝玉虽做了些,自己嫌不好,又都抹了,要另做,回头看香已尽了。”“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输,不肯勉强塞责,将笔搁下”。 完成词作而落第的是宝琴:“小薛与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罚的”。 被评为“以这首为尊”的是宝钗:“果然翻的好。自然这首为尊。” 13.“金陵十二钗正册”钗黛的判词中,用到的典故是: A.薛涛 卓文君 B.乐羊子妻 谢道韫 C.妇好 西施 D.黄道婆 平阳公主 答案:B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正在织布,知道乐羊子回家的缘故后,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绢割断,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将前功尽弃,规劝乐羊子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可半途而废。 咏絮才出自《世说新语》: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拟?”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叹。 14.林黛玉教香菱学诗,指定的学诗读本中,没有谁的作品? A.李商隐 B.王维 C.杜甫 D.陶渊明 答案:A “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王摩诘是王维,老杜是杜甫,李青莲是李白。 “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李义山是李商隐。这段话是和宝玉、宝钗说的,不是教香菱学诗时说的。 15.第一次诗社,是( )发起,( )掌坛? A.黛玉 宝玉 B.宝钗 探春 C.探春 李纨 D.湘云 黛玉 答案:C 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了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宝玉笑道:“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黛玉说道:“此时还不算迟,也没什么可惜;但只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宝玉道:“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别你谦我让的。各有主意只管说出来,大家评论。宝姐姐也出个主意,林妹妹也说句话儿。”宝钗道:“你忙什么!人还不全呢。”一语未了,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很哪!要起诗社,我自举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做诗,瞎闹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即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着你作兴起来。” 探春发起,李纨掌坛。 16.贾宝玉的别号“怡红公子”是谁起的? A.李纨 B.宝玉 C.宝钗 D.黛玉 答案:D 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得很!”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是了。”宝玉 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做什么。”宝钗道:“还是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黛玉道:“混叫如何使得!你既住怡红院,索性叫'怡红公子’不好?”众人道:“也好。” 宝玉要求别人替他起号,李纨让他用旧号“绛洞花主”,宝钗送他“富贵闲人”,而“怡红公子”的号,是黛玉替他起的。 李纨的建议一口否定,宝钗的建议半推半就,黛玉的建议根本不需要宝玉回答,众人直接同意了。虽然是一件小事,娓娓写来,远近亲疏,一目了然。 17.大观园中两次建诗社,分别是: A.菊花社 柳絮社 B.海棠社 桃花社 C.螃蟹社 雪花社 D.联句社 诗词社 答案:B 探春道:“俗了又不好,忒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诗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 说起诗社,大家议定: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黛玉为社主。 海棠社因咏海棠而得名,桃花社因黛玉的《桃花行》而得名。 18.在海棠社吟诗的活动中,形成了“烧诗”的典故,没有涉及到的人物是: A.薛宝钗 B.史湘云 C.林黛玉 D.贾宝玉 答案:B 宝玉看了,正喝彩时,黛玉便一把撕了,命人烧去,因笑道:“我做的不及你的,我烧了罢。你那个很好,比方才的菊花诗还好,你留着他给人看看。” 宝钗笑道:“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说着,也写出来。大家看时,写道:…… 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骂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 宝玉写螃蟹诗,引出黛玉写螃蟹诗。写完后黛玉自谦不如宝玉,“一把撕了,命人烧去”:写得不好就该烧。接下来宝钗写螃蟹诗,仅四句就引得众人叫绝,宝玉于是说:“我的诗也该烧了。” 这一小段故事,发生在宝玉、黛玉、宝钗三个人之间。湘云可能是“不禁叫绝”的众人之一,没有直接出场。 这是宝钗唯一一次主动写诗。平心而论,她的这首诗嘻笑嘲讽、以小喻大,水平的确超过二玉: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19.请将下列人名和别号连起来: ①枕霞旧友 a探春 ②菱洲 b湘云 ③藕榭 c迎春 ④蕉下客 d惜春 A.①d ②c ③b ④a B.①b ②d ③c ④a C.①a ②b ③c ④d D.①b ②c ③d ④a 答案:D 探春笑道:“有了,我却爱这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来,炖了肉脯子来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庄子说的'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么?快做了鹿脯来。” 李纨道:“二姑娘、四姑娘起个什么?”迎春道:“我们又不大会诗,白起个号做什么!”探春道:“虽如此,也起个才是。”宝钗道:“他住的是紫菱洲,就叫他'菱洲’;四丫头住藕香榭,就叫他'藕榭’就完了。” 探春道:“你也该起个号。”湘云笑道:“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宝钗笑道:“方才老太太说,你们家里也有一个水亭,叫做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 探春自号蕉下客,因为喜欢芭蕉;宝钗替迎春起号菱洲,替惜春起号藕榭,是根据住处起号;湘云的号也是宝钗代起的,因史家有水亭名枕霞亭。枕霞亭是贾母少女时期的记忆,现在已经不在了,但湘云还是旧主人。 20.海棠社中咏海棠花,一个人写了两首的是: A.薛宝钗 B.史湘云 C.林黛玉 D.贾宝玉 答案:B 湘云一心兴头,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只管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即用随便的纸笔录出,先笑说道:“我却依韵和了两首,好歹我都不知,不过应命而已。” 说着,递与众人。众人道:“我们四首也算想绝了,再一首也不能了,你倒弄了两首!那里有许多话说?必要重了我们的。” 史湘云写了两首。 21.螃蟹宴上,先咏菊,后咏螃蟹。没有写螃蟹诗的是: A.史湘云 B.薛宝钗 C.林黛玉 D.贾宝玉 答案:A 大家又评了一回,复又要了热螃蟹来,就在大圆桌上吃了一回。宝玉笑道:“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我已吟成,谁还敢作?”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写出,众人看道: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黛玉笑道:“这样的诗,一时要一百首也有。”宝玉笑道:“你这会子才力已尽,不说不能作了,还褒贬人家。”黛玉听了,也不答言,略一仰首微吟,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众人看道: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宝玉看了,正喝彩时,黛玉便一把撕了,命人烧去,因笑道:“我做的不及你的,我烧了罢。你那个很好,比方才的菊花诗还好,你留着他给人看看。” 宝钗笑道:“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说着,也写出来。大家看时,写道: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骂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看底下道: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馀禾黍香。 众人看毕,都说:“这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史湘云没有写螃蟹诗。宝玉先写,引出黛玉写。宝钗写螃蟹诗,是八十回中唯一一次主动写诗。 22.下列红楼人物中,不是薛家丫头的是: A.同贵 B.素云 C.臻儿 D.小舍儿 答案:B 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外带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 同贵是薛姨妈的丫头,臻儿是香菱的丫头,都是薛家的。 素云是李纨的丫头,是贾家的。 原来这小丫头也是金桂在家从小使唤的,因他自小父母双亡,无人看管,便大家叫他做小舍儿,专做些粗活。 小舍儿本是夏家的丫头,跟着夏金桂嫁到薛家,成为薛家的丫头。 23.下列丫头中,不是贾家“家生”奴才的是: A.紫鹃 B.鸳鸯 C.平儿 D.可棋 答案:C 先要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家生”。在《红楼梦》中,“家生”指世代在一家做奴仆。也就是说,父母是奴才,儿子从生下来就是奴才,与主子之间有人身隶属关系。 紫鹃笑道:“你知道,我并不是林家的人,我也和袭人鸳鸯是一伙的。偏把我给了林姑娘使,偏偏他又和我极好,比他苏州带来的还好十倍,一时一刻,我们两个离不开。我如今心里却愁他倘或要去了,我必要跟了他去的。我是合家在这里,我若不去,辜负了我们素日的情长;若去,又弃了本家。” 和鸳鸯、袭人一伙,未必是家生奴才,但“合家在这里”,并且跟黛玉去就必须弃了本家,可见紫鹃是家生奴才。正如袭人家人是自由人,只有她一个奴才,所以鸳鸯说袭人:“天下事可知难定。论理你单身在这里,父母在外头,每年他们东去西来,没个定准,想来你是再不能送终的了;偏生今年就死在这里,你倒出去送了终。”只要不是家生奴才,即使离开贾家,也有机会和家人相聚。 邢夫人因问凤姐儿鸳鸯的父亲,凤姐因说:“他爹的名字叫金彩,两口子都在南京看房子,不大上来。他哥哥文翔现在是老太太的买办。他嫂子也是老太太那边浆洗上的头儿。” 鸳鸯是家生奴才。 平儿说:“先时赔了四个丫头来,死的死,去的去,只剩下我一个孤鬼儿了。”她是王熙凤陪嫁来的。 赖嬷嬷替周瑞儿子求情:“他又比不得是咱们家的家生子儿,他现是太太的陪房。”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不是贾家的家生子儿;平儿是王熙凤的陪嫁丫头,也不是贾家的家生子儿。 他来,怕园里没有人伺候早饭,我暂且将秦显的女人派了去伺候姑娘们的饭呢。”平儿道:“秦显的女人是谁?我不大相熟啊。”林之孝家的道:“他是园里南角子上夜的,白日里没什么事,所以姑娘不认识:高高儿的孤拐,大大的眼睛,最干净爽利的。”玉钏儿道:“是了。姐姐你怎么忘了?他是跟二姑娘的司棋的婶子。司棋的父亲虽是大老爷那边的人,他这叔叔却是咱们这边的。” 司棋的父亲是贾赦一房的,司棋的叔父是贾政一房的,整个家族都是贾家奴才。司棋是“家生”奴才。 24.下列衣饰器物中,宝玉、黛玉都有的是: A.碧玉佩 B.绣球灯 C.茜香罗 D.芙蓉簟 答案:B 宝钗又指他裙上一个碧玉佩问道:“这是谁给你的?”岫烟道:“这是三姐姐给的。” 碧玉佩是探春送给邢岫烟的。 第二十八回回目:蒋玉函情赠茜香罗 茜香罗是北静王给蒋玉函的,蒋玉函送给宝玉,宝玉又给了袭人。北静王应是虚笔,极言其贵。蒋玉函通过宝玉送给袭人,又是贴身内衣衣饰,预示袭人的最终结局是嫁给蒋玉函,“堪羡优伶有福”。 将昨日的所赐之物取出来,却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吗?”袭人道:“……你的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和数珠儿,别的都没有。” 这是元春赏的端午节礼。芙蓉簟是宝玉、宝钗所有的,黛玉及迎探惜三春没有。 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下来,命点一枝小蜡儿来,递与宝玉道:“这个又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了打破了,所以没点来。” 宝玉、黛玉都有玻璃绣球灯。 25.下列人物中,书中没有写谁与黛玉相貌相似? A.龄官 B.警幻之妹 C.琥珀 D.晴雯 答案:C 再留神细看,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黛玉之态。 宝玉见他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画“蔷”字的那一个。 这个人是龄官。这里是明写她与黛玉相似。在第二十二回中,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瞧不出来。”……湘云便接口道:“我知道,是像林姐姐的模样儿。”引发了宝、黛、湘之间一场小矛盾。凤姐说像黛玉的小戏子,应该就是龄官。 早有一位仙姬在内,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表字可卿者许配与汝” 警幻之妹与黛玉相似。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他;后来要问是谁,偏又忘了。今日对了槛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凤姐道:“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长得好。论举止言语,他原轻薄些。方才太太说的倒很像他,我也忘了那日的事,不敢混说。” 晴为黛影,晴雯与黛玉相似。 没有写到琥珀与黛玉相似。 26.湘云、香菱谈诗,使宝钗“聒噪的受不得了”。书中没有描写她们谈那位诗人: A.杜甫 B.李贺 C.温庭筠 D.韦应物 答案:B 一个香菱没闹清,偏又添了你这么个话口袋子,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怎么是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 《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韦应物任过苏州刺史,故后人称他为“韦苏州”。 杜甫做过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其为 杜工部。他自号少陵野老,因此也称他杜少陵。 李商隐字义山,也称李义山。 书中没有描写她们谈到李贺。但以李贺之雄奇瑰丽、个性鲜明,想来也一定会是她们的重要话题。 27.下列那件服饰,不是宝玉的: A.茄色哆啰呢狐皮袄 B.雀金呢 C.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鹤氅 D.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 答案:C 宝玉此时喜欢非常,忙唤起人来,盥漱已毕,只穿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束了腰,披上玉针蓑,带了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庭来。 茄色哆啰呢狐皮袄是宝玉的。 贾母笑道:“这叫做'雀金呢’,这是俄罗斯国拿孔雀毛拈了线织的。前儿那件野鸭子的给了你小妹妹,这件给你罢。”宝玉磕了一个头,便披在身上。 雀金呢也是宝玉的。 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绉面白狐狸皮的鹤氅,系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上罩了雪帽。 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鹤氅是黛玉的,不是宝玉的。 及至进来一看,却是位青年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这是宝黛第一次相见时宝玉的打扮。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是宝玉的。 28.书中用秦可卿的心理活动:“我的小名,这里从没人知道,他如何知道,在梦里叫出来?”暗示警幻之妹和贾蓉之妻是同一个人。下列人物中,书中没有写谁与她相貌相似? A.宝钗 B.黛玉 C.平儿 D.香菱 答案:C 早有一位仙姬在内,其鲜艳妩媚大似宝钗,袅娜风流又如黛玉……“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表字可卿者许配与汝” 与宝钗、黛玉相似。 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回,因向金钏儿笑道:“这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的小蓉奶奶的品格儿。” 与香菱相似。 没有写到与平儿相似。 29.《红楼梦》中,没有认“干妈(干娘)”的是: A.小红 B.黛玉 C.莺儿 D.林之孝家的 答案:A 黛玉笑道:“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就是假意疼我。”薛姨妈道:“你不厌我,就认了。” 黛玉又说道:“我好了,今日要出去逛逛。你回去说给姐姐,不用过来问候妈妈,也不敢劳他过来。我梳了头,和妈妈都往那里去吃饭,大家热闹些。” 黛玉认薛姨妈为娘,当时受到薛宝钗的阻挠,开玩笑暗示要将黛玉许给薛蟠,于是话题转到黛玉的婚事上。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第五十九回中,黛玉和莺儿说话时,直接称薛姨妈为“妈妈”。认干妈的事,竟是真的。 平儿笑道:“不相干。前日莺儿还认了叶妈做干娘,请吃饭吃酒,两家和厚的很呢。” 莺儿认老叶妈做干娘。 (王熙凤)向小红笑道:“明儿你伏侍我罢,我认你做干女孩儿。我一调理,你就出息了。” 小红听了,“扑哧”一笑。凤姐道:“你怎么笑?你说我年轻,比你能大几岁,就做你的妈了?你做春梦呢!你打听打听,这些人比你大的赶着我叫妈,我还不理呢,今儿抬举了你了。”小红笑道:“我不是笑这个,我笑奶奶认错了辈数儿了。我妈是奶奶的干女孩儿,这会子又认我做干女孩儿!”凤姐道:“谁是你妈?”李纨笑道:“你原来不认的他?他是林之孝的女孩儿。” 王熙凤要认小红为干女儿,但小红没有接受。原因是他的母亲林之孝家的是王熙凤的干女儿。林之孝是贾府大管家,其妻是内管家,女儿已经十几岁了,年纪一定比王熙凤大。认王熙凤为干妈,刻画出势利。 30.《红楼梦》中,没有描写下列哪位人物誊录(抄录)别人的诗? A.黛玉 B.迎春 C.惜春 D.探春 答案:A 那元妃却自幸大观园回宫去后,便命将那日所有的题咏,命探春抄录妥协,自己编次优劣,又令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李纨道:“立定了社,再定罚约。我那里地方儿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做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容我做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还要推我做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不做,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做一首,你们四个却是要限定的。是这么着就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是极。” 迎、探、惜都抄录(誊录)过别人的诗。 黛玉提起笔来,笑道:“你念我写。” 黛玉为宝玉记录过诗,但不是“誊录”或“抄录”。 为宝玉记录诗的还有一个人,是他的父亲贾政: 贾政听说,也合了主意,遂自提笔向纸上要写。又向宝玉笑道:“如此甚好。你念,我写。若不好了,我捶你的肉,谁许你先大言不惭的!” 看似凶狠不近人情,其实也有一片爱子之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