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小栈284

 栖鸿看红楼 2022-08-31 发布于山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成语“见贤思齐”即产生于此。这个成语中的“齐”,是指什么?

        A.齐国。一看到贤人,就会联想到齐国,因为齐国贤才云集。

        B.姓齐的贤人。一看到贤人,就会想到姓齐的那个人,因为他也是著名的贤人。

        C.名叫齐的贤人。孔子有个弟子名叫齐,具备了贤人的一切品质。

        D.看齐,动词。见到贤人,应该想到向他看齐,反映了孔子积极学习的优秀品质。

答案:D

        孔子主张积极学习,随时学习,随地学习。他曾说:“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也是表达这个意思,见到贤人,应该想到向他看齐。

        下一句是“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儒家主张“修身”,严格对自己的要求,而不强调纠正别人。当看到别人“不贤”时,孔子认为应该及时自我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毛病,如果有,要及时改正。

        而当孔子的弟子子贡(名赐)评论别人长短的时候,孔子很不客气地教训他:“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意思是:赐呀,你很不错了吗?我可没有这闲工夫。

        译文根据《中华传统国学经典名著·大学 中庸 论语》,北方文艺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