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玉对他奶妈又凶又恶,贾琏却对奶妈有求必应? 贾琏对奶妈有求必应吗?其实未必。赵奶妈替两个儿子谋求职位,书中直接描写,是向王熙凤开口的。她提到从前求过贾琏几次,贾琏虽然答应,到现在还没有落实。可见贾琏对赵奶妈的话,也根本不放在心上,只不过面子上过得去罢了。 书中唯一写赵奶妈,是主动跑到贾琏和凤姐的房间来,正遇到两口子吃饭。凤姐很热情地招待了她,并且很不见外地大开玩笑、调侃贾琏,还答应照顾她的两个儿子,并且随后就付诸实施。这些描写是不是表明,贾琏夫妇对赵奶妈很尊敬呢?不,只不过赵奶妈来得凑巧,正碰上元春封妃、省亲这一系列大喜事,正碰到贾琏夫妇的兴头上罢了。 其实贾琏是次要的。关键还是王熙凤。王熙凤除了省亲这件家族的喜事之外,还有自己的高兴:办理秦可卿的丧事大显神勇、得到交口称赞。而且这时夫妻关系非常和谐,贾琏又是外出初归。所以对贾琏的奶妈,王熙凤也表现得亲热起来。 反观宝玉的奶妈李嬷嬷,出场几次,几乎都是宝玉不高兴,或者本来高兴被她扫兴。一次是在薛姨妈家喝酒,和宝钗黛玉一起,说说笑笑,何等欢乐,李嬷嬷上前劝阻,并且提出“小心老爷问你的书”,是宝玉最不愿听的话题。 即使这样,宝玉也并没有当面翻脸,而是好文央求:“好妈妈,我只叫一钟。”扫了兴也只是垂头不语。那句著名的“没有他,只怕我还多活两日”,是在宝玉吃醉了酒,并且李嬷嬷不在场的情况下说的。 接下来就是茜雪捧茶事件,宝玉怒起,扬言要回老太太把李嬷嬷撵出去,被袭人劝阻了。所谓“撵”,也是宝玉醉后说的话,并且他根本没有这样的权力,必须要“回老太太”借助贾母的权威。当然,这只是宝玉醉后一厢情愿的话,自以为贾母会听他的。然而贾府的风俗,服侍过老人的家人,比年轻主子还有体面。赖嬷嬷在贾母面前有座位,王熙凤只能站着。那么对于宝玉“撵奶妈”的要求,贾母会不会听从呢?答案不一定。但即使是“辇”,也不会像逐晴雯金钏芳官那样简单粗暴,一定会留着体面。因为下次李嬷嬷出场在第二十回,已经是“告老解事出去”的了。 李嬷嬷出去,等于是年老退休,已经管不到宝玉的事。但这老太太不懂事兼不自重,还隔三差五到宝玉房中,又吃又拿。光占便宜贪小也就罢了,她还看不清形势,公然指责宝玉房中的新任主管袭人,骂她“哄宝玉”,威胁她“配小子”。而事情起因,仅仅是袭人没跟她扫招呼而已。 宝玉和袭人发生关系之后,感情上、生活上越来越依靠袭人,把她和黛玉一起视为“同死同归”终身伴侣。但即使如此,宝玉也没有跟要嬷嬷翻脸,只是“少不得”替袭人分辩。李嬷嬷越劝越醉,宝钗黛玉都劝不下,还得王熙凤出面,才软哄了出去。 由此看来,宝玉对李嬷嬷,也不能算是“又凶又恶”。贾府“这样人家”的公子, 背地里如何纨绔不堪,表面上还是有“正经礼数”的。纵然李嬷嬷再不好,也容不得宝玉对她“又凶又恶”。 附记:这篇文章,是我发在“悟空问答”上的。欢迎大家到“悟空问答”去关注我“老却英雄似等闲199”,和我共同探讨红楼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