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雪离开贾府,一直是一个谜。枫露茶事件之后,她就不再出现,只有别人口中提到过两次。一次是李嬷嬷抱怨“为喝茶撵茜雪”,一次是鸳鸯回忆“去了的茜雪”。李嬷嬷的话很明确,但未必可靠,因为这糊涂老太太满腔“怀才不遇”之心,满嘴“愤世嫉俗”之言。自己已经退休了,还威胁袭人“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好像她有这权力似的。因为枫露茶是李嬷嬷喝了,所以把茜雪说成被撵出去,以强化宝玉的忘恩负义,只是一种泄愤,不能当真。 鸳鸯说“去了的茜雪”,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似乎可以相信。偏偏“去了”一词,十分含糊,是被逐,还是自己求去?没有明白说出来。 茜雪离开贾府,到底是被撵还是自愿?我们一一分析可能性。如果是被撵,第一嫌疑人当然是宝玉。但是宝玉自己没有人事权。他要撵奶妈李嬷嬷,尽量是醉中,也知道“要回贾母”;拌嘴要撵晴雯,明说“回太太去”;想和金钏在一起,也是“和太太讨你”。如果宝玉真的要撵茜雪,必须通过贾母(这时他住在贾母房中,还没到怡红院),而贾母不可能不过问原因。整个枫露茶事件,茜雪没有任何过错,贾母不可能无缘无故把她撵走。 况且宝玉为人,虽然没什么担当,但对女孩子们一向是很好的。除了错踢袭人一脚、迁怒醉骂茜雪之外,他没有跟女孩子们发过火。跟晴雯那次不算,那几乎是晴雯找着跟他吵的。枫露茶没喝上,发火要撵李嬷嬷,也被袭人劝下了;等第二天酒醒再找被着撵茜雪,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曾读过一篇文章,言之凿凿说是贾母迁怒,不肯撵李嬷嬷而把茜雪撵出去。贾府之中,代人受过倒是有的。贾环用灯油烫了宝玉,挨骂的是宝玉身边的人;宝玉和黛玉吵架惊动了贾母,挨骂的是袭人紫鹃;邢夫人在贾母那里受了气,转过头来骂贾琏。但这些情况,犯错的是宝玉、黛玉、贾赦,身份高贵,不便责罚,才骂别人出气。李嬷嬷是什么东西,值得为她找替罪羊?况且以贾母的慈祥和睿智,也不会为李嬷嬷犯错,或者为宝玉发火,而牺牲好好一个女孩子的前途。 会不会是王夫人迁怒撵了茜雪?更不可能。宝玉跟着贾母住,丫头还在贾母名下,要到怡红院时期才独立。王夫人怎么有权处置贾母的丫头? 如果不是被撵,那就是茜雪自己要去了。平心而论,没有错误的情况下被劈头盖脸骂一顿,摔了茶杯溅了一裙子,这样的污辱实在叫人难以忍受。虽说是奴才,贾府的丫环“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样尊重的”,也算娇生惯养了。反差越大,越难以接受。 反应慢的人,往往想得更深。别的女孩子都在留恋宝玉的温柔和颜值,谁能想到他百般撩逗的金钏被打了一巴掌,他的反应会是转身就跑?他捧为明星的芳官被逐出家,他连一句话都没说过。心爱的、“第一件大事”晴雯被逐,他只是探望一回、写一篇祭文,都不肯冒险去求告贾母或王夫人收回成命。宝玉的爱,只限于精神层面,而没有太大的现实意义。如果茜雪冷静地看出这一点,跟着宝玉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贾府的丫环没有雇佣的,全都是人身归属。或者像袭人一样被卖,或者像鸳鸯一样是奴才的儿女。但要离开,也并非无法可想。袭人的母兄不是想过把她赎出来吗?他们的计划已经很周全、很具备可行性了,如果不是袭人自己反对,成功的机率是很高的。袭人可能成功,茜雪当然也有这样的可能。 即使是家生奴才,工作职位也有很大分别。柳五儿跟着母亲做点杂务,小红在空旷的、还没人居住的怡红院看房子,都属于贾府丫环的工作。跟着贾母,跟着宝玉,都是肥缺。要离开肥缺换到别的职位,想必不是太难。 离开宝玉,无缘进入怡红院,就等于和那烈火烹油的繁华锦绣提前告别。可是有失有得,贾府的衰败崩溃、大夏倾颓,也就不会那样切身伤害。茜雪在抄家之后,在贾府上下人等被办之际,还有珍贵的人身自由,还能够再去安慰旧主人。 附记:这篇文章,是我发在“悟空问答”上的。欢迎大家到“悟空问答”去关注我“老却英雄似等闲199”,和我共同探讨红楼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