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府为何屈尊下帖子请妙玉?恐怕是你想多了……

 栖鸿看红楼 2022-08-31 发布于山西

为了迎接元春的省亲,或者为了虚荣的炫耀,或者为了政治上的威慑,贾府兴建了美奂美仑的大观园。为了点缀,大观园里除了建筑、花草、虫鸟之外,还要再有戏子、尼姑、道姑(不一定坐在大观园里)。为了提高点缀的格调,大观园里还兴建了一座栊翠庵,并请了一位名叫妙玉的年轻的、通文墨懂经文的、又漂亮的带发修行人。

栊翠庵、妙玉,都是点缀的点缀,是奢侈品而非必需品。当然,在贾府盛极一时之际,处处追求完美,无所不用其极,奢侈品和必须品的界限也不是那么清晰的。请妙玉来,只要不是太过分,只是下一个帖子,并不让贾府为难。

林之孝家的回禀妙玉的情况,是对妙玉的总介绍。王夫人“不等回完便说:'既这样,我们何不接了他来?’”似乎很着急,又似乎很轻率。

王夫人是一个持重过甚的人。我前文多次分析过,她从三十四回打算让宝玉搬出大观园,直到八十回结束还没有实施;明明已经决定提升袭人的地位,也对袭人红嘴白牙承诺过了,到王熙凤面前还是“想了半日”;就是难得一见地雷厉风行,撵金钏、逐晴雯,也是前面做了后面后悔。

轻率地决定请妙玉来,不是着急,而是轻率。王夫人心里,根本没把妙玉当成一件重要的事。如果说“屈尊”,也未免有点过分。因为林之孝家的已经说明,妙玉是“读书仕宦之家”的小姐,身体不好才出家。她还曾“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还记得清虚观的张道士吧?他也是荣国公的替身。可见只有富贵之家,才谈得到替身出家。这样算来,妙玉的俗家身世,比贾家也低不到哪里去。王夫人看中的不是一个道姑通文墨懂经文,而是其俗家的身份门第。

有人认为,贾家请妙玉的帖子,白纸黑字,成为将来贾家获罪的证据之一。这未免穿凿过甚了。如果妙玉的身世真的联系的某项大罪名,贾府收容她当然会获罪。她在贾家一住多年,谁不知道?哪里需要还需要什么白纸黑字的请帖?

当然,妙玉的身世是有问隐秘的。和她自幼相熟的岫烟就提到她“不合时宜,权势不容”,显然不止因病出家这么简单,想必还隐藏着十三妹与纪献唐之类的逼婚背景。但是这里又有时间上的疏漏。

岫烟说曾赁妙玉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之后岫烟离家投亲,之后妙玉才离家流浪。路上走了多久不知道,但进了长安都中一年之后,才来到贾府。到贾府时是十八岁,一年前进京时是十七岁。就算离开家乡径直进京、岫烟走后马上离乡,她与岫烟十年前相遇,也仅有七岁。而七岁的妙玉,已经出家一段时间了。

七岁的女孩子,哪怕是在现在的医疗水平之下,也是体弱多病的年纪。但妙玉家人已经买过许多替身、决定让女儿亲自出家了。这家人未免也太性急了吧?

如果采用权贵逼婚的说法,就更加解释不通,再天生丽质,七岁的女孩就吸引到权贵逼婚,这合情理吗?

也许有的读者会说,岫烟“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也许是在这十年之间,妙玉才出家呢?但前面还有一句“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并不是和房子做邻居。这足以证明,妙玉在七岁以前就已经出家了。

七岁以前出家,解释不通;七岁以后出家,时间又对不上。问题出在哪里?只能是妙玉的年纪有水分。林之孝家的介绍妙玉“十八岁”,是女孩子最好最美的年华。也许这个年纪有问题,但如果已经不再年轻的老尼姑,就不会有那样的吸引力了。

    林之孝没必要替尼姑隐瞒年纪,岫烟也不过十几岁,不可能记错十年为邻。只能是作者在写妙玉的年纪时有疏漏。而妙玉的年纪关系着她的身世,甚至关系到贾府的命运(如果真像某些人分析的,贾府因收容罪臣之女而获罪),她的年纪又绝对不会有错。既然出了错,说明妙玉的年纪并不重要,也就不会有“罪臣之女”的身世背景。那个帖子,也就只是一个帖子,不会是什么“白纸黑字”的罪证。

附记:

做公众号有一段时间了,结交了不少朋友,感谢大家的关注和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