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和黛玉,是管家的舅妈和寄住的外甥女,“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分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并没有多大的矛盾。甚至在很多时候,她们还很和谐,至少在表面上维持着亲近。 袭人涨月钱一回,“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西瓜呢”,是日常生活的描写,可见黛玉常常在王夫人屋里,至少不是仇人,也算不上心存芥蒂。并且这是在“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之前,钗黛还没有和谐,黛玉并不是因为宝钗才来到。到了金兰契的时候,黛玉提到“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从上到下三代掌权人,对黛玉额外的要求都没有意见,也可见王夫人并没有苛待黛玉。 她们俩的尖锐矛盾,主要是对宝玉的争夺,也就是王夫人一定反对黛玉嫁给儿子宝玉。在黛玉进贾府的第一天,王夫人就叮嘱黛玉“别睬他”。是叮嘱,不是某些人理解的“警告”。但这并不表示王夫人反对宝黛联姻,而是出于对自己儿子的深刻了解:宝玉是“偏好在我们队里闹”的。 有人认为,王夫人要求黛玉远离宝玉,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外甥女宝钗留位置。这纯属胡说。就算王夫人属意外甥女宝钗,也不会允许她和宝玉自由恋爱——在那个时候,这叫做“作怪”,是极大的忌讳!甚至,虽然书中没写,王夫人也可能叮嘱过宝钗同样的内容:千万别理宝玉。 就算是厌恶晴雯而说“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也只是陈述事实,不能引申为“对黛玉的深刻厌恶”。因为这时候王夫人和晴雯并不熟,连名字和本人都不能确定:“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带有猜测。如果王夫人真的熟悉晴雯,“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以她的权力地位,早找机会把晴雯打发出去了,还需要听了王善保家的报告、再找晴雯本人查证、还被晴雯轻易蒙混过关? 厌恶晴雯的美貌与轻狂,并不表示同样厌恶美貌的黛玉。因为宝钗的美貌并不次于黛玉,还有后来的宝琴。难道漂亮的都讨厌?她讨厌得过来吗? 王夫人并不是个惹人喜爱的人,也缺乏贾母的睿智和机趣。但王夫人对黛玉没有恶感。她只是反对宝黛的联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