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首来时路,司美格鲁肽上市一年,我们获得了什么?

 江海博览 2022-08-31 发布于浙江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问世一年,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为糖尿病治疗带来哪些惊喜?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近年来各大指南推荐的一类新型降糖药物,不仅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还可以改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部分GLP-1RA还被证实具有明确心血管保护作用[1]在临床研究证据的推动下,GLP-1RA药物在各大糖尿病相关指南中的推荐地位攀升。2021年8月,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以“双适应症”在我国上市,作为我国目前首个且唯一具有心血管适应症的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在上市一年间,为糖尿病治疗带来哪些变革?

正值司美格鲁肽国内上市一周年之际,“医学界”诚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蔡晓凌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单春艳教授、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韩立坤教授,基于临床经验,分享司美格鲁肽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希望对读者的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回顾初治病例,这些感触令人难忘
司美格鲁肽的上市给了临床医生带来了更多GLP-1RA药物选择,那么为何医生会为患者选择这种新型降糖药物呢?听听专家们的声音。

蔡晓凌教授的初治病例是一例糖尿病病程已近20年的患者,“患者确诊时才40岁出头,合并冠心病,置入过3个支架。”

由于患者年龄较轻且合并明确的冠心病,蔡教授很早就开始关注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希望通过合理的二级预防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在启动司美格鲁肽治疗时,患者已达花甲之年,老病人遇到了新药物,疗效如何?

蔡晓凌教授和我们分享道,这位患者是出租车司机,由于工作繁忙注射治疗不便,因此患者对注射治疗一直存在顾虑,且恐惧注射带来的疼痛。我们对患者进行了一系列教育后,患者接受并启动了司美格鲁肽这一治疗方案。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前降低1%,达到了6%左右的水平,收缩压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且患者发现这种治疗方案应用下来注射疼痛并不明显,因此,该患者对司美格鲁肽这一治疗方案满意度很高,治疗依从性也得到了提高。

韩立坤教授的第一例司美格鲁肽病例此前一直应用“1+3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该患者为中年女性,糖尿病病程长达8年,初诊时因为空腹血糖高达12~13mmol/L、餐后血糖高达18~19mmol/L,当时医生为她启动了四针胰岛素的降糖方案进行强化治疗,但之后由于患者不能合理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血糖控制仍不理想,HbA1c高达11%。此次就诊与患者沟通降糖方案时,其希望选择安全、方便的降糖方案,不要出现低血糖等影响社交和活动的不良事件。结合患者降糖需求、动脉粥样硬化及代谢紊乱情况,我们为其启动了司美格鲁肽治疗并逐渐将剂量上调,保留了长效胰岛素,停用短效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空腹血糖达到了5~7mmol/L的良好水平,且患者在日常活动时,不用担心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满意度很高。

通过这两个病例,我们看到了司美格鲁肽在这一年的临床实践中交出的满意答卷。

方便有效安全降糖,
GLP-1RA周制剂改变糖尿病临床实践
近年来,得益于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型降糖药层出不穷,既往“老牌”降糖药也“不甘示弱”,那与既往已经上市的同类或非同类降糖药物相比,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优势是什么?

单春艳教授认为,近年针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新型降糖药物如GLP-1RA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次第上市,给医患提供了方便有效的降糖新武器。随着循证证据积累,指南也不断更新,给予了临床医生具体的指导,例如对于合并ASCVD或心血管风险高危的患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指出,不论其HbA1c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具有ASCVD获益证据的GLP‐1RA或SGLT-2i[2]而GLP-1RA周制剂的上市,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有效的降糖方案。

虽然在司美格鲁肽上市前,国内已有数种GLP-1RA日制剂或周制剂上市,但蔡晓凌教授表示:“当时国内学者仍对司美格鲁肽的上市充满了期待,此前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了其获益,那么标准研究中的获益能否转化为真实实践中的获益?”

在司美格鲁肽的系列临床研究中,其高质量降糖效果得到了充分肯定。SUSTAIN系列研究[3-11]显示,无论背景治疗如何、糖尿病病程长短,司美格鲁肽均显著降低HbA1c,最高达1.8%,且低血糖风险低。SUSTAIN-CHINA研究[12]显示,司美格鲁肽对于中国T2DM患者同样有效,可降低中国T2DM患者HbA1c最高达1.8%,HbA1c<7%的达标率最高达86.1%。

韩立坤教授表示:“应用司美格鲁肽一年以来,除了降糖获益以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心肾、代谢方面的不同获益。其中最重要的是降糖的获益,增加了医患双方管理糖尿病的信心,也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顺应性。简单的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方案就能够使患者血糖明显下降,经过司美格鲁肽的加量期后,血糖可以得到平稳控制,患者也能够接受每周一次的简单注射方案。”

“安全性方面,司美格鲁肽也没让我们失望。”有研究[12]纳入不同肾功能状态的受试者,予司美格鲁肽0.5mg单次皮下注射后检测血药浓度变化,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肾功能受损对司美格鲁肽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影响,提示司美格鲁肽无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对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优势较为明显。

单春艳教授分享了其在CKD患者中应用司美格鲁肽的经验,药物安全性和肾脏获益是此部分患者需要特别考虑的因素。单教授应用司美格鲁肽时发现,药物的安全性比较突出,低血糖风险低,无需特别调整剂量,对于CKD患者具有一定优势。

小结

上市一年来,GLP-1RA周制剂的新锐司美格鲁肽已惠及众多患者,并因有效安全降糖、简便注射、改善心血管代谢指标等优势,获得了医患双方的一致认可。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更多糖尿病患者可以受益于此新型降糖药物,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结局,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等.中华内科杂志,2020,59(11):836-846.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3]Sorli C 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5:251–60.

[4]Ahrén B 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5:341–54.

[5].Ahmann AJ et al.Diabetes Care 2018;41:258–66.

[6]Aroda VR 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7;5:355–66.

[7]Rodbard HW et al.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8;103:2291–301.

[8]Pratley RE 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8;6:275–86.

[9]Lingvay I 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9 Nov;7(11):834-844.

[10]Zinman B et al.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7:356–67.

[11]Capehorn MS et al.Diabetes Metab.2019 Sep 10.

[12]Ji L,et al.Diabetes Obes Metab.2021 Feb;23(2):404-414.

[13]Marbury TC et al.Clin Pharmacokinet 2017;56:1381–90.

-End-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