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巍《又一个“狙击兵岭”》阅读训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又一个“狙击兵岭”

魏巍

常言说,“响鼓不用重槌敲”。自从团政委点出三连的问题之后,郭祥就立时召开了支委会,首先对自己打大仗的思想进行了自我批评。接着对“怕捅马蜂窝”的思想,也捎带着给了几炮。随后经过研究,选出了本连的特等射手,组成了步枪组,机枪组,还有六口炮和祖国新来的无座力炮合编的冷炮组,区分了地段,划分了责任。第二天,狙击活动就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大家都憋足劲。要向“狙击兵岭”看齐。

果然不出所料,狙击活动遭到了敌人强烈的报复。又是飞机,又是大炮,很疯狂了一阵。但是都被他们硬顶过去。郭祥还特意把无座力炮秘密运到前沿,敲掉了无名山上敌人设置的那辆固定坦克,狙击活动就更顺利地开展起来。无名山下的每一条大路小路,敌人出没的每一个场所,都受到狙击手们的严密监视。只要敌人一露头,就会猝不及防地倒在狙击手们的枪弹之下。真是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屁滚尿流,偶尔出来一次,就像老鼠出洞一般。开始敌人还去拖死尸,死尸拖不回。还得赔上三个五个,最后连死尸也不拖了。当时,我们的快板诗人毕革飞,曾写过一篇快板,专门记载此事。诗曰:

狙击手,真活跃,你一枪,我一炮,

不打死靶,要打活目标。

展开狙击大竞赛,个个都把战机找,

敌人在工事一露头,叽地一枪应声倒。

敌人出来拉尸首,又是射击好目标。

你要愿意要尸首,我们负责给你造!

零零碎碎吃喝你,最后把你全吃掉!

在这场狙击大竞赛中,“创造杀敌百名狙击手”的口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青年战士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都想最先突破这个光荣指标。特别是那个16 岁的小鬼杨春,简直着了迷。这匹刚刚戴上笼嘴的小马,在老保姆陈三得力的领导下,虽然进步不小,但是按陈三的说法,始终没有把也那种过剩的精力完全转化为建设的积极性。平时,不是到这个班偷偷拆卸机枪,就是到那个班摆弄别人的炮。这一下可好了,他的全副精力都集中到这方面去了。每天天一亮,他把帽檐儿一就抱着一支枪,伏在射击台上,用一双圆圆的猫眼搜寻着自己的猎物。有时候为了减小自己的目标,他甚至脱个光膀子,把帽子也染上黄泥,伏在交通沟沿上观察。远远看去,他那在庄稼地滚过的身体简直同黄黄的泥块没有两样。由于他这样不辞劳苦,今天打中三个,明天击倒五个,他的记录表直像响箭一般地直线上升。他本人也越打越上瘾,越打越来劲。每天只嫌太阳落得早,只嫌天色亮得迟。就是夜间做梦,也不断地喊:“打中了!打中了。”一边喊,手指头还在不断地扳动。这样,在一个月结束的时候,他的毙敌数已经达到 58名,不要说在全连,就是在全营也遥遥领先了。有人分析说,他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由于他那精确的射击技术,确实不能否认,他从小就是一个玩弹弓的好手,到现在他那圆乎乎的小脸上,还有一个小小的疤痕,就是他的战友给他留下的光荣纪念!

说到这儿,我们不妨揭破这小鬼的一件秘密。它甚至已经到了绝密的程度,以至使得料事如神的郭祥、工作深入的老模范以及朝夕相处的陈三都摸不清底细。

那还是今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从祖国寄来了大批的“慰问袋”,小杨春也理所当然地分到了一个。这个袋子里装了几十块水果糖.还有一封短短的信。从信上看,来信人年纪很小,字迹稚嫩,一-笔一画,像是刚会挪步的孩子,比杨春那打飞脚的字好不了多少。信上写道:亲爱的志愿军叔叔:

我妈妈每天给我一分钱买糖。我没有吃,现在我给叔叔寄去。希望叔叔吃了我的糖,多打死几个美国鬼子!我要向叔叔学习,长大了,也要去抗美援朝。

李毛毛

当时,接到慰问袋的这位 16 岁的“志愿军叔叔”,不用说是颇受感动的。因为他平生以来第一次作为一个人民的战士受人尊敬。他当时就在自己的小本上写了一首诗:

慰问袋,六寸长,慰问糖在里面装。

昨天我吃一块糖,糖儿对我把话讲:

你吃糖,想一想,祖国人民的心意可记上

按照小杨春原来的计划,这糖本来是准备立功之后才吃的。但是,毕竟我们这位“志愿军叔叔”修养方面还有些不足,今天一块儿,明天一块儿,也就吃完了。只剩了个空空的小口袋还包在包袱里。这次支部号召“创造杀敌百名狙击手”,小杨春忽然想起这个慰问袋来,如果打死一个敌人,就把一枚小石子装进去,装满了 100 枚,将来寄给这位小朋友,岂不是一个很好的纪念这样就暗暗下了决心。但是,这小鬼鬼心眼不少:一来这计划还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即使能完成,事先透露出去,还是会被人传为笑柄。他自己这样那样的“漏子”已经够多了,何必再给人增加一份谈话的资料呢于是就把这事定为“绝密”一级,对人绝口不谈。只是在打死一个敌人后,才选一枚晶莹可爱的小红石子,乘夜深人静悄悄丢到那个未曾见过面的朋友的口袋里。

(节选自《东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杨春是志愿军战士的典型,文章通过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以及“狙击大竞赛”前后的对比塑造这一形象。

B.大家分析小杨春射击成绩好的原因时以调侃的方式提到他脸上的伤疤,表现出大家对小杨春的关怀和喜爱。

C.文中“一笔一画,像是刚会挪步的孩子,比杨春那打飞脚的字好不了多少”表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D.文中写女送来问袋”并写信这一事件,揭示出了后方的大力支持是这场战争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

7.关于文中快板诗人毕革飞快板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内容看,虽与上文的有些重复,但衬托出战士们的乐观精神。

B.表现出朝鲜战场上我军不但战法灵活,还善于调动士兵的士气。

C.表现出对装备精良的敌军的蔑视,体现出我军战士的必胜信心。

D.以对偶的形式,诙谐的语调再现了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的场景。

8.有人说魏巍的《东方》让我们对英雄的定义愈发清晰,请结合杨春这一人物,对魏巍笔下英雄的形象作简要的分析。(6分)

9.魏巍曾说:“我们要从生活中寻找写作'富矿’,'文风朴实,言之有物’”,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选文是如何体现魏巍的这一创作特征的。(6分)




6.【答案】C

【解析】C 项,“表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两个人尤其是小女孩年龄尚小,不能反映文化水平低。

7.【答案】D

【解析】D 项,“以对偶的形式”错误,不是对偶,快板的内容不是严格的对仗。

8.【答案】①英雄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员,杨春就是一个普通的志愿军战士;②心怀祖国,忘却自我,甚至是付出生命,杨春为保家卫国,参加抗美援朝,狙杀敌人,随时可能付出生命;③为战胜敌人,拼尽全力,杨春为战胜敌人,不分日夜苦练狙击本领;④知恩图报,以最好的成绩回报关爱自己的人,杨春用石头记录战场的战绩报答小女孩的“慰问袋”。(每点 2 分,从“英雄形象”以及“杨春的相关情节”两方面作答,每一方面 1 分,答出其中 3 点得 6 分)

9.【答案】①选取抗美援朝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述历史的伟大进程;② 通过“怕捅马蜂窝”“也捎带着给了几炮”“真是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屁滚尿流”等朴实的语言,塑造普通的志愿军战士形象,文风朴实;③通过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的日常生活歌颂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言之有物。(从选材、人物、情节、语言、主旨等角度展开答题,每点 2 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