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坚持养成习惯(2)

 六一行讲故事 2022-09-01 发布于广西

 克服坚持中的阻力;把坚持养成习惯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六一行

把坚持养成习惯(2)

--向乌龟先生学习坚持

接上篇把坚持养成习惯(1)

-7-

破解坚持中的困难和挫折

行动坚持中的经常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而导致放弃。在习惯养成三个阶段中已阐述一些方法,我们还需更深入的分析。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坚持不下去,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方面是困难本身会阻碍我们,事情本身上的困难,可能是我们能力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去提高我们的能力。比如写一个报告,需要做调查和查找很多相关资料,需要设计如何写等等,哪方面缺失,就补哪方面的能力。

或者是我们还有一些外部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可以寻求外部的一些帮助或者请高人进行指点解决事情本身上的困难。

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我们在遭遇挫折之后延伸出来的负面情绪和错误假设,会让我们很容易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头脑里就会出现很多假设性的情况出现。或者是做做事情没有意义,否定自己。

就像前面乌龟设想的几种画面。

遇到挫折时,我们需要有一些认识来避免放弃行动。

首先要明白,做任何事情遇到挫折很正常,我们的能力也总有方法提升,即要正视问题的存在。

其次,我们也要能够体察出因为事情挫折带来的这种失落和挫败感。要正视自己的情绪的存在。

这时我们要克制自己,不要钻牛角尖、自暴自弃、自我否定。不要提前放弃自己的努力。想要坚持下去,就必须处理好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负面情绪。

遇到挫折时,我们需要借用一个工具来进行改善,避免放弃行动

这个工具就是如实记录,可以是写日记,如实记录你的实际进展,甚至可以分享到朋友圈。这个工具也可以叫实况转播。通过记录或分享来理性的看待问题。这样你更关注行动中的实际的进展,情绪化和各种假设、焦虑就在无形中被淡化了。

看着自己真实的记录和进展,就更有勇气将行动坚持下去。

-8-

内化动力

很多事情并不是太难。难的是在于个人心理的变化,心理变化之后容易失控,出现自我否定,看不到结果,产生自暴自弃。

这时需要将长远的目标化成内在的动力,给自己打打气,驱动你每天坚持不懈的前进。

乌龟的内在动力就是一定要跟自己跑得快的兔子比,要赢它,这个动力一直在支撑着乌龟克服自己的体力,克服身体劳累所带来的倦怠,始终坚持朝着终点爬过去。

第二个方法是改变身份。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或者改掉一个坏习惯,给自己的身份重新定位也是个好办法。

比如学习,我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改成给自己定位为我是一个终身学习者,把自己认同为终身学习者,每天都想学点啥,不学就心里难受,不学就没践行终身学习每天进步,这样将加快实际成为终身学习者。

再比如戒烟,我正在戒烟改成我不抽烟,据科学家研究,改变了身份认同,戒烟的成功率高很多。

-9-

坚持中的一些问题

还可能会碰到的一些问题:

1、一心多用,一次做几件事,同时养成多个习惯,看上去好像效率挺高,实则返工率极高,效率反而下降。建议是一次办一件事,一次养成一个习惯。

2、制定的习惯规则越简单越好,比如你制定了跑步5分钟+跳远2分钟+引体向上20个,还不如直接做跑步5分钟,其他的舍弃,更能坚持长久。

3、在意结果还是过程,坚持正确的过程,不要太在意结果,按科学的方法坚持下去,往往结果都不太差。还有,先追求完成结果,不要太在意是否完美,完美只是锦上添花。

4、当同时有很多事项涌过来时,要如何选择?甚至干扰了要坚持的事情。这时候除了前面说到的设置例外规则,还要启用一个方法,就是劣后顺序。

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能花时间真正获得去改变的事情也是有优先的。你之所以无法很好地改变,很可能是因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太多本来不必要做的事情。

如何避免呢?启用劣后顺序,就是说先决定要放弃的那些事情,相对于优先顺序而言的。而我们通常习惯按照优先级顺序做事情,就是按待办事情的紧急程度排序。而劣后顺序方法剔除事情后往往都是重要中的重要的事,也是必须坚持要干的事情。

-10-

是否真的该放弃?

坚持和放弃,是相互矛盾的,但生活中在做一件事时脑袋里会冒出来做与不做,坚持或放弃,所以也必须正视。什么时候继续坚持,什么时候真的该放弃?

坚持一件事情或养成一个习惯,行动开始时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就应该继续坚持下去,如果产生放弃的念头,前面说了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挫折的情况,按照方法去行动,就能坚持下去直到完成预定目标。

但还有一种情况是外部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或者一种认知被证实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放弃啊?坚持原有观念和行为可能会妨碍自己适应环境,将错误坚持下去。这时候,我们需要质疑自己,从前提和假设开始质疑。比如偏爱肥肠、猪肝之类的内脏食物,现代科学已证实吃多了影响身体健康,那还要坚持多吃吗?

只有质疑自己的前提假设,才能适应全新的思维方式,克服这种个人惯性。惯性会导致长期坚持自己的观念。

最近有没有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吾日三省吾身!如果没有的话,可能还抱有一些陈旧的观念。这些观念与后来形成的观念相抵触,或者从来也没有提出适当的质疑。

拥有的惯性越大,扭转陈旧观念的阻力就越大,也就更不可能在需要的时候接受新观点。

适当审视自己,质疑自己,理性做出坚持或放弃的决定,增强自己的适应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