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河池/ 牙祖俊 【散文】/《凤山县地到了南宋初期还是蛮地?》

 九州作家 2022-09-01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牙祖俊,广西凤山县人。曾在报刊发表过文学作品、文学评论和财经评论等。


凤山县地南宋初期仍是蛮地?

牙祖俊

在中国的版图上,以凤山为名的有很多,凤山镇、凤山公园、凤山街道等共有十几个,以凤山为县名的目前有两个:台湾的凤山县和广西的凤山县,我这里讲的是广西凤山县。

百度上说“凤山县境古时近乎原始而没有开化,史书称为'蛮地’。中国历史发展自夏、商、周至秦1800多年间,今凤山县境均未入中国版图。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西汉王朝开始在广西腹地开疆拓土,设置郡、县等行政建制,今凤山县境始入中国版图,属交州郁林郡定周县地域,但只有疆土归属关系,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这一状况一直维持到南宋初期仍为蛮地不变。”

我不知道这个介绍是不是凤山县人写的,但我感觉,这个介绍实在是有些不得要领,或者是暗藏玄机。

首先,“开化”是指由原始的状态进入有文化的状态,或者开展教化。凤山县地自夏商周到秦都处于原始状态吗?“古时近乎原始”, “古时”一般是指上古之时,即三皇五帝时期,又称史前时代,也有人称之为神话时代。上古之时如果凤山县地已经处于近乎原始(人类发展史上的最早阶段)的状态,那么,凤山县地文明进程就与中原文明几乎同步,怎么会到了南宋初期还“仍属蛮地不变”?怎么还没有开化呢?

其次, 原始就是“蛮地”吗?

汉语中的“中国”一词,最早是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地区。

中国的历史都是中原王朝写的,而中原王朝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叫“中国”,其他四周的“边国”他们都看不起,都用贬低的鄙视的妖化的词来称谓,即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统称蛮夷或四夷。中原王朝认为,四夷之地都是蛮地,四夷之人都是蛮人,都是原始的未经开化的。只有被他们统治了,向他们称臣了,成为中央之国的王土子民才叫开化,才得到王化。这其实是中原文化——夏文化对其他周边地区文化的歧视,是夏文化自我中心的语言暴力。

中原历代政权皆以夏文化为本位,把华夏九州以外的地区和少数民族称为“蛮夷”或“蛮地”。中国古代王朝极力渲染自身的正统性——推翻前朝的正统性和侵略与占领“蛮夷”的正统性,似乎除了中原王朝,其他政权都是不正统的,都是野蛮的,都是需要被中原王朝王化的,为杀伐四方找借口,为侵略、占领“四夷”找正当性,为出师灭“夷”正名。

“凤山县境古时近乎原始而没有开化,史书称'蛮地’”,哪部史书称凤山县地为蛮地? 

蛮地,蛮荒之地,南蛮之地的简称,是中国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泛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时代)以黄河地区夏文化对长江以南地区民族的蔑称。最早的黄河流域夏文化以今天的河南中原一带为中心,那一带沃野千里,气候温宜,雨量适中,较早进入城廓农耕社会,文化经济相对发达,而南方地域宽广,多山,平地少,人口少(如果人口有中原人口一半,秦军恐怕都征服不了南方,瓯越五万狼兵对抗五十万秦军三年,让秦军伏尸三十万,后因后继乏力才让秦军得逞。到南粤——包括瓯越——投降汉朝时,南粤在册人口才四十万人。南粤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约四十万人逃往东南亚,即南粤在秦时约有人口一百万左右),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所以,当时的中原人视南方人为蛮,与野兽类似,可是,文明的北方中原王朝却野蛮地攻打南方,杀人放火,灭人家国,让南方血流千里,孰野蛮孰文明,一目了然。

限于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中原王朝和中原文人对南方的了解并不多,而当时也没有南方人写的史书典籍传世,所以,中原王朝及其写书的人就认为南方还是蛮荒之地,“南蛮”“蛮地”等等就充斥史书典籍,让人以为南方真的是蛮荒之地。

在远古时期(指上古时期,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期,统称为“上古时期”)南方人已经种植水稻,2012年,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曾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提出,广西很可能是栽培水稻的起源地。研究表明,八千多年前,广西的先民最早开始了人工栽培水稻,把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文明的久远和文明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中原文明,只是广西先民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但,以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我至今没有发现哪部史书称凤山县地为“蛮地”。

第三,“中国历史发展自夏、商、周至秦1800多年间,今凤山县境均未入中国版图。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西汉王朝开始在广西腹地开疆拓土,设置郡、县等行政建制,今凤山县境始入中国版图,属交州郁林郡定周县地域,但只有疆土归属关系,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这一状况一直维持到南宋初期仍为蛮地不变。”

西汉在广西腹地开疆拓土,凤山县地才进入中国版图,但凤山县地并不在广西腹地,它是怎么进入中国版图的?此前凤山县地属于哪个国家?它怎么会直至南宋初期凤山县地真的“仍是蛮地不变”呢?

我认为,凤山县地在并入中国版图之前应该先后属于夜郎、百越、楚国、南粤(此非考古文,勿以考古评判)。

说起夜郎国,可能会有人想到“夜郎自大”的成语来(汉武帝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汉人以为夜郎人坐井观天)。其实,如果稍微了解夜郎,把它和当时的汉朝相比,自大的不是夜郎,而是汉——夜郎之疆域甚至比汉还大——汉征南越,还借夜郎十余万精兵,在当时,能养十余万精兵的国家真的不小了。可惜,夜郎为汉雪中送炭,汉却在成帝时把夜郎国灭了,汉刘邦的背信弃义代代相传,这是题外话,不提。

夜郎国的本名是“耶朗”(林河《中国巫傩史》),大致起于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前后约300年。根据《后汉书》和《云南通志》的记载,夜郎国的范围大致在现在的贵州,广西、云南及四川的一部分。有学者从记载过夜郎疆域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云南通志夜郎考》、《安顺府志》、郑珍《遵义府志》等史书和地方志加以辨析之后,得出了夜郎国的大致疆域:西线:北起云南东北部的延津起,往南沿昭通、寻甸南下到开远迄;南线:西起云南的开远往东经富宁,再经广西百色、河池等地至贵州荔波止;东线:南起荔波往北经凯里、施秉、石阡到思南止;北线:西起云南延津往东,经四川筠连、珙县、兴文叙永、贵州桐梓、绥阳、凤岗接思南。有学者说,夜郎国鼎盛的时候,其势力范围远达东南亚,可见,夜郎地广数千里,确实是当时中国西南最大的国家(松散式国家)。大约在战国时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奴隶制君长国。

夜郎可谓泱泱大国,其版图哪里比汉小呢?夜郎自大不过是汉人讥笑夜郎之语(口舌辱人是汉王朝的优良传统),一句问话,一个成语让人误解千年。

这时候,凤山县地就在夜郎国的版图内。

夜郎国被汉灭了以后,凤山县地属百越中的西瓯。

百越又称为百越族,百,多之谓,越,中原王朝对南方的称谓。百越是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诸多族群的总称,百越并不是一个国家。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泛指南方地区。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中原王朝统称之为“越”(越:远也)。《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百越地域分布在今浙江、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还有越南一部。《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自交趾(今越南)至会稽(今浙江),七八千里,百粤杂处,各有种姓。” 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南越(广东一带)、西瓯(广西一带)、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周县,属郁林郡。三国吴(越)改定周县为龙刚县,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凤山属定周县,属吴越。

五代十国时期,凤山县地属于楚国。

楚国(907--951),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史称马楚,又称南楚、楚国,以潭州(今长沙)为首都。

战国中期,楚国疆域东临大海,西抵巴蜀,南达两广,北至陕南,辽阔的江汉流域、江淮流域、太湖流域、沅湘流域等南方地区约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统归于楚国。其时,天峨、东兰、巴马、凌云都属于楚国,夹在中间的凤山县地应该也属楚国。

秦灭六国却没有能力征服百越,没有能改变“百越并存”的局面。楚被秦打败之后,大量原来依附于楚国的南越部族趁机独立。

楚,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其社会、经济、文化、军事都达到了可以抗秦的程度,最后还真正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理想。但因为楚文化——凤凰文化崇尚的是和谐,对外扩张不以赶尽杀绝为目的,只要对方表示臣服即可,所以,楚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统一国家,无法一致对外(项羽的六国联军和他所封的王紧要关头要么裹足不前,要么背叛他就是例证),最终败给“书同文,车同轨”,有统一意志的秦国,败给崇尚斗争,以把对手斩草除根为目的龙文化。

龙文化是北方文化,南方文化是凤凰文化,南方败于北方,说到底不败在武力,而败在文化。在当时的条件下,龙文化无疑更能让先民们生存发展,所以,后来“南蛮”融入中国版图之后凤凰文化也融入了龙文化,龙文化也能兼容并包,吸收了凤凰文化的精华,形成以“和”为最高目标的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凤凰文化能与龙文化并存,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南蛮”真的不蛮,它的文明程度是可以与夏文化相比肩的。

南越时期,凤山县地属于南越。

南越国是秦末至汉初赵佗建立的国家,范围包括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后赵佗接受汉高祖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但,“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西汉王朝开始在广西腹地开疆拓土,设置郡、县等行政建制,今凤山县境始入中国版图,属交州郁林郡定周县地域,但只有疆土归属关系,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这一状况一直维持到南宋初期仍为蛮地不变。”这一说法未免妄自菲薄,“老爷说你是蛮地你就是蛮地”吗?。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社会发展迅速。到战国早中期,楚国向北争雄,西北抗秦,东伐齐鲁,南征五岭,政局稳定,楚文明迅速持续发展,并向楚全境辐射,属楚的凤山县地怎么可能像个孤岛不受楚文化的影响?

野蛮与文明是相对而言的,并非谁说谁野蛮谁就是野蛮,很多时候是野蛮的人说别人野蛮。“文明”的西方国家都是靠野蛮发家的,它们想要打谁,想要灭谁都先说谁野蛮。这是强肉弱食的丛林法则决定的,所以,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不要人家说我们野蛮,我们也自己说自己野蛮。

所谓“文明”,一是指文化的总和,即某一时代或某一地区具有特定性的文化,有时也指某一延续时间长、传播地域广且又有若干分支的总体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等同于文化。二是指一个氏族制度已然解体而进入有了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

野蛮,指一个人穷凶极恶、粗鄙、使用暴力、不讲理。凤山县地在西汉的时候还是没有文化,及至南宋初期还野蛮之地?那些来自中原的凤山县地先人何以瞑目?

在中国,楚文化可能是唯一能与夏文化相提并论,并最后融入龙文化形成龙凤并存的中华文化。凤山县地作为经历过夜郎、百越、楚国和南粤等等文明熏陶的土地,怎么会一直是蛮地?退一步讲,西汉已经在广西开疆拓土,凤山怎么“到南宋初期仍为蛮地不变”?从汉朝灭亡到南宋初期,中间隔了近千年,经历了如此漫长的时代变迁凤山县地居然还是蛮荒之地,其事实依据在哪里呢?为什么对凤山县地深厚的楚文化视而不见?是不是人云亦云呢?

或许,写凤山县介绍的人是从当代凤山县社会发展相对周边各县缓慢的事实,倒推出凤山县地“到南宋初期仍是蛮地不变”这一结论的,如果是这样,我也只能景仰了。



会员专辑

王华专辑                       

王均镇专辑

王著斌专辑          

胡本正专辑         

赵元平专辑

张强专辑                     

赵圣才专辑       

步金萍专辑                  

王相理专

步胜亮专辑                    

焦玉华专辑

黄冰专辑                       

英建专辑

李芙专辑                     

赵琳专辑

袁超专辑

端木召文专辑 

刘瑞成小说专辑

吕蒙专辑

谭福欣专辑

蒙山拍客视频专辑

蒙山拍客MV作品专辑

《大宝和二宝》专辑

刘峰专辑

杨士众专辑

韩静杂文专辑

《九州作家》非会员专辑

小说专辑

散文专辑

诗词专辑

杂文专辑

精彩榜


(说明:序号只代表上榜的时间顺序,并非名次)

1.河南邓州 / 肖旺范 【散文】/《守望》

2.加拿大 / 于新初【散文】/《乡愁》

3.山东烟台 / 李晓艳【诗歌】/《我想,我是醉了》

4.江西上饶 / 吴书明【诗歌】/《参观上饶集中营随感(第一首)》

5.山东临沂 / 刘宝胜 【随笔】《邂逅一场冬季雨雪》

6.湖南株州 / 彭新平【散文】/《走进神农谷彩色水杉林》

7.山东临沂 / 张文和 【小说连载】/ 《新红日第一章 战局危急》

8.山东临沂 / 刘宝胜 【诗歌】/《静》

9.河南邓州 / 肖旺范 【散文】/《珍惜生命》

10.山东济宁 / 韩帮平 【散文】/《我的父亲是酒鬼》

11.天津滨海新区/刘瑞成[历史小说]/《济川王之后(一)--争雄》

12.湖北仙桃市 / 陈杏安 【散文】/《让我拥有一颗平静的心》

13.山东临沂 / 赵圣才 【视频诗朗诵】/《中国有座巍峨的山》|| 主播 / 高大放

14.宁夏中宁 / 张思瑜【诗歌】《致敬武汉,相信中国》

15.山东菏泽 / 宝栋 【微小说】/《老哥俩》

16.北京市 / 韩运旗 【杂文】/《雨雪霏霏,是谁的眼泪在飞》

17.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新疆家乡的羊肉焖饼等》

18.山东滕州 / 徐化芳 【散文】/《儿时的年味 是一坛愈久弥香的陈年佳酿》

19.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庚子二月二偶书(外一首)》

20.湖北仙桃市 / 陈杏安 【政论】/《合理诉求 正确发声》

21.江西南昌 / 王雄秀 【诗歌】/《索取大海一片蓝(组诗) 》

22.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奇台家乡俪都江布拉克美景感吟(外三首)》

23.广东潮州 / 陈明 【随感】/《宅家随想》

24.山东高密 / 单斐 【小小说】/《出 息》

25.山东成武 / 步胜亮 【诗歌】/《泉城魂脉(外一首)》

26.山东成武 / 步胜亮 【诗歌】/《抗疫英雄赞(组诗)》

27.江西上饶 / 王兴禄 【散文】/《忘 了 戴 口 罩》

28.山东临沂 / 刘宝胜 【微小说】《隔离》

29.山东淄博 / 张志成 【小说连载】《无光恋歌(一)》

30.山东淄博 / 张志成 【小说连载】《无光恋歌(二)》

31.山东菏泽 / 宋永生 【散文】/《冬之约》

32.陕西榆林 / 薛汉国 【回忆录】/《过年》

33.山东临沂 / 冯启明 【散文】/《心心念念的“三区”》

34.山东菏泽 / 陈小燕 【散文】/《特殊时期挖米米蒿》

35.陕西榆林 / 薛汉国 【回忆录】/《难忘的岁月 ——我的师范生活》

36.山东淄博 / 李国经 【打油诗】/《寒食节话孝》

37.新疆奇台 / 崔步彤彤 【读后感】/《读〈生为女人〉的坎坷与伟大》

38.山东成武 / 步胜亮 【诗词】/《咏春四首等》

39.山东济南 / 张强 【赋】/《南大留松赋 》

40.山东菏泽 / 王宾 【诗歌】/《父亲》

41.北京杂文家 / 韩静 【杂文】/《同患难,共担责》

42.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白鹿原〉的厚重令人感动》

43.北京杂文家 / 韩静 【杂文】/《为幼童向护士长深鞠躬,叫好!》

44.山东菏泽 / 王宾 【诗歌】/《老屋》

45.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一章---鱼鹰子)》

46.广东惠州 / 郭爱平 【随笔】/《这就是你的人格魅力》

47.河南南阳 / 余修生 【诗歌】/《如果有一天》

48.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二章——小长工)》

49.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三章——万能)》

50.【学生专辑】散文诗歌习作 ||李一诺 李梓闻 李言蹊 吴雨桐 方逊(郭爱平荐)

51.山东济宁 / 韩帮平 【诗歌】/《烛台(外一首)》

52.宁夏中宁 / 康馨月 【散文】《不一样的春天》|| 指导老师 吴婧雯

53.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五章——“大嘎鱼”设下陷阱)》

54.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短诗四首》

55.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六章——张老蔫蒙冤丧命)》

56.天津静海 / 陈德胜 【小说连载】/《年 少 轻 狂(一、“驴叫不改”的小偷)》

57.新疆奇台 / 步金萍 【诗歌】/《有一种味道说不清楚》

58.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七章——日本鬼子开过来了)》

59.山西大同 / 马立堉 【随笔】/《诗画》

60.山东菏泽 / 陈小燕 【小小说】/《老李家的胖女是童女 》

61.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八章——“鱼鹰子”的投名状)》

62.河南信阳 / 老兵一卒 【诗歌】/《活出我的尊严》

63.山东烟台 / 吴人民 【散文】/《春 天 话 野 菜》

64.广东潮州 / 陈明 【散文】/《游老君山断想》

65.新疆昌吉 / 王朝辉 【诗歌】/《野外悠步(外一首)》

66.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九章——冷夜咕咕叫起来)》

67.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章——隐蔽老窑地)》

68.山东菏泽 / 张璐璐 【散文】/《听雨,给心情放个假 》指导教师/ 宋永生

69.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四章——为民请命)》

70.天津东丽 / 龙文 【短篇小说】/《后八仙过海传奇》

71.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一章——好漂亮的大表姐)》

72.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二章——女学生被骗陷囹圄)》

73.河南南阳 / 余修生 【散文诗】/《咱家的麦子熟了》

74.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三章——一张签名的特别通行证)》

75.江苏建湖 / 闵长州 【散文】/《父亲的棉花弓》

76.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四章——鱼鹰子突发奇想出妙计)》

77.湖北恩施 / 杨希玉 【诗歌】/《追赶麦浪(外二首)》

78.山东菏泽 / 王贺 【散文】/《我骄傲 我是一个幸福的人》指导教师/ 宋永生

79.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五章——大火烧红了日本的炮楼子)》

80.北京杂文家 / 韩静 【杂文】/《让吃亏与吃苦成为习惯》

81.天津/刘瑞成[长篇小说连载]/《潮白小八路(第十七章——李大傻原来是个千里耳)》

82.北京杂文家 / 韩静 【杂文】/《说“傲慢”》

83.黑龙江牡丹江 / 姚常平 【爱情诗朗诵】/《为了爱梦一生》

84.山东菏泽 / 张霄飞 【散文】/《我骄傲,我是一个坚强的人》指导教师/ 宋永生

85.天津静海 / 陈德胜 【小说连载】/《世纪初的情恋上部 第二章:波澜(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