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榨油剩下的油渣,为啥能抵榨油钱?有啥用处?

 小吴上农村 2022-09-01 发布于广西

农民吃的油多是用自个儿种植的花生或黄豆压榨而成,榨油剩下的渣在农村人的眼中那也算是一“宝”。榨花生油剩下的油渣我们胶东农村人叫它“麻散”,黄豆榨油的渣叫“豆粕”,这两样油渣可是“抢手货”,所以农村很多油坊给农村人榨油的时候,才会采取不收加工费,用油渣抵顶的方式。那么,这些油渣有什么用呢?

胶东农村人平日里食用油多以花生油为主,而每年种植的庄稼里,花生也就占了很大的比例。毕竟这自个儿压榨的花生油没有添加剂,吃起来卫生、健康。每早秋冬季节,是农村油坊最热闹的时候。

榨油剩下的花生饼俗称“麻散”,在我的记忆里,这可是小时候农村孩子的“零食”。那时候农村榨花生油,都是传统工艺,所以这麻散里的“油星”残存还是很高的。加上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水平所限,那个时候的麻散都拿回家,会过日子的家庭妇女在冬天炖大白菜时加上一块,这炖白菜也就有了油星,不再是清汤寡水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麻散是农村人家里改善生活的佐料呢。特别是麻散蒸虾酱,好吃的不得了,直到如今,我们当地农村老人还保留着这种吃法呢。

后来,土地承包到户后,家家种植的花生量多,平日里做菜时花生油也舍得多放一些后,这麻散成了农村人喂鸡喂猪的“细料”,将麻散用水泡开,拌进粗饲料里,鸡吃了多下蛋,猪吃了多长膘,也是八九十年代农村人养殖的主要细料,如今更是狗粮等的原料之一。

到2000年之后,农村人也不再养猪养鸡,这麻散又成了农村人种菜的上等肥料。把麻散沤泡成肥,种小菜园的时候喂大白菜等蔬菜,可以替代肥料,而且种出的蔬菜口感特别棒,是真正的绿色有机菜。

所以,这榨油剩下的油渣在农村人的眼中,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油坊拿油渣抵加工费,自然有他的小算盘。因为如今这麻散拿回家,很多年轻人嫌麻烦,抵了榨油的加工费,自个儿也省了钱。而油坊主将这些麻散攒起来,可以以高价卖给一些养殖户或者是饲料加工厂,细细一算,比收榨油的加工费还划算。所以,如今农村油坊都会打出免费加工压榨油的广告,用油渣抵加工费,这样,相互赚个省劲儿。

在咱们农村人自个儿手里,这些麻散量小,但在油坊主这儿,积少成多,也就有了赚头了,时间一长,那些客户会上门收购,自然油渣也就变成现金,装进了腰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