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元一个的春笋,走在山路上都会踩着,农民告诉你该不该挖

 小吴上农村 2022-09-01 发布于广西

冬季里火热过后的话题挖冬笋,农村多数人都喜欢吃冬笋,对冬笋是又恨又欢喜,好吃的冬笋躲在泥中,不会找或不会挖的人心情很复杂。开春后,被冬笋折磨过后的人群,来到山上看到竹林里冒出来的春笋,到底能不能挖呢?

以前农民自家山上的竹林,成片密密麻麻的竹子,由于生活中很多工具都采用竹材料制作而成,等到竹子长成一定时间,竹子砍了可以卖钱,所以农民会有心管理好竹林。春笋大家都知道是长竹子的,如今竹制品越来越少用,山上竹子过多,春笋不挖反而造成一定的烦恼。

农村大叔拿起锄头就带着我们上山了,春季里下雨春笋长得非常快,一晚上就能长一根平时吃饭的筷子这么高。竹林里越是松软的土质,春笋越多,挖起来也不费力,农村人平时除了鲜食,偶尔会多挖一点腌制或晒干,以备蔬菜缺少的时候拿出来食用。

喜欢来农村春游的城里人,山区风景与新鲜的空气,既看不饱也吃不了。菜市场里的那些野菜很受城里人的欢迎,出来游玩放松心情,看到野生的蔬菜怎么会不想弄点回去。春笋长成竹子用处减少,农民适当挖一些春笋可以卖钱,在市区一个大的春笋价值10元。

城里来的客人,看到地面上随处冒出来的春笋,走路都会踩着有点惊讶。其实春笋并不是每个都能长成竹子,像长在山坡边上的容易倒,山路上的又碍事等等,挑选一些挖掉还能方便进山。图中大哥拿着一个如此大的春笋,自备一把刀把春笋外衣剥掉,看着都不好下手。

一个重5斤左右的春笋,大哥用刀辅助手剥掉笋壳,原来看似很大个的春笋,笋肉却很少,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受。挖过春笋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笋肉少壳多,有句俗语说得好:“一箩笋,二箩壳。”

挖春笋容易找但也很费力,看起来是露出地面,从泥中一锄一锄头扒出来,非常消耗体力的农活。温馨提醒: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切不可破坏生态环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