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垃圾治理惟长志当歌

 无知一熊 2022-09-01 发布于广东
01  引子
生活垃圾产量剧增邻避事件接二连三,处理设施落地困难,“垃圾围城”警钟长鸣……这是GZ市进入“十二五”所面临的垃圾处理困境。
为解垃圾处理困境,市人大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作出《2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城市废弃物处置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议案>的决议》,市政府迅速出台落实市人大决议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突破'垃圾围城’”“推进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三阶段目标及其具体任务。
从此,GZ生活垃圾治理战略突围拉开帷幕。
02  突破“垃圾围城”

标志是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重点工作是高标准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先后建成投产多座垃圾能量利用设施和填埋处置设施。到2020年,能量利用设施的处理能力达3万吨/日,实现生活垃圾从容处理和原生垃圾零填埋,宣告GZ突破“垃圾围城”。

而且,GZ规划建成7个生活垃圾处理的生态工业园,有效控制了垃圾处理的邻避效应及其外溢影响,提升了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3方面的综合效益。

03  推进综合利用

标志是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重点工作是推广分类排放、分类收运和建设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

与突破“垃圾围城”同步,GZ即有计划地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设置专门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处”和生活垃圾分类中心,摸索出全市推广的“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模式,并建立健全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同时,规划建设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到2020年,50吨/日以上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3900吨/日,基本满足了厨余垃圾分类处理的需求,促进了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

04  发展循环经济

进入“十四五”,GZ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以正、逆生产共生为标志,以推进垃圾原料化设施建设和引进“垃圾原料”的应用企业为重点。

目前,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相信在“十四五”末期,GZ生活垃圾处理无缝对接商品正生产,纳入循环经济范畴,加强同质垃圾协同处置、垃圾处理跨域合作和低碳智能智慧化升级改造,步进“无废城市”时代。

05  长志当歌

回头看,GZ生活垃圾处理的成功归于立长志,并持之以恒、按部就班的推进之。成在志其长,败在志不立!嗟乎,时间匆匆,当立长志!

长志当歌,特此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